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发函与复函怎么写
(一)标题
事由+文种(函或复函),也可以有发文机关。
如《**办公厅关于同意成立广州2010年亚洲残疾e5a48de588b662616964757a686964616f31333433633335人运动会组委会的复函》
(二)主送机关
是指询问或者答复机关。
(三)正文
1.去函的主体
①发函缘由。交代要求回答的公务事项的基本情况或根据、要求。
②要求事项。写明要求回答的公务事项的具体内容。
③结束语。常用“请予函复”、“望予函告”、“可否,请予审批”、“盼复”等。
注意事项:
a.写作简洁明了;b.使用礼貌用语;c.注意外在格式。
2.复函的主体
①引叙来函。首先引叙来函,然后写“经研究,现函复如下”等。
②回复事项。针对对方要求回答的公务事项一一给予具体、明确的答复。
③结束语。常用“特此函复”、“特此函达”、“专此函复”、“特此函告”等。
(四)落款
一般在正文右下方写
上成文日期,并且加盖发文机关公章。
(五)小结
函体现了平行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和睦的关系。
2. 单位给另一单位的回函怎么写
复函格式结构:
1、开头
明确写清楚发函的缘由,概括交代发函的目的、根据。
然后用过渡语"现将有关事项函复如下"等引起下文。
缘由部分先引叙来文的标题和发文字号,如"*年*月*日贵单位来函收悉"或"*字*号函悉",然后写"经研究决定函复如下"为过渡语。
2、主体
主体是复函的核心部分,要用简洁得体的语言把要告诉对方的问题、意见讲清楚,使对方接到函后能快速了解来函的意图,准确作出反映,叙写清楚。
答复事项要有针对性。
3、结尾
一般用礼貌性的语言向对方作出答复,如给予支持、帮助或合作,或提出希望和要求等。
4、结束语
一般为"此复"、"特此函复"等惯用语。
5、落款
由发文机关和成文日期组成。 发文机关写全称或规范化简称。成文日期要用汉字写明年、月、日,加盖公章。
扩展资料:
范文:
(发文单位名称 ) 关于 (发文事由) 的复函(文种)
***:
(单位) 关于 (来函的标题) 的来函收悉。 (有关工作) 计划,经(单位)上报已下发到 (有关单位货部门) 。关于 (具体计划或工作问题),要求应按照 (工作执行标准)的计划形式,要 (向有关部门) 说明。
因此,关于 (发文的事由)问题,应以 (工作计划或标准) 计划为准
***(公章)
*年*月*日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复函
3. 回复函的写法
函是一种在同级机关之间、不相隶属机关之间经常使用的公文,主要适用于相互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向没有隶属关系的业务主管机关请求批准某一事项时也用函,不用请示,例如某单位向某高校请求代培技术人员,应向该高校发函联系。由于上下级机关之间也可以就某些具体的事项用函来联络沟通、咨询答复,所以函在实际工作中其实是一种不受严格的行文关系限制的文种。
函有公函和便函之分。公函涉及的事项一般都是比较重要的,所以行文郑重,多采用正式公文格式发函。便函用于一般事务,如同日常写信,格式简便,用带抬头的信笺纸、落款处加盖公章就可以了。
函有去函和复函之别,这是从行文方向上来看的。如果根据行文宗旨,也可以将函分为商洽函(联系工作、商洽合作)、询问函(咨询问题)、答复函(答复询问)、请批函(请求批准某个事项)、通报函(通报情况、告晓事项,类似周知性通知)、邀请函(邀请参加会议或活动等)等。
函的正文分三个层次,一是发函原因,即因何事致函。如果是答复函,答复公函时通常采取引用来函发文字号或发函日期来代指对方来函主题的写法,比如“你单位XX[XXXX]X
号函悉”、“贵单位XXXX年X月X日来函收悉”。二是具体事项,内容较多时可以分条列项陈述,答复函则应根据对方来函内容逐一答复清楚。三是结束语。去函的结束语常用“特此函达”、“盼复”、“专次致函,见复为荷”等;复函的结束语常用“特此函复”、“此复”等。便函还可以用“此致 敬礼”结束,但公函不用这种表示方法
4. 回复函的写法是什么
公函由首部、正文和尾部三部分组成。其各部分的格式、内容和写法要求如下:
(一)首部。主要包括标题、主送机关两个项目内容。
1、标题。公函的标题一般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由发文机关名称、事由和文种构成。另一种是由事由和文种构成。
2、主送机关。即受文并办理来函事项的机关单位,于文首顶格写明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其后用冒号。
(二)正文。其结构一般由开头、主体、结尾、结语等部分组成。
1、开头。主要说明发函的缘由。一般要求概括交代发函的目的、根据、原因等内容,然后用“现将有关问题说明如下:”或“现将有关事项函复如下:”等过渡语转入下文。一般先引叙来文的标题、发文字号,然后再交代根据,以说明发文的缘由。
2、主体。这是函的核心内容部分,主要说明致函事项。函的事项部分内容单一,一函一事,行文要直陈其事。无论是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还是向有关主管部门请求批准事项等,都要用简洁得体的语言把需要告诉对方的问题、意见叙写清楚。具体事项,内容较多时可以分条列项陈述。
(三)结尾。一般用礼貌性语言向对方提出希望。或请对方协助解决某一问题,或请对方及时复函,或请对方提出意见或请主管部门批准等。
(四)结语。去函的结束语常用“特此函达”、“盼复”、“专次致函,见复为荷”等;复函的结束语常用“特此函复”、“此复”等。便函还可以用“此致 敬礼”结束,但公函不用这种表示方法
(五)结尾落款。一般包括署名和成文时间两项内容。
署名机关单位名称,写明成文时间年、月、日;并加盖公章。
扩展资料:
函件应注意的问题
1、函的写作,首先要注意行文简洁明确,用语把握分寸。无论是平行机关或者是不相隶属的行文,都要注意语气平和有礼,不要倚势压人或强人所难,也不必逢迎恭维、曲意客套。至于复函,则要注意行文的针对性,答复的明确性。
2、其次,函也有时效性的问题,特别是复函更应该迅速、及时。像对待其他公文一样,及时处理函件,以保证公务等活动的正常进行。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回复函
5. 怎么样写函告,急
关于征求****意见的函(方正小标题宋体,二号)(以下仿宋三号字)
主送机关:
正文,说明问题,要求提出哪些方面意见。
特此函告,望速回复为盼。
发文印章
成文时间
注:**办公厅十三种公文文体中没有征求意见函。所以征求意见函依然按照公函的格式完成。因为函本身适用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相互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请求批准和答
复审批事项。
参考资料: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
6. 函与复函点写呀
一、函的概念 函是不相隶属机关之间相互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或者向有关主管部门请求批准事项时所使用的公文。
函是应用写作实践中的一种常用文体。 函,从广义上讲,就是信件。
它是人们传递和交流信息的一种常用的书面形式。但是,作为公文法定文种的函,就已经远远地超出了一般书信的范畴,不仅用途更为广泛,最重要的是赋予了其法定效力。
2000年**发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规定,“函,适用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这说明,除有直属上下级之间隶属关系外的一切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甚至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一律用“函”。
**办公厅《关于实施涉及的几个具体问题的处理意见》在阐述“函的效力”时强调指出:“函作为主要文种之一,与其他主要文种同样具有由制发机关权限决定的法定效力。”(节选自《应用写作》杂志2004年第1期《泛议“函”的使用与写作》) 函作为公文中惟一的一种平行文种,其适用的范围相当广泛。
在行文方向上,不仅可以在平行机关之间行文,而且可以在不相隶属的机关之间行文,其中包括上级机关或者下级机关行文。在适用的内容方面,它除了主要用于不相隶属机关相互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外,也可以向有关主管部门请求批准事项,向上级机关询问具体事项,还可以用于上级机关答复下级机关的询问或请求批准事项,以及上级机关催办下级机关有关事宜,如要求下级机关函报报表、材料、统计数字等。
此外,函有时还可用于上级机关对某件原发文件作较小的补充或更正。不过这种情况并不多见。
二、函的特点 (一)沟通性。 函对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相互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起着沟通作用,充分显示平行文种的功能,这是其他公文所不具备的特点。
( 二)灵活性。 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行文关系灵活。
函是平行公文,但是它除了平行行文外,还可以向上行文或向下行文,没有其他文种那样严格的特殊行文关系的限制。二是格式灵活,除了国家高级机关的主要函必须按照公文的格式、行文要求行文外,其他一般函,比较灵活自便,也可以按照公文的格式及行文要求办。
可以有文头版,也可以没有文头版,不编发文字号,甚至可以不拟标题。 (三)单一性 。
函的主体内容应该具备单一性的特点,一份函只宜写一件事项。 三、函的作用 “函”有下列三方面的作用: (一)相互商洽工作。
如调动干部,联系参观、学习,联系业务,邀请参观指导……。 (二)询问和答复问题。
如天津市民政局向民政部门询问的“关于机关离休干部病故抚恤问题”的问题以及民政部对此问题的答复,都是用“函”的形式。 (三)向有关主管部门请求批准。
如《民政部关于请安排每年生产三百辆火葬运尸专用车的函》就是为向国家计划委员会请求批准而发的。 四、函的分类。
函可以从不同角度分类: (一)按性质分,可以分为公函和便函两种。公函用于机关单位正式的公务活动往来;便函则用于日常事务性工作的处理。
便函不属于正式公文,没有公文格式要求,甚至可以不要标题,不用发文字号,只需要在尾部署上机关单位名称、成文时间并加盖公章即可。 (二)按发文目的分。
函可以分为发函和复函两种。发函即主动提出了公事事项所发出的函。
复函则是为回复对方所发出的函。 (三)另外,从内容和用途上,还可以分为商洽事宜函,通知事宜函,催办事宜函,邀请函、请示答复事宜函,转办函,催办函,报送材料函等等。
五、函的结构、内容和写法 由于函的类别较多,从制作格式到内容表述均有一定灵活机动性。主要介绍规范性公函的结构、内容和写法。
公函由首部、正文和尾部三部分组成。其各部分的格式、内容和写法要求如下: (一)首部。
主要包括标题、主送机关两个项目内容。 1、标题。
公函的标题一般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由发文机关名称、事由和文种构成。
另一种是由事由和文种构成。 2、主送机关。
即受文并办理来函事项的机关单位,于文首顶格写明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其后用冒号。 (二)正文。
其结构一般由开头、主体、结尾、结语等部分组成。 1、开头。
主要说明发函的缘由。一般要求概括交代发函的目的、根据、原因等内容,然后用“现将有关问题说明如下:”或“现将有关事项函复如下:”等过渡语转入下文。
复函的缘由部分,一般首先引叙来文的标题、发文字号,然后再交代根据,以说明发文的缘由。 2、主体。
这是函的核心内容部分,主要说明致函事项。函的事项部分内容单一,一函一事,行文要直陈其事。
无论是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还是向有关主管部门请求批准事项等,都要用简洁得体的语言把需要告诉对方的问题、意见叙写清楚。如果属于复函,还要注意答复事项的针对性和明确性。
(三)结尾。 一般用礼貌性语言向对方提出希望。
或请对方协助解决某一问题,或请对方及时复函,或请对方提出意见或请主管部门批准等。 (四)结语。
通常应根据函询、函告、函商或函复的事项,选择运用不同的结束语。如“特此函询(。
7. 调查函回函格式怎么写
函是一种在同级机关之间、不相隶属机关之间经常使用的公文,主要适用于相互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向没有隶属关系的业务主管机关请求批准某一事项时也用函,不用请示,例如某单位向某高校请求代培技术人员,应向该高校发函联系.由于上下级机关之间也可以就某些具体的事项用函来联络沟通、咨询答复,所以函在实际工作中其实是一种不受严格的行文关系限制的文种.
函有公函和便函之分.公函涉及的事项一般都是比较重要的,所以行文郑重,多采用正式公文格式发函.便函用于一般事务,如同日常写信,格式简便,用带抬头的信笺纸、落款处加盖公章就可以了.
函有去函和复函之别,这是从行文方向上来看的.如果根据行文宗旨,也可以将函分为商洽函(联系工作、商洽合作)、询问函(咨询问题)、答复函(答复询问)、请批函(请求批准某个事项)、通报函(通报情况、告晓事项,类似周知性通知)、邀请函(邀请参加会议或活动等)等.
函的正文分三个层次,一是发函原因,即因何事致函.如果是答复函,答复公函时通常采取引用来函发文字号或发函日期来代指对方来函主题的写法,比如“你单位XX[XXXX]X
号函悉”、“贵单位XXXX年X月X日来函收悉”.二是具体事项,内容较多时可以分条列项陈述,答复函则应根据对方来函内容逐一答复清楚.三是结束语.去函的结束语常用“特此函达”、“盼复”、“专次致函,见复为荷”等;复函的结束语常用“特此函复”、“此复”等.便函还可以用“此致 敬礼”结束,但公函不用这种表示方法
8. 告知函怎么写
告知函和答复函十分接近.它们的主要区别在于答复函是答复对方所询问问题,而告知函则是告知对方有关情况。告知函的正文通常包括两项内容.一是告知原由.说明制发本函的原因.二是告知事项.简明扼要地叙述告知对方有关事项的具体内容及应注意的问题.
函的结构和写法
(一)标题
函的标题一般由发文机关、事由和文种构成,有时也可以只由事由和文种构成。
(二)正文
1.开头。写行文的缘由、背景和依据。
一般来说,去函的开头或说明根据上级的有关指示精神,或简要叙述本地区、本单位的实际需要、疑惑和困难。
复函的开头引用对方来文的标题及发文字号,有的复函还简述来函的主题,这与批复的写法基本相同。继而,有的复函以“现将有关问题复函如下”一类文种承启语引出主体事项,即答复意见。
例一: 告知函 敬启者:
我方三月十日致贵方函谅悉,故在函曾中强调我方第816号单交货之重要,务心将货物于四月三十日前运达。
货物虽已运出,但尚未接到贵寄来的任何资料,除取消本订单外,别无选择。因为我方顾客坚持交货日期,这样做实出无奈,至感遗憾。
发函者 例二: 告知函 敬启者:
贵方订购货物的出口许可证已获批准。货物即于八至十天内制伯完成,特此奉告。我方建议,以见到由中华人民共各国中国银行开出不可撤消信用证时付款。
我方一接到贵方确认书后,信用证就已开出,而货物即行启运并将文件寄出,作为向银行结帐任据。
敬上 发函者 联系函范例 例一: 联系函 敬启者:
信用证修改事项说明如下:
根据我方收到的信用证,其付款规定为见票120天付款。但是我方所需要的,是见票即付信用证。此项规定已获贵方同意并在贵方订单上明确记载。因此,请贵方按单内说明修改。货物将于本月二十交运,敬请贵方依照我方要求立即修改。
敬上 发函者 例二: 联系函 敬启者:
贵方提醒我方于九月十六日付款逾期一函敬悉。本公司本打算付清,但由于本地季节性贸易不景气,造成我方顾客付款极度缓慢。
此种原因,致使本公司暂时不便清偿货款总额。今天通过中国银行,本公司以电报发出,贵方可在一两天内收到。本公司希望贵方能了解我方困境并给我方以协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