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重字、期字的草书怎么写
重字草书写法如下:重,多义字,有两种读音:“zhòng”和“chóng",其一指重量(zhòng),例如汽车重达一吨;其二是重复、重叠义(chóng)。
人东为重。东在甲骨文中代表行囊。
造字本义:肩扛背驮的沉甸甸的行囊。重在演变中,加入土,表示人在土上负重,所谓远路无轻载。
期字草书写法如下:“期”汉字,多音字,读音为“jī”和“qī”。读音为“qī”的时候,释义为规定的时间,或一段时间,如日期、学期;盼望、希望,如期望、期待;必,决定,如期定。
读音为“jī”的释义为 一周年,一整月,一昼夜,如期年,期月。
2. 期内说文解字如何解释,草书怎样写
期内说文解字这样解释:
草书这样写:
3. 如字草书怎么写
如字草书狂草的写法如下图:
如字草书小草的写法如下图:
拼音:rú
部首:女
笔画:6
五笔:VKG
笔顺读写:撇点、撇、横、竖、横折、横
释义:
1.适合;依照:~意。~愿。~期。~数。
2.如同:爱厂~家。十年~一日。~临大敌。
3.及;比得上(只用于否定式,比较得失或高下):我不~他。百闻不~一见。与其那样,不~这样。
4.用于比较,表示超过:光景一年强~一年。
5.表示举例:唐朝有很多大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等。
6.到;往:~厕。
7.姓。
8.如果:~不及早准备,恐临时措手不及。
9.古汉语形容词后缀,表示状态:空空~也。侃侃~也。
扩展资料
汉字演变:
相关组词:
1.如意[rú yì]
符合心意:称心~。事事不如他的意。
巴金 《灭亡》第六章:“她底唯一的心思就是使女儿事事如意。”
2.如今[rú jīn]
“现在”可以指较长的一段时间,也可以指极短的时间,“如今”只能指较长的一段时间。
丁玲 《母亲》三:“ 曼贞 便同她解释,说如今的世界不同了,女人也可以找出路的。”
3.比如[bǐ rú]
举例时的发端语:有些问题已经作出决定,~招多少学生,分多少班,等等。
《儿女英雄传》第十六回:“这种人有个极粗的譬喻,比如那鹰师养鹰一般。”
4.如期[rú qī]
按照期限:~完成。~抵达目的地。
茅盾 《锻炼》三:“ 周工程师 ,拆卸工作能够如期完成么?”
5.莫如[mò rú]
“不如”除了比较得失之外,还可以比较高下,如“这个办法不如那个好”,“莫如”没有这一种用法。
鲁迅 《且介亭杂文·儒术》:“这说得很透彻:易习之伎,莫如读书。”
4. 程用草书怎么写
“程”字草书写法:
1、第一种:书家——米芾。
米芾的用笔特点,主要是善于在正侧、偃仰、向背、转折、顿挫中形成飘逸超迈的气势、沉着痛快的风格。字的起笔往往颇重,到中间稍轻,遇到转折时提笔侧锋直转而下。捺笔的变化也很多,下笔的着重点有时在起笔,有时在落笔,有时却在一笔的中间,对于较长的横画还有一波三折。
2、第二种:书家——祝允明。
祝允明书法主要成就在于狂草和楷书。狂草来自怀素、张旭,更多的是接近黄山谷,提按和使转的笔法交互使用,行与行之间的距离很紧,形成一种汪洋恣肆的视觉效果。更难得的是楷书又写得相当严谨,有晋唐人的古雅气息。
3、第三种:书家——赵孟頫。
赵孟頫擅长篆、隶、真、行、草书,尤以楷、行书著称于世。其书风遒媚、秀逸,结体严整、笔法圆熟,创“赵体”书。
草书分章草和今草,而今草又分大草(也称狂草)和小草,在狂乱中觉得优美。
草书是按一定规律将字的点划连字,结构简省,偏旁假借,并不是随心所欲的乱写。主要特征之一是笔画带钩连,包括上下钩连和左右钩连。
扩展资料
“程”字行书写法:
1、第一种:书家——董其昌。
董其昌书法综合了晋、唐、宋、元各家的书风,自成一体,其书风飘逸空灵,风华自足。用笔精到,始终保持正锋,少有偃笔、拙滞之笔。在章法上,字与字、行与行之间,分行布局,疏朗匀称,力追古法。
2、第二种:书家——文徵明。
文徵明于书法则是博飞专精的典范。其小楷造诣最高,主要师法传为王羲之的《黄庭经》、《乐毅论》以及钟繇《宣示》,王献之《十三行》等,又能融入唐人小楷笔法于一炉,形成“温纯精绝”的自家风貌。
3、第三种:书家——蔡襄。
蔡襄的书法在其生前就受时人推崇备至,极负盛誉,最推崇他书艺的人首数苏轼、欧阳修。蔡襄与苏轼、黄庭坚和米芾被认为是宋代书法风格的典型代表,素有“苏、黄、米、蔡”四大书家的说法。
行书是介于楷、草间的一种书体。写得比较放纵流动,近于草书的称行草;写得比较端正平稳,近于楷书的称行楷。
在书写过程中,笔毫的使转,在点画的各种形态上都表现得较为明显,这种笔毫的运动往往在点画之间,字与字之间留下了相互牵连,细若游丝的痕迹,这就是丝连。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草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行书
5. 情的草书怎么写
情字的草书狂草的写法如下图:情字的草书小草的写法如下图:拼音:qíng 部首:忄笔画:11五笔:NGEG汉字首尾分解:忄青汉字部件分解:忄月笔顺编号: 44211212511笔顺读写: 点、点、竖、横、横、竖、横、竖、横折钩、横、横释义:1.感情:热~。
有~。无~。
温~。2.情面:人~。
讲~。托~。
求~。3.爱情:~书。
~话。谈~。
4.情欲;性欲:春~。催~。
发~期。5.情形;情况:病~。
军~。实~。
灾~。6.情理;道理:合~合理。
不~之请。扩展资料汉字演变:相关组词:1.情谊[qíng yì] 人与人相互关切、爱护的感情:深厚的~。
杨沫 《青春之歌》第二部第十三章:“ 道静 并没有理会迫在眉睫的凶险处境,却被 郑德富 这真挚的情谊感动了。”2.事情[shì qing] 人类生活中的一切活动和所遇到的一切社会现象:~多,忙不过来。
丁玲 《奔》:“现在他却来到 上海 ,求 赵四爹替他找事情,怕不十分靠得住吧。”3.感情[gǎn qíng] 对外界刺激的比较强烈的心理反应:动~。
~流露。杨沫 《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五章:“现在,他已看出道静 对他有了感情,而且很真挚。”
4.深情[shēn qíng] 深厚的感情:无限~。满怀~。
~厚谊。柯岩 《**,你在哪里》诗:“我们在天安门前深情地呼唤: 周-总-理 。”
5.交情[jiāo qing] 人与人互相交往而发生的感情:~深。他们之间很有~。
鲁迅 《前记》:“我之所以投稿,一是为了朋友的交情,一则给寂寞者以呐喊,也还是由于自己的老脾气。”6.情形[qíng xing] 事物呈现出来的样子:生活~。
村里的~。如何办理,到时候看~再说。
杨沫 《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三章:“ 道静 本来是想向这女人问路的,一见这情形,她僵住了。”。
6. 涵字草书怎么写
涵字草书狂草的写法如下图:
涵字草书小草的写法如下图:
拼音:hán
笔画:11画
五笔:IBIB
部首:氵
部外笔画:8
总笔画:11
仓颉:eune
笔顺编号:44152413452
四角号码:37172
郑码:vxkz
释义:
1.包容;包含:~义。
2.涵洞:桥~(桥和涵洞)。
扩展资料
汉字演变:
相关组词:
1.涵养[hán yǎng]
滋润养育。
茅盾 《子夜》十六:“ 仲翁 ,佩服你,真有涵养!不是贵厂的工人在外边请愿么?”
2.内涵[nèi hán]
一个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属性的总和,也就是概念的内容。
柳青 《创业史》第二部第十一章:“在苦难中长大的 梁生宝 是个内涵很深厚的人,这小伙的才能和德性是轻易不外露的。”
3.涵盖[hán gài]
包括;包容:作品题材很广,~了社会各个领域。
郭沫若 《蒲剑集·文化与战争》:“文化究竟是什么?这不用说是涵盖着人类的创造欲望所产生出的各种成品之在空间及时间上的总和。”
4.海涵[hǎi hán]
敬辞,大度包容(用于请人原谅时):由于条件简陋,招待不周,还望~。
鲁迅 《两地书·致许广平三四》:“尚希曲予海涵,免施贵骂。”
5.涵量[hán liàng]
容量。
《花城》1981年第6期:“此时,我才体会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绝妙,才承认了沉默是人类语言中最有涵。
7. “秋”字的草书写法
“秋”字草书狂草的写法如下图: “秋”字草书小草的写法如下图: 拼音:qiū 部首:禾 笔画:9 五笔:TOY 释义: 1.秋季:深~。
~风。~雨。
~高气爽。 2.庄稼成熟或成熟时节:麦~。
大~。 3.指一年的时间:千~万岁。
一日不见,如隔三~。 4.指某个时期(多指不好的):多事之~。
危急存亡之~。 5.姓。
扩展资料汉字演变: 相关组词: 1.金秋[jīn qiū] 指秋季:~季节。~菊展。
《人民文学》1981年第1期:“金秋到了,我沐着温暖的阳光来到苹果梨树下。” 2.秋千[qiū qiān] 运动和游戏用具,在木架或铁架上系两根长绳,下面拴上一块板子。
人在板上利用脚蹬板的力量在空中前后摆动。 杨朔 《三千里江山》第十七段:“也有人在栗子树的横枝上系着绳子,吊了架秋千,大家围着悠荡着玩。”
3.秋凉[qiū liáng] 指秋季凉爽的时候:等~再去吧。 徐志摩 《客中》诗:“浓阴里有一只过时的夜莺;她受了秋凉,不如从前浏亮。”
4.秋收[qiū shōu] 秋季收获农作物:人们都在忙着~。 赵树理 《实干家潘永福》:“1960年秋收时节,各个水利基建工地要把劳力压缩一部分回农村去收秋。”
5.收秋[shōu qiū] 秋季收获农作物:农民正忙着~。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一部十一:“这是往年下地收秋也盼望不到的好饭菜。”
8. “出”字行书的写法怎么写
以上为行书的写法
行书是在隶书的基础上发展起源的,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是为了弥补楷书的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于辨认而产生的。"行"是"行走"的意思,因此它不像草书那样潦草,也不像楷书那样端正。实质上它是楷书的草化或草书的楷化。楷法多于草法的叫"行楷",草法多于楷法的叫"行草"。
折叠用笔特点
黄东雷行书作品集
黄东雷行书作品集
行书是介于楷、草间的一种书体。写得比较放纵流动,近于草书的称行草;写得比较端正平稳,近于楷书的称行楷。
在书写过程中,笔毫的使转,在点画的各种形态上都表现得较为明显,这种笔毫的运动往往在点画之间,字与字之间留下了相互牵连,细若游丝的痕迹,这就是牵丝。
行书是楷书的快写,是楷书的流动。经过对几组楷书与行书个字的分析,发现楷书与行书书写时,点画的写法,用笔需遵循的准则,如中锋,铺毫,逆入平出,提按起主,藏锋等都是一致的,只是行书书写时比较舒展,流动。
行书的用笔有以下几个特点:
[1]点画以露锋入纸的写法居多;
[2]以欤侧代替平整;
[3]以简省的笔画代替繁复的点画;
[4]以勾、挑、牵丝来加强点画的呼应;
[5]以圆转代替方折;
出字在《新华字典》中的意思解释和说明
chū
(1)<;动词>;由内向外走,与“入”相对。《国殇》:“~不入兮往不反。”《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入则无法家拂士,~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又作<;动词使动用法>;使……出来。《中山狼传》:“先生举手~狼。”
(2)<;动词>;付出;支付。《礼·王制》:“量入以为~。”
(3)<; 动>;出发。《肴之战》:“吾见师~,而不见其入也。”《触龙说赵太后》:“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
(4)<;动词>;脱离,离开。《梅花岭记》:“其气浩然,常留天地之间,何必~世入世之面目。”《红楼梦》:“记得来了一个癞头和尚,说要化我去~家。”
(5)<;动词>;离京为官,外放,外迁。《张衡传》:“永和初,~为河间相。”《琵琶行》:“予~官二年,恬然自安。”
(6)<;动词>;发出,发布。《屈原列传》:“每一令~,平伐其功。”
(7)<;动词>;出产。《捕蛇者说》:“殚其地之~,竭其庐之入。”
(8)<;动词>;出现,发现。《教战守策》:“战者,必然之势也。…… 不~于西,则~于北。”《醉翁亭记》:“……水落而石~者,山间之四时也。”
(9)<;动词>;超出,超过。《师说》:“古之圣人,其~人也远矣。” 《冯婉贞》:“敌~不意,大惊扰。”
(10)<;名词>;花瓣。任昉《述异记》:“花杂五色,六~。”
(11)<; 名>;古代戏曲的一个大段落叫一出。
【出尘】1.超出尘俗。孔稚珪《北山移文》:“耿介拔俗之际,潇洒~之想。”2.佛教用语。脱离烦恼的尘俗。《四十二章经》二三:“故曰凡夫透得此门,~罗汉。”
【出贷】出钱。
【出合】1.皇子出就封国。《南齐书·江谧传》:“诸皇子~用文武主帅,皆以委谧。”2.指阁臣出任外职。《梁书·江蒨传》:“初,王泰~。”3.公文出嫁。元稹《七女封公文制》:“虽秾华可尚,~未期,而汤沐先施,分封有据。”后用为女子出嫁的通称。
【出官】京官外调。
【出降】1.公主下嫁。2.指宫女出嫁。
【出没】1.隐现。2.出入,不一致,不相符。
【出妻】遗弃妻子。《荀子·解蔽》:“孟子恶败而~,可谓能自强矣。”也指被遗弃的妻子。《仪礼·丧服》:“~之子为母期。”
【出首】1.自首。《晋书·华轶传》:“寻而轶败,(高)悝藏匿轶二子及妻,崎岖经年,既而遇赦,悝携之~。”2.检举;告发。王实甫《西厢记》三本二折:“我将这简贴儿去夫人行~去来。”
【出赘】旧时指男子到女家成婚,成为女家的一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