1. 韬字是生僻字吗
韬字是生僻字吗?好多人都把它写成涛
[tāo]
韬
韬,tao,从韦从舀。刀、剑不断出入的皮套。
(1) 形声。从韦,舀( yǎo)声。韦,熟皮。本义:剑套。
(2) 同本义 [scabbard]
韬,剑衣也。——《说文》
基本信息
拼音:tāo
部首:韦
笔画数:14
繁体字:韬
五笔:fnhv
释义
基本解释
1、弓或剑的套子。
2、隐藏,隐蔽:韬光养晦(隐藏才能,收敛锋芒,不使外露。亦作“韬晦”)。
3、用兵的谋略:韬钤。韬略。[1]
4、不是稻和蹈
5、古代帝王手中至高无上的宝剑
详细解释
【名】
1、形声。字从韦,从舀(yǎo),舀亦声。韦,复合皮张、多层皮张,在此指皮套。舀,本义为像捣臼那样向下击打。“韦”与“舀”联合起来表示“刀剑像木杵入石臼那样进入皮套”。本义:刀剑的皮套。
2、同本义。
韬,剑衣也。——《说文》
3、装弓的袋子。
韬,弓衣也。——陆德明《经典释文》
4、用兵的计谋。
不劳孙子法,自得太公韬。——李德裕《李文饶集》
又如:韬钤(用兵的谋略);韬略(指军事上的谋略)。
【动】
1、掩藏。
韬舌辱壮志,叫阍无助声。——杜牧《感怀诗一首》
又如:韬光晦迹,韬光讳彩(收敛锋芒;隐藏踪迹);韬日(日光隐藏);韬世(比喻度量之大,足以容世);韬光(收敛光彩,比喻人怀才不露);韬沉(隐逸);韬含(谙记,熟诸);韬表(弥封书表);韬面(遮面)。
2、纳弓于弓袋。
韬,弓藏也。——《广雅·释器》
如:韬弓(纳弓入弓套)。
3、包容。
有韬世之量。——潘岳《寡妇赋》
又如:韬世(度量大);韬合(包容切合);韬涵(包含)。
4、宽;缓。
〖梁元帝〗常言:“我韬于文士,愧于武夫。”——《资治通鉴》[1]
常用词语
编辑
博韬六韬.韬晦、韬略、韬约、韬戢、韬瑜、韬云、韬舌、韬尘、韬涵、韬碧、韬光晦迹、韬光韫玉、韬戈卷甲、文韬武略。 韬光养晦
2. 弘字的繁体字怎么写
繁体字:弘 汉字:弘hóng 弘字骨刻文演变: 引自:丁再献、丁蕾《东夷文化与山东·骨刻文释读》十九章第二节,中国文史出版社2012年2月版 释义: 1.(形声。
从弓。厶(gōng)声。
本义:弓声) 2.同本义 弘,弓声也。——《说文》 3.姓。
如:弘仁(1610—1664),清初画家。本姓“江”,名“韬”,安徽人。
工画山水;弘法(774—835),日本留学唐朝的僧侣。日本佛教真言宗之开宗祖师常见于口语,方言,原是宗教学名词,在一些古体文学作品中是赞美智慧如《古今和歌集》中“得宝弘农野,若见渊泉璧。
点缀佛髻上,灯作法王轮。”的句子。
姓名用此字在古代认为和五行相关系,阴阳学秘法之一,女为阴用昱珀男为阳佩羼提。添“赑屃,浆草,扶桑伞幡”三个契印,古人认为可除难,求财。
在台湾、香港、新加坡、韩国、日本还有此种风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