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精神食粮作文
如果说物质的食粮给人以身体上的满足,那么精神上的空虚便只能靠精神食粮。精神上的富足是无法靠物质生活来填补的,这就是为什么许多富人耽于享乐却依然无法满足,有的人穷了一辈子却精神饱满神采飞扬。
我们想必都体验过酒足饭饱后无所事事没有乐趣的糟糕感觉吧,精神食粮就是我们的乐趣。有时我们宁愿只吃个半饱也要让脑袋有事可做,所以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穆德说过这样一句话:“假如你有两块面包,你得用一块去换一朵水仙花。”
精神食粮的范围在数字化时代后延伸到了一个惊人的地步,我们有Internet、TV,有书店里装饰着漂亮封面的《小时代n。0》,我们玩微博、逛贴吧、打DOTA、看看《进击の巨人》,感觉日子无比充实,然而每天睡觉都带着难言的疲劳,有时候分明没什么想做的事却逼着自己呆在网上,哪怕无聊到随便好个人有一搭没一搭地聊扣扣也坚持着不下线,一离开电脑好像就缺了什么,有一种莫名吃亏的感觉。
扪心自问,这些炫目的画面、华丽的文字、歇斯底里的音乐声,真的是我们一直追求的“精神食粮”吗?
如果是的话,为什么一放下电脑,就有一种无法抑制的空虚和疲惫感袭遍全身呢?为什么,心中有淡淡的悔意,觉得自己又浪费了珍贵的时间呢?
我们也很羡慕啊,那徜徉在唐诗宋词、魏晋风骨的风流,那思索着严谨思辨的哲学问题的专注,那仰天长啸、恣意风流的快意。我们羡慕着那些有大智慧大觉悟的人,在心里憧憬着,想要和尼采一起大吼“我的时代还没有到来”!想要获得真正的成熟,那是独特个性的形成、真实自我的发现、精神上的结果和丰收!想要想那些大师一样沉迷于某个学科,在研究中获得无上的快乐,哪怕像约翰·纳什一样被密码逼疯!
但是啊,我们想着要翻开史记,甚至都从书店将它买了回来,将它放在了自己的书架上,却在触摸到它冰凉柔滑的封面时停下了,虽然心中涌起悔意与自责,但还是将手放在了电脑开关上,一按下去,就是一个虚无的晚上。
这是懦弱啊。我们害怕着,害怕在那些先贤哲人面前暴露自己的无知与浅薄,害怕解析自己的灵魂,害怕在真正的“大美”面前,自己的丑陋无所遁形。这些才是真正的精神食粮,我们是饥荒了许久的人,之前一直在用灰尘和泥土填饱肚子,所以当真实接近得可以触碰,我们反而犹豫了。
其实,我们只要勇敢的拿起那本书,带着小心又激动的心情翻开那一页,抛弃一切的浮躁与虚伪的华丽,真正触摸到质朴的、赤子般的哲人的心灵,在广袤无垠的思想宇宙中与他们的思维碰撞,这些思想就会带给我们真正的满足。
——平和又安宁的,这是精神的满足;这是真正的,精神的食粮。
2. 帮忙写一篇爱粮节粮安全食粮的作文,1200字左右,谢谢
唱响节约之歌,迈向低碳未来
节约粮食——一个听了不知有多少遍的词语。中国拥有13亿人口,全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一!我国的耕地面积呢?仅仅占世界耕地面积百分之七,却养活着占世界百分之二十二的人口,也许有许多人不知道。从古人“锄禾日当午”,直到现在人们统计的精确数字,无一不表明粮食的来之不易。从播种至收割多少道程序,多少辛苦汗水,多少双饥饿的眼睛在渴望……再回头看看,又有多少不珍惜粮食的人,将热蒸蒸的白米饭倒入到垃圾袋。看到学校里的同学们淡漠的不屑的脸,丝毫不犹豫的动作,不禁有些心寒。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颗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坚守在你生活的岗位上?”节约是中华民族引以为傲的美德,是中国人永远不会弯曲的背脊,是大家坚信的理念。但是现在我们的行为为什么会变质了,节约不再被认为是美德,却被当成小气、抠门的意思。
现在似乎说到节约,大家就会不由想到低碳这个词。而低碳日的成立也是势在必行了,低碳日旨在唤起人类爱护地球、保护家园的意识,促进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在这一天,我们将动员地球村普通居民,通过个体和群体行动,参与创建国家及全球层面解决气候变化等紧迫问题的方案,并在各地展开大规模社区性“低碳生活”活动的具体构想。全球变暖,对于人类既是挑战,也是创造新时代、新经济、新文化的良机,是科技创新、产业创新、价值创新的动力。
我们需要改正的机会,浪费可耻,从某种意义上说简直是“犯罪”。凡事贵在坚持,节约要从点滴做起,尤其需要坚持。一天两天可以,一年两年呢?更长的时间呢?不仅仅是对粮食,要让节约内化为自觉,成为习惯。我们更不能把眼光拘泥在这短短的一周——所谓的每年的粮食周,其实只要我们愿意每一天都可以是节约粮食日。节约粮食和低碳不仅仅是一种口号,不仅仅是因为我们和所有人的号召与呼吁,我们希望它是一种情结,熔铸在你与我的心中,从而自觉的作到。
马克思说过:“节约无异于增产。提出建设节约型社会,也正是基于对中国国情和家底的清醒认识。无论从人均资源量或政府、企业、家庭的财政情况来看,我们手头其实都很紧。在我们这样一个并不富裕的国家,能否在节约的问题上进入到人生更高的境界,事关社会和谐乃至中国社会的未来。聚沙成塔,集腋成裘,只有当节约成为一种生活态度,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成为内心需要的时候,我们才离真正的节约型社会不远了。”
“地力之生物有大数,人力之成物有大限,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取之无度,用之无节,则常不足……”朗朗的读书声透着活力,希望我们可以把爱惜粮食、节约粮食的活动扎扎实实地开展下去。
3. 我的精神食粮(后面填一本书名)作文三百
古人说过:“书中自有黄金屋。”
可见书对我们的生活多么重要。在我看来,书是我的精神食粮,只要一天不看书,我就浑身不舒服。
不知在什么时候,书渐渐地成为了我生活中的一部分。用我的话来说就是:“饭可以不吃,但书不能不读。”
我们小孩子的成长离不开书籍,读书既能提高我们的阅读能力、增长知识,又能开阔我们的视野,增长见识,何乐而不为呢? 记得在我三岁的时候,我与书就在这个时候亲密接触。那时,妈妈送我一本精致的童话书,我爱不释手。
我的读书生涯就这样开始了。从小时候到现在,我都离不开书。
在二年级的时候,翻开书本读“a、o、e”。现在,我五年级了,已经读一些比较深奥的书籍了,如:《巴黎圣母院》、《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可见,随着我年龄的增长,读书的需求也逐渐不一样。
现在,每过几个星期,我都会拉着妈妈去书店。假如,有的时候我没有新书看时,我就会把以前的书翻来覆去看几遍。
看书能提高我的阅读能力,扩充我的想象能力,看课外书还能提高我的写作水平呢!高尔基曾经说过:“书记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自从我喜欢看书以后,我的语文成绩就一直上升,从中等成绩升上中上成绩了。
在我人生的旅途中,书带给了我快乐,带给了我知识、和许多好处。书是成功之门的钥匙,是通往光明的阶梯,是给人启迪的宝物,是伴人成长的朋友!我有什么理由不爱它呢?E智网为你解答,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4. 文学,我的精神食粮为题,写一篇700字的作文
俗话说:书是人类的精神食粮。那辞藻优美的散文,跌宕起伏的小说,含义深邃的诗歌,包罗万象的百科全书,都使我爱不释手。
书,就像磁石深深的吸引着我。有一次妈妈给我买了一本《窗边的小豆豆》,一拿到书我便如饥似渴的阅读起来。那天真可爱、活泼有趣的小豆豆,还有她身边的奇闻趣事都在我的脑海里刻下了深深的烙印。但有一天,表姐学校要求看这本书,妈妈便随手借给了表姐。一天、两天……我每天都在想下一章的内容是什么,小豆豆又会有哪些故事。表姐会不会在学校把书弄脏弄破,这种牵肠挂肚的心情是不能用言语来表达出来的。过了一个多月后,我盼星星盼月亮终于把“我的小豆豆”给盼回来了,我把皱角抹平,小心翼翼地把书放到书柜上……
读书不仅能给我带来快乐,还能帮助我提高作文水平。刚上小学时,一提到作文我的头就大了,我最讨厌写作文了,而老师还让我写一篇三百字的小故事。三百字并不多,但对于那时的我来说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无奈的我,只好拿起了一本书读起来,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我的灵感喷涌而出,顺利的把作文写完了,不仅得到了爸爸的奖励,还得到了老师的表扬。
从这些事中我不得不感叹:“书—人类精神的食粮!”同学们,让我们一起享受这精神上的饕餮大餐吧!
5. 人间的食粮怎么样
阅读纪德的人间食粮是由于无意间看到豆瓣上的宣传,说是青春圣经,于是好奇的下载来看。
它是我完全没看过的类型,但确实无愧于青春圣经的称号。 急性的我非常耐心的看他写道如何等待,写道瞬间的神奇,字里行间里充满了他所写的爱与热情。
不是世人常说的占有与束缚的爱,我们心甘情愿被束缚其中的爱情,亲情友情等。纪德说:你以为乐在其中了,其实你生命中最美好的部分被幽禁了,被你的妻子,小孩学业所攫取,并从上帝那里窃走了。
他的爱是欣赏的。永恒的流浪者怀着热忱游荡在天地间。
大自然玄妙的一切,日升日落,花开花谢,所有在世俗繁忙中被遗忘掉的美好都被这开放包容的心灵感受到。对于忙忙碌碌的世人所构建的社会,他并没有所谓的道德束缚,没有所谓的对与错的观念。
纪德说,他对美的欣赏并不是建立在对丑的讨厌的基础上的。 纪德说,单单知道还不够,一定要亲自去体会过才行。
扔下书本,出发吧。于是我想起一直想去看看的江南,漠北,却总是怀疑我是否真的有领略的欲望。
感觉亲切,因为能看到同自己一般的,或者说同很多人青春时一样,反反复复,起起落落的情绪。还有那无根的迷茫。
我跟同事说,我在人生的道路上迷路了,同事笑。其实,我真的迷路了。
纪德花了大量的笔墨来描写他的旅途见闻,风景,陌生人,自己的心情。他在旅途中寻找。
而我蜗居在小房间里寻找。 我自是知道各种风景的美妙,然而再美的风景,遇上心里的空虚变黯然失色。
曾经一遍遍书写汪国真的我喜欢出发,羡慕那种年轻的热情,虽然彼时的我比诗人还小。 18-25岁,四处旅游。
然后厌倦,回归家中钻研学问。我很羡慕。
继而想重新规划自己的人生,然而更困惑,于是外表无任何变化,然而内心却始终波涛汹涌,心事重重或许就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