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唐代诗人杜牧写的金谷国意思
译文
繁华往事,已随沉香烟尘飘荡无存;
流水无情,野草却年年以碧绿迎春。
啼鸟悲鸣,傍晚随着东风声声传来;
落花纷纷,恰似那坠楼的绿珠美人。
赏析
这是一首即景生情。大概写诗人经过西晋富豪石崇的金谷园遗址而兴吊古情思。前句写金谷园昔日的繁华,今已不见;二句写人事虽非,风景不殊;三、四两句即景生情,听到啼鸟声声似在哀怨;看到落花满地,想起当年坠楼自尽的石崇爱妾绿珠。句句写景,层层深入,景中有人,景中寓情。写景意味隽永,抒情凄切哀婉。
原文“
金谷园
繁华事散逐香尘,流水无情草自春。
日暮东风怨啼鸟,落花犹似坠楼人。
2. 金谷诗序与原文对应的翻译
自己翻译的,坑定有许多不妥之处,敬请包涵。(其中一句不知甚意:道路并作)
我在元康六年,从太仆卿外任为使持节监青、徐诸军事、征虏将军。有别居在河南县界金谷涧中,离城有十里。居处有的地方高,有的地方低,还有清澈的泉水、繁茂的树木,及各种果树竹子松柏草药之类。善田十顷,羊二百只,鸡猪鹅鸭之类的,没有不具备的。此外还有水碓、池塘、土窟,用来赏心悦目的东西都具备了。
在其时,征西大将军祭酒王诩要回长安,我和诸贤人一同送他,往涧中。白天黑夜的游宴,并且多次变动地方。有时登高临下,有时分序坐在水边。有时把演奏音乐的乐人一起载在车中,道路并作。等到到达后,令乐人即鼓吹乐依次奏乐。于是便都赋诗来记述心中感怀。又不能做成的,罚酒三斗。感叹道生命的短暂,害怕死亡的没有预知。于是列当时与人的官位称号、姓名、年纪,又写诗在后面。后世的爱好诗文的人,可以尽情阅读啊。游宴的一共有三十人,吴王的老师、议郎、关中侯、始平武功苏绍,字世嗣,五十岁了,是其中为首的。
3. <金谷诗序》译文
原文: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翻译:永和九年,也就是癸丑年,(在)三月上旬(的某一天),在会稽郡山阴县的兰亭聚会,举行祓禊活动。 讲解:“永和九年”是用年号纪年法纪年,即:使用帝王确立的年号加上序数词纪年;“癸丑”是用干支纪年法纪年,即使用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进行依次组合(甲子-乙丑-丙寅-等)来纪年;这一年为东晋穆帝确立“永和”这一年号的第九年,也是“癸丑”年。
两种纪年方法一般单用,这里叠用有清晰纪年的作用,但更重要的要算是音韵上的作用。“暮春”是用孟仲暮纪月法纪月,即:三月。
“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状语后置。“禊”为古代春秋两季在水边举行的清除不祥的祭祀。
《兰亭集序》还有个别称叫“禊帖”。 鉴赏:一语道尽时地事也。
原文: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翻译:有贤德的人都来(到这里),年轻的、年长的都(在这里)会集。
讲解:“贤”“少”“长”为形容词活用为名词,意为“有贤德的人”“年轻的人”“年长的人”;“至”“集”后都省略了介宾短语“于此”,作状语。 鉴赏:八字写尽来人,更写尽修禊之盛事。
原文: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翻译:这里有高大险峻的山岭,茂盛高密的树林和竹丛;又有清澈激荡的水流,(在亭的)左右辉映环绕。
讲解:“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三个短语都使用了互文的修辞,翻译时都需要调整。“映”为动词“辉映”,“带”为致词“环绕”,其后省略了介词“于”。
鉴赏:二十字写尽幽美环境。 原文: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翻译:(把水)引来作为飘传酒杯的环形渠水,(人们)在它旁边排列而坐,虽然没有管弦齐奏的盛况,(可是)饮一杯酒,赋一首诗,也足够用来痛快地表达幽雅的情怀。 讲解:“引”后省略了宾语“之”,代“清流激湍”;“以”为承接关系的连词,不译;“列坐”后省略了介词“于”;“一觞”“一咏”为动词性短语“饮一杯酒”“咏一首诗”;“以”为介词“用来”。
鉴赏:三十字写尽饮酒赋诗之盛况。 原文: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翻译:这一天,天气晴朗,空气清新,微风和暖。 鉴赏:一张一弛,此为弛。
原文: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翻译:抬头观望辽廓的宇宙,低头品察繁盛的事物,所用来放眼四望、舒展胸怀的(景观),(都)足够用来让人尽情享受视听的欢乐,实在快乐啊! 讲解:“之”为定语后置的标志;“品类”为名词“世间万物”;“所以”为固定结构“所用来……的景观”,“极”为动词“尽情享受”。
鉴赏:此为“游”,有景物、有游踪。 第二段: 原文: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翻译:人们彼此相处,俯仰之间(就是)一生。 讲解:“夫”为助词,不译。
“之”主谓之间的结构助词,不译。“俯仰”用两个动作表示时间短暂。
鉴赏:所有的生命感悟实自一“夫”字始。 原文: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翻译:有的人从自己的情趣思想中取出一些东西,在室内(跟朋友)面对面地交谈;有的人通过寄情于自己精神情怀所寄托的事物,在形体之外,不受任何约束地放纵地生活。 讲解:“诸”为合声词“之于”,“之”代所言内容,“于”与其宾语“怀抱”组成的介宾短语作状语;“晤言”“放浪”后省略了介词“于”,“于”与其宾语组成的宾语介宾短语作状语;“因”为介词“通过”,与其后面“寄所托”一起形成介宾短语作了状语。
鉴赏:读此句有“物喜”“己悲”之感。魏时的弥衡,西晋时的刘伶等人为典型代表。
此实为政治黑暗,残害屡起时,文人生活的畸变。 原文:虽趋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翻译:虽然(人们的人生)取舍千差万别,好静好动,也不相同,但是,当他们对所接触的事物感到高兴时,暂时得意,快乐自足,竟不知道衰老即将到来;待到他对于自己所到达的地方感到厌倦,心情随着当前的境况而变化,感慨就会随之而来。 讲解:“取”有两解,一为“趣”,一为“取”,这里取“取”意。
“欣于所遇”为典型的介宾短语作状语的倒倒装句,“所遇”为名词性的所字短语。 鉴赏:此境而有此感,古今同也。
原文: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翻译:以前感到欢快的事俯仰之间已经变为陈迹,仍然不能不因此产生感慨,何况人寿的长短随着造化而定,最后终将以生命的结束为最终结局。
讲解:“之”定语和中心语之间的结构助词“的”,在句中译为状语,实因古今汉语习惯不同;“之”为代词,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的情况;“修”为形容词“长”;“期”为“以……为最终结局”;“尽”为“生命的结束”。 鉴赏:生命之痛感由此而出也! 原文:古人云:“死生亦大矣。”
翻译:古人说:“死和生也是件大事啊!” 鉴赏。
4. 望海潮 秦观 翻译
望海潮 年代:【宋】 作者:【秦观】 秦峰苍翠,耶溪潇洒,千岩万壑争流。
鸳瓦雉城,谯门画戟,蓬莱燕阁三休。天际识归舟,泛五湖烟月,西子同游。
茂草台荒,苎萝村冷起闲愁。何人览古凝眸。
怅朱颜易失,翠被难留。梅市旧书,兰亭古墨,依稀风韵生秋。
狂客鉴湖头,有百年台沼,终日夷犹。最好金龟换酒,相与醉沧州。
望海潮 年代:【宋】 作者:【秦观】 梅英疏淡,冰澌溶泄,东风暗换年华。金谷俊游,铜驼巷陌,新晴细履平沙。
长忆误随车,正絮翻蝶舞,芳思交加。柳下桃蹊,乱分春色到人家。
西园夜饮鸣笳。有华灯碍月,飞盖妨花。
兰苑未空,行人渐老,重来是事堪喈。烟暝酒旗斜,但倚楼极目,时见栖鸦。
无奈归心,暗随流水到天涯。 注释此词不止于追怀过去的游乐生活,还有政治失意之慨叹在其中。
有一年早春时节,作者重游洛阳。洛阳这个古代名城 ,是北宋的西京,也是当时繁华的大城市之一。
词人曾经在这里生活过一段时期,对此地留下了难忘的记忆。词人旧地重游,人事沧桑给他以深深的触动,使他油然而生惜旧之情,写下了这首词。
上片起头三句,写初春景物 :梅花渐渐地稀疏,结冰的水流已经溶解,在东风的煦拂之中,春天悄悄地来了。“暗换年华”,既指眼前自然界的变化,又指人事沧桑、政局变化。
此种双关的今昔之感,直贯结句思归之意。“金谷俊游”以下十一句,都是写的旧游,实以“长记”两字领起 ,“ 误随车”固在“长记”之中,即前三句所写在金谷园中、铜驼路上的游赏,也同样在内。
但由于格律关系就把“长记”这样作为领起的字移后了 。“金谷”三句所写都是欢娱之情,纯为忆旧 。
“长记”之事甚多,而这首词写的只是两年前春天的那一次游宴。金谷园是西晋石崇的花园,在洛阳西北。
铜驼路是西晋都城洛阳皇宫前一条繁华的街道,以宫前立有铜驼而得名。故人们每以金谷、铜驼代表洛阳的名胜古迹。
但在本篇里,西晋都城洛阳的金谷园和铜驼路,却是用以借指北宋都城汴京的金明池和琼林苑,而非实指。与下面的西园也非实指曹魏邺都(在今河北临漳西)曹氏兄弟的游乐之地,而是指金明池(因为它位于汴京之西)同。
这三句,乃是说前年上已,适值新晴,游赏幽美的名园,漫步繁华的街道,缓踏平沙,非常轻快。因忆及“细履平沙”故连带想起当初最令人难忘的“ 误随车”那件事来。
“误随车”出韩愈《游城南十六首 》的《嘲少年》:“直把春偿酒,都将命乞花。只知闲信马,不觉误随车。”
而李白的《陌上赠美人》:“白马骄行踏落花,垂鞭直拂五云车。美人一笑搴珠箔 ,遥指红楼是妾家。”
以及张泌的《浣溪沙》:“晚逐香车入凤城,东风斜揭绣帘轻 ,慢回娇眼笑盈盈。消息未通何计是?便须佯醉且随行,依稀闻道太狂生。”
则都可作随车的注释。尽管那次“误随车”只是无心之误,但却也引起了词人温馨的遐思,使他对之长远地保持着美好的记忆。
“正絮翻蝶舞 ”四句,写春景 。“絮翻蝶舞”、“柳下桃蹊 ”,正面形容浓春。
春天的气息到处洋溢着 ,人在这种环境之中,自然也就“芳思交加”,即心情充满着青春的欢乐了 。此处“乱”字下得极好,它将春色无所不在,乱哄哄地呈现着万紫千红的图景出色地反映了出来。
换头“西园”三句,从美妙的景物写到愉快的饮宴,时间则由白天到了夜晚 ,以见当时的尽情欢乐。西园借指西池。
曹植的《公宴》写道:“清夜游西园,飞盖相追随。明月澄清景 ,列宿正参差。”
曹丕《与吴质书》云 :“白日既匿,继以朗月。同乘并载,以游后园。
舆轮徐动 ,参从无声 ;清风夜起,悲笳微吟 。”又云 :“从者鸣笳以启路,文学托乘于后车。”
词用二曹诗文中意象,写日间在外面游玩之后,晚间又到国夫人园中饮酒、听乐。各种花灯都点亮了,使得明月也失去了她的光辉;许多车子在园中飞驰,也不管车盖擦损了路旁的花枝。
写来使人觉得灯烛辉煌,车水马龙,如在目前 。“碍”字和“妨”字,不但显出月朗花繁,而且也显出灯多而交映,车众而并驰的盛况。
把过去写得愈热闹就愈衬出现在的凄凉、寂寞。“兰苑”二句 ,暗中转折 ,逼出“重来是事堪嗟”,点明怀旧之意,与上“东风暗换年华”相呼应。
追忆前游,是事可念,而“重来”旧地,则“是事堪嗟”,感慨至深。今天酒楼独倚,只见烟暝旗斜,暮色苍茫,既无飞盖而来的俊侣,也无鸣笳夜饮的豪情,极目所至,已经看不到絮、蝶、桃、柳这样一些春色,只是“时见栖鸦”而已。
这时候,宦海风波 ,仕途蹉跌,也使得词人不得不离开汴京,于是归心也就自然而然地同时也是无可奈何地涌上心头。此词的艺术特色主要是:其一 ,结构别具一格,上片先写今后写昔,下片先承上写昔后再写今,忆昔部分贯通上下两片。
其二,大量运用对比手法,以昔衬今,极富感染力。
5. 金谷 ① 年年,乱生春色谁为主
小题1:借咏春草抒发离愁别绪。(2分)上片写荒园、暮春、残花、细雨,无一字写草,却令人自然联想到草:园既无主,草必与花争春;花随雨去,草便更盛。如此荒芜之状渲染了浓郁的离别氛围。下片“萋萋无数,南北东西路”一句描绘了草接天涯、蔓连阡陌的情景,表现了绵绵不尽的离愁。(3分)
小题2:前两句用典,写人去园空、草木无情、年年逢春而生的情景。“谁为主”设问,点明园的荒凉无主,蕴含着词人对人世沧桑的慨叹。三、四句渲染烘托,虽写雨中落花,却含草盛人稀、无可奈何的惆怅,为写离别奠定感情基调。“又是离歌,一阕长亭暮”句情景交融,词人抓住特定时刻,刻画出黯然销魂的长亭送别画面。结尾以景结情,烘托了无限惆怅和依依惜别的感情,给人留下无穷的想象。
试题分析:
小题1:林逋的《点绛唇》是一首咏草的杰作。以拟人手法,写得情思绵绵,凄楚哀婉。语言美,意境更美。为历代读者称诵。此为咏物词中的佳作。全词以清新空灵的笔触,物中见情,寄寓深意,借吟咏春草抒写离愁别绪。整首词熔咏物与抒情于一炉,凄迷柔美的物象中寄寓惆怅伤春之情,渲染出绵绵不尽的离愁。
小题2:1、起句运用拟人的手法。2、最后“王孙”三句,活用《楚辞》意,是全词之主旨。“王孙”本是古代对贵族公子的尊称,后来诗词中,往往代指出门远游之人。此处为用典。3、结尾处词人以景结情,渲染了无限惆怅和依依惜别的感情,给人留下无穷的想像。
点评:一、本题从诗歌的情感和表现手法两个方面进行考查,这是诗歌鉴赏中的常考点。由于本诗的作者学生不熟悉,所以理解本诗的情感有一定的难度。二、本诗的表现手法比较多,估计考生能指出拟人手法,但用典、渲染的手法及其好处学生可能有难度。三、由本题考生可得到启示,表现手法一定要熟练掌握。
6. 求各位高手 给予赏赐的圣旨怎么写
奉天承运
皇帝敕曰:国家施仁,养民为首。尔湖广武昌府毕容,德惠广济,慈爱布施,能捐金谷,赈济充荒助皇恩于沾足之外,裕饥民于转散之中。督抚司道奏闻。朕实嘉之。今特奖尔为荣身官,锡之敕命于戏,民康物阜,黎庶无遗漏之憾,家给人足,皇恩鲜冒滥之敝,褒嘉忠厚,表励风俗,钦哉。
敕命 明正德四年八月十五日 之宝
唐朝圣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职位名字____,淑慎性成,勤勉柔顺,雍和粹纯,性行温良,克娴内则,淑德含章。着即册封为____,钦此!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职位____名字___,柔嘉淑顺,风姿雅悦,端庄淑睿,克令克柔,安贞叶吉,雍和粹纯。着即册封为____,钦此!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职位____名字____,聪慧敏捷,端庄淑睿,敬慎居心,久侍宫闱,性资敏慧,率礼不越。着即册封____,钦此!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职位____名字____,知书识理,贵而能俭,无怠遵循,克佐壶仪,轨度端和,敦睦嘉仁。着即册封____,钦此!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职位____名字____,静容婉柔,丽质轻灵,风华幽静,淑慎性成,柔嘉维则,深慰朕心。着即册封为_____,钦此! 赏赐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职位____名字_____,贵而能俭,深受XX喜爱。今册封为____,赐字为____、赐居____,今后称____,钦赐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职位_____名字_____,因……(写明赏赐的原因),故赐……(写明物品) 惩罚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职位____名字____,妇行有亏,骄纵无礼,再三出言冒犯君上,此乃大不敬之罪,惩罚____望尔今后诚心悔过,钦此!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职位_____名字_____,疏悉礼仪,懈怠不工,不思敬仪,惩____,望尔
门下:昔宗周煌煌、威名远扬;功臣昭昭,分封四方。成德军节度、镇冀深赵德棣易定等州观察处置等使、兼镇州大都督府长史、检校司徒、上柱国,赐紫金鱼袋、广陵郡王,食邑六千户、食实封七百户风之暗叶,荡平流寇,明德有功,献俘太庙,益显臣节,宜进兼检校太尉、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余如故。
XX年XX月XX日
中书令臣 XX 宣
中书侍郎臣 XX 奉
中书舍人臣 XX 行
侍中臣 XX
门下侍郎臣 XX
给事中臣 XX 等言
(扩号内省略歌功颂德性质的文字若干)
谨奉制书如右,请奉制付外施行。谨言
XX年XX月XX日
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