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市政道路水准点复测记录怎么填写
一、二等水准与三、四等水准采用的水准仪及水准尺不一样,读数的方法也不一样的。
以四等水准测量为例说明。
假设三个水准点的为A、B、C,可以从任一个水准点开始测量,我们就从A点开始吧:
(1)一把水准尺在A点上竖直(看水准气泡,使其居中),水准仪摆设在适当的位置,其与A尺(此时称为后尺)的距离需要符合过分要求,目前的国家规范为:对于DS3型水准仪不能超过100m,对于DS1及DS05型水准仪不能超过150m。如果采用普通红黑面水准尺,先读黑面的上丝和下丝,就可以计算出视距,然后读黑面中丝,接着读红面的中丝。读完后记录者应马上计算视距及检核数据,以上读数之间存在以下关系:(上丝+下丝)/2=中丝,第三位对的上就行,黑面中丝+4687(或4787,一对水准尺中,有一把是4687,另一把是4787)=红面中丝,这个数一般不相等,规范规定四等水准不能超过3。
(2)另一把水准尺在往下一个需要测量的控制点的线路上竖直(尺垫先在地上固定,水准尺放在尺垫上),这把尺此时称为前尺,前尺视距与后尺视距之差不能超过3m。
读数的顺序与后尺的一样,读完后除了计算以上的数据外,还需要计算:(a)后尺视距与前尺视距的差=后尺视距-前尺视距,如果这个数超过3m,则前尺需要前后移动,视距差为负数时,说明前尺视距长了,需要往回移动,反之往前移动,重新摆好前尺后,重新前尺读数,之前的前尺读数作废(如果记录者速度快,当发现前后视距超限时就会马上告诉观测者没必要读中丝了,移动后再说)。(b)黑面高差=后尺黑面中丝-前尺黑面高差,(c)红面高差=后尺红面中丝-前尺红面高差,理论上b-c±100=0,但实际上往往不相等,差数不能超过5。之前的“前尺黑面中丝+4687(或4787)-前尺红面中丝”得到一个数,“后尺黑面中丝+4787(或4687)-后尺红面中丝”又有一个数,这两个数相减一定等于b-c±100,否则计算有误。(d)本站的最终高差=黑面高差-(b-c±100)/2。
这就完成一个测站的观测。
(3)前尺不动(千万记住),水准仪与后尺往前移动,仪器跑到前尺之前(不能超过最长视距规定,此时,之前的前尺变成后尺),之前的后尺跑到仪器之前摆好(到水准仪的距离要与水准仪与另一把尺的距离相等)。
读数的顺利与前一站的一样,先读后尺。大部分的计算都跟之前的一样,不过,除了第一站之外,其它站还要计算一个数:前后视距积累差=上一站的积累差+本站的前后视距差,这个数按目前的国家规范不能超过10m。实际上,第一站也是有积累差的,只不过它的积累差就等于前后视之差。
(4)重复(3)的步骤,直到前尺到达下一个待定高程点(假设B点)。
需要注意的是,两个控制点之间的站数一定要是偶数。
把这个测段的所有测站的高差加起来就是测段高差,即A到B的高差。B到C、C到A的高差测量方法与上面的一样。
一般情况下,除了统计测段高差外,还要计算测段的路线长度,把该测段的所有视距相加就是本测段的路线长度。路线长度用于平差时定权及统计工作量。
做一、二等水准,仪器的操作及读数比较三、四等的复杂一些,这里就不介绍了。
如果采用电子水准仪及条码水准尺,就变得非常简单方便,所有计算都由仪器自动完成。
2. 导线点、水准点复测记录怎样填写
准点、导线点复测填写方法:
1、标段水准点复测及加密点均采用往返测,加密水准点均设置在已知两个水准点的测量回路之内,测量内业计算结果均满足一级公路测量技术标准±20/L(L指水准点间的测段距离)的误差值允许范围,图纸提供水准点GE70—GE81可以使用。
2、标段水准点、导线点复测及加密内业计算结果满足图纸设计要求和一级公路测量技术规范道路误差允许范围。
3、设计院坐标系统采用1980西安坐标系,中央子午线为东径118°30′,标段GPS卫星定位系统进行了复测,测量结果显示图纸设计控制测量成果表S2—13中GE70—GE81点位坐标准确。
4、加密水准点高程计算步骤
5、往测:GE72—GE73:△测=-8(mm)。△容=20/L=±22(mm),△测反测:GE73—GE72:△测=0(mm)。△容=20/L=±22(mm),△测GE72-1=(22.363m+22.362m)/2=22.363m
GE72-2=(16.215m+16.214m)/2=16.215m
GE72-3= (10.502m+10.496m)/2=10.499m
6、往测:GE74—GE76:△测=10(mm)。△容=20/L=±26(mm),△测反测:GE73—GE72:△测=-4(mm)。△容=20/L=±26(mm),△测GE74-1=(13.909m+13.915m)/2=13.912m
GE74-2=(9.55m+9.556m)/2=9.553m
GE74-3=(9.74m+9.746m)/2=9.743m
7、往测:GE76—GE77:△测=6(mm)。△容=20/L=±16(mm),△测反测:GE77—GE76:△测=-2(mm)。△容=20/L=±16(mm),△测GE76-1=(6.695m+6.701m)/2=6.698m
扩展资料:
水准点实际是指高程控制点,分为相对标高和绝对标高。相对标高一般是指单体建筑物的一层地面即图纸设计中的正负零来讲,它是由人为暂定的。
而绝对标高指的是绝对高程,它对于地面上的任一点只有唯一一个数值对应。我国现在使用的是85高程系统,即以青岛海平面的绝对标高为72.26m。
定位放线就是以国家相关部门给出的建筑物控制点,按照图纸设计要求将建筑物定位在平面上。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导线点
3. 导线点复测的过程及表格的填写
1、标段水准点、导线点复测及加密内业计算结果满足图纸设计要求和一级公
路测量技术规范道路误差允许范围。
2、标段水准点复测及加密点均采用往返测,加密水准点均设置在已知两个水
准点的测量回路之内,测量内业计算结果均满足一级公路测量技术标准±20/L(L指水准点间的测段距离)的误差值允许范围,图纸提供水准点GE70—GE81可以使用。
3、设计院坐标系统采用1980西安坐标系,中央子午线为东径118°30′,标
段擦药拓普康GPS卫星定位系统进行了复测,测量结果显示图纸设计控制测量成果表S2—13中GE70—GE81点位坐标准确。
4、加密水准点高程计算步骤
5、往测:GE72—GE73:△测=-8(mm)。△容=20/L=±22(mm),△测反测:GE73—GE72:△测=0(mm)。△容=20/L=±22(mm),△测GE72-2=(16.215m+16.214m)/2=16.215m
GE72-3= (10.502m+10.496m)/2=10.499m
6、往测:GE74—GE76:△测=10(mm)。△容=20/L=±26(mm),△测反测:GE73—GE72:△测=-4(mm)。△容=20/L=±26(mm),△测GE74-2=(9.55m+9.556m)/2=9.553m
GE74-3=(9.74m+9.746m)/2=9.743m
GE74-4=(6.218m+6.21m)/2=6.214m
7、往测:GE76—GE77:△测=6(mm)。△容=20/L=±16(mm),△测反测:GE77—GE76:△测=-2(mm)。△容=20/L=±16(mm),△测8、往测:GE78—GE80:△测=3(mm)。△容=20/L=±23(mm),△测反测:GE80—GE78:△测=5(mm)。△容=20/L=±23(mm),△测GE78-2=(5.081m+5.087m)/2=5.084m
GE78-3=(6.931m+6.941m)/2=6.936m
GE78-4=(5.427m+5.431m)/2=5.429m
GE78-5=(5.395m+5.403m)/2=5.399m
9、往测:GE80—GE81:△测=-6(mm)。△容=20/L=±15(mm),△测反测:GE81—GE80:△测=4(mm)。△容=20/L=±15(mm),△测GE80-2=(7.485m+7.491m)/2=7.488m
4. 导线复测记录怎么填,其中测点和测量角是什么意思
我这里没有范本,污水处理厂的竣工资料跟一般的厂房土建工程所需的竣工资料差不多的,你可以到当地质监站去要一份详细的竣工资料目录,下面的是一个武汉市污水处理厂工程所需的资料目录表格,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序号文件材料名称缺件复印件一施工准备技术文件1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2开工报告*3设计技术交底及图纸会审记录*4施工组织设计及审批表5施工技术交底记录6水准点、导线点复测记录*7测量复核记录*二材料、构配件检验,复试文件1主要原材料、构配件出厂证明、进场复检汇总表2见证取样送检试验汇总表3水泥检验报告*4水泥出厂合格证5钢筋力学及工艺性能检验报告*6钢筋出厂合格证7砂子、石子试验报告*8混凝土外加剂均质性检验报告*9混凝土外加剂出厂合格证10砖检验报告*11砖出厂合格证12商品混凝土出厂质量合格证*13成套设备检验报告*14成套设备出厂合格证15管道出厂检验报告*16密封橡胶圈、止水胶带、铸铁爬梯出厂检验报告17电气设备检验报告*18电气设备出厂合格证三施工试验、检验文件1地基、复合地基、挡土墙槽基承载力试验报告*2(管道沟槽)地基钎探记录3沟槽填土(素土、石灰土、砂砾土)击实试验报告*4填土含水率检验记录*5管道沟槽回填土压实度检验汇总评定表*6(管道沟槽回填土)压实度检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