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描写秋月的诗
1、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2、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水调歌头》3、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苏轼《后赤壁赋》4、举头忘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5、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陆游《游山西村》6、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7、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王维8、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9、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李白《行路难》10、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11、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李煜《相见欢》12、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李商隐《无题》13、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苏轼《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14、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李白《月下独酌》15、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16、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李煜《相见欢》17、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西江月》18、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王昌龄《出塞》19、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20、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李白21、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22、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张继《枫桥夜泊》23、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24、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孟浩然《宿建德江》25、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
2. 【《秋月》这首诗是谁写的】
《秋月》赏析 程颢清溪流过碧山头,空水澄鲜一色秋.隔断红尘三十里,白云红叶两悠悠.这是北宋大理学家程颢的一首七言绝句,细品之后,你会发现,无一处写月的诗行,竟处处浸染着月色.请看,清亮的溪水绕着翠绿的青山,缓缓流来,瓦蓝的天空倒映于水中,是那样澄明、纯洁,两者融为一色,宛若桂林山水般浑然一体.如果没有天地间弥漫着皎洁、明亮的月光,诗人怎能在秋夜中欣赏到水之清,感叹到山之碧,寄情于空水之澄鲜?往下看吧.诗的第三句写诗人在静观秋光月色之中油然而生的超尘脱俗、心旷神怡之感.尾句,“白云”、“红叶”,既是带有象征意义的幻景,又是诗人在秋月下所见的山林实景.从象征意义说,这“白云”的任意浮游,“红叶”的飘逸自得,不正是诗人悠闲清静心境的写照吗?从实景的角度看,在夜中居然能看到云之洁白,枫叶之红艳,也足见月色是何等明亮!想一想,有郁郁葱葱的青山,有清澈的小溪叮咚叮咚地流淌,或者还能听到几声轻脆的鸟鸣,路旁有红艳的枫叶,天上有洁白的云朵,漫步在一条铺着鹅卵石的路上,还有皎洁的月光柔和地照在身上,多美的感受.全篇无一笔写月,而处处见月,写景抒情朴素自然,称得上司空图说的:“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不过,想起当年程颢在我们南安拜周敦颐之师,求学也有一段时间,竟没留下半篇美文佳作,只空得宋理宗为当时南安的“周程书院”亲赐“道源书院”匾额.此为后话,不提.。
3. 写一首关于中秋月的诗谢啦
中秋》
(唐)李朴
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
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
狡兔空从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
灵槎拟约同携手,更待银河彻底清。
《八月十五夜玩月》
(唐)刘禹锡
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
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
星辰让光彩,风露发晶英。
能变人间世,攸然是玉京。
《水调歌头》
(宋)苏东坡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中秋月
(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太常引》
(宋)辛弃疾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
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
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台湾民谣:
《中秋旅思》
孤影看分雁,千金念弊貂;故乡秋忆月,异国夜惊潮。
手未攀丹桂,以犹卷缘蕉;登楼悲作赋,西望海天遥。
《月夜思乡》
星稀月冷逸银河,万籁无声自啸歌;
何处关山家万里,夜来枨触客愁多。
《煎熬》
夜深沉,明月高挂天正中,寂无声;睡眼朦胧,
恍若梦中;生卧徘徊以不宁,故国家园萦脑中;
苦煎熬,归去成空,如焚王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