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依繁体字怎么写
“依”的繁体字写作依。
一、拼音:yī
二、释义:
1、靠,仗赖:~靠。~傍(a.依靠;b.摹仿,多指艺术、学问)。~恋。~偎。~存。~附。归~。
2、按照:~照。~旧。~据。~次。
3、顺从,答应:~从。~顺。~允。
4、亲密的样子:“有~其士”。
三:例句:
乃拜宪车骑将军,金印紫绶,官属依司空。——《后汉书·窦融传》
《东周列国志》第九十八回:“魏齐闻知此信,弃了相印,连夜逃往赵国,依平原君赵胜去了。”
如诗不成,罚依金谷酒数。——唐·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有一事肯依,窦娥便死而无怨。——《元曲选·关汉卿·窦娥冤剧三》
必依水草而背众树。——《孙子·行军》
勤勤嘱四邻,幸愿相依傍。——梅尧臣《汝贫女诗》
今去依傍外祖母及舅氏姊妹。——《红楼梦》
四、字形:
从人衣声。
2. “地”字的繁体字怎么写
“地”字的繁体字是:【地】
【地】
拼音:dì,de
笔画:6
五笔:FBN
部首:土
结构:左右结构
异体字:坔 埅 埊 墬 嶳
笔顺:横、竖、提、横折钩、竖、竖弯钩
释义:
[ dì ] 1.人类生长活动的所在:~球(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心说。 2.地球或地球的某部分:~质。~壳。 3.地球表面除去海洋、江河、湖泊的部分:陆~。~下。 4.地球表面的土壤:土~。田~。~政。~主。 5.地球上的一个区域:~区。此~。 6.建筑材料铺成的平面:~板。~毯。 7.所在空间或区域的部位:~点。目的~。 8.人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位置:易~以处。 9.表示思想或行动的某种活动领域:见~。境~。心~。 10.底子:质~。
[ de ] 结构助词,用在词或词组之后表示修饰后面的谓语:慢慢~走。
详细释义:
(1) 用在状语和中心词之间 。如:他认真地学习;天气渐渐地冷了;有计划地安排生活。又表示动态,相当于“着”。
(2)常附在立、卧、坐等不及物动词的后头:
后妻向床上卧地不起。——《舜子变文》
(3) 还用于状语后或补语前:
相看月未坠,白地断肝肠。——唐· 杜甫《越女词》
基本词义:
(4) 同本义,与“天”相对:
立字士力于一者为地。——《春秋·元命苞》
土乙力为地。——《尔雅·释地》
地生养万物。——《管子·形势解》
(5) 地面;陆地 :
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乐府诗集·木兰诗》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唐· 李白《静夜思》
(6) 土地;田地:
殚其地之出。——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7) 又如:湿地;好地;下地干活儿;地头(地上,与天上相对;方面);地灵(土地山川的灵秀之气)
(8) 领土,属地;地区:
而安陵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战国策·魏策》
(10) 地方;场所 :
此地空余黄鹤楼。——唐· 崔颢《黄鹤楼》
英雄无用武之地。——《资治通鉴》
(11) 路程;面积 :
那轿夫抬进去,走了一射之地。——《红楼梦》
(12) 言语和行动可以回旋的地方 :
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庄子·养生主》
组词:地板 地板蜡 地磅 地保 地堡 地崩山摧 地表 地表火 地鳖虫 地波 地步 地财 地层 地产 地秤 地磁
造句:
1. 每个人都在寻找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
2. 一般地说,离赤道越近,气温越高,但也有例外。
3. 由于状态不佳,他在比赛中输得一败涂地。
4. 每次下地,赵大叔都要嘱咐赶牲口的人小心点。
5. 目的:比较不同地区市售桑枝中黄酮成分的含量,以评价药材质量。
3. 水的繁体字怎么写
水没有繁体字。
解析:水是传承字。从古代到今一直都是只有一个形态,就是“水”。" 繁体字"这个词只在一个字存在简化字时使用,如某汉字无对应的简化字,则属于传承字范畴。
水:shuǐ
1、一种无色、无臭、透明的液体:水稻。
2、河流:汉水。
3、江河湖海的通称。水到渠成(喻条件成熟,事情就会顺利完成)。
4、液汁:水笔。
5、指附加的费用或额外的收入:贴水。
6、指洗的次数:这衣服洗过两水了。
7、姓。
字形演变:
扩展资料:
造字本义:名词,从山岩或峭壁上飞溅而下的山泉。《说文解字》:水,凖也。北方之行。象众水并流,中有微阳之气也。凡水之属皆从水。
白话版《说文解字》:水,平度的标准。在五行中,水代表北方的属性。字形像众水同流,中间的一竖 | 表示藏在水中的微阳气息。所有与水相关的字,都采用“水”作边旁。
相关词汇:
1、水果[shuǐ guǒ]
可以吃的含水分较多的植物果实的统称,如梨、桃、苹果等。
2、苦水[kǔ shuǐ]
因含有硫酸钠、硫酸镁等无机盐而味道苦的水。
3、风水[fēng shuǐ]
指住宅基地、坟地等的地理形势,如地脉、山水的方向等。
4、河水[hé shuǐ]
河里的水,含有碳酸盐、硫酸盐及钙等溶解物与海水主要含有氯化物和钠有区别。
5、水车[shuǐ chē]
使用人力或畜力的旧式提水灌溉工具。
4. 崖的繁体字怎么写
该字即为“崖”的繁体字。
崖[yá]
一、基本释义:
1. 高地的边,陡立的山边:山~。悬~。~谷。~壑。~壁。~葬(悬棺葬)。~岸。悬~勒马。
2. 边际:~略(大略,梗概)。
二、组词:
1. 崖壁[yá bì]
山崖的陡立面。 唐 杜甫 《郑典设自施州归》诗:“孟冬方首路,强饭取崖壁。
2. 石崖[shí yá]
犹石壁。唐 元结 《大唐中兴颂》:“石崖天齐,可磨可镌,刊此颂焉,何千古年!” 宋 张耒 《石楼》诗:“声驱石崖动,气抱晴日冷。”
3. 蚕崖[cán yá]
关名。在 四川省 都江堰市 西北。其处江山险绝,凿崖通道,有如蚕食,故名。唐 杜甫 《赠王二十四侍御契》诗:“ 漰口 江如练, 蚕崖 雪似银。” 仇兆鳌 注引《寰宇记》:“ 蚕崖 ,在 导江县 西北四十七里。” 明 杨慎 《七盘劳歌》:“ 蚕崖 白云上,鸟道金天西。”参阅《元和郡县志·彭州》。
4. 青崖[qīng yá]
青山。《艺文类聚》卷九一引 南朝 宋 刘义庆 《山鸡赋》:“临渌湍而映藻,傍青崖而妍飞。” 唐 杜甫 《又雪》诗:“南雪不到地,青崖沾未消。”
5. 梯崖[tī yá]
攀登山崖。《宋史·方技传上·赵自然》:“﹝ 赵抱一 ﹞俄至山崖绝顶,见数人会饮,音乐交奏,与人间无异。 抱一 骇而不测。会巡检使过其下,闻乐声,疑羣盗欢聚,集村民梯崖而上。至则无所睹, 抱一 独在。”
5. 午的繁体字怎么写
答案:繁体字为:午
午
详细释义
通“仵”。违反
午其众以伐有道,求得当欲,不以其所。——《礼记·哀公问》
朝臣舛午。——《汉书·刘向传》
通“迕”。抵触,相遇
视可午其军、取其将…若是则为利者不攻也。——《荀子·富国》
纵横相交
度尺而午。——《仪礼》。郑玄注:“一纵一横曰午。”
又如:午午(交错杂沓的样子);午道(纵横交贯的要道);午贯(十字形交叉贯穿);午割(交叉切割)
(象形。本义:御马索)
同本义
[甲骨文“午”字]疑当是索形,殆驭马之辔也。——郭沫若《甲骨文字研究》
地支的第七位
与天干相配,用以纪年
太岁在午曰敦羊。——《尔雅》
用以纪月。即农历五月
午,五月阴气午逆阳,冒地而出。——《说文》
用以纪日
庚午之日,日始有谪。——《左传》
用以纪时,即十一时至十三时;正午,白天十二时
午战于彼。——《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时已过午。——《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过午已昏。——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又如:午枕(午睡);午牌(午时);午晌(晌午);午炮(正午的号炮);午火(正午烈日);午天(中午);午斋(中午的斋食);午暑(中午的暑气);午漏(午时滴漏);午际(午初);午上(中午前);午潮(正午的潮水);午茶(午饭后的茶水)
十二肖属马,因亦为马的代称 。
如:午日三公(马)
干支逢五日午。亦特指五月初五 。
如:端午;重午;午月(五月);午节(端五节)
古人以十二支配方位,午为正南,因以为南方的代称 。
如:午上(南方的上空)
组词
午睡 正午 上午 午间 下午午觉 中午 午时 午休 傍午亭午 端午 午前 午餐
6. 地字繁体字怎么写
“地”字的繁体字是:【地】【地】拼音:dì,de笔画:6五笔:FBN部首:土结构:左右结构异体字:坔 埅 埊 墬 嶳 笔顺:横、竖、提、横折钩、竖、竖弯钩释义:[ dì ] 1.人类生长活动的所在:~球(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
~心说。 2.地球或地球的某部分:~质。
~壳。 3.地球表面7a686964616fe4b893e5b19e31333365646339除去海洋、江河、湖泊的部分:陆~。
~下。 4.地球表面的土壤:土~。
田~。~政。
~主。 5.地球上的一个区域:~区。
此~。 6.建筑材料铺成的平面:~板。
~毯。 7.所在空间或区域的部位:~点。
目的~。 8.人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位置:易~以处。
9.表示思想或行动的某种活动领域:见~。境~。
心~。 10.底子:质~。
[ de ] 结构助词,用在词或词组之后表示修饰后面的谓语:慢慢~走。详细释义:(1) 用在状语和中心词之间 。
如:他认真地学习;天气渐渐地冷了;有计划地安排生活。又表示动态,相当于“着”。
(2)常附在立、卧、坐等不及物动词的后头:后妻向床上卧地不起。——《舜子变文》(3) 还用于状语后或补语前:相看月未坠,白地断肝肠。
——唐· 杜甫《越女词》基本词义:(4) 同本义,与“天”相对:立字士力于一者为地。——《春秋·元命苞》土乙力为地。
——《尔雅·释地》地生养万物。——《管子·形势解》(5) 地面;陆地 :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乐府诗集·木兰诗》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唐· 李白《静夜思》(6) 土地;田地:殚其地之出。
——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7) 又如:湿地;好地;下地干活儿;地头(地上,与天上相对;方面);地灵(土地山川的灵秀之气)(8) 领土,属地;地区:而安陵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战国策·魏策》(10) 地方;场所 :此地空余黄鹤楼。
——唐· 崔颢《黄鹤楼》英雄无用武之地。——《资治通鉴》(11) 路程;面积 :那轿夫抬进去,走了一射之地。
——《红楼梦》(12) 言语和行动可以回旋的地方 :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庄子·养生主》组词:地板 地板蜡 地磅 地保 地堡 地崩山摧 地表 地表火 地鳖虫 地波 地步 地财 地层 地产 地秤 地磁造句:每个人都在寻找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
一般地说,离赤道越近,气温越高,但也有例外。由于状态不佳,他在比赛中输得一败涂地。
每次下地,赵大叔都要嘱咐赶牲口的人小心点。目的:比较不同地区市售桑枝中黄酮成分的含量,以评价药材质量。
7. 水字繁体字怎么写
水的繁体也是水
【拼音】: shuǐ
【释义】:
1. 一种无色、无臭、透明的液体:水稻。水滴石穿。水泄不通。
2. 河流:汉水。湘水。
3. 江河湖海的通称。水库。水利。水到渠成(喻条件成熟,事情就会顺利完成)。水可载舟。
4. 跋山涉水。依山傍水。
5. 液汁:水笔。墨水。
6. 指附加的费用或额外的收入:贴水。外水。肥水。
7. 指洗的次数:这衣服洗过两水了。
8. 姓。
【笔画数】:4
【部首】:水
【笔顺编号】:2534
【组词】
1. 水合 :shuǐhé ,使某物吸收水,与水结合或者与氢及氢氧根按二者生成水的比例结合(如借化学反应或吸附)。
2. 水红 :shuǐhóng ,指稍深于粉红色的颜色 。
3. 水壶 :shuǐhú, 烧水用的一种金属(器具) 。
4. 水滑 :shuǐhuá ,像沾了水一样滑。
5. 水患 :shuǐhuàn ,由于水涝引起的灾害
【相关谜语】
1.五湖四海皆朋友(打一汉字)水
2.用手拿不起,用刀劈不开,煮饭和洗衣,都得请我来。(打一自然物)水
3.一物生的奇,人人不能离,刀切切不断,钩子钩不起(打一自然物)水
4.时而成烟,时而成线,遇见了海,还能变盐(打一自然物体)水
5.什么越擦越脏(打一日用品)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