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爻是什么意思
意思:组成《周易》卦的长短横道,即“—”和“--”。“—”是阳爻,“--”是阴爻。
读音:yáo
笔划:
引证:爻,交也。——《说文》
翻译:爻指阴阳相交。
引用:北周·王通《中说·卷七·述史篇》:卦也者,著天下之时也。爻也者,效天下之动也。
解释:八卦,显示的是天下的时序。六爻,效法的是天下的变化。
扩展资料
组词:身爻、爻彖、爻错 、爻变、吞爻 、爻象、爻形、阳爻、爻闾 、爻律、爻分 、变爻、羲爻 、生爻。
1、爻彖[yáo tuàn] 指《周易》中的爻辞和彖辞。
2、爻错[yáo cuò] 交叉错杂。
3、爻变[yáo biàn] 犹言变卦。
4、爻闾[yáo lǘ] 周时,诸侯朝会歇息的帐幕。
5、爻律[yáo lǜ] 谓变动音律。
6、爻分[yáo fēn] 交错分开。
7、中爻[zhōng yáo] 易学术语。
8、爻位[yáo wèi] 卦爻所居的位次。
9、卦爻[guà yáo] 《易》的卦和组成卦的爻。
10、五爻[wǔ yáo] 在六十四别卦中,从下向上数的第五个爻。
11、出爻[chū yáo] 谓居室不利而避寓他所。
2. 请易经中的"爻"怎么读,作解释.
爻yáo1.《周易》中组成卦的符号。
“—”为阳爻,“--”为阴爻。每三爻合成一卦,可得八卦;两卦(六爻)相重则得六十四卦,称为别卦。
爻含有交错和变化之意爻者,言乎变者也。——《易·系辞上》又如:爻律(变动音律);爻象(《周易》中六爻相交成卦所表示的事物形象;形迹)2.爻辞的省称 虽抱《中孚》爻,犹劳见锦诗。
——南朝宋·谢灵运《初发石首城》又如:爻画(指《易》卦);爻系(爻辞);爻辞(说明《易》六十四卦各爻象的文辞);爻变(变卦)也作形容词爻yáo(象形。本义:组成八卦的长短横道。
卦的变化取决于爻的变化,故爻表示交错和变动的意义)同本义:组成八卦的长短横道道有变动,故曰爻。——《易·系辞下》又如:爻分(交错分开);爻错(交叉错杂)。
3. 周易怎么变爻
1.六爻安定的,以本卦卦辞断之。
一爻动,以动爻之爻辞断之。
两爻动者,则取阴爻之爻辞以为断,盖以“阳主过去,阴主未来”故也。所动的两爻如果同是阳爻或阴爻,则取上动之爻断之。
三爻动者,以所动三爻的中间一爻之爻辞为断。
四爻动者,以下静之爻辞断之。
五爻动者,取静爻的爻辞断之。
六爻皆动的卦,如果是乾坤二卦,「用」辞断。乾坤两卦外其余各卦,如果是六爻皆动,则以变卦的彖辞断之。
以上是南怀瑾先生的断法
2.还有一种是朱熹《易学启蒙》提到的占断方法:
六爻不变,以本卦卦辞断;
一爻变,以本卦变爻爻辞断;
两爻变,以本卦两个爻辞断,但以上者为主;
三爻变,以本卦与变卦卦辞断;本卦为贞(体),变卦为悔(用);
四爻变,以变卦之两不变爻爻辞断,但以下者为主;
五爻变,以变卦之不变爻爻辞断;
六爻变,以变卦之卦辞断,乾坤两卦则以「用」辞断。
3.还有一种是将变爻变成它的对立面,即阳变阴,阴变阳,并将上线画到下线,即六到一,五到二。
4.还有一种是将变爻直接变成它的对立面,即阳变阴,阴变阳,其余位置不变
4. 爻字加马是什么字
驳bó 中文解释 - 英文翻译 驳的中文解释以下结果由汉典提供词典解释部首笔画部首:马 部外笔画:4 总笔画:7五笔86:CQQY 五笔98:CGRR 仓颉:NMKK笔顺编号:5513434 四角号码:74140 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9A73基本字义1. 说出自己的理由来,否定旁人的意见:批~。
~斥。~倒(dǎo )。
反~。~论。
~议。2. 颜色不纯夹杂着别的颜色:斑~。
~杂。3. 大批货物用船分载转运:~运。
~船(转运用的小船。亦作“拨船”)。
详细字义〈形〉1. (会意。从马,从爻。
甲骨文字形,右边是“爻”( yáo),表示马的毛色混杂,左边是“马”。本义:马毛色不纯)2. 同本义 [particolored;variegated]驳,马色不纯也。
——《说文》为驳马。——《易·说卦》皇驳其马。
——《诗·豳风·东山》红白杂毛曰驳。——《文选·赭·白马赋》注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清· 姚鼐《登泰山记》3. 又如:驳骏(毛色斑驳的骏马);乌驳马。又泛指颜色不纯黄白杂谓之驳。
——《通俗文》白黑杂合谓之驳。——《汉书·梅福传》4. 又如:斑驳(一种颜色中杂有别种颜色);驳落(颜色斑驳)5. 驳杂;庞杂 [heberogeneous]纯而王,驳而伯。
——《荀子·赋》惠施多方,其书五车,其道舛驳。——《庄子·天下》法小弛则是非驳。
——刘禹锡《天论上》6. 又如:驳错(交杂混乱);驳辞(杂乱的言辞)〈动〉1. 驳斥,反驳 [rebute;refute]不以己之是驳人之非。——《晏子春秋》2. 又如:批驳(书面否决下级的意见或要求;批评驳斥);驳审(否决原判);驳正(纠正错误)3. 转载货物 [lighter]。
如:驳船;驳费(驳运的费用)4. 〈方〉∶把岸或堤向外扩展 [widen]。如:这条堤还不够宽,再驳出去半米〈名〉1. 传说中能食虎豹的猛兽 [beast of prey]2. 驳船 [barge]。
如:油驳常用词组1. 驳岸 bó'àn[revetment;embankment] 保护岸或堤,使不坍塌的建筑物,多用石块筑成2. 驳斥 bóchì[refute;contradict;repuse] 激烈反驳别人的言论观点以正当的义愤驳斥他的邪说3. 驳船 bóchuán[lighter barge] 没有动力装置,由拖轮带动的船,用于运输货物(如煤、油、木材或粮食);有时亦载客,通常由拖轮拖带4. 驳辞 bócí[disorganized speech] 杂乱不纯的言词5. 驳辞 bócí[refutation] 反驳别人意见的话。也作“驳词”6. 驳倒 bódǎo[demolish;defeat in an argument] 成功地否定了对方的意见一句话就把他驳倒了7. 驳复 bófù[refute] 批驳答复驳复来函中的谬论8. 驳回 bóhuí(1) [reject;turn down]∶不答应 [请求]驳回上诉(2) [overrule](3) 不采纳 [建议]驳回某人的请求(4) 指运用高级权威来回绝法院驳回了他的无理要求9. 驳面子 bómiànzi[not show due respect for sb's feelings] 不给情面自信与他结交至深,不至于会驳面子10. 驳议 bóyì(1) [correct](2) 对别人主张、建议进行辩驳(多指书面的)(3) 驳斥别人时提出的意见(多指书面的)祖冲之勇敢地进行了辩论,写出了一篇非常有名的驳议,指《辩戴法兴难新历》(4) 臣属向皇帝上书的一种,多指在书中驳斥别人的意见。
如:柳宗元的《驳复仇议》11. 驳运 bóyùn(1) [transport by lighter]∶用驳船来转运(2) [scow]∶使用平底驳运输[矿砂、垃圾等]12. 驳杂 bózá[heterogeneous] 混杂不纯从周朝人的文章,一直读到 明朝人的文章,非常驳杂。—— 鲁迅《人生识字胡涂始》13. 驳正 bózhèng[refute and correct] 纠正错误不妥之处,请驳正14. 驳子 bózi[tow] 绑缚成一排并由一拖轮推进的驳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