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学的拼音怎么写
学,拼音:xué。
1. 效法,钻研知识,获得知识,读书:~生。~徒。~习。~业。~友。~者。~阀。~制。~历。~步邯郸(讥讽人只知模仿,不善于学而无成就,亦作“邯郸学步”)。
2. 传授知识的地方:~校(简称“学”或“校”)。~院。~府。中~。大~。上~。
3. 掌握的知识:~问(简称“学”)。~术(一切学问的总称)。~位。~士(a.学位名,大学毕业生;b.古代官名)。才~。治~。~识。博~多才。
4. 分门别类的有系统的知识:~说。哲~。数~。小~(a.古代指文学、音韵、训诂学;b.现指初等学校)。
2. 王垿的拼音拼音怎么写
王垿
读音:wáng xù
王垿(1857-1933),书法家。字爵生、觉生,号杏村、杏坊,晚号昌阳寄叟。山东莱阳蚬子湾王氏人。翰林王兰升次子,资秉绝伦,文辞壮丽。光绪己卯年举于乡(1879年中举人)光绪十五年(1889年)己丑科进士,改庶吉士,授检讨,兄长塾庚寅进士,同官翰林,一时有郊祁之目(宋代宋郊、宋祁同时中进士,做显官,后称兄弟并美为郊祁)。历充国史馆协修、文渊阁校理。甲午大考二等。詹事府、右春坊右赞善,因他在1894年大考翰詹时得第二名,一年后转左春坊左赞善,以后又升为右春坊中允、翰林院侍讲学士。充日讲起居注官。1900年7月,八国联军进逼通州,其护驾西行。至西安,遂升国子监祭酒,1901年冬慈禧返京,清廷赏护行人员,王垿被赏戴花翎。1903年授河南学政,督学河南兼授翰林院学士,后升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1907年又署法部右侍郎兼实录馆副总裁,为光绪写《实录》。辛亥革命后,1912年王垿欲回莱阳,因天津兵变,路途受阻,又闻莱阳也哗变,遂至青岛定居,因思念故里,遂将居所称为“寄庐”。
3. 校字的音节怎么写
校字的音节有两个 xiao,jiao
校
拼音: xiào ,jiào , 笔划: 10
部首: 木 五笔: suqy
基本解释:校
xiào
学堂,专门进行教育的机构:校园。校长。
军衔的一级,在“将”之下,“尉”之上。
校
jiào
比较:校场。
查对、订正:校勘。校订。校对。
笔画数:10;
部首: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