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冒水、冒汗、冒出的拼音
1、冒水: mào shuǐ,冒声母是m,韵母是ao,声调是四声,水声母是sh,韵母是ui,声调是三声
2、冒汗: mào hàn,汗声母是h,韵母是an,声调是四声
3、冒出: mào chū,出声母是ch,韵母是u,声调是一声
相关字义:
冒:mào、mò
一、mào:
1、透出;往上升,如:冒汗;冒烟;冒火苗子。
2、顶着;不顾(危险、恶劣环境等),如:冒雨;冒险。
3、鲁莽;轻率,如:冒失;冒昧。
二、mò:
冒顿,秦汉时匈奴族首领。公元前209年杀父自立为单于。先后打败了东胡、月支、丁零、楼烦、白羊,并进占秦的河套地区,把势力发展到长城以南。
扩展资料
冒,部首为冂,一般情况下做动词,亦可作名词,或是形容词。组词有冒烟、冒险、冒雨、冒昧、冒尖等。
相关词汇:
1、冒烟:烟雾的升起和消失。
2、冒险:不顾危险地进行某种活动:冒险家。冒险行为。
3、冒雨:顶着雨这个城市的居民冒雨欢迎我们。
4、冒昧:(言行)不顾地位、能力、场合是否适宜(多用作谦辞):不揣冒昧;冒昧陈辞。
5、冒尖:装满而且稍高出容器:筐里的菜已经冒尖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冒
2. “冒”字怎么写
一、冒的写法:
二、冒的笔顺:
三、读音[ mào ]的释义:
1、透出;往上升:~汗。~烟。~火苗子。
2、顶着;不顾(危险、恶劣环境等):~雨。~险。
组词:冒烟、冒险、冒雨、冒昧、冒尖
四、读音[ mò ]的释义:
〔冒顿〕(?—前174)秦汉时匈奴族首领。公元前209年杀父自立为单于。先后打败了东胡、月支、丁零、楼烦、白羊,并进占秦的河套地区,把势力发展到长城以南。他加强内部组织,建立军政制度,发展草原经济,势力十分强大。公元前201年,南下攻至晋阳(今山西太原)。
组词:冒顿、冒名接脚
扩展资料
一、字源演化:
二、说文解字:
文言版《说文解字》:冒,冡而前也。从冃,从目。
白话版《说文解字》:冒,蒙覆着眼睛前进。字形采用“冃、目”会义。
三、相关组词:
1、冒尖[mào jiān]
装满而且稍高出容器:筐里的菜已经~了。
2、冒犯[mào fàn]
言语或行动没有礼貌,冲撞了对方:~尊严。孩子不懂事,对您多有~,请原谅。
3、冒顶[mào dǐng]
地下采矿时,巷(hàng)道或开采区的顶板塌下来,造成事故。
4、假冒[jiǎ mào]
冒充:认清商标,谨防~。
5、冒顿[mò dú]
(?—前174)秦汉时匈奴族首领。
3. 形容出汗的句子
1. 我热的汗流浃背,晶莹的汗水如同雨水般不停滴落,打湿我身下的大片土地。
2. 炎炎烈日烤着大地,刚上完一节体育课汗流浃背的我们纷纷拿着水瓶向灌水处飞奔.一滴一滴的汗水从额头上滴下,真渴望下一场雨驱赶掉暑日的闷热!
3. 热的汗流浃背,晶莹的汗水如同雨水般不停滴落,沾湿了我的衣裳。
4. 夏天的太阳像个大火炉,把大地烤得发烫,就连空气也是热烘烘的,人一动就浑身冒汗。
5. 额头一直挂着汗珠,不是锻炼而出汗,而是虚汗。
6. 七月的天气,太阳正毒,晒得人汗珠往下直滚。
7. 可是过了一会儿,王者已经累得气喘吁吁、上气不接下气了.此时,他已经从第一名落后到了第四名,豆大的汗珠从他的脸颊上流了下来,他好像有点坚持不住了。
8. 穿着白衬衫和蓝色的学生裤,胖墩墩的像个小东瓜,又像是个胖鼓鼓的花生米.她的名字就叫小胖.她跑起来很吃力,脸蛋累得通红,微微凸出的前额渗出细小的汗珠。
9. 母亲看着他(她)的脸,许多豆大的汗珠挨着两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