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隔音符号怎么用
汉语拼音方案》规定:“a,o,e开头的音节连接在其他音节后面的时候,如果音节的界限发生混淆,用隔音符号(')隔开,例如:pi'ao(皮袄)。”
(《语言文字规范手册》(增订本)290页,语文出版社,1995)类似piao,音节界限可能发生混淆的还有tian、fanan、shange、fangan、minggan等。没有隔音符号,这些音节可以拼读成“天、发难、山歌、反感、敏感”,加上隔音符号,这些音节可以拼读成“提案(ti'Bn)、翻案(fBn'Bn)、上腭(shang'e)、方案 (fang'Bn) 、明暗 (ming'an)”。
a,o,e 开头的音节连在其他音节后,有时其实不会有混淆音节界限的可能。如 haiou(海鸥),第二个音节不可能被写成 iou;zouou(作呕),第二个音节不可能是oou;benan(本案),第一个音节不可能拼读成 be;mianao(棉袄),第一个音节不可能是mia;dingan(定案),第一个音节也不可能是 din。
因此,根据《汉语拼音方案》的规定,这样的音节中似乎不必加隔音符号。但是,在实际的拼写或注音中,为了音节界限的清楚和便于拼读,这样的双音节的中间也都加上了隔音符号。
这样一来,实际上凡是 a,o,e 开头的音节连接在其他音节后面,不管音节界限会不会混淆,a,o,e 前都使用了隔音符号。《中国地名汉语拼音字母拼写规则》(汉语地名部分) 第 11 条正是就此作了明确规定:“凡以 a,o,e 开头的非第一音节,在 a,o,e 前用隔音符号‘ '’隔开。
如西安 xī'ān、建瓯 jī'ōu、天峨 tiān'é。”(《语言文字规范手册》(增订本),312 页)修订前后的《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的注音体例,事实上也是凡 a,o,e 开头的音节在其他音节后,a,o,e 前都使用隔音符号。
(摘自《实用语文规范知识小词典》,语文出版社 1999年1月第1版)。
2. 需要用隔音符号的词语有哪些
tian`anmen 天安门 wo`aini 我爱你 pi`ao 皮袄 就像这种的 都需要 规定:“a,o,e开头的音节连接在其他音节后面的时候,如果音节的界限发生混淆,用隔音符号(')隔开,例如pi'ao(皮袄)”。
这段话说了两个问题: 1、“a,o,e开头的音节连接在其他音节后面”。用《汉语拼音方案》记写汉语的时候,要按词连写(不是一个一个音节分开写),双音节和多音节的词就要把两个或多个音节连接着写,音节之间不能有空隙,例如tóngxué(同学)、yòu'éryuán(幼儿园)。
2、“如果音节的界限发生混淆,用隔音符号(')隔开”。让我们先看例子。
拼音词fangan究竟是什么意思呢?“反感”?“方案”?不易确定。如果要表示的是“方案”,那么,拼音方案规定需写成fang'an,即:在音节fang和an之间加个隔音符号(')。
否则,就是别的意思。再比如xian,是什么意思?“仙(先)”?“西安”?如果要表示的是“西安”,就应该在xi和an之间加上隔音符号。
另外,x字母大写,成为Xī'ān。又如前面的例子yòu'éryuán (幼儿园),尽管you和er之间如果不加隔音符号并不会出现“是yo和uer,还是you和er?”的疑问(因为汉语里没有yo和uer这样的音节),可是为了使音节界限更加明晰,在you和er之间还是用上隔音符号为好。
隔音符号的用途,实际上跟y,w是一样的。《汉语拼音方案》规定:i行韵母前面没有声母的时候,i要改作y或在i前加上y,如yīyào(医药);u行韵母前面没有声母的时候,u要改作 w,或在u前加上w,如wēiwǔ(威武);ü行韵母前面没有声母的时候,ü要写作yu,如yǔyī(雨衣)。
《汉语拼音方案》关于音节没有声母时用y、w代替i、u,或在i、u之前加y、w,以及用yu代替ü的设计,主要就是为了i行、u行、ü行韵母连接在别的音节后时音节界限的分明。试想“医药”如果不写成yīyào而写成īiào,它的两个音节的面貌是何等模糊难辨。
所以,y、w实际上是两个起隔音作用的字母,而“'”则是起隔音作用的符号。前者用于i行、u行、ü行韵母的音节,后者用于a, o, e 起头的音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