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想写 关于打捞溺水人员方法 的文章 找参考资料
1.当溺水者在水面漂浮时,施救者应迅速向水中抛救生圈、木板等漂浮物,让他抓住这些器具不致下沉,或递给溺水者木棍、绳索等拉他脱险。切记:不会游泳者不可直接下水救人。
2.直接下水救护时,如果溺水者尚未昏迷,施救者要特别防止被他抓、抱。不要从正面接近溺水者,而应绕到溺水者的背后或潜入水下,扭转他的髋部使其背对自己; 从后面或侧面托住溺水者的腋窝或下巴使其呼吸,并用反蛙泳或侧泳将其拖带上岸。
溺水者往往张皇失措,会死命抓住一切能够得到的东西,包括拯救者。因此,只要有其他方法将溺水者拉倒岸上,就不要下水去施救。当然,万不得已的情况下,以施救者有能力的前提下,下水施救。没有受过救生训练的施救者下水之前应该有思想准备,此时的溺水者的本能反应,可能使施救力不从心,最终救人不成反而陪上性命。
以下是一些下水施救的常识:
下水前应准备一块结实足够长的长条布或毛巾,救生圈;
如果决定下水救人,尽量不要让溺水者缠上身。如在游向溺水者时,与溺水者正面相遇,必须立刻采用仰泳迅速后退;
在溺水者抓不及处,将布或毛巾,或救生圈递过去,让溺水者抓住一头,自己抓住另一头拖着溺水者上岸;
切记,勿让溺水者抓住你的身体或四肢。若溺水者试图向你靠近,立刻松手游开;
如必须用手去救,且溺水者十分张皇失措,则应从背接近溺水者,从背后把溺水者牢牢抓住,抓住溺水者的下巴,使溺水者仰面,使溺水者的靠近自己的头,并用力用肘夹住溺水者的肩膀。
安慰溺水者,尽量让溺水者情绪稳定;
采取仰泳的方式将溺水者拖回岸;
若溺水者不省人事,可用手抓住溺水者的下巴,游回岸边。
2. 打捞的半命题作文怎么写
打捞阳光一切都会过去,抬头,我还拥有阳光。
——题记远处的梧桐树上还残留着几片枯黄的树叶,像垂暮的老人,在秋风中瑟瑟发抖,却迟迟不肯落下。我沿着公园的小路缓缓地向前走,迎面吹来凉爽的秋风,拂起我的发丝,在我犹豫不安的血液中注入了几丝活力。
路过草坪,听到咿咿呀呀的二胡声,偶尔跟不上节奏,搭不上调,很快又被纠正过来。孩子们在草地上奔跑,手中紧攥着风筝线。
风筝飞得那么高,孩子们笑得那么欢,那笑声似乎通过风筝传到了云中,缥缈不可捉摸,又仿佛飘到了遥远的童年曾几何时,我也和他们一样,奔跑在蓝天白云下,没有烦恼,自由自在。可是,现在的我,被淹没在无穷无尽的试卷里,被沉重的书包压得抬不起头,肩上背负着父母无限的期望。
青春的梦想像巨蟒,不知疲倦地吞噬年轻的个性。耳边似乎还隐隐响着妈妈的斥责声,“你怎么回事,为什么名次又往下掉了?是不是你没有好好听课?我不要你考得多好,只要保持稳定就行……”周围的温度似乎又降低了些,我不禁把头往衣领里缩了缩,心里越发难过,为什么明明那么努力了,却还是考不好?为什么妈妈就不能体谅我一下呢?为什么我们要那么累得活着?就这么漫无目的地走着。
一块青墨色的石阶上,头发花白的老人正在打太极,行云流水般的动作让人心生羡慕。似乎是听到我的脚步声,他睁开眼睛。
我刚想为打扰到他说声抱歉,却听见他说:“小姑娘,要不要一起打太极?”我本想拒绝他,可想到一时也无事可做,便停下了脚步。跟在老人的后面,我笨拙地模仿他的动作,可却一直得不到要领。
忽然听到老人说:“孩子,有什么烦心事吗?”我没说话。他接着说:“这世上不如意的事十之八九,你不能要求事事顺心,你得学着去接受。
记住,阳光总在风雨后。”一瞬间,我似乎明白了什么。
抬头,透过云彩的缝隙,金色的光穿透而下,细细地打碎在草地上,也照进了我的心房,驱散了心中的阴霾,温暖了心中的那一方净土。
3. 为长江沉船的遇难者写封信,怎么写
一、称呼:要根据写信人与收信人之间的关系来决定。
称呼是书信的开头,要顶格写。称呼后面要加冒号。
二、问候语:如“你好”;或“身体好吗”等;
三、正文:这是书信的主要部分,要直截了当地把要告诉对方的内容条理清楚地写下来,要写出真情实感。如果要说的事情不止一件,应每件事写一段。书信不要使用华丽的词语,更不能言不由衷。
正文可以紧接问候语写,也可以另起一行空两格写。
四、祝愿语:正文写完后,通常要向对方表示致敬或祝福。另起一行,空两格写“此致”或“祝你”,再另起一行顶。格写“敬礼”或“健康”等祝愿语
五、署名:在信纸的右下方写上自己的名字,前面还可以注明自己的身份。
六、日期:把写信的具体时间写在署名的正下方,应写清年月日(不写年份是错误的),以备收信人日后查阅。
写完信,填写好信封,贴足邮票,就可以寄出了。
4. 怎样写抗洪抢险短文
今年入夏以来,我国南方各省发生了多年不遇的洪涝灾害。面对肆虐的洪水,全国人民没有被洪水吓倒,大家携力同心,同舟共济,形成强大合力。从政府到民间,从军队到地方,从单位到个人,都发扬了军民团结、干群团结、党群团结的优势,形成一个强有力的救援体系,保证了救援人员和救灾物资的运送,使救援工作迅速取得进展,让受灾群众得到妥善安置。无数撼人心魄、感人肺腑的场面,构成了社会主义大团结大协作的动人画卷。
我跟领导到发生泥石流的河上参加被埋的货运车打捞,可以说在昨天一天的打捞过程中,没有一分钟是不惊险的,也让我真正的体会到了什么是军人气质,谁才是我们最可爱的人,真正目睹了什么是“惊心动魄”,什么是“不畏艰难险阻”,一整天我都在想:如果我是作曲家,我将用最动听的旋律谱写他们、如果我是诗人,我将用最美丽的词汇来描写他们!真心的对那些战斗在抗洪一线的解放军同志们,62616964757a686964616fe78988e69d8331333361306333致于最深切的问候和崇高的敬意,谢谢你们!
在抗洪救灾中,不仅我们的子弟兵、我们的武警战士,每个党员,每一个群众,都行动起来。在这场规模空前的抗洪抢险斗争中,广大军民坚守大堤四十多天,顶住了五次洪峰的冲击,取得了重大胜利。这一胜利的取得,是由于有党中央的坚强领导,有抗洪抢险第一线数百万军民的团结奋战和全国人民的全力支持,有改革开放以来大大发展壮大的物质技术基础,有新中国成立以来经过长期努力建设起来的水利工程体系。我们的人民经受住了考验,我们的党员干部经受住了考验,我们的军队经受住了考验。这充分说明,在中国**的坚强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紧密团结,共同奋斗,就一定能够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经受住一切风险的考验,不断夺取我们事业向前发展的新胜利。
5. 如何写一篇溺水事故100字的日记
无防护网,无警示标语,无警示牌,特别是通往池底的两跑石梯上面没有门上锁,也没有封堵,致使不到11岁的小孩下到冰面滑冰玩耍而落水溺亡。
2013年3月9日18时许,5名小学生在山西省河津市僧楼镇北王堡村农田一蓄水池涉水时,发生意外溺水身亡。经全力打捞搜寻,截至当日20时20分,5名小学生尸体被全部打捞出水。经查,事件发生的原因是,这几名学生周六节假日结伴到蓄水池边玩耍,意外溺水。
2013年4月28日下午,湘乡市育塅乡发生一起四名小学生意外溺亡事故。据通报,28日下午,湘乡市育塅乡大桥学校三名五年级女生和一名四年级女生参加完期中考试放学回家后,一起外出游玩。在下午三点半左右,四名女生私自到湘乡市石狮江流域育塅乡松岳村地段下河游泳,不幸意外溺水身亡。
2013年5月5日中午,(北京市)吉利大学一名大二学生在十三陵水库游泳时不幸溺水身亡。接到报警后,消防人员和红箭救援队立即组织搜救。经过搜救人员近七个小时的打捞终于找到了溺水的学生。 2013年5月11日上午11时,广东惠州市博罗县罗阳一中8名初二学生相约一起到东江边烧烤。期间,一名男同学疑误踩江边沙石滑入江中,其4位同学发现后手牵着手去施救,结果不幸一齐落入江中失踪。其余3位同学见此情况立刻报警求助。公安、消防及民间捜救队立即组织搜救。至当晚22时许,5名失踪学生遗体被打捞上岸。
6. 捞铁牛的 写作顺序是什么
《打捞铁牛》这篇文章的写作顺序是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来写:记叙了怀丙和尚捞铁牛的原因、经过和结果。
先讲铁牛被大水冲走,陷在淤泥里,一个和尚主动提出捞铁牛;再讲和尚做捞铁牛的准备工作以及怎样捞起一只只铁牛,其中捞第一只铁牛的过程是文章的重点,捞其余七只,只用了一句话,这样写,既抓住重点又避免了重复;最后才点出和尚的姓名和身份。
《打捞铁牛》出自明代作家冯梦龙的《智囊全集》第六部,原文如下:
宋河中府浮梁,用铁牛八维之,一牛且数万斤。治平中,水暴涨绝梁,牵牛,没于河,募能出之者。真定僧怀丙以二大舟实土,夹牛维之,用大木为权衡状钩牛,徐去其土,舟浮牛出。转运使张焘以闻,赐之紫衣。
译文:宋朝河中府有一座浮桥,用八头铁铸的牛来固定着它,一头铁牛将近几万斤。治平年间,河水暴涨冲断了浮桥,牵动铁牛,沉到河里,朝廷招募能够捞出铁牛的人。
真定有个名叫怀丙的和尚,用两只大船装满泥土,把铁牛系到船上,用大木头做成秤钩的形状钩住铁牛,慢慢地去掉船上的泥土,船浮出水面的同时铁牛浮上来了。转运使张焘听说了这件事,赐给他一件紫色裟衣。
扩展资料:
《打捞铁牛》发生的历史背景
在宋朝时候,有一回黄河发大水,冲断了河中府城外的一座浮桥,黄河两岸的八只大铁牛是拴住浮桥用的,也被大水冲走了,陷在河底的淤泥里。后来有个名叫怀丙的和尚,用自己的知识,用两只大船装满泥土,把铁牛系到船上,用大木头做成秤钩的形状钩住铁牛,慢慢地去掉船上的泥土,把八只笨重的铁牛,一只一只地拖了回来。
这篇文章所讲述的道理
《打捞铁牛》这篇文章叙述了一个“智慧和尚”的故事,在中国古代,因为没有像现在这样先进的起重设备和打捞的技术,所以“智慧和尚”怀丙能够把几万斤重的铁牛从河中捞出来,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这篇文章告诉我们要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善于变通,开动脑筋,事情就会有好的结果。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打捞铁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