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廊坊的历史,详细写廊坊原先是什么样子
从一所朱门高宅演变而来的地名
“廊坊本叫侍郎房,一千年前把名扬。一南一北龙凤河,宝井吐珠兆吉祥……”一段歌谣,传唱出京津走廊上的“明珠”——— 廊坊名字的由来。
廊坊名字的由来,与出生在当地的一位历史名人紧密相连。他的名字叫吕琦,曾任五代时期后晋兵部侍郎。吕琦在历史上虽然名气不大,但他的儿子却是赫赫有名。“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中的吕端,就是吕琦的儿子,北宋初年曾任宰相。
吕琦在任时,在老家也就是现在的廊坊市区盖了一所大宅院。由于房屋高大,远近闻名,加上房子的主人是兵部侍郎,就成了这一带的标志性建筑,老百姓管它叫“侍郎房”。叫的时间长了,“侍郎房”变成了村名。又经过长期的口传笔写,慢慢地,就演变成为郎房——— 廊房——— 廊坊。
滕中新老人曾在廊坊市党史部门工作多年。老人告诉我们,廊坊在200多年前,还只是一个小村落,那时的名字叫“郎房”。清乾隆十四年《东安县志》(东安,现廊坊市安次区)记载:“郎房,离城(指东安县城,现安次区光荣村)三十里;方位,县城东北路。”那时的廊坊,只有十几户人家。“郎房”演变成“廊房”,源于晚清光绪年间京奉铁路(现京山铁路)的修建。铁路修通后,1897年在郎房村西设立火车站,站牌为“廊房”。滕中新说,这一变化,可能是由于当时修建铁路的勘测人员很多来自北京,在北京前门一带有廊房头条、廊房二条等地名,因此这些早期的铁路修建者将“郎房”写成了“廊房”并被沿用下来。
求好评,谢谢了!!!
2. 关于河北廊坊
河北是全国最特殊的一省,廊坊是河北最特殊的一市。
今天的廊坊市政府的前身是原河北省天津地区行政公署。但仅仅从天津地区行政公署谈起并不能说清楚廊坊的历史。
在此之前,廊坊自古隶属燕地,汉属广阳郡、渔阳郡;唐属河北道幽州;元属中书省京畿地方;明属直隶京师;清属直隶省顺天府,雍正年间顺天府设四路飞虎厅,廊坊安次以南的6县属北京南路,三河、香河县属北京东路;民国属京兆特别区;解放初属河北省通州地区,1955年河北省通州市改通县,划归北京市管辖,廊坊改属河北省天津地区;1973年河北省天津地区将武清等5县划归天津市管辖,天津地区行政公署迁安次县廊坊镇;1981年河北省天津地区改名为廊坊地区,廊坊镇升为县级廊坊市;1989年廊坊地区与廊坊市合并,撤消县级廊坊市,改设县级安次区,地市合并后设地级廊坊市。2000年安次区析出一部,设县级广阳区。
今天的廊坊市隶属河北省,为地级市,下设安次区、广阳区、县级三河市、霸州市、香河县、固安县、永清县、文安县、大城县、大厂回族自治县10个县级单位。(60年代,固安曾属保定地区;北三县曾属唐山地区)。
廊坊的行政隶属多次改变,特别是解放后,其归属变化频繁。我不知道廊坊是不是全国行政区划变化最多的城市,但至少也是最多的之一。
现在廊坊辖区的各县在短短50余年里分属过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3个省级单位,通州地区、天津地区、廊坊地区/廊坊市、保定地区、唐山地区5个地级单位。 廊坊辖区由于历史原因被分割为南北两部分,廊坊北三县是全国最大的省间飞地,被京津两市包围,游离于河北主体之外。
廊坊市区也只有南部与河北主体相连,但隔着永定河。我一直不大清楚为什么同为安次县,永定河南北的口音有很大不同。
永定河以北的市区和北三县属于北京官话区;南部属于冀鲁方言区,安次南八乡的口音与我在河北农业大学遇到的一个唐山籍同学的口音有相似之处,但他并不是纯正的唐山口音。 “廊坊”一词的来源有两中说法:一说“琅珐寺”、一说“侍郎房”。
我觉得后者更为可信。北宋丞相吕端为安次人,其父吕植官拜侍郎,在安次县内的吕植住宅被人们称为“侍郎房”,简称“郎房”;京山铁路设站时,将站名写为“廊房”;解放后统一写为“廊坊”。
近代廊坊发展经历了3个重要阶段:第一次是1898年京山铁路(北京—山海关)在廊坊设站,成为近代廊坊发展的开端。1900年八国联军由天津大沽口登陆,沿京山线向北京进犯,在廊坊----落垡一带的铁路沿线遭受义和团的反击,在廊坊火车站附近发生了近代中国历史上重要的义和团廊坊大捷事件。
今天在廊坊老火车站以西的菜豆庄村内有一土堆高台,据说就是义和团当年操练演兵的将台。这是“廊坊”这两个字第一次与中国历史紧密联系在一起。
第二次是1951年,安次县设廊坊镇,原安次县城被永定河洪水淹没,县治迁往廊坊镇,廊坊成为县级行政中心。第三次是1973年,天津地区行政公署由天津市迁往廊坊镇(最初天津地区行政公署驻杨柳青镇的石家大院,现为杨柳青博物馆,后公署迁天津市),廊坊由此成为地级行政中心;1981年廊坊镇升为县级廊坊市,从此廊坊真正成为城市;1989年国家推行地市合并,市领导县的新政策,廊坊地区与原县级廊坊市合并,廊坊升为地级市。
3. 介绍一下廊坊
哪方面呢? 概况 廊坊市位于河北省中部偏东,地处京津两大城市之间,市区地理坐标:东经116038′07〃-44′06〃,北纬39028′42〃-32′54〃,区位优势得天独厚,被誉为“京津走廊上的明珠”。
总面积6429平方千米。总人口395.7万人(2006年末)。
市人民政府驻广阳区。邮编:065000。
代码:131000。区号:0316。
拼音:Langfang Shi。廊坊历史悠久,早在公元前4300年,廊坊人的祖先就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聚居耕种,创造和延续着人类的文明。
[编辑本段]历史上的廊坊 十八世纪初廊坊还是一个偏僻小村,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京山铁路建成通车,并在此设站,之后才渐成集镇。清朝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英军首领西摩尔率英、美、法、德、俄、意、日、奥八国联军沿京山铁路北侵,义和团奋起迎击,取得了震惊中外的“廊坊大捷”。
到1937年“七、七事变”前夕,城区面积0.4平方公里,人口近4千。已建有“三角地”、东南西北四条主街及东小街、南小街。
1948年12月13日廊坊解放,当时城区面积仅0.5平方公里,人口近5000人。共8条街道(4条主街与4条背街),全部为土路,且较狭窄,全长不足3000米。
城区仅有房屋3000余间,建筑面积约3.6万平方米。1949年初廊坊设镇,隶属安次县。
1950年安次县政府迁驻廊坊。1958年全国农村以社代乡,廊坊镇遂并入廊坊公社。
1965年又重新恢复廊坊镇建制。1969年天津地区革命委员会迁址廊坊。
1975年,将廊坊公社划归廊坊镇。1982年3月1日经**批准廊坊镇改为廊坊市(地辖),1983年安次县并入廊坊市。
1989年4月经**批准撤地建市,廊坊地区改称廊坊市(省辖),原廊坊市改为安次区。 [编辑本段]行政区划 廊坊市面积6330平方千米,人口391万人(2004年)。
2005年,廊坊市辖2个市辖区、5个县、1个自治县,代管2个县级市。即安次区、广阳区、三河市、霸州市、香河县、永清县、固安县、文安县、大城县、大厂回族自治县。
安次区:面积595平方千米,人口35万人。邮政编码065000。
区人民政府驻南门外大街。区辖2个街道、4个镇、4个乡:银河南路街道、光明西道街道、落垡镇、码头镇、葛渔城镇、东沽港镇、杨税务乡、仇庄乡、调河头乡、北史家务乡。
共有27个居委会、284个行政村。 广阳区:面积313平方千米,人口41万人。
邮政编码065000。区人民政府驻北门外大街。
区辖4个街道、3个镇、1个乡:银河北路街道、爱民东道街道、解放道街道、新开路街道、新源道街道、南尖塔镇、万庄镇、九州镇、北旺乡。 霸州市:面积784平方千米,人口57万人。
邮政编码065700。市辖6个镇、6个乡:霸州镇、南孟镇、信安镇、堂二里镇、煎茶铺镇、胜芳镇、岔河集乡、康仙庄乡、东杨庄乡、王庄子乡、东段乡、杨芬港乡。
三河市:面积643平方千米,人口48万人。邮政编码065200。
市辖10个镇:洵阳镇、李旗庄镇、杨庄镇、皇庄镇、新集镇、段甲岭镇、黄土庄镇、高楼镇、齐心庄镇、燕郊镇。 固安县:面积697平方千米,人口39万人。
邮政编码065500。县人民政府驻固安镇。
县辖5个镇、4个乡:固安镇、宫村镇、柳泉镇、牛驼镇、马庄镇、东湾乡、彭村乡、渠沟乡、礼让店乡。 永清县:面积774平方千米,人口37万人。
邮政编码065600。县人民政府驻永清镇。
县辖5个镇、4个乡、1个民族乡:永清镇、韩村镇、后奕镇、别古庄镇、里澜城镇、管家务回族乡、曹家务乡、龙虎庄乡、刘街乡、三圣口乡。 香河县:面积458平方千米,人口31万人。
邮政编码065400。县人民政府驻淑阳镇。
县辖7个镇、2个乡:淑阳镇、蒋辛屯镇、渠口镇、安头屯镇、安平镇、刘宋镇、五百户镇、钱旺乡、钳屯乡。 大城县:面积910平方千米,人口46万人。
邮政编码065900。县人民政府驻平舒镇。
县辖7个镇、3个乡:平舒镇、旺村镇、大尚屯镇、南赵扶镇、留各庄镇、权村镇、里坦镇、北位乡、大广安乡、臧屯乡。 文安县:面积980平方千米,人口46万人。
邮政编码065800。县人民政府驻文安镇。
县辖12个镇、1个民族乡:文安镇、新镇镇、苏桥镇、大柳河镇、左各庄镇、滩里镇、史各庄镇、赵各庄镇、兴隆宫镇、大留镇镇、孙氏镇、德归镇、大围河回族满族乡。 大厂回族自治县:面积176平方千米,人口11万人。
邮政编码065300。自治县人民政府驻大厂镇。
县辖2个镇、3个乡:大厂镇、夏垫镇、祁各庄乡、邵府乡、陈府乡。 * 此处区划地名资料截至2005年12月;面积、人口数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简册(2006)》,人口截至2004年底。
* [编辑本段]人口与民族 2006年末总人口395.7万人,比年初增加4.1万人。全年出生人口4.8万人,出生率为12.22‰,死亡人口2.2万人,死亡率5.51‰,净增人口2.7万人,自然增长率为6.71‰,比上年提高0.83个千分点。
全市共有32个少数民族成份,少数民族人口9.6万人,以回族、满族为主体,分别有人口6.6万人和2.2万人,分别占少数民族总人口68.7%和22.9%。 全市有一个民族自治县(大厂回族自治县),两个民族乡(文安县大围河回族满族乡和永清县管家务回族乡),84个民族村。
[编辑本段]东方大学城 东方大学城是由北。
4. 征写廊坊每个县的诗歌 谢谢高手们参与
廊坊本叫侍郎房,一千年前把名扬。一南一北龙凤河,宝井吐珠兆吉祥。
永清依稀古栈道,宋辽鏖战场。三河灵山塔有灵,至今绕余香。
少一角的固安城,笑论前朝纲。义和团,退洋枪,大捷在廊坊。
呦依个,呦依个,家乡在廊坊。人人都说那家乡好,我的家乡在廊坊。
廊坊本叫侍郎房,一千年前把名扬。一南一北龙凤河,宝井吐珠兆吉祥。
大城花会太平颠,风韵舞八方。大厂北坞清真寺,雄浑又堂皇。
里坦窝头是贡品,香河肉饼香。霸州温泉洗客愁,三潭映霞光。
烈烈雄风八卦掌,董海川开创。抗日烽火举刀枪,英杰魏大光。
郝寿臣与李少春,京剧文武唱。王之涣,在文安,千古留诗章。
呦依个,呦依个,家乡在廊坊。人人都说那家乡好,我的家乡在廊坊。
香河天下第一城,帝都重排场。翘首东方大学城,学子读书忙。
九河下梢富庶地,京津银走廊,京津京沈双富路,黄金聚宝坊。
呦依个,呦依个,家乡在廊坊。人人都说那家乡好,我的家乡在廊坊。
人人都说家乡好,家乡是廊坊。
锦绣城在林中建,家居画中乡。
头枕北京跨天津,谁有此风光。
东临渤海向太行,深情唱廊坊。
深情唱廊坊
这是廊坊谣
5. 关于20年后的廊坊廊坊作文
我的妈妈非常美丽,善良,像一位从天而降的仙女。
她长长的头发,弯弯的柳叶眉,一对炯炯有神的眼睛,高高的鼻梁,一张可爱的小嘴巴。
妈妈平时很关心我的学习和生活。记得有一次,我有一道题目不会做,我就叫妈妈来教我,妈妈不仅教我做会了这道题目,而且把它的意思全部告诉了我,让我对这种题目以后都会做了。
她在学习上对我也非常严格,作业没有做完,别想看电视,玩和吃饭,写完了她还要检查,错了的要马上改正。每天只要她有时间,都要把家里收拾的干干净净,一尘不染,等着给我放学后一个惊喜。
我妈妈真好,真漂亮,我爱妈妈。
6. "廊坊"的名字是怎么来的呢
廊坊名字的由来,与出生在当地的一位历史名人紧密相连。他的名字叫吕琦,曾任五代时期后晋兵部侍郎。吕琦在历史上虽然名气不大,但他的儿子却是赫赫有名。“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中的吕端,就是吕琦的儿子,北宋初年曾任宰相。
吕琦在任时,在老家也就是现在的廊坊市区盖了一所大宅院。由于房屋高大,远近闻名,加上房子的主人是兵部侍郎,就成了这一带的标志性建筑,老百姓管它叫“侍郎房”。叫的时间长了,“侍郎房”变成了村名。又经过长期的口传笔写,慢慢地,就演变成为郎房——— 廊房——— 廊坊。
7. 廊坊名称的来历:为什么叫廊坊
廊坊名称的来历,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在宋朝初年,安次县出了个宰相,名字叫吕端。 吕端的父亲叫吕琦,吕琦的官职是兵部侍郎。 吕琦在任时,他在老家盖了一所大宅院,就在现在的廊坊市区。由于房屋高大,远近闻名,加上房子的主人是兵部侍郎,所以就成为这一带的标志性建筑,老百姓管它叫“侍郎房”。叫的时间长了,“侍郎房”变成了村名。又经过长期的口传笔写,慢慢的,就演变成为郎房——廊房——廊坊。 清朝康熙年间的《安次县志》记载的就是“郎房”。 1897年,廊坊建火车站开始用“廊房”。 1948年,**起草《关于平津战役的作战方针》,写的就是“廊房”。 1950年后,廊房成为安次县城,廊房名字的使用率大大提高。老百姓为书写方便,就把“廊房 ”写成“廊坊”,以后广泛流传,约定俗成,大家就都用“廊坊”了。(来源:廊坊市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