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拔河比赛规则
拔河比赛规则一、比赛场地拔河道为地上画3条直线,间隔为2米,居中的线为中线,两边的线为河界。
除参赛队领队、监督员、选手以外,其他人员一律不得进入拔河道。 二、队员人数一场比赛由两队参加,每队上场人数为16人(参赛队伍必须由本班级同学组成,如发现冒名顶替、弄虚作假,将取消其参赛资格。)
三、比赛方法:(1)比赛采取三局两胜制(2)在场地上画3条平行的短线,间隔2米,居中的为中线,两边的为界。拔河绳中间系一根红带子作为标志带,下面悬挂一重物垂直于中线。
参赛的两队人数相等,同时上场。各队选一名指挥员,队员依次交错分别站在河界后拔河绳的两侧,裁判员发出“预备”口令,双方队员站好位置,拿起拔河绳,拉直做好准备。
此时标志带应垂直于中线。待裁判鸣哨后,双方各自一齐用力拉绳,把标志带拉过本队河界的队为胜方。
扩展资料拔河拉绳姿势1、发力的姿势:前腿绷直,后腿下弓,身体重心往后倾斜。尽量压低。
不过不要太低,太低会影响用力,以能使上劲为原则。前腿120-130度,后腿90-110度,两脚的距离稍大于肩,这样既能节约空间,又能保证集体的合力直线作用于绳子。
2、预备姿势:预备时上身和握绳的基本动作不变,右脚向前跨一大步,身体略前倾。裁判发令时左脚迅速前移,依靠向后的爆发力占得先机。
之前如裁判示意向左或向右调绳时,队员上身姿势保持不变,同时应通过脚的磨移来调整,不可倒手或大步调整。3、高姿势:以直立的状状态,尽量不要弯腰,不弯膝关节而以身体重心向后倾倒并能维持脚底部滑动的姿势。
优点:体重可依赖骨骼支撑,则肌肉负担较轻;不易锁绳犯规,对地板而言脚底压力增大。缺点:难以腋下夹紧绳索,对握力的依赖度大增,增加手掌负担;重心位置高,一但失去平衡时容易为对方趁隙攻击。
4、中姿势:身体与对方正面相对,腰与膝适当弯曲的姿势,大腿的位置保持水平或稍高,随时准备能伸直脚状态的姿势。优点:身体重心比高姿势后倾,因此受到对方教大拉力时不容易失去平衡;膝与腰有适当弯曲因而加力伸直时,可得到很大力量;可增加脚对地面的摩擦压力。
缺点:由于要维持膝与腰的弯曲状态,自己的体重以及对抗对方的拉力都靠肌肉力量支撑,增加肌肉负担,容易疲劳;难以长时间维持中姿势而容易产生动作变形。5、低姿势:腿的位置比中姿势更低的姿势。
优点:从高姿势或中姿势刻意改为低姿势可以瞬间加大对绳索的拉力,采用低姿势需要浪费很大的力量,但同时可施加给对方很大的拉力负担。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拔河比赛。
2. 拔河比赛规则是
拔河比赛规则
一、比赛场地
拔河道为地上画3条直线,间隔为2米,居中的线为中线,两边的线为河界。(]除参赛队领队、监督员、选手以外,其他人员一律不得进入拔河道。
二、队员人数
一场比赛由两队参加,每队上场人数为16人(参赛队伍必须由本班级同学组成,如发现冒名顶替、弄虚作假,将取消其参赛资格。)
三、比赛方法:
(1)比赛采取三局两胜制
(2)在场地上画3条平行的短线,间隔2米,居中的为中线,两边的为界。拔河绳中间系一根红带子作为标志带,下面悬挂一重物垂直于中线。参赛的两队人数相等,同时上场。各队选一名指挥员,队员依次交错分别站在河界后拔河绳的两侧,裁判员发出“预备”口令,双方队员站好位置,拿起拔河绳,拉直做好准备。此时标志带应垂直于中线。待裁判鸣哨后,双方各自一齐用力拉绳,把标志带拉过本队河界的队为胜方。
四、比赛要求
(1)各参赛队必须提前十分钟到达比赛现场进行热身运动,比赛开始5分钟参赛队未到达现场,则当作自动弃权处理。其对应的参赛队伍将会自动进入下一轮比赛。
(2)获胜队伍完成一轮比赛后不得离开比赛现场,必须在比赛现场旁边等候工作人员作出下一轮的比赛安排。
(3)各队啦啦队必须服从裁判和工作人的员指挥,站在规定的赛道外。
(4)为保证比赛的安全,参赛队员一律不得穿钉鞋或赤脚参加比赛;不准带手套;裁判未判胜负前,手不能松开绳子。
(5)比赛应本着“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精神,重在参与,注意安全,量力而行。
(6)比赛过程中对裁判判定有异议时,只有领队有权提出抗议申请。
(7)同一场比赛中不可替换队员,如要替换队员需提前申请(男生替补只能替换男生,女生替补只能替换女生)。
4、比赛结束
(1)每一局胜负判定:当中心标志被拉到一方的2m白色线时,即绳子向一方移动2m,比赛结束 (主裁判吹哨,同时两手在头上做几次大交叉的动作),不限制时间,一直到能判断胜负为止。
(2)主裁判可视危险程度,宣判在进行中的比赛中断,并以绳子中心记号区的位置判定胜负。
(3)比赛中,主裁判作出比赛结束手势前,如两队同时倒下或自己认为获胜而站起来等,比赛必须继续进行。
5、其它: 比赛中发生有关抗议问题,马上向其比赛的主裁判提出口头申请重在参与,量力而行,友谊第一,比赛第二
3. 拔河比赛的规则是什么
规则1、(集合)听到此口令后,双方队员按队长安排之顺序依次站好。
双方队长互相确认准备完毕,分别向裁判作出明确示意;2、(举绳拉紧)听到此口令后,选手双手握住绳子;3、(调整中心线)听到此口令后,比赛队员听从裁判指挥,迅速使绳上红线记号与中心线对准;4、(预备 )听到此口令后此时选手静止不动,保持拉着绳索状态;5、(开始)裁判吹哨,比赛开始。6、赛局裁定a) 每局胜负判定:当中心红绳被拉到“胜负线”时,本局比赛结束;比赛中,主裁判未判“比赛结束“前,如两队同时倒下,重新比赛以下情况判为犯规(一)坐着犯规故意坐着不动或滑倒之后,没有立刻站起。
(二)贴身犯规比赛进行中,脚步以外身体任何部分触及地面等。(三)锁绳犯规(1) 利用膝、腿压住绳子不动。
(2) 绳子固定在某队员的身体。(3) 绳子上不能有轮或结。
(四)夹持犯规:用腋窝夹绳。(五)越线犯规:比赛中脚踏出边线。
(六)外援犯规:旁观人员不得以任何方式接触拔河队员。注:队员个人犯规经裁判提醒执意不改者将被罚下,且该队不得增加新队员。
人数相等的双方对拉一根粗绳以比较力量的对抗性体育娱乐活动。有人认为中国古代的“牵钩”就是早期的拔河运动,源于春秋战国时期。
最初拔河主要用以训练兵卒在作战时钩拉或强拒的能力,后来被 水乡渔民仿效,成为一项民间体育娱乐活动。唐宋以后,拔河渐在民间盛行。
712~756年, 唐玄宗时曾作过千人参加的拔河比赛活动。拔河活动不仅在民间流传,而且在皇宫中也有举行。
中文名:拔河比赛分 类:体育相 关:体育娱乐活动。
4. 拔河比赛规则是什么
一、比赛场地拔河道为地上画3条直线,间隔为2米,居中的线为中线,两边的线为河界。
(]除参赛队领队、监督员、选手以外,其他人员一律不得进入拔河道。二、队员人数一场比赛由两队参加,每队上场人数为16人(参赛队伍必须由本班级同学组成,如发现冒名顶替、弄虚作假,将取消其参赛资格。)
三、比赛方法:(1)比赛采取三局两胜制(2)在场地上画3条平行的短线,间隔2米,居中的为中线,两边的为界。拔河绳中间系一根红带子作为标志带,下面悬挂一重物垂直于中线。
参赛的两队人数相等,同时上场。各队选一名指挥员,队员依次交错分别站在河界后拔河绳的两侧,裁判员发出“预备”口令,双方队员站好位置,拿起拔河绳,拉直做好准备。
此时标志带应垂直于中线。待裁判鸣哨后,双方各自一齐用力拉绳,把标志带拉过本队河界的队为胜方。
四、比赛要求(1)各参赛队必须提前十分钟到达比赛现场进行热身运动,比赛开始5分钟参赛队未到达现场,则当作自动弃权处理。其对应的参赛队伍将会自动进入下一轮比赛。
(2)获胜队伍完成一轮比赛后不得离开比赛现场,必须在比赛现场旁边等候工作人员作出下一轮的比赛安排。(3)各队啦啦队必须服从裁判和工作人的员指挥,站在规定的赛道外。
(4)为保证比赛的安全,参赛队员一律不得穿钉鞋或赤脚参加比赛;不准带手套;裁判未判胜负前,手不能松开绳子。(5)比赛应本着“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精神,重在参与,注意安全,量力而行。
(6)比赛过程中对裁判判定有异议时,只有领队有权提出抗议申请。(7)同一场比赛中不可替换队员,如要替换队员需提前申请(男生替补只能替换男生,女生替补只能替换女生)。
4、比赛结束(1)每一局胜负判定:当中心标志被拉到一方的2m白色线时,即绳子向一方移动2m,比赛结束 (主裁判吹哨,同时两手在头上做几次大交叉的动作),不限制时间,一直到能判断胜负为止。(2)主裁判可视危险程度,宣判在进行中的比赛中断,并以绳子中心记号区的位置判定胜负。
(3)比赛中,主裁判作出比赛结束手势前,如两队同时倒下或自己认为获胜而站起来等,比赛必须继续进行。5、其它: 比赛中发生有关抗议问题,马上向其比赛的主裁判提出口头申请重在参与,量力而行,友谊第一,比赛第二。
5. 拔河比赛规则
第一篇 拔河运动规则 第一条 依据 本拔河运动规则,是根据国际拔河运动总会的规则制定而成。
(室外与室内一样在硬且平坦的场地举行比赛时,适用本规则) 。在室内像国际拔河运动总会方式举行时,可引用国际拔河运动总会所制定的各项规则。
第二条 比赛场地与比赛用绳 2 : 1 比赛场地 (一)比赛场地称为拔河道,必须是水平线而且平坦,或使用专用拔河道垫。而在体育馆可以直接使用地板比赛时,也可以使用贴布或胶带做标志。
(二)拔河道规格 (l)A=比安区域 宽90cm 拔河道宽为9Ocm, (以内测量不包括5cm的标志线) 如考虑到比赛中,因地板滑,或程度差的队伍,容易滑出边界线外时,得以启用宽至180cm的拔河道举行比赛。但必须在竞赛规程中说明。
(2)B =后面安全区 为预防比赛开始后,优胜队向后退时,碰撞到墙壁或障碍物,所以必须充分取得后面安全区 (至少应各为4.5m ) 以确保安全。以中心线为准,至两端线各为l2m,按体育馆的大d¨ 必须充分取得后面安全区,以确保安全。
(3)C =边界安全区 使用垫子时,因段差关系,为防止跌倒,也可以设计宽l5cm的安全区。 为预防比赛开始后,优胜队向后退时,碰撞上墙壁以及障碍物,为安全性着想,必须设置端线,而且端线后面要有充分场地。
比赛开始时,各队中最末尾之一A,如不在端线之前,则表获胜队会有碰撞之危险。 (三)标志的颜色 中心线为红色、其它线原则上为白色,线宽5cm。
注 :运动场以及运动场记号拔河场为水平线平坦的草地,在运动场,划一条中心线并两端插旗志及两边各4m线,比赛开始后,绳子的中心线与运动场中心线对准之后,双方立刻把绳子张开。 比赛用绳 (一)比赛用绳规定如下: A (一般用绳) B (少年组用绳) (1)一般用绳规定如下, 外周 lOcm*l2.5cm 注 : 室外比赛至少33.5m 材料 马尼拉麻 长度 28.m~33.5m (2)少年组用绳规定如下 : 外周 9cm*lIcm 长度 28m*30m 材料 马尼拉麻 各组比赛用绳,绳子上不能有结节或握把。
(二)比赛用绳的标志如下 (1)绳子的标志如下, 1.中心记号区绳子的中心红色 2.白色记号区…从绳子中心左右各2m的位置…白色 (从中心记号区至白色记号的内侧测量) 。 3.蓝色记号区…从白色记号区的内侧5Ocm的位置…蓝色。
(2)绳子标志是使用颜色贴布或绳子标志,以便裁判员能够很容易的调整绳子的长短或适当位置。 (3)标志线宽为5*lOcm ,蓝色记号区宽为5cm 。
(三)室外比赛时绳子标志如下 : (1)绳子的中心是红色贴布或红色标志。 (2)由中心至两侧4m之处是白色贴纸或白色标志。
(3)由中心至两侧各5m之处是蓝色贴纸或蓝色标志。 第三条 队伍 3 : 1 队员编制如下 领 队…1 A。
教 练……1A。 管 理…… 1A。
选 手…8b1OA。 比赛选手8名,领队,管理由选手兼任亦可。
少年 (小学生) 组,领队成人担任,兼任全队领导,管理最好也由成人担任。 附: 国内比赛时,可设置领队、教练、管理各一A,亦可由选手兼任,但比赛选手以10名限。
队员职位 (一)选手称为位,其顺序为 : 第一位、第二位、第三位、第四位、第王位、第六位、第七位,最后一位选手称后位。 (二)比赛登记出场选手名单,按照号码的顺序lbl0登记,如领队为选手兼任,需注明领队。
(三)选手职位可以自由变更。 (四)举绳时,后位必须在端线之前。
(五)选手拔河位置在绳子左边或右边皆可。 (六)第一位,拔河开始时,必须握住靠近绳子蓝色记号区外侧之处。
3:3 级别 依出赛8名选手的体重总和,设定等级如下 : (一)体重等级 : 第一级 400公斤以下 第二级 440公斤以下 第三级 480公斤以下 第四级 520公斤以下 第五级 560公斤以下 第六级 600公斤以下 第七级 640公斤以下 第八级 680公斤以下 第九级 720公斤以下 第十级 超过720公斤以上 注 : (TWIF ) 规定级别 : 男性 560公斤 600公斤 640公斤 680公斤720公斤 女性 480公斤 520公斤 青年 560公斤 (二)少年组 (1)第一级 400公斤以下 (2)少一级 360公斤以T (3)少二级 320公斤以下 (4)少三级 280公斤以下 选手也可以男女混合比赛 3:4 选手的替补 (一)替补选手二名,但合计总体重不得超过规定。 (二)替补选手也必须预先接受体重测量。
(三)比赛前的选手替补,须在出赛前,向大会提出出赛队员名单中,登记替补队员名字及号码,替补手续才算完成。 (四)每局间替补,领队向主裁判提出申请,经主裁判确认体重之后才能替补,提出替补申请必须在前一局比赛后马上提出。
(五)比赛开始、主裁判发出「举绳」口令之后,不能替补。 3:5 领队 (教练) (一)领队负有队的编制、选手替补、管理所有队务、比赛中指挥等责任。
(二)比赛中对选手的指导,必须在拔河道之外侧,左边或右边都可以,但不可妨碍裁判员执行任务。 (三)对裁判判定有异议时,只有领队有权提出抗议的申请。
管理 (指导员) 、替补选手管理在比赛前或比赛后,照顾队员。管理以及替补选手,其位置必须是裁判指示的场地。
3:7 申诉 比赛中发生有关抗议问题,马上向其比赛的主裁判提出口头申请,同时必须于比赛完毕10分钟内,向裁判长提出申诉书,以及保证金,如抗。
6. 拔河比赛的流程要怎么写
一.比赛方法: 1、比赛采用三局两胜制,每局用时90秒、超过时间则终止比赛,双方交换场地继续进行比赛 2、双方比分一比一,进行决胜局前、可以适当休息3分钟然后进行决胜局的比赛。
3、必须进行第三局比赛时,按现场抽 签决定场地。 二.比赛场地规定: 比赛在规定场地内进行,任何一方队伍必须沿着规定场地进行比赛,场地宽度以绳为中线、两侧各有90厘米的空间供队伍在运动时使用,任何一方队员的脚踏出运动区域均判负一局。
第一选手起绳后必须站在各自规定区域内、以标志线为准、最后一名选手必须站在端线以内。 三、本次比赛无论参赛队伍多少第一轮一律采用淘汰制,进入第二轮胜者相碰,赢队进入第三轮决赛、负队决三至四名、一次决出五至六名,参赛队伍少于六个队,取前四名。
四、比赛用绳的标志如下: 1、中心记号区 绳子的中心 红色 2、白色记号区 从绳子中心左右各2米的位置 白色 3、蓝色记号区 从白色记号区的内侧50厘米的位置 蓝色 4、标志线宽为5厘米 五、替补队员的使用: 1、每局比赛开始前由队长向当值裁判提出换人要求、经裁判同意后方可上场比赛。 2、未经裁判同意而自由换人的队伍一经发现将所有成绩一律判负。
六、比赛注意事项: 1、选手空手、手掌向上紧握绳子。 2、绳子必须由躯干与上臂之间通过。
3、不能使用防止绳子动摇的支撑法,以及其他方法。 4、比赛中,必须两脚在膝前伸直,且必须握住绳子。
七、准备的确认 依主裁判指示,由双方领队确认准备状况,双方领队必须明确回答,否则主裁判不能确认贮备完毕。 八、主裁判手势: 1、举绳 (双手向前做水平伸展动作) 2、拉紧 (双手掌心向内侧,前上举至头部两侧) 3、调整中心线 (向拉着绳子的队伍,用手作请靠近的动作) 九、犯规与警告及判罚: 1、参与比赛上场的人数多于规定数,性别与规定不符。
2、比赛中绳子没有握在手中、跌倒后没有尽快回位。 3、脚架犯规、在外面场地比赛时,运动员用脚在地上做坑架。
4、爬绳犯规 5、越线犯规 6、夹持犯规 7、重复犯规、已经被(注意)提示2次,再有犯规是,不再提醒注意马上宣告(警告) 8、警告只能出现两次,第三次警告意味着立即取消比赛资格,犯规指的是一个队、或以各队中的一个人、或以人以上同时犯规是,宣判一次警告。 9、警告的宣判与副裁判的手势无关,主裁判依据全体比赛的流程演变判断。
10、违反本规则、上述任何一条、应判退场。 十、友情提示: 1、比赛时要注意身体健康和比赛安全; 2、比赛前请安排好工作。
7. 拔河比赛的具体规则是什么
拔河比赛规则
一、比赛场地
拔河道为地上画3条直线,间隔为2米,居中的线为中线,两边的线为河界。(]除参赛队领队、监督员、选手以外,其他人员一律不得进入拔河道。
二、队员人数
一场比赛由两队参加,每队上场人数为16人(参赛队伍必须由本班级同学组成,如发现冒名顶替、弄虚作假,将取消其参赛资格。)
三、比赛方法:
(1)比赛采取三局两胜制
(2)在场地上画3条平行的短线,间隔2米,居中的为中线,两边的为界。拔河绳中间系一根红带子作为标志带,下面悬挂一重物垂直于中线。参赛的两队人数相等,同时上场。各队选一名指挥员,队员依次交错分别站在河界后拔河绳的两侧,裁判员发出“预备”口令,双方队员站好位置,拿起拔河绳,拉直做好准备。此时标志带应垂直于中线。待裁判鸣哨后,双方各自一齐用力拉绳,把标志带拉过本队河界的队为胜方。
四、比赛要求
(1)各参赛队必须提前十分钟到达比赛现场进行热身运动,比赛开始5分钟参赛队未到达现场,则当作自动弃权处理。其对应的参赛队伍将会自动进入下一轮比赛。
(2)获胜队伍完成一轮比赛后不得离开比赛现场,必须在比赛现场旁边等候工作人员作出下一轮的比赛安排。
(3)各队啦啦队必须服从裁判和工作人的员指挥,站在规定的赛道外。
(4)为保证比赛的安全,参赛队员一律不得穿钉鞋或赤脚参加比赛;不准带手套;裁判未判胜负前,手不能松开绳子。
(5)比赛应本着“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精神,重在参与,注意安全,量力而行。
(6)比赛过程中对裁判判定有异议时,只有领队有权提出抗议申请。
(7)同一场比赛中不可替换队员,如要替换队员需提前申请(男生替补只能替换男生,女生替补只能替换女生)。
4、比赛结束
(1)每一局胜负判定:当中心标志被拉到一方的2m白色线时,即绳子向一方移动2m,比赛结束 (主裁判吹哨,同时两手在头上做几次大交叉的动作),不限制时间,一直到能判断胜负为止。
(2)主裁判可视危险程度,宣判在进行中的比赛中断,并以绳子中心记号区的位置判定胜负。
(3)比赛中,主裁判作出比赛结束手势前,如两队同时倒下或自己认为获胜而站起来等,比赛必须继续进行。
5、其它: 比赛中发生有关抗议问题,马上向其比赛的主裁判提出口头申请重在参与,量力而行,友谊第一,比赛第二
拓展资料:
拔河比赛起源:
”拔河游戏,来源甚古。相传春秋战国,楚将伐吴,既以是为教战。封演封氏闻见记云:“拔河,古为之牵钩”。襄汉风俗,常以正月望日为之。拔河,古用篾缆,唐民则以木麻,长四五十丈,两头分系小索数百条,挂于前,分二朋,両勾齐挽,立大旗为界,震鼓叫噪,使相牵引,以却者为输,名曰“拔河”。拔河之起源,本由于教战,故至唐代,兵士亦多以此为戏。不独兵士为然,既宫女亦多戏此。又不独宫女为然,宰相将军等又多戏此。似此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则唐代社会,拔河游戏之盛,一般可鉴。“(摘自民俗学家黄现璠著:《唐代社会概略》 ,商务印书馆,1936年3月初版)
拔河诞生于距离今2400年前春秋时期的楚国。楚国地处大江南北,水道纵横,除陆军外,还有一支强大的水军,并曾发明一种称之为“钩拒”的兵器,专门用于水上作战。当敌人败退时,军士以钩拒将敌船钩住,使劲往后拉,使之逃脱不了。后来钩拒从军中流传至民间,演变为拔河比赛。
古代参加拔河的人数比的现代多得多。大绳正中插一根大旗,旗的两边划两条竖线,称为河界线。比赛时,以河界线为胜负标志,所以改称“钩拒之戏”为“拔河”。一声令下,河界两边选手紧挽绳索,“使相牵引”,围观者“震鼓叫噪,为之鼓劲”。
附:根据中国唐代封演《封氏闻见记》,春秋时期的楚国一带,军中已经出现拔河运动,用来训练士兵称为“牵钩”。书云:“拔河古谓之牵钩,襄、汉风俗,常以正月望日为之。相传楚将伐吴,以为教战”。唐代起初的拔河活动以拉扯竹索为主,到了隋唐时期已将竹索改为大绳,绳长约50丈(即167米),两头还分系小绳索数百条。在古代拔河时一边还要敲着大鼓,以壮士气。唐玄宗曾多次观看拔河比赛,拔河者多至千余人,呼声振天,中外观众,无不震骇。
资料链接:百度百科--拔河比赛
8. 拨河比赛 规则
第一条 拔河竞赛的定义和依据 拔河竞赛是比赛双方以绳子位主要器械,凭借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以及技、战术等将对方拉至相应标记线的对抗性比赛。
本规则以国际拔河联合会(简称TWIF)竞赛规则为基础,参照我国2001年施行的《拔河竞赛规则(试行)》,并结合几年来的拔河竞赛实践制定的。本规则适用于全国各类拔河竞赛。
第二条 比赛类别 拔河比赛一般设置如下类别的比赛: 硬地(一般安排在体育馆内) 和 草地 男子 和 女子 成年 和 青年 第三条 重量级别 超羽量级 上场队员总体重之和不超过480公斤——简称480公斤级 羽量级 上场队员总体重之和不超过520公斤——简称520公斤级 轻量级 上场队员总体重之和不超过560公斤——简称560公斤级 轻中量级 上场队员总体重之和不超过600公斤——简称600公斤级 中量级 上场队员总体重之和不超过640公斤——简称640公斤级 轻重量级 上场队员总体重之和不超过680公斤——简称680公斤级 重量级 上场队员总体重之和不超过720公斤——简称720公斤级 无限制重量级 没有体重限制 一般情况下,正式比赛项目设置如下: 成年组:硬地女子:480、520公斤级 硬地男子:560、600、640、680公斤级 草地女子:520、560公斤级 草地男子:560公斤级 第四条 年龄规定 参加全国正式比赛的选手年龄不得低于15岁。 1、青年比赛 年龄在15到18岁(到年底)的选手均符合参加青年比赛的条件。
2、成年比赛 选手满18岁那年开始可以参加成年人的比赛。 选手在满18岁那年既可参加青年比赛,也可以参加成年人的比赛,但不可以同时参加两个类别的比赛。
当青年组和成年组的比赛设置女子项目时,女子选手的参赛年龄不得低于16岁。 第五条 称重和打印记 称量体重在比赛开始的当天清晨进行。
男子队称重必须穿不透明的适当短裤。女子队称重必须穿不透明的适当短裤和衬衣(背心)。
当一运动员的体重以小数点后一位为有效,小数点后两位按四舍五入原则计算,小数点后三位忽略不计。即:队员称重位70.10—70.14公斤,则记为70.1公斤;称重位70.15—70.19公斤则记为70.2公斤,依此类推。
八名上场队员的总体重以0.5公斤为单位计算,即639.1—639.4公斤记为639公斤,639.5—639.9公斤记为639.5公斤,依此类推。 如某一拔河队称重时总体重超过所要求的重量级别规定,则还有一次称重机会。
称重合格后,给运动员打合格印记(小臂和大腿上)。称重和打印记必须在比赛开始前一小时完成。
称重前必须确定替补队员和正选队员。 (称量体重期间需携带比赛用鞋到场以备检验)。
第六条 参赛队和替补 1、参加队组成 一般情况下设置:领队1人、教练兼指挥1人、训练员1人,上场运动员8人、替补运动员1人。其中上场运动员最多8人,最少7人。
2、使用替补队员的条件 比赛进行中替补队员可以替换任何一名选手。替补行为只能发生一次。
替补行为只能发生在该队称重之后并完成首场比赛后。 被替换下的选手不允许参加该级别的后续任何比赛。
3、替补程序 替补选手和被替换队员必须向主裁判申请,经批准后可实施替补行为。 4、比赛队的最少人数 不允许第二次替换。
如果发生第二次受伤,该对允许以7名选手继续比赛。比赛选手少于7人,则不允许继续参加比赛。
第七条 教练员和训练员 1、每队之允许1名教练进入比赛场地(教练员禁止进入拔河道和接触运动员)。 2、每队只允许有1名训练员。
训练员的职责是在赛前赛后照顾好他的队伍。在比赛过程中他必须在当值才矮胖指定的位置上,并不允许对队伍说话。
第八条 运动装备 1、比赛运动服和保护服(或保护垫) 参赛队必须身着运动短裤、运动上衣或紧身运动衫和长运动袜参加比赛,全队着装必须同意。(全队参加开幕式,<入场式>的服装也必须统一。)
保护性服装必须以防止受上海为目的。保护服(或保护垫)经裁判批准可以穿在比赛服里面(一般在比赛服的相应部位的里侧缝上保护层,厚度不超过2厘米)。
保护腰带只允许穿在比赛服外面,腰带重量不超过1.5公斤。锚人所穿保护性服装(或保护垫)的厚度不能超过5厘米厚,也必须始终穿在比赛服里面并防止在身体和绳子之间。
任何保护服(或保护垫)、腰带上面均不允许有钩、槽或其他妨碍绳子自由滑动的装置。参加硬地比赛时锚人必须佩戴安全头盔。
2、树脂(或镁粉) 允许使用树脂(或镁粉)来帮助抓紧绳子,但仅限用于手上。如在室内进行比赛,只有在获得体育馆的可以使用树脂(或镁粉)的授权,才可以使用。
如果允许在体育馆中使用树脂(或镁粉),也只能在裁判的指导下使用。 3、比赛用鞋 (1) 草地比赛用鞋 鞋底和鞋跟以及鞋跟的侧面应完全齐平。
不允许使用金属鞋尖(头),但可以使用不超过6.5毫米的金属鞋跟上有长鞋钉和突出的鞋钉(见附图一)。 (2) 硬地比赛用鞋 硬地拔河比赛用鞋必须是由工人的运动鞋厂商生产的原装鞋,鞋底不能有任何改进。
鞋底必须由橡胶或其他类似的适于增加粘着力的材料制成,但不能导致比赛地面(地板)的损坏,不能带有齿粒。 第九条 比赛用绳的规格要求 。
9. 拔河比赛的规则是什么啊
规则:第一条 依据 本拔河运动规则,是根据国际拔河运动总会的规则制定而成。
(室外与室内一样在硬且平坦的场地举行比赛时,适用本规则) 。在室内像国际拔河运动总会方式举行时,可引用国际拔河运动总会所制定的各项规则。
第二条 比赛场地与比赛用绳 2 : 1 比赛场地 (一)比赛场地称为拔河道,必须是水平线而且平坦,或使用专用拔河道垫。而在体育馆可以直接使用地板比赛时,也可以使用贴布或胶带做标志。
(二)拔河道规格 (l)A=比安区域 宽90cm 拔河道宽为9Ocm, (以内测量不包括5cm的标志线) 如考虑到比赛中,因地板滑,或程度差的队伍,容易滑出边界线外时,得以启用宽至180cm的拔河道举行比赛。但必须在竞赛规程中说明。
(2)B =后面安全区 为预防比赛开始后,优胜队向后退时,碰撞到墙壁或障碍物,所以必须充分取得后面安全区 (至少应各为4.5m ) 以确保安全。以中心线为准,至两端线各为l2m,按体育馆的大d¨ 必须充分取得后面安全区,以确保安全。
(3)C =边界安全区 使用垫子时,因段差关系,为防止跌倒,也可以设计宽l5cm的安全区。 为预防比赛开始后,优胜队向后退时,碰撞上墙壁以及障碍物,为安全性着想,必须设置端线,而且端线后面要有充分场地。
比赛开始时,各队中最末尾之一A,如不在端线之前,则表获胜队会有碰撞之危险。 (三)标志的颜色 中心线为红色、其它线原则上为白色,线宽5cm。
注 :运动场以及运动场记号拔河场为水平线平坦的草地,在运动场,划一条中心线并两端插旗志及两边各4m线,比赛开始后,绳子的中心线与运动场中心线对准之后,双方立刻把绳子张开。 比赛用绳 (一)比赛用绳规定如下: A (一般用绳) B (少年组用绳) (1)一般用绳规定如下, 外周 lOcm*l2.5cm 注 : 室外比赛至少33.5m 材料 马尼拉麻 长度 28.m~33.5m (2)少年组用绳规定如下 : 外周 9cm*lIcm 长度 28m*30m 材料 马尼拉麻 各组比赛用绳,绳子上不能有结节或握把。
(二)比赛用绳的标志如下 (1)绳子的标志如下, 1.中心记号区………绳子的中心………红色 2.白色记号区………从绳子中心左右各2m的位置…………白色 (从中心记号区至白色记号的内侧测量) 。 3.蓝色记号区………从白色记号区的内侧5Ocm的位置………蓝色。
(2)绳子标志是使用颜色贴布或绳子标志,以便裁判员能够很容易的调整绳子的长短或适当位置。 (3)标志线宽为5*lOcm ,蓝色记号区宽为5cm 。
(三)室外比赛时绳子标志如下 : (1)绳子的中心是红色贴布或红色标志。 (2)由中心至两侧4m之处是白色贴纸或白色标志。
(3)由中心至两侧各5m之处是蓝色贴纸或蓝色标志。 第三条 队伍 3 : 1 队员编制如下 领 队………………………………………1 A。
教 练………………………………………1A。 管 理……………………………………… 1A。
选 手…………………………………8b1OA。 比赛选手8名,领队,管理由选手兼任亦可。
少年 (小学生) 组,领队成人担任,兼任全队领导,管理最好也由成人担任。 附: 国内比赛时,可设置领队、教练、管理各一A,亦可由选手兼任,但比赛选手以10名限。
队员职位 (一)选手称为位,其顺序为 : 第一位、第二位、第三位、第四位、第王位、第六位、第七位,最后一位选手称后位。 (二)比赛登记出场选手名单,按照号码的顺序lbl0登记,如领队为选手兼任,需注明领队。
(三)选手职位可以自由变更。 (四)举绳时,后位必须在端线之前。
(五)选手拔河位置在绳子左边或右边皆可。 (六)第一位,拔河开始时,必须握住靠近绳子蓝色记号区外侧之处。
3:3 级别 依出赛8名选手的体重总和,设定等级如下 : (一)体重等级 : 第一级 400公斤以下 第二级 440公斤以下 第三级 480公斤以下 第四级 520公斤以下 第五级 560公斤以下 第六级 600公斤以下 第七级 640公斤以下 第八级 680公斤以下 第九级 720公斤以下 第十级 超过720公斤以上 注 : (TWIF ) 规定级别 : 男性 560公斤 600公斤 640公斤 680公斤720公斤 女性 480公斤 520公斤 青年 560公斤 (二)少年组 (1)第一级 400公斤以下 (2)少一级 360公斤以T (3)少二级 320公斤以下 (4)少三级 280公斤以下 选手也可以男女混合比赛 3:4 选手的替补 (一)替补选手二名,但合计总体重不得超过规定。 (二)替补选手也必须预先接受体重测量。
(三)比赛前的选手替补,须在出赛前,向大会提出出赛队员名单中,登记替补队员名字及号码,替补手续才算完成。 (四)每局间替补,领队向主裁判提出申请,经主裁判确认体重之后才能替补,提出替补申请必须在前一局比赛后马上提出。
(五)比赛开始、主裁判发出「举绳」口令之后,不能替补。 3:5 领队 (教练) (一)领队负有队的编制、选手替补、管理所有队务、比赛中指挥等责任。
(二)比赛中对选手的指导,必须在拔河道之外侧,左边或右边都可以,但不可妨碍裁判员执行任务。 (三)对裁判判定有异议时,只有领队有权提出抗议的申请。
管理 (指导员) 、替补选手管理在比赛前或比赛后,照顾队员。管理以及替补选手,其位置必须是裁判指示的场地。
3:7 申诉 比赛中。
10. 拔河比赛的规则是什么
规则
1、(集合)听到此口令后,双方队员按队长安排之顺序依次站好。双方队长互相确认准备完毕,分别向裁判作出明确示意;
2、(举绳拉紧)听到此口令后,选手双手握住绳子;
3、(调整中心线)听到此口令后,比赛队员听从裁判指挥,迅速使绳上红线记号与中心线对准;
4、(预备 )听到此口令后此时选手静止不动,保持拉着绳索状态;
5、(开始)裁判吹哨,比赛开始。
6、赛局裁定
a) 每局胜负判定:当中心红绳被拉到“胜负线”时,本局比赛结束;
比赛中,主裁判未判“比赛结束“前,如两队同时倒下,重新比赛
以下情况判为犯规
(一)坐着犯规故意坐着不动或滑倒之后,没有立刻站起。
(二)贴身犯规比赛进行中,脚步以外身体任何部分触及地面等。
(三)锁绳犯规
(1) 利用膝、腿压住绳子不动。
(2) 绳子固定在某队员的身体。
(3) 绳子上不能有轮或结。
(四)夹持犯规:用腋窝夹绳。
(五)越线犯规:比赛中脚踏出边线。
(六)外援犯规:旁观人员不得以任何方式接触拔河队员。
注:队员个人犯规经裁判提醒执意不改者将被罚下,且该队不得增加新队员。
人数相等的双方对拉一根粗绳以比较力量的对抗性体育娱乐活动。有人认为中国古代的“牵钩”就是早期的拔河运动,源于春秋战国时期。最初拔河主要用以训练兵卒在作战时钩拉或强拒的能力,后来被 水乡渔民仿效,成为一项民间体育娱乐活动。唐宋以后,拔河渐在民间盛行。712~756年, 唐玄宗时曾作过千人参加的拔河比赛活动。拔河活动不仅在民间流传,而且在皇宫中也有举行。
中文名:拔河比赛
分 类:体育
相 关:体育娱乐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