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江苏的苏繁体字怎么写
“江苏”的“苏”繁体字写作“苏”。
一、拼音: sū 或者 sù
二、释义:
1.植物名(“紫苏”或“白苏”的种子,称“苏子”)。
2.指须头下垂物:流~。
3.昏迷中醒过来:~生。~醒。死而复~。
4.缓解,解除:以~其困。
5.特指“江苏省”、“苏州市”:~剧。~绣(苏州的刺绣)。
6.前“苏联”的简称。中国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曾把当时的工农民主政权组织称为“苏维埃”;把当时的根据地称为“苏区”。
7.姓。
8.见“噜”字“噜苏”。
[ sù ]
朝向:“~刃者死”。
三、组词:
苏州 苏醒 苏打 流苏 白苏 苏剧 苏区 苏木 屠苏 苏丹 苏白苏菜 苏绣
四、江苏:
中国东部经济文化发达的省。 在长江、淮河下游,东临黄海。面积10万平方公里,人口6052万(1982),是全国人口密度最高的省。地势低平,气候温和湿润,农业单位面积产量和产值一直居全国前列。铁路、水运、公路发达。
2. 苏的繁体字如何写
苏的繁体字写法如下: 繁体字一般是指汉字简化运动被简化字所代替的汉字,有时也指汉字简化运动之前的整个汉字楷书、隶书书写系统。
苏的基本解释 苏[sū] 1. 植物名(“紫苏”或“白苏”的种子,称“苏子”)。 2. 指须头下垂物 :流苏。
3. 昏迷中醒过来 :苏生。苏醒。
4. 特指“江苏省”、“苏州市” :苏剧。苏绣(苏州的刺绣)。
5. 前“苏联”的简称。中国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曾把当时的工农民主政权组织称为“苏维埃”;把当时的根据地称为“苏区”。
6. 姓。 苏[sù] 朝向 :“苏刃者死”。
(意思:朝向刀刃者死亡。) 扩展资料:字形演变 造字本义:用树枝或稻草穿鳃提鱼,使鱼可以落水复活。
《说文解字》:苏,桂荏也。从艹,稣声。
白话版《说文解字》:苏,桂荏。字形采用“艹”作边旁,“稣”作声旁。
相关词汇: 1、复苏[fù sū] 生物体或离体的器官、组织或细胞等在生理机能极度减缓后又恢复正常的生命活动;苏醒过来:大地复苏,麦苗返青。 2、苏醒[sū xǐng] 昏迷后醒过来:伤员已从昏迷中苏醒。
3、流苏[liú sū] 装在车马、花轿、帐幕或楼台等物上的下垂穗状装饰物。多用丝线或五彩羽毛制成。
4、苏绣[sū xiù] 苏州一带出产的刺绣产品。劈丝匀细,用色秀丽典雅。
5、白苏[bái sū] 一年生草本植物,茎有四棱,叶子卵圆形,花小,白色。嫩叶可以吃。
小坚果圆形,叫白苏子,茎、叶、果均可入药。也叫荏(rěn)。
3. 江苏的苏繁体字怎么写
“江苏”的“苏”繁体字写作“苏”。
一、拼音: sū 或者 sù 二、释义: 1.植物名(“紫苏”或“白苏”的种子,称“苏子”)。 2.指须头下垂物:流~。
3.昏迷中醒过来:~生。~醒。
死而复~。 4.缓解,解除:以~其困。
5.特指“江苏省”、“苏州市”:~剧。~绣(苏州的刺绣)。
6.前“苏联”的简称。中国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曾把当时的工农民主政权组织称为“苏维埃”;把当时的根据地称为“苏区”。
7.姓。 8.见“噜”字“噜苏”。
[ sù ]朝向:“~刃者死”。三、组词: 苏州 苏醒 苏打 流苏 白苏 苏剧 苏区 苏木 屠苏 苏丹 苏白苏菜 苏绣 四、江苏: 中国东部经济文化发达的省。
在长江、淮河下游,东临黄海。面积10万平方公里,人口6052万(1982),是全国人口密度最高的省。
地势低平,气候温和湿润,农业单位面积产量和产值一直居全国前列。铁路、水运、公路发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