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刺猬的“猬”怎么写
【词语】: 刺猬
【拼音】: cì wei
“刺”是第四声、“猬”是轻声、
【解释】: 哺乳动物,头小,四肢短,身上有硬刺。昼伏夜出,吃昆虫、鼠、蛇等,对农业有益。也叫猬。
“猬”字的笔画数:12;
部首:犭;
笔顺:撇折撇竖折横竖横竖折横横
刺猬造句:
1、刺猬能滚成一团,形成圆球。
2、刺猬常常把它的身体收缩成一个圆球。
3、刺猬一受到攻击就蜷缩成一团。
4、我用手戳她的胃,她就像只刺猬那样卷起来,咯咯咯的傻笑。
5、因此她就走了,找她的刺猬去了。
6、尽管它看上去可能象一只豪猪,然而刺猬是个素食动物,它只吃昆虫和小动物。
7、但是,一些以前常见的物种,像刺猬,数量却在下降,大家普遍认为2010生物多样性大会并未达到一些目标。
8、刺猬只在夜间出来,到处匆匆地转,找寻食物。
2. 暇字义什么写
暇,读音:xiá,指空闲,没有事的时候:得~。闲~。无~。应接不~。目不~接。
意思:空闲时间
组词:应接不暇 ,无暇 ,暇晷 ,暇时 ,暇景,目不暇接,无暇及此
xiá
没有事的时候;空闲:无暇兼顾 自顾不暇
(形声。从日,从叚(xiá),叚亦声。“日”指“时光”。“叚”意为“非原本的”、“借来的”。“日”与“叚”联合起来表示“借来的空闲时光”。本义:忙里偷闲。挤出来的空闲时光)
1.同本义 [freetime;leisure time]
暇,闲也。——《说文》
不敢自暇自逸。——《书·无逸》
好以暇。——《左传·成公十六年》
救亡不暇,安得王哉?——《韩非子·外储说右下》
安得使予多暇日,又多闲田。
——龚自珍《病梅馆记》
将吊不暇。——《国语·晋语》
炊不暇熟。——唐·柳宗元《柳河东集》
君诗书之暇,被鹤氅衣,支九节筇。——明·宋濂《看松庵记》
又如:暇时;暇刻(空闲的时间);暇晷(空闲的时日);暇景(空闲的时光)
造句:花店里美丽的鲜花,使我们应接不暇。
暇 xiá
2.悠闲 [leisurely and carefree]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聊斋志异·狼三则》
又如:暇裕(悠闲不迫);暇适(闲暇舒适)
3.从容,不慌不忙,大方自如 [unhurried]
于是公(袁可立)之整暇再见之矣。──明 黄道周《节寰袁公传》
谢便起舞,神意甚暇。——清·魏源《默觚下》
通假字
通“夏”
“夏、暇——《尚书·多方》:‘天唯五年,须暇之子孙。’暇即‘夏’字。联系上下文意谓:天既降丧于殷,以夏后氏,大有功德于民,故以五年,须待夏后氏之子孙,冀其克念作圣,而作民主也。《诗经·皇矣》郑注:引此经,正作须‘夏’之子孙。《尚书》以‘殷’代‘夏’。按《毛诗古音考》卷三,暇字音甫,夏字音虎,虎、甫一音之转,故夏、暇可以通假。”(引自黄现璠著《古书解读初探——黄现璠学术论文选》第473页,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7月)
案:“须暇之子孙”应理解为“把时间留给子孙”,即让子孙后代去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