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玟在名字里怎么读
“玟”有两种读音,[mín]和[wén],在名字里两种读音都可以。
1、读[mín]时 同“珉”字,读音mín。是像玉的石头,一种美玉。
2、读[wén]时 指玉的文理。 《集韵·文韵》:“玟,玉文。”
意思是:“玟,玉的文理。” 《说文解字》【卷一】【玉部】玟:一曰石之美者。
从玉文声。 翻译:一种说法是美石。
从玉的部首,读音发声同文字。 扩展资料: 含玟字的名人 1、刘守玟 1920—1938,女,1920年出生于湖南汉寿县新兴乡,军刘村人,抗日女英雄。
1938年5月于台儿庄战役中,因抢救伤员而牺牲,时年18岁。 刘守玟1935年考取长沙周南女中,1937年参加随谭道源22军丁玲所带领的女学生卫生队赴上海淞沪战役。
因伤亡惨重,所部回湖南整编到50师卫生队。 2、李玟 李玟(CoCo Lee),1975年1月17日出生于中国香港,9岁时移民美国旧金山,华人女歌手,影视演员。
是第一位在美国歌坛出道的华裔歌手,并被时代杂志评价为“华人之光”。 3、盛紫玟 易经养生创始人,现代辟谷养生创始人盛紫玟,成为“企管天下”栏目特邀专家。
首次提出“人的八大知觉系统”。即除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外,增加了:“天觉”、“体觉”和“内视觉” 。
2. 吴慧玟这三个字用金文怎么写
吴慧玟这三个字用金文,如下图: 金文一般是指铸、刻在青铜器上的铭文,尤其以铸刻在礼器、乐器上的铭文为重。
金文字体是中国古代书法艺术字体的一个重要门类,作为书法中的独立分支之一,其发展促进了书法艺术的发展。 金文最初受甲骨文的影响,其与金文,一为刀刻一为浇铸,且文字载体不一样,形成书法后,其所依附的书写工具变为一致,但表现出风格特点大相径庭。
在字体笔法特色方面,甲骨文笔笔中锋,一丝不苟,因而每一笔画皆饱满、劲健,即使是折笔,也写得坚韧挺拔。金文字体则中锋、侧锋并用,其笔画厚重、自然、拙朴。
锋与露锋的运用方面,甲骨文藏露结合,以露为主,起笔如刀切,十分爽利,收笔干净利索。金文则藏露结合,以藏为主,藏锋起笔,回锋收笔,笔画含蓄、厚重、筋力饱满。
方笔与圆笔的运用方面,甲骨文圆并用,以方为主。起收笔有切割之势,笔画链接处以方折为主,棱角分明,因此笔画清劲秀健、瘦劲刚挺。
金文字体则方圆并用,以圆为主,起笔、收笔顺势自然,无多余动作,笔画圆润丰腴,但又蕴藏刚劲。
3. 玟在名字里怎么读
“玟”有两种读音,[mín]和[wén],在名字里两种读音都可以。
1、读[mín]时
同“珉”字,读音mín。是像玉的石头,一种美玉。
2、读[wén]时
指玉的文理。
《集韵·文韵》:“玟,玉文。”意思是:“玟,玉的文理。”
《说文解字》【卷一】【玉部】玟:一曰石之美者。从玉文声。
翻译:一种说法是美石。从玉的部首,读音发声同文字。
扩展资料:
含玟字的名人
1、刘守玟
1920—1938,女,1920年出生于湖南汉寿县新兴乡,军刘村人,抗日女英雄。1938年5月于台儿庄战役中,因抢救伤员而牺牲,时年18岁。
刘守玟1935年考取长沙周南女中,1937年参加随谭道源22军丁玲所带领的女学生卫生队赴上海淞沪战役。因伤亡惨重,所部回湖南整编到50师卫生队。
2、李玟
李玟(CoCo Lee),1975年1月17日出生于中国香港,9岁时移民美国旧金山,华人女歌手,影视演员。是第一位在美国歌坛出道的华裔歌手,并被时代杂志评价为“华人之光”。
3、盛紫玟
易经养生创始人,现代辟谷养生创始人盛紫玟,成为“企管天下”栏目特邀专家。 首次提出“人的八大知觉系统”。即除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外,增加了:“天觉”、“体觉”和“内视觉” 。
4. 玟岐怎么读 “玟”怎么读,怎么很多人都读“文”
玟岐读音 [wén qí ]。其中的“玟”读音有两种:
1、[ mín ],同“珉”。
而“珉”,读音[mín],是像玉的石头,一种美玉。
出自东汉·许慎《说文》:“珉,石之美者”。
白话翻译:珉,是石头中的美石。
2、[ wén ],意思是玉的纹理。
所以,有人读成[ wén ],即“文”,在某些情况下也是没有错的。
扩展资料
现实生活中,“玟”读成[ wén ]一般不会错,但是读成[méi]就是彻底错误了,这时,一般是错认成了“玫”字。“玟”和“玫”字形非常相像,但却是两个不同的字。
一、玫读音
[ méi ]
二、解释
一种玉石。双音词“玫瑰”,指美玉,或珍珠,又植物名。
三、组词
1、玫瑰[ méi gui ]
解释:落叶灌木,茎干直立,刺很密,羽状复叶,小叶椭圆形,花多为紫红色,也有白色的,有香气,果实扁圆形。供观赏,花瓣可用来窨茶、做香料、制蜜饯等。
2、玫瑰柱 [méi guī zhù]
解释:乐器上的弦柱。以美玉玫瑰为饰,故称。
3、玫陛 [ méi bì ]
解释:是一个汉语词汇,意为帝王宫殿的台阶。
4、玫阶 [ méi jiē ]
解释:基本意思是犹玉阶,石阶的美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