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写唐寅的作文
靠在窗台上,窗外的雨淅淅沥沥下个不停,如泣,如诉,如吟。桌上的宣纸被风吹乱,散发着新鲜的墨香。那墨香缠绵着我的思绪,那思绪里有着千古才子唐寅的身影,更有着我的爱惜、叹惋和遗憾。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唐寅的命运,不能不说是一场悲剧。他自幼聪颖过人,本能平步青云,入仕为官。但空有一身真才实学的他,却无知地成为了政治阴谋的牺牲品。当优雅闲致的桃花庵映入眼帘,他将他的愁苦,他的愤懑,他的怀才不遇,连同他满腹的经纶,一并揉入了那首《桃花庵歌》中:“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里,又饱含他的多少心酸;“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中,又道出他的铮铮傲骨!我曾一遍遍地读着,吟着,写着,深深地爱惜着。那华美的文思,那精妙的笔触,一次次在我的脑海中闪过:那是何等的凄美啊!
“若将富贵比贫贱,一在平地一在天。”
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名利场本该与他无关。闱场冤案已经给他留下太深的伤痕,而命运之神却依然没有放过可怜的伯虎:宁王朱宸濠对他礼遇有加,聘以百金。唐伯虎把宁王对自己的青眼看做了步入仕途的又一次机遇,可他却没有想到宁王此举只是为谋反做一个礼贤下士的姿态。他最终看出了宁王的谋反之志和他的别有用心,为求脱身,万般无奈之下只好装疯卖傻,“佯狂使酒”,“露其丑秽”。最后,他得以全身而退,可他的心,却像那琉璃盏落地,碎了。惋惜!惋惜!!
2. 对唐伯虎的评价怎么写啊
唐伯虎,名唐寅,生活在明代中叶,出生在一个小商人的家庭里。
从小才气横溢,诗文书画,无一不工。弘治年间,考中应天府(今南京)乡试第一名—解元,一时名声大振,他也自诩为“江南第一才子”。
可惜,好景不长,在第二年的会试中,唐伯虎受到科举舞弊案的牵连,吃了一连串冤枉官司,从此科举无门,功名路断。 唐伯虎功名无望,婚姻也很不幸。
他的第一位夫人姓徐,出身豪门,十分势利,一心希望唐伯虎能金榜题名,青云直上,夫贵妻荣,谁知唐伯虎却因科场舞弊牵连,失去仕进希望,她的希望落空了。从此夫妻反目,日日争吵,最后终於劳燕分飞,离婚了事。
后来,有个叫沈九娘的女子走进了唐伯虎的生活,俩人情投意合,琴瑟和谐,不幸,沈九娘又过早去世了。唐伯虎从此再未续弦。
科举失败,婚姻不幸,使唐伯虎受到很大的打击,便落魄江湖,漫游名山大川,潜心书画创作,终於成为一代大家,取得了极高的艺术成就。 在苏州流传著他的不少故事。
据说,有个人与唐伯虎很要好,向唐伯虎索得画一幅,画的是一竿清竹临风而立,竹竿上趴著一只纺织娘。此人回家后,就把唐伯虎的赠画挂在房间里。
到半夜,此人在睡梦中被纺织娘的阵阵叫声吵醒,他爬起来,掌灯四处雪找,最后发现,鸣叫不停的纺织娘,居然就是唐伯虎画中的那只。还有一次,唐伯虎为一个朋友的扇子画了三只河虾,这个朋友爱不释手。
一次乘船出游,不小心失手把扇子掉到河里,扇面上的三只虾竟一齐从扇面上跳到河里游走了。这些传说,传神地描述了唐伯虎画技之高超。
坎坷的生活,形成了唐伯虎傲世不羁、蔑视权贵的性格。他在一首诗中说:“但愿老死花酒间 ,不愿鞠躬车马前 。
车尘马足贵者趣 ,酒盏花枝贫者缘”。反映了他宁愿贫穷,也不趋炎附势的性格。
清高傲世,必然开罪了达官贵人,因此,唐伯虎的生活并不富裕。他在一首诗中说:“立锥莫笑无余地,万里江山笔下生”,生活窘迫得几无立=锥之地了。
他在另一首诗中写道:“青山白发老痴顽,笔砚生涯苦食艰!”直接了当地道出了生活清苦的状况。西元1523年,53岁的唐伯虎在贫病中死去,死后贫穷,无力安葬,只得在住宅边暂痤。
如今,在苏州桃花坞唐伯虎住宅遗址附近,还有一条名曰“唐寅坟”的小巷。直到二十年后,由唐伯虎的亲友凑了钱才将唐伯虎灵柩迁葬於城西横圹王家村。
3. 《登山诗》唐寅求翻译
满意请采纳年轻时代的唐伯虎,喜欢戏谑,是个放浪不羁的人物.一天,他穿得破破烂烂,独自登山游览,见到几位秀才在山上赋诗,就走上前去凑热闹.他有意哎哎吃吃地说:“你们赋诗这么高兴,能不能让我参加?”秀才们听了都吃一惊,继而想到,乞丐哪会写诗?他们都笑了起来.其中一位秀才说:“你就试试吧. 唐伯虎拿起毛笔,在纸上写了“一上”两个字,秀才们看了,都忍不住大笑.唐伯虎却不理会,再写了“一上”,随即停笔.两个“一上”连在一起,确是毫无诗味,于是一位秀才冷冷地说:“乞丐怎么会写诗!” 唐伯虎笑着回答说:“我喜欢饮酒,饮了才会写诗,你们肯让我饮吗?”“你如果会写,就让你饮个够,不然我们就骂你!”另一位秀才说罢,递一杯酒给他.唐伯虎接过,马上饮一大口,随手写了“又一上”三字,秀才们看了,个个笑得东倒西歪.唐伯虎依然不动声色,他再饮一口,又写了“一上上”三字,跟着举起杯子一饮而尽,然后提笔续成这样一首诗:一上一上又一上,一上上到高山上.举头红日白云低,五 湖四海皆一望. 前两句虽然平淡如水,后两句却境界雄壮,令人振奋.虽然不符合绝句的格律,但却是一首优秀的古体诗.这首诗运用了以平淡浅显的词句开头,跟着突转笔峰,以饱含深意或富有情味的句子结尾,来提高全诗格调的手法叫“逆挽”.想不到眼前这个“乞丐”竟如此有水平,秀才们都呆了,伯虎却自斟自饮,醉后独个儿踉跄下山.。
4. 唐伯虎的诗写得怎么样
1、简述:
唐伯虎诗文在明朝算得上一时之秀,但是在整个文学史上就显得很平常了。明代最有才华的诗人还数高启。不过他的诗文很喜闻乐见,雅俗共赏,老百姓比较喜欢。代表作有《桃花庵歌》等。
2、拓展:
唐寅(1470年3月6日-1524年1月7日)生于成化六年二月初四,卒于嘉靖二年十二月二日,字伯虎,后改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等,明代画家、书法家、诗人。
三十岁时进京会试,涉会试泄题案而被革黜,妻子改嫁,一生坎坷。后游历名山大川,以卖文鬻画闻名天下。
诗文上,与祝允明、文徵明、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
唐寅诗文以才情取胜。其诗多纪游、题画、感怀之作。早年作品工整妍丽,有六朝骈文气息。泄题案之后,多为伤世之作,不拘成法,大量采用口语,意境清新,常含傲岸不平之气,情真意挚。著有《六如居士集》,清人辑有《六如居士全集》。
诗作有《百忍歌》、《上吴天官书》、《江南四季歌》、《桃花庵歌》、《一年歌》、《闲中歌》等600余首。诗集中有为歌妓而作者,如《花酒》、《寄妓》、《哭妓徐素》、《代妓者和人见寄》、《玉芝为王丽人作》等。陈继儒《太平清话》记:“唐伯虎有《风流遁》数千言,皆青楼中游戏语也。” 是书已失传,无以为证。
除诗文外,唐寅也尝作曲,多采用民歌形式,由于多方面深厚的文学艺术修养,经历坎坷,见闻广博,对人生、社会的理解较深,雅俗共赏,声名远扬。
5. 唐寅写的诗有哪些
词作品
《一剪梅》
红满苔阶绿满枝,杜宇声声,杜宇声悲!**未久又分离,彩凤孤飞,彩凤孤栖。
别后相思是几时?后会难知,后会难期。此情何以表相思?一首情词,一首情诗。
雨打梨花深闭门,孤负青春,虚负青春!赏心乐事共谁论?花下销魂,月下销魂。
愁聚眉峰尽日颦,千点啼痕,万点啼痕;晓看天色暮看云,行也思君,坐也思君。
《醉诗》
碧桃花树下,大脚墨婆浪,未说铜钱起,先铺芦席床。
三杯浑白酒,几句话衷肠。何时归故里,和她笑一场。
《白发》
唐寅 诗词
清朝搅明镜,元首有华然。
怆然百感兴,雨泣忽成悲。
忧思固逾度,荣卫岂及哀。
夭寿不疑天,功名须壮时。
凉风中夜发,皓月经天驰。
君子重言行,努力以自私。
《绝笔》
一日兼他两日狂,已过三万六千场。他年新识如相问,只当飘流在异乡。
6. 找唐伯虎写的诗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车尘马足贵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
若将富贵比贫贱,一在平地一在天;若将贫贱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 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世人看不穿;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唐寅生平简介 唐寅,字伯虎,更字子畏,号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史,南京解元,江南第一风流才子等。晚年信佛,有六一居士等别号。
吴县(今江苏苏州)人。生于明宪宗成化六年(1470年),卒于明世宗嘉靖二年(1523年)。
明代的著名画家,历来均推崇唐寅、仇英、沈周、文征明,世称“吴门四家”。“明四大家”之一唐寅,被誉为明中叶江南第一才子。
他博学多能,吟诗作曲,能书善画,经历坎坷。是我国绘画史上杰出的大画家。
唐寅出身于商人家庭,地位比较低下,在当世“显亲扬名”主导下,刻苦学习,11岁就文才极好,并写得一手好字。16岁中秀才,29岁参加南京应天乡试,获中第一名“解元”。
次年赴京汇考,“功名富贵”指日可待.与他同路赶考的江阴大地主徐经,暗中贿赂了主考官的家僮,事先得到试题。事情败露,唐寅也受牵连下狱,遭受刑拷凌辱。
自此才高自负的唐寅对官场的“逆道”产生了强烈的反感。性格行为流于放浪不羁。
唐寅与同乡“狂生”张灵交友,纵酒不视诸生业,后在好友祝允明规劝下,才发奋读书,决心以诗文书画终其一生。后远游祝融、匡庐、天台、武夷诸名山,并荡舟于洞庭湖、彭蠢,然后郁郁回到苏州。
晚年信奉佛教,自号六一居土。曾作诗自责,说大丈夫虽不名,也应慨当以慷,又何必效楚囚的样子呢,遂自刻了“江南第一风流才子”的印章。
被南昌宁王宸濠聘用后,发现宁王有反意,于是装疯回到苏州,从此放荡不羁,思想比较颓废。 唐寅性格狂放不羁,在绘画中则独树一帜,自成一路。
他行笔秀润缜密,具潇洒清逸的韵度。他的山水画大多表现雄伟险峻的重山复岭,楼阁溪桥,四时朝暮的江山胜景,有的描写亭榭园林,文人逸士优闲的生活。
山水人物画,大幅气势磅礴,小幅清隽潇洒,题材面貌丰富多样。人物画多描写古今仕女生活和历史故事。
他画《秋风纨扇图》,笔墨富于变化,含蓄有思致,并自题一首绝句:“秋来纨扇合当收,何事佳人重感伤,请把世情详细看,大家谁不逐炎凉。”所画名山,都是江南山川名胜,很现实具体,令人有可游可居之感。
其所画《山路松声图》,松泉相映,似可闻声,极尽清妙。 唐寅在诗词中有其独创的成就,其诗真切平易,不拘成法,大量采用口语,意境警拔清新,对人生、社会常常怀着岸傲不平之气。
如《把酒对月歌》中:“我愧虽无李白才,料应月不嫌我丑;我也不登天子船,我也不上长安眠;姑苏城外一茅屋,万枝桃花月满天。”又如诗云:“万事由天莫强求,何需苦苦用机谋;饱三餐饭常知足,得一帆风便可收。
生事事生何时了,害人人害几时休;冤家宜解不宜结,各自回头看后头。”反映出消极宿命论的情绪。
唐寅书法出自赵孟頫一体,俊迈轶群,很有功力。除诗文外,也能作曲,多采用民歌形式。
由于唐寅多方面深厚的文学艺术修养,经历坎坷,见闻广博,对人生、社会的理解较深,并具有高度的描绘客观事物的能力及熟练的表达主观思想情感的技巧,作品雅俗共赏,声名远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