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陈字的笔画顺序
陈的笔画 共7划,横折折折钩/横撇弯钩、竖、横、撇折、竖钩、撇、点 陈,中国汉字,作动词时,可以表示陈列,作形容词时,可以表示陈旧。
也是现代百家大姓之一,南方地区和海外都是第一大姓,则在北方地区位居第七大姓 据统计,陈姓人丁占我国人口总数4.6%左右。全国人口7000多万,全球陈姓9800多万人口。
扩展资料 〈动词〉 1. 陈设,陈列 陈,列也。——《广雅》 陈,布也。
——《玉篇》 展器陈告备。——《周礼·肆师》 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春秋·孔子及其弟子《论语·季氏》 陈鱼而观之。——春秋·左丘明《左传·隐公五年》 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 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汉· 贾谊《过秦论》 练日时,陈尊俎。
——明 陈继儒《大司马节寰袁公(袁可立)家庙记》 (田)穰苴对曰:“夫御寇敌,诛悖乱,臣请谋之。若夫布荐席,陈簠簋,君左右不乏,奈何及于介胄之士耶?”——明 冯梦龙 《东周列国志》第七十一回 又如:陈献(陈设供奉);陈宝(陈列宝物) 2. 述说 [explain;state] 吾非尧舜之道,不敢以陈于王前。
——《孟子·公孙丑下》 跪敷衽以陈辞兮。——屈原《离骚》 今日良宴会,欢乐难具陈。
——《古诗十九首》 衡因上疏陈事。——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张衡传》 常惠请其守者与俱,得夜见汉使,具自陈道。
——《汉书·李广苏建传》 先是雷震景德门,公(袁可立)上疏陈阙政。——明 黄道周《节寰袁公传》 又如:详陈(详细述说);陈言(陈述) 3.列阵 楚亦发兵拒吴,夹水陈。
——《史记·吴太伯世家》 参考资料陈(汉语汉字)_百度百科 。
2. 就的笔画顺序怎么写的
一、就的笔顺:点、横、竖、横折、横、竖钩、撇、点、横、撇、竖弯钩、点、二、拼音:jiù 三、释义:1、凑近;靠近:迁~。
避难~易。2、到;开始从事:~位。
~业。~寝。
~学。~职。
3、被;受:~歼。~擒。
4、完成;确定:成~。功成名~。
生铁铸~的,不容易拆掉。5、趁着(当前的便利);借着(有时跟“着”字连用):~便。
~近。~手儿。
~着灯光看书。6、一边儿是菜蔬、果品等,一边儿是主食或酒,两者搭着吃或喝:花生仁儿~酒。
7、表示动作的对象或话题的范围:他们~这个问题进行了讨论。~工作经验来说,他比别人要丰富些。
8、表示在很短的时间以内:我~来。您稍等一会儿,饭~好了。
9、表示事情发生得早或结束得早:他十五岁~参加革命了。大风早晨~住了。
10、表示前后事情紧接着:想起来~说。卸下了行李,我们~到车间去了。
11、表示在某种条件或情况下自然怎么样(前面常用“只要、要是、既然”等或者含有这类意思):只要用功,~能学好。他要是不来,我~去找他。
谁愿意去,谁~去。12、表示对比起来数目大,次数多,能力强等:你们两个小组一共才十个人,我们一个小组~十个人。
他三天才来一次,你一天~来三次。这块大石头两个人抬都没抬起来,他一个人~把它背走了。
13、放在两个相同的成分之间,表示容忍:大点儿~大点儿吧,买下算了。14、仅仅;只:以前~他一个人知道,现在大家都知道了。
15、表示加强肯定:我~知道他会来的,今天他果然来了。我~不信我学不会。
那~是他的家。幼儿园~在这个胡同里。
16、表示假设的让步,跟“就是”相同:你~送来,我也不要。扩展资料:一、字源解说:又,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手”相关的动作,抓持、托举。
就,金文 (又,用手抓持、托举) (京,高层建筑),手在屋顶忙碌,表示高层建筑封顶完工。造字本义:动词,建成超高建筑物。
附一 文言版《说文解字》:就,高也。从京,从尤。
尤,异於凡也。,籒文就。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就,往高楼去。字形采用“京、尤”会义。
尤,表示异于一般。,这是籀文写法的“就”。
二、相关组词:1、就学[jiù xué] 旧指学生到老师所在的地方去学习,今指进学校学习:~于北京大学。2、就是[jiù shì] 用在句末表示肯定(多加“了”):我一定办到,你放心~了。
3、迁就[qiān jiù] 将就别人:坚持原则,不能~。你越~他,他越贪得无厌。
也作牵就。4、就道[jiù dào] 上路;动身:束装~。
来信催他立即~。5、就算[jiù suàn] 即使:~有困难,也不会太大。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