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劳伦斯写的是什么
劳伦斯著作年表 1911《白孔雀》 (The White Peacock, 长篇小说) 1912《逾矩的罪人》 (The Trespasser, 长篇小说) 1913《爱情诗集》 (Love Poems and Others, 诗集) 《儿子与情人》 (Sons and Lovers, 长篇小说) 1914《孀居的霍尔罗伊德太太》 (The Widowing of Mrs. Holroyd, 剧本) 《普鲁士军官》 (The Prussian Officer and Other Stories, 短篇小说集) 1915《虹》 (The Rainbow, 长篇小说) 1916《意大利的黄昏》 (Twilight in Italy, 游记) 《阿摩斯》 (Amores, 诗集) 1917《瞧,我们走过来了》 (Look! We Have Come Through! 诗集) 1918《新诗集》 (New Poems, 诗集) 1919《海湾》 (Bay, 诗集) 1920《一触即发》 (Tough and Go, 剧本) 《恋爱中的女人》 (Women in love, 长篇小说) 《误入歧途的女人》 (The lost Girl, 长篇小说) 1921《欧洲历史上的运动》 (Movement in European History, 论文) 《精神分析与无意识》 (Psychoanalysis and the Unconscious, 论文) 《乌龟》 (Tortoises, 诗集) 《大海与撒丁岛》 (Sea and Sardinia, 游记) 1922《亚伦的手杖》 (Aaron's Rod, 长篇小说) 《无意识幻想曲》 (Fantasia of the Unconscious, 论文) 《英格兰,我的英格兰》 (England, My England, 短篇小说集) 1923《小甲虫》 (The ladybird, 中篇小说集) 《美国经典文学研究》 (Studies in Classic American Literature, 论文集) 《袋鼠》 (Kangaroo, 长篇小说集) 《鸟、兽、花》 (Birds, Beast and Flowers, 诗集) 1924《灌林中的男孩》 (The Boy in the Bush, 与斯金纳合作的小说) 1925《烈马圣莫尔》 (St. Mawr: Together with the Princess, 中短篇小说集) 《关于豪猪之死的断想》 (Reflections on the Death of a Porcupine, 散文集) 1926《羽蛇》 (The Plumed Serpent, 长篇小说) 《大卫》 (David, 剧本) 《太阳》 (Sun, 短篇小说集) 《欢乐的幽灵》 (Glad Ghosts, 短篇小说集) 1927《墨西哥的早晨》 (Morning in Mexico, 游记) 1928《骑马出走的女人》 (The Woman Who Rode Away, 短篇小说集) 《查泰莱夫人的情人》 (Lady Chatterley's Lover, 长篇小说) 《劳伦斯诗集》 (The Collected Poems of D·H·Lawrence, 诗集) 1929《劳伦斯画集》 (The Paintings of D·H·Lawrence, 绘画作品集) 《三色紫罗兰》 (Pansies, 诗集) 《我与快乐罗杰的小论战》 (My Skirmish with Jolly Roger, 散文) 《逃跑的鸡》 (The Escaped Cock, 中篇小说) 《色情文学与淫秽行为》 (Pornography and Obscenity, 论文) 1930《荨麻》 (Nettles, 诗集) 《散文集锦》 (Assorted Articles, 散文) 《<查泰莱夫人的情人>刍议》 (A Propos of Lady Chatterley's Lover, 论文) 《少女与吉普赛人》 (The Virgin and the Gipsy, 中篇小说) 《干草堆中的爱情》 (Love among the Haystacks, 短篇小说集) 1931《启示录》 (Apocalypse, 散文) 《机器的胜利》 (The Triumph of the Machine, 诗集) 看看那一个是。
2. 介绍一下劳伦斯
戴维·赫伯特·劳伦斯(1885-1930),英国文学家。
提起英国文学,就不能不提到劳伦斯,他笔下有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其中的《查泰莱夫人的情人》,《儿子与情人》,《虹》,《恋爱中的女人》,《误入歧途的女人》等都有中译本。
劳伦斯出生于矿工的家庭,没有名门望族的声誉,也没有名牌大学的文凭,他所拥有的仅仅是才华。
天才,用这个词来形容劳伦斯是恰当的,当时的英国社会很注重人的出身、教养,社会上还弥漫着从维多利亚时代以来的清教徒风气,生长在这个时代里的劳伦斯是与众不同的,有史以来的劳伦斯评论第一人——福特·马多克斯·休弗就这样评价他:他是个天才,是“浸透情欲的天才”。
英国人理查德·奥尔丁顿的这本《劳伦斯传》从他的《儿子与情人》写起——这是一本被普遍认为具有自传性质的劳伦斯名著。
D.H.劳伦斯的父亲阿瑟·劳伦斯是一位矿工,他所受的教育仅仅够他艰难地读报纸,而他的典型的生活方式是:在滚滚的炊火前,一边烤早餐腊肉,用面包接着腊肉上滴下来的油,断断续续地读着当天的报纸。
母亲莉迪亚则是一位经过良好教育的女子,她读了很多书和诗歌,崇尚思想,喜欢和有教养的男人讨论宗教以及哲学、政治等问题。
这样的一个家庭是十分不和谐的,父亲喜欢和矿工们去喝上几盅,喜欢纵欲享乐;母亲却一生戒酒,古板拘谨。
D.H.劳伦斯生活在家庭的飘摇之中,他所记得的是家门外的沃克街上白腊树的树枝在大风的呼啸中发出尖叫声,与家里母亲的尖声争吵、父亲的雄壮的男人声音和咒骂声混合在一起。
在这样的家庭中,他身体孱弱,敏感,富观察力,记忆力极佳,同时——为母爱所控制着。《儿子与情人》中有他童年、少年生活的影子,书中的母亲成功地阻碍了儿子与米丽安姑娘的爱情,并为自己“胜利了”而额手称庆。在这里,如果儿子摆脱不了恋母情结,他就无法真正地恋爱。
劳伦斯的《查泰莱夫人的情人》则因公然违背了时代风气而遭禁数年,直到不久之前,人们才认识到该书的价值,并把它翻译成多种文字、拍成电影广泛流传。
劳伦斯的书语言优美,气势恢宏,但除了《虹》在末尾勾勒出一幅彩虹似的带着希望的远景以外,其余的书都显得色调暗淡,冷漠,构成了一种独特的劳伦斯式的色彩。
《劳伦斯传》从几部劳伦斯小说谈起,谈到劳伦斯的一生,他的生活,他的心态,为世人了解这位非同寻常的文学天才提供了例证。
3. 介绍一下.“劳伦斯”
.戴维·赫伯特·劳伦斯(David Herbert lawernce,1885-1930),英国文学家。
提起英国文学,就不能不提到劳伦斯,他笔下有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其中的《查泰莱夫人的情人》(1928),《儿子与情人》,《虹》(1915),《恋爱中的女人》(1921),《误入歧途的女人》等都有中译本。
劳伦斯出生于矿工的家庭,没有名门望族的声誉,也没有名牌大学的文凭,他所拥有的仅仅是才华。
天才,用这个词来形容劳伦斯是恰当的,当时的英国社会很注重人的出身、教养,社会上还弥漫着从维多利亚时代以来的清教徒风气,生长在这个时代里的劳伦斯是与众不同的,有史以来的劳伦斯评论第一人——福特·马多克斯·休弗就这样评价他:他是个天才,是“浸透情欲的天才”。
英国人理查德·奥尔丁顿的这本《劳伦斯传》从他的《儿子与情人》写起——这是一本被普遍认为具有自传性质的劳伦斯名著。
D.H.劳伦斯的父亲阿瑟·劳伦斯是一位矿工,他所受的教育仅仅够他艰难地读报纸,而他的典型的生活方式是:在滚滚的炊火前,一边烤早餐腊肉,用面包接着腊肉上滴下来的油,断断续续地读着当天的报纸。
母亲莉迪亚则是一位经过良好教育的女子,她读了很多书和诗歌,崇尚思想,喜欢和有教养的男人讨论宗教以及哲学、政治等问题。
这样的一个家庭是十分不和谐的,父亲喜欢和矿工们去喝上几盅,喜欢纵欲享乐;母亲却一生戒酒,古板拘谨。
D.H.劳伦斯生活在家庭的飘摇之中,他所记得的是家门外的沃克街上白腊树的树枝在大风的呼啸中发出尖叫声,与家里母亲的尖声争吵、父亲的雄壮的男人声音和咒骂声混合在一起。
在这样的家庭中,他身体孱弱,敏感,富观察力,记忆力极佳,同时——为母爱所控制着。《儿子与情人》中有他童年、少年生活的影子,书中的母亲成功地阻碍了儿子与米丽安姑娘的爱情,并为自己“胜利了”而额手称庆。在这里,如果儿子摆脱不了恋母情结,他就无法真正地恋爱。
劳伦斯的《查泰莱夫人的情人》则因公然违背了时代风气而遭禁数年,直到不久之前,人们才认识到该书的价值,并把它翻译成多种文字、拍成电影广泛流传。
劳伦斯的书语言优美,气势恢宏,但除了《虹》在末尾勾勒出一幅彩虹似的带着希望的远景以外,其余的书都显得色调暗淡,冷漠,构成了一种独特的劳伦斯式的色彩。
劳伦斯,20世纪英国最独特和最有争议的作家。被称为“英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人物之一”。
劳伦斯的创作受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法的影响,他的作品对家庭、婚姻和性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探索。其中对于情爱的深入描写,一度引发极大的轰动与争议,对20世纪的小说写作产生了广泛影响。
在近二十年的创作生涯中,这位不朽的文学大师为世人留下了十多部小说、三本游记、三本短篇小说集、数本诗集、散文集、书信集。小说代表作有《恋爱中的女人》、《莱夫人的情人》、《虹》、《儿子与情人》等。《恋爱中的女人》以非凡的热情与深度,探索了有关恋爱的问题,代表了劳伦斯小说创作的最高成就。
劳伦斯生前曾抱怨,三百年内无人能理解他的作品。但从20世纪60年代其作品开禁之后,他立即成为人们最熟悉与喜爱的著名作家之一。
4. 史铁生 欧亨利 海伦凯勒 劳伦斯简介
海伦·凯勒一生一共写了14部著作。《我的生活》是她的处女作。作品一发表;立即在美国引起了轰动,被称为“世界文学史上无与伦比的杰作”,出版的版本超过百余种,在世界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书由海伦·凯勒的《我的生活》、《走出黑暗》、《老师》三本书以及发表在美国《大西洋月刊》上的著名散文《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编译而成,完整系统地介绍了海伦·凯勒丰富、生动、真实而伟大的一生,许多文字还是第一次与中国读者见面。
20世纪,一个独特的生命个体以其勇敢的方式震撼了世界,她——海伦·凯勒,一个生活在黑暗中却又给人类带来光明的女性,一个度过了生命的88个春秋,却熬过了87年无光、无声、无语的孤绝岁月的弱女子。
然而,正是这么一个幽闭在盲聋哑世界里的人。竟然毕业于哈佛大学德克利夫学院;并用生命的全部力量处处奔走,建起了一家家慈善机构,为残疾人造福,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20世纪美国十大英雄偶像。
创造这一奇迹,全靠一颗不屈不挠的心。海伦接受了生命的挑战,用爱心去拥抱世界,以惊人的毅力面对困境,终于在黑暗中找到了人生的光明面,最后又把慈爱的双手伸向全世界。
[编辑本段]作者简介
海伦·凯勒(Helen Keller)(1880年6月27日-1968年6月1日),是美国20世纪著名的盲聋女作家和演讲者,她凭借坚强的意志考入哈佛大学的拉德克里夫学院,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完成大学教育的盲聋人,曾入选美国《时代周刊》评选的“人类十大偶像”之一,被授予“总统自由奖章”。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是海伦·凯勒的散文代表作,她以一个身残志坚的柔弱女子的视角,告诫身体健全的人们应珍惜生命,珍惜造物主赐予的一切。此外,本书中收录的《我的人生故事》是海伦·凯勒的本自传性作品,被誉为“世界文学史上无与伦比的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