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什么叫枕前位和枕后位
枕前位:
枕前位分为左枕前位和右枕前位。
左枕前位,就是胎儿在临分娩时由腹腔进入骨盆通道应该最先进入的是头部,头部俯曲到位的为枕先露,即最先通过的是胎儿的枕骨,胎儿枕骨是相对于母体而言,位于母体骨盆的左前方,就为左枕前位,临床上枕先露占95.55%~97.55%,以左枕前位最多见,一般妊娠晚期胎儿都会自动转成正常胎位。
右枕前位是胎位的一种,挺理想的胎位。
枕后位:
枕后位约占顶先露的25%,多发生于骨盆有轻度狭窄的情况下。此类骨盆的入口前半部可能稍狭窄,影响枕前位儿头的下降、衔接,而后半部则较宽,故胎枕多转向后方入盆,如宫缩良好,约90%以上将转成枕前位娩出,约5%不能转为前位而成为“持续性枕后位”,最后转成“正枕后位”娩出。
扩展资料
胎位:
顶先露,枕骨在骨盆左侧,朝前,则胎位为左枕前位,是最常见的正常胎位,也是比较容易顺生的胎位。
胎位为先露部的代表在产妇骨盆的位置,亦即在骨盆的四相位--左前、右前、左后、右后。
顶先露的代表骨为枕骨(occipital,缩写为o);臀先露的代表骨为骶骨(sacrum,缩写为s);面先露的为下颏骨(mentum,缩写为m);肩先露的代表骨为肩胛骨(scapula,缩写为sc)。
胎位的写法由三方面来表明:
1、代表骨在骨盆的左侧或右侧,简写为左(l)或右(r);
2、代表骨名称,如顶先露为“枕”,即“o”,臀先露为“骶”,即“s”,面先露为“颏”,即“m”,肩先露为“肩”,即“sc”;
3、代表骨在骨盆之前、后或横。例如顶先露,枕骨在骨盆左侧,朝前,则胎位为左枕前(loa),为最常见之胎位。
参考资料:搜狗百科——左枕前位
2. 什么枕着什么写句子
) 风,悄悄的,把美梦埋葬,枕着一缕馨香恬然入眠。一份无法抑止的忧伤,一份永远痴缠的记忆,翻开一生的惆怅,那些遥远的往事,重复着久违难忘的铭心。蓦然回首,却恍若隔世!
2) 踩着您的肩膀成长,却不屑您的脊梁被压弯。枕着您的臂膀入眠,却不屑您的肌肉已发酸。乘着您的翅膀飞翔,却不屑您的累累创伤。父亲,您是我思念里的牵绊,带上它,与您风雨共闯!
3) 喜欢枕着你的香水味,在甜蜜中慢慢入睡;战胜心底的自卑,给你爱恋的完美;给你真爱心中无愧,一生相依永远无悔;真爱永远不是罪,爱人眼中你最美!
4) 阳光下打盹,细雨中漫步,夜灯下读书,或枕着幽窗入梦,梦回一次长安,和某个诗客,裁景对句,片刻光阴即是一世。
5) 在露台,好咖啡信手拈来。枕着阳光,点上一杯咖啡,在时间慢慢徜徉中,感悟宁静的快乐。
6) 枕着我的思念,夜夜好梦连连;舔着我的柔情,生活比蜜还
3. 怎么知道自己属于枕前位还是枕后位
自己很少能感觉出来吧,我都是看医生给的检查单上胎位缩写,我的是LOA,左枕前,你可以看看检查单对照下下面的胎位缩写~
胎位缩写常识 胎位为先露部的代表在产妇骨盆的位置,亦即在骨盆的四相位--左前、右前、左后、右后。
顶先露的代表骨为枕骨(occipital,缩写为O);臀先露的代表骨为骶骨(sacrum,缩写为S);面先露的为下颏骨(mentum,缩写为M);肩先露的代表骨为肩胛骨(scapula,缩写为Sc)。
胎位的写法由三方面来表明:
1、代表骨在骨盆的左侧或右侧,简写为左(L)或右(R);
2、代表骨名称,如顶先露为“枕”,即“O”,臀先露为“骶”,即“S”,面先露为“颏”,即“M”,肩先露为“肩”,即“Sc”;
3、代表骨在骨盆之前、后或横。例如顶先露,枕骨在骨盆左侧,朝前,则胎位为左枕前(LOA),为最常见之胎位。
各胎位缩写如下:
顶先露有六种胎位:
左枕前(LOA) 左枕横(LOT) 左枕后(LOP) 右枕前(ROA) 右枕横(ROT) 右枕后(ROP)
臀先露有六种胎位:
左骶前(LSA) 左骶横(LST) 左骶后(LSP) 右骶前(RSA) 右骶横(RST) 右骶后(RSP)
面先露有六种胎位:
左颏前(LMA) 左颏横(LMT) 左颏后(LMP) 右颏前(RMA) 右颏横(RMT) 右颏后(RMP)
肩先露有四种胎位:
左肩前(LScA) 左肩后(LScP) 右肩前(RScA) 右肩后(RScP)
4. 枕后位怎么调整
胎位异常是造成难产的常见因素之一。分娩时枕前位(正常胎位)约占90%,而胎位异常约占10%,其中胎头位置异常居多,因胎头在骨盆腔内旋转受阻造成的持续性枕横位、持续性枕后位,可以影响自然分娩率。胎头以枕后位或枕横位衔接,在下降过程中,如给予适当处理可转成枕前位而自然分娩。
按产程常规处理,产妇精神紧张、疲乏无力,给予心理疏导,鼓励产妇增强分娩信心,必要时给予镇静、补液,及时排空膀胱,查清胎方位,未破膜者行人工破膜,如为左枕横位、左枕后位者,取右侧俯卧位,右腿后伸,左腿屈曲于腹前。右枕横位、右枕后位者,取左侧俯卧位,左腿后伸,右腿屈曲于腹前。使胎背依靠重力作用沿较短途径旋转至枕前位。同时必须加强宫缩,依靠产力和二重力作用迫使胎儿旋转,当胎位转正后,胎头会有明显下降,肛门括约肌松弛,产妇便意明显,再保持体位约2~3次阵缩后,即可摆正体位用力分娩,若内诊仍有少许宫颈未退缩,可于宫缩间歇时用手指上推宫颈至耻骨弓后方,宫缩后退出手指,宫口即随之开全。观察记录产程进展和胎儿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