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写状物文
状物的“状”是陈述或描摹的意思,也就是有条有理地用语言文字表现或说明情况、形状和特征等。
“物”包括方面很广,在小学作文训练中,多指一些学习用品,生活用品,动物植物等。“状物”就是要求小学生把观察到的某物的形状、颜色、构造的成因等等以及由此产生的联想,受到的启迪,真实而细致地描绘出来,使读者对这一物体的特征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要写好状物的文章,达到预期的写作目的,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要注意仔细观察。天下万物千姿百态,各有其独自特点,要想充分写出某一物的特点,就要求我们在观察时,一方面要细致观察“物”的外部形态:形状、大小、色彩等;另一方面要注意“物”是否有变化过程,要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去考查。
2.要时刻注意围绕中心状物。无论是选材,还是描写,都要根据中心思想的需要而定,以便笔力集中,写得更深刻,更细腻,“物”的形象更为丰富。
这次作文的中心应是“最心爱”,也就是要求表达自己对某物的喜爱之情,这既要求所写内容一定要让人觉得可爱,又要求所写内容确实可爱,在立意上不能出现偏差。3.使用多种方法来描绘事物,特别要注意细节的刻画。
我们可以采用比喻、拟人等手法来增添文章的情趣,还可以用动静结合的办法使“物”活起来,在可能的情况下可以插入一些与所写“物”有关的故事、传说(要少而精)等,使内容更为丰富。4.要展开丰富的联想。
描写事物离不开作者的情感与体会,抓住事物特点,将自己的体会联想与事物的特点融为一体,就可以达到状物寄情的效果。而文章融入作者丰富的联想,就会使内容更充实,更耐人回味。
不过要注意,联想要以真实的事实为依据,不要完全脱离实际的胡编乱造。5.可以深入挖掘,使立意更深刻。
在达到一般状物文章的要求之后,有能力的同学也可以做进一步思考,挖掘出物与物之间的内在联系,挖掘蕴含在“物”中的某种启迪人的生活哲理和美好情趣,运用“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方法予以表达。或者一、学习目标:能力目标:1. 养成仔细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培养积累写作素材的能力。
2. 了解状物类文章的特点,学习状物类文章的写法。3. 学会通过观察、思考、想象、阅读等方式积累素材。
情感目标:1. 培养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2. 学习通过文章的描写来抒发自己的感情。
二、重点、难点:重点:仔细观察周围事物,学写状物类文章。难点:所写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
三、重点解读分析何为状物类文章 物,大体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动物,如马、牛、羊等;一类是植物,如花、草、树等;还有一类是静物,如书、文具、小闹钟等,也称为物品。写状物作文,就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去描绘这些物体,表达出我们的感情。
进行状物作文训练能够培养和提高同学们观察事物、认识事物的能力。然而,正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写状物作文,不仅仅要写清楚这个动物,植物,或者物品本身是什么样的,还要通过所写的物表达思想——感受、情感、评价、意义等,也就是要做到主题突出。
这是状物作文的根本所在。状物作文一般的写法是:状物作文=本物+故事+情感。
“本物+故事+情感”是写所有状物作文的普遍规律,无论写什么物都包括这三个部分。 本物包括:来历、外表形象、内部结构、用途等。
这是状物作文的起点。 故事包括:符合主题要求的物本身的故事、物与自己的故事、物与他人的故事等。
这是状物作文的核心。 情感包括:与主题要求相一致的情感抒发、意义评价、感受理解等。
这是状物作文的根本。一篇状物作文有以下三个方面的要求:1. 写出该物特点。
只有把物品的形象描写得具体、有特点,才能给人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例如:“这盏小台灯全身披着粉红色的外衣。
蘑菇盖儿形的灯罩罩着奶白色的灯泡。灯柱是一根圆形的管子,光洁如玉。
灯座是长方形的,揭开盖子一看,还是一个漂亮的文具盒呢。最有趣的是灯座上伸出的两只小手臂——两根细细的粉红色的横竿……”(习作《台灯》)如此描写就把台灯的外形展现在读者眼前了。
2. 充分展开联想。要把物品写“活”,还必须结合物品的形象展开恰当的联想。
例如:“这匹瓷马好威武啊!它高昂着头,好像在远眺;它张大了嘴在长啸……奋起前蹄,要腾空而起,那强壮的后腿,微微弯曲,好似鼓足了劲,已经做好了冲锋陷阵的准备。脖子底下的那个铃铛,小巧玲珑,在马奋力奔跑时准会发出清脆动听的叮当声……我久久地端详着这匹千里马,仿佛自己正骑在它的背上,向前驰骋……”(习作《瓷马》)这些丰富的联想以形传神,使瓷马跃然纸上。
3. 倾注自己的感情。在描写物品的外形、结构、用途后,还要倾注自己的感情,喜爱或赞美之情。
例如:“小闹钟啊,你日日夜夜,分分秒秒,毫不疲倦,不停息地向前走,向我准确地报时,使我的生活、学习有条不紊;你那清脆悦耳的铃声常催促着我抓紧时间,争分夺秒……小闹钟啊,你是我最忠实的朋友。”(习作《小闹钟》)托物言情,使文章的内涵丰富而深刻。
动物的写法 同学们,你饲养过小动物吗?你仔细观察过身边的小动物吗?要想写好动物首先就得熟悉它。
2. 怎么样写状物文
状物文是以状物为主的记叙文,重在叙述描写具体事物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外部特征及其性质、功能用等内在特征。按其描述对象可以分为三种基本类型:一写小物件,如学习用口等;二写小动物,包括鸟兽虫鱼等;三写植物类。写状物文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分步观察 有序记叙
观察是状物的基础,可从静态到动态,按一定的顺序进行。静态观察可以看清事物的具体形态。如《一分硬币》就可按大小、形状、颜色、正反面图案分五步观察。事物总是运动着的,因此观察要从静态到动态,注意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如对动物的住、吃以及各种活动,植物的生长成熟的过程都必须进行动态的观察。
状物要有序记叙,可按观察的顺序进行,也可按事物发展变化的顺序进行。
二、展开联想生动描写
写好状物文不仅需要仔细的观察,而且需要展开丰富的联想,只有这样才能使“物”显得生动形象,才能表现作者对“物”的感情态度。
展开联想可用比喻法,拟人法。比喻法即由眼前事物想到另一事物。再用比喻词引出,如一事物“仿佛”、“好像”另一事物。凡是物之间在形状、颜色、声音、精神方面相关的都可用比喻法联想。拟人法。即把物想象成人,再以人的性格特征来状物,这样就可以写出“物”的“人性”。
生动的状物,描写是不可缺少的。描写可分为直接描写,即直接描写事物鲜明的特点;间接描写,即通过观察者的内心活动来间接写物。
三、由表及里赞美品格
绚丽姿的事物,不仅给我们以生活的启迪。如小闹钟“滴答”、“滴答”,永不停息,催人奋进;小蚂蚁团结协作,锲而不舍;铺路石。默默无闻,无私奉献。。不值得赞美吗?状物应由表及里,挖掘事物值得赞美的内在的品格。
3. 如何写状物文
状物的“状”是陈述或描摹的意思,也就是有条有理地用语言文字表现或说明情况、形状和特征等。
“物”包括方面很广,在小学作文训练中,多指一些学习用品,生活用品,动物植物等。“状物”就是要求小学生把观察到的某物的形状、颜色、构造的成因等等以及由此产生的联想,受到的启迪,真实而细致地描绘出来,使读者对这一物体的特征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要写好状物的文章,达到预期的写作目的,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要注意仔细观察。天下万物千姿百态,各有其独自特点,要想充分写出某一物的特点,就要求我们在观察时,一方面要细致观察“物”的外部形态:形状、大小、色彩等;另一方面要注意“物”是否有变化过程,要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去考查。
2.要时刻注意围绕中心状物。无论是选材,还是描写,都要根据中心思想的需要而定,以便笔力集中,写得更深刻,更细腻,“物”的形象更为丰富。
这次作文的中心应是“最心爱”,也就是要求表达自己对某物的喜爱之情,这既要求所写内容一定要让人觉得可爱,又要求所写内容确实可爱,在立意上不能出现偏差。3.使用多种方法来描绘事物,特别要注意细节的刻画。
我们可以采用比喻、拟人等手法来增添文章的情趣,还可以用动静结合的办法使“物”活起来,在可能的情况下可以插入一些与所写“物”有关的故事、传说(要少而精)等,使内容更为丰富。4.要展开丰富的联想。
描写事物离不开作者的情感与体会,抓住事物特点,将自己的体会联想与事物的特点融为一体,就可以达到状物寄情的效果。而文章融入作者丰富的联想,就会使内容更充实,更耐人回味。
不过要注意,联想要以真实的事实为依据,不要完全脱离实际的胡编乱造。5.可以深入挖掘,使立意更深刻。
在达到一般状物文章的要求之后,有能力的同学也可以做进一步思考,挖掘出物与物之间的内在联系,挖掘蕴含在“物”中的某种启迪人的生活哲理和美好情趣,运用“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方法予以表达。或者一、学习目标:能力目标:1. 养成仔细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培养积累写作素材的能力。
2. 了解状物类文章的特点,学习状物类文章的写法。3. 学会通过观察、思考、想象、阅读等方式积累素材。
情感目标:1. 培养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2. 学习通过文章的描写来抒发自己的感情。
二、重点、难点:重点:仔细观察周围事物,学写状物类文章。难点:所写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
三、重点解读分析何为状物类文章 物,大体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动物,如马、牛、羊等;一类是植物,如花、草、树等;还有一类是静物,如书、文具、小闹钟等,也称为物品。写状物作文,就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去描绘这些物体,表达出我们的感情。
进行状物作文训练能够培养和提高同学们观察事物、认识事物的能力。然而,正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写状物作文,不仅仅要写清楚这个动物,植物,或者物品本身是什么样的,还要通过所写的物表达思想——感受、情感、评价、意义等,也就是要做到主题突出。
这是状物作文的根本所在。状物作文一般的写法是:状物作文=本物+故事+情感。
“本物+故事+情感”是写所有状物作文的普遍规律,无论写什么物都包括这三个部分。 本物包括:来历、外表形象、内部结构、用途等。
这是状物作文的起点。 故事包括:符合主题要求的物本身的故事、物与自己的故事、物与他人的故事等。
这是状物作文的核心。 情感包括:与主题要求相一致的情感抒发、意义评价、感受理解等。
这是状物作文的根本。一篇状物作文有以下三个方面的要求:1. 写出该物特点。
只有把物品的形象描写得具体、有特点,才能给人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例如:“这盏小台灯全身披着粉红色的外衣。
蘑菇盖儿形的灯罩罩着奶白色的灯泡。灯柱是一根圆形的管子,光洁如玉。
灯座是长方形的,揭开盖子一看,还是一个漂亮的文具盒呢。最有趣的是灯座上伸出的两只小手臂——两根细细的粉红色的横竿……”(习作《台灯》)如此描写就把台灯的外形展现在读者眼前了。
2. 充分展开联想。要把物品写“活”,还必须结合物品的形象展开恰当的联想。
例如:“这匹瓷马好威武啊!它高昂着头,好像在远眺;它张大了嘴在长啸……奋起前蹄,要腾空而起,那强壮的后腿,微微弯曲,好似鼓足了劲,已经做好了冲锋陷阵的准备。脖子底下的那个铃铛,小巧玲珑,在马奋力奔跑时准会发出清脆动听的叮当声……我久久地端详着这匹千里马,仿佛自己正骑在它的背上,向前驰骋……”(习作《瓷马》)这些丰富的联想以形传神,使瓷马跃然纸上。
3. 倾注自己的感情。在描写物品的外形、结构、用途后,还要倾注自己的感情,喜爱或赞美之情。
例如:“小闹钟啊,你日日夜夜,分分秒秒,毫不疲倦,不停息地向前走,向我准确地报时,使我的生活、学习有条不紊;你那清脆悦耳的铃声常催促着我抓紧时间,争分夺秒……小闹钟啊,你是我最忠实的朋友。”(习作《小闹钟》)托物言情,使文章的内涵丰富而深刻。
动物的写法 同学们,你饲养过小动物吗?你仔细观察过身边的小动物吗?要想写好动物首先就得熟悉它们,仔细。
4. 怎样写好状物文
如何写好状物文章呢?请大家牢记以下五点:
(一)交代来历
文章开头用一、两句话介绍物品的历来,自然地引出下文。
(二)具体描述
通过颜色、形状把物品外形准确勾勒出来,写出特点给人以鲜明的感觉。多用一些恰当的修辞手法,展开合理的想象。赋予它情感,就会使物品活生生地跃然纸上。
(三)动静结合
先写静态的外形特点,再写它的动态。这样会增添一些情趣,写出的文章也会更加生活。
(四)说明功能
每件物品都有它独特的作用,一般来说,这类文章要在结尾处说明一下物品的作用这样会更加突出这件物品的特点。
(五)融进感情
字里行间要流露出作者对所描述的物品的喜欢、珍惜之情,这样会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5. 怎么写“写景状物文”
1.分类描写法
分类描写是按描写对象的不同类别,如天地、山川、草木、虫鱼等,或不同方面,如形状、颜色、声音等的顺序来写的。因此描写时,不一定要交代观察点,也不一定要按时间或空间的顺序进行描写。采用分类描写法要把握景物的总特征和各类景物特征的关系。描写各类景物时,都要围绕景物的总特征。采用分类描写法,还要注意准确地“分门别类”,避免重复交叉。
2.围绕中心法
我们描写景物时,不可能把看到的全部写下来,而且也不必要全写。围绕中心法就是根据文章中心的需要,选择有关的景物进行描写。采用围绕中心描写景物,首先要确定文章的中心。有了中心,写景就有了主心骨。中心的确定来自对景物的细致观察。通过观察,抓住景物的主要特点,这就是文章中心。中心确定以后,就要对观察到的景物进行筛选。能表现中心的就要进行细致的描绘。能衬托中心的也要进行必要的描写。与中心无关的,就略去不写。
3.移步换景法
移步换景法一般适合于游记或参观记,描写景物时,人走景移,随着观察点的变换,不断展现新画面。采用移步换景法描写景物时,首先要把观察点的变换交代清楚。这样,读者才能清楚地知道游览或参观的路线。其次要把移步中或移步后所见到的景物具体地展现出来,使读者看到一幅幅绚丽多彩、内容丰富的生动画面。采用移步换景法描写景物时,要注意围绕一个中心展示不同的画面,避免有支离破碎的感觉。其次要进行精心的剪裁,要把一路上最有特色的景物描绘出来,删去一般性的描写,避免记流水帐。
4.定景换点法
同一景物,从不同的位置去看,所呈现的面貌是完全不同的。采用定景换点法描写景物就是把不同位置观察到的景物的差异写出来。采用定景换点法描写景物首先要把观察点的变化情况交代清楚,使读者知道是在什么地方观察到的。其次交代观察点时要按一定的顺序,或由下至上,或由上至下,或由远及近,或由近及远,或由左到右,或由右到左。此外描写景物时,注意从不同的侧面去反映,使读者对景物有整体感。
5.定点换景法
运用定点换景法描写景物,首先在观察景物时要注意选择好观察点。因为表现同一事物时,立足点不同,观察的“方位”、“角度”不同,呈现的面貌也各不相同,表达效果大不一样。其次描写时要注意把观察点交代清楚,即使不用文字作专门说明,也应该让读者能从描写中领会到作者观察的立足点和角度方位。此外,描写时要按照一定顺序,即由近及远或由远及近,由高到低或由低到高,从左到右或从右至左等等。这样可以把景物写得层次清楚,鲜明逼真,有立体感,给读者以如临其境,如在目前的感受。
6.日内变化法
同一景物在一天内不同的时刻,景色是不一样的。采用日内变化法描写景物,我们必须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去勾画景物的不同画面,并做到各有侧重,避免画面相似。采用日内变化法描写景物,不能只改变景物的地点,但是侧重点可以变化。这样,才能做到同中有异。
7.随时变化法
随时变化法一般运用于描写日出、月上、日落、月夕等天空的景色变化,以及描写刮风、下雨、下雪等气色变化。采用随时变化法描写景物,一定要注意仔细观察时间的推移过程中,景物所发生的细微变化,这样才能言之有物。在描写景物时,要把时间的变化交代清楚,这样能反映景物变化的时间进程感。其次要把景物在各个时间里自身特征的变化描写具体,使读者好像看到一场景物变化的小电影。学校,家教,一个也不能少!北京家教信息网
8.季节特征法
采用季节特征法描写自然景物,一定要对景物四季不同的特征进行仔细观察。描写时,既要逼真地再现具体的时令特征,又要表现景物本身的特征,使时令特征和景物特征融为一体。在描写景物的四季特征时,不能面面俱到,要做到各有侧重。此外,运用季节特征法描写景物时,不能变换景物的地点,要对同一地点的不同季节景色描写。
注意事项
写作写景状物文,同样要求材料的有机搭配。材料与材料之间,都有着密切的关系。一个材料,在一篇文章中,很可能并非只代表一个材料,它是与其它材料共同配合表现文章中心的。因此我们必须强调:材料搭配,在写作写景状物文的时候,也必须作为我们行动的必要准则之一。
写好景物是写作的基本功,只要我们认真观察,勤于动笔,掌握方法,不断学习,就一定能用我们的笔,记叙下多彩的大自然景色,培养我们更加高尚的情操。
6. 状物类作文怎么写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一眨眼的工夫,我在初中的校园里已生活了三个多月。在这段时光里,我认识了许多可爱的同学,熟悉了美丽的校园,适应了老师讲课的方式。
这三个月来,要说哪节课使我上的印象最深刻,那我认为——这节课,我最喜欢。 那是星期五上午最后一节课,我和同学们在教学楼下排好队,怀着好奇的心情朝音乐教室走去,这是我们开学以来的第一堂音乐课,同学们难免激动和兴奋----- 这时,只听见悠扬的琴声从一间屋子里传出,没错!这里就是。
同学们推门而进,教室里每个角落都洒满了阳光,中间摆放着整齐的座椅,前方是一个电视机,旁边有一架端庄大方的黑色钢琴,墙的周围贴满了各种乐器的图画,整个教室充满了音乐的浓厚气息。 同学们坐到了位子上,只看见音乐老师用琶音弹出了上课铃,顿时吸引住了同学们的目光。
“好了,同学们,这是我们升入初中以来第一堂音乐课--------。”老师用无比形象的语言为我们讲述了音乐的基本知识、定律等等。
“翻开课本第4页,闭上眼睛,我们来欣赏一首歌-------” 每个同学都闭上了双眼,静静地等待着音乐的开始-----童声的合唱飘进了我的双耳,那优美的音调,甜美的声音,这不就是“七子之歌”吗?我简直陶醉在其中,一些画面顿时展现在我的眼前---“那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那轻柔的歌声顿时变得雄壮有力,甚至还听到了一些气愤与渴望------我仿佛看到了——看到了我国那一段屈辱的历史,那火烧圆明园的悲惨,林则徐虎门销烟的壮举,王小二血洒山头的悲歌,狼牙山五壮士那惊天地、泣鬼神的呐喊------音乐声缓缓地放慢了速度,我看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人们呐喊欢呼,我看到了97、99年香港、澳门回归时人们激动地泪流满面-----。 一曲终了,我慢慢睁开眼睛,我感到自己心潮澎湃,老师接着为我们讲了这首歌的背景,词作者闻一多那爱国的精神与情怀,无时不让我振奋和激动。
45分钟很快就过去了,我不禁感叹时间过的是那么的快。虽然在以前上过许多爱国教育之类的课,但永远不会象今天这节音乐课那样,所体会到的更加深刻。
一个音符的表示,有时远远比一段文字表达的更强烈。这就是我喜欢音乐的原因。
我爱所有的课程,我爱音乐课。几节课下来。
同学们早以累得头昏脑涨,一个个无精打采地趴在桌子上,直到上课铃响起大家才懒懒散散地拿出课本。“哎——”“啊——”之声不绝于耳。
语文老师挟着几张貌似试卷的东西走进教室,习惯性地向全班同学扫视了一下,眉头立刻皱了起来。师生互相问好后,老师神秘兮兮地说:“我们这节课有些特别,要进行一次语文知识竞赛。”
听老师这么一说,大家的倦意立刻被赶走了,纷纷议论起来:“神秘语文知识竞赛啊?”“听起来好像不错!”“答对会有奖励吗?”“貌似很难的样子。”…… 老师不紧不慢地说:“这次竞赛以小组为单位,答对一题得一分,答错一题扣一分下课后得分最高的小组可免本周周末作业……” “耶!老师万岁!”“老师,我爱你!”教室里顿时沸腾起来,欢呼声不断。
“大家静一静,首先是判断题。在我读完题目后方可抢答。
第一题:屈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对吗?” “不对”老师花音刚落,我们组的小王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给出答案,着实让我们钦佩不已。但现实是残酷的,小王回答错误,我们组被残忍地扣去一分。
接下来的几道题,都挺有难度的,我们大多吃不大准。怎么办呢?与其被别的小组抢得机会,不如冒险一搏。
我灵机一动,拿出一枚硬币“占卜”起来,别说,这招还真管用,好多题目都被我给蒙对了…… 之后,我们有进行了成语的练习。这关相对来说还会是比较简单的,但分数的差距却在此关逐渐拉开。
最后是对语文课内知识的考验,也就是老师给出课文中出现的主人公,让我们来猜课文的标题。小杨的记忆力实在惊人,几年前学过的课文仍记忆犹新,于是这关的分数几乎被她扫荡光了。
“叮铃铃……”下课铃声响了,课我们组的分数和第四组不分上下,于是老师有出了一道附加题:“太白遗风”这句话用于那种行业? 这道题目可把大家给难住了,足足几分钟的沉默,谁也不敢回答,毕竟这道题决定成败,谁都没有把握。 “学校”终于,第四组的小杜打破了沉寂。
“你——确定吗”“确!定!”……“那么,我们就恭喜第………………三组同学。很遗憾,小杜,虽然你的勇气老师很欣赏,但正确答案应该是酒楼。”
…… 虽然这节课已经过去了一段时间,但我仍记忆犹新。因为在这紧张又激烈的竞赛中,我们不仅放松了心情而且增长了见识。
这堂课,我真喜欢。
7. 状物散文怎么写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个道理:状物的散文目的决不是为写物而写物,其归宿在人文性上,就是说,这类散文写物是手段,“写人”才是目的。所谓写人,不是写某个具体的人,而是写一种人品,是作者用来教育他人,希望人们具有这些品质,或以此批评与这些品质相反的品性,或以这些品质自况、自勉。因而,作者在写这类散文时,他所写的物特点不是只要是某物的特点就一点一点全写出来,而是精心选择,选取那些物的特点中可以与某些“人品”相通的特点来写,这就是寄托点,这就是作者的写作目的,这就是这类文章中心所在,这就是作者的匠心。我们据此就可以得出一个“公式”:“物性=人品”。找到了这个“公式”我们就找到了解读状物散文的钥匙。 那么,我们如何运用这个“公式”去解题呢? 我们再来看看这类散文出题的考点: 1 、理解文中的词句含义以及在文中的作用; 2 、文中所描写的对象有何特点; 3 、理清文章的思路; 4 、总结文章的中心。5、明确文章的写法。要解决这些问题,都离不开“物性=人品”的公式。
总之,阅读与鉴赏的所有答案都离不开原作,这是一个原则。状物的散文,有必须抓住物的特性,很多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