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一个写白话文的人是谁
第一个写白话文的人是胡适。
胡适讲述白话文的高明时,有位同学不赞同,问道:胡先生,你敢说说白话文没有一点吗?胡适微笑着回答:没有。这位学生想起黄侃调侃胡适的事情来,反击道:怎么没有,白话文语言繁琐,打电报用的字太多,不实惠。
胡适说:这可未必吧。要不我们做个试验。前一段时间,行政院有一位朋友给我来信,邀我去行政院做秘书,我不喜欢从政,便发电报回绝了,复电便是用白话文写的,而且非常实惠。同学们不妨试试,可代我用文言文拟一则电文,看看是哪个省钱。
同学们果然积极参与,纷纷拟稿,最后胡适从电稿中挑出一份字数最少的且表达完整的,其内容是“才学疏浅,恐难胜任,恕不从命。”胡适念毕,笑着说:“这份电稿仅十二个字,算是简单明了,但是我认为还是太长了,我用白话文只用了五个字:干不了,谢谢。”
随后胡适解释道:“干不了”,已含有才学疏浅、恐难胜任的意思,而“谢谢”既有对友人费心介绍表示感谢,又有婉拒之意。可见,语言的简练,并不在于是用白话文,还是用文言文,只要用字恰当,白话文能做到比文言文更简练。
扩展资料:
白话文对于今天的人们来说,早已运用自如,熟视无睹。然而,在100多年前,它却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新生事物,是倡导民主和科学的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之一。
今天是新文化运动倡导者之一的胡适先生逝世55周年纪念日。此刻重新回顾白话文的普及之路,让我们再次意识到白话文取代文言文给中国带来的天翻地覆的变化。
白话文就是一种以汉语口语为基础、经过处理的书面语。通俗地说就是“我手写我口”,白话文以现代中国人的口语为源泉。
现代白话文主要有4种,分别是官话白话文(京白)、吴语白话文(苏白)、粤语白话文(广白)以及韵白(明代官话——中州韵白话文)。在这4种之外还有许多各具地方特色的白话,一并称为“土白”。我们日常生活中交流使用的白话文,是指官话白话文。
其实,白话文并非近代的产物,其出现最早可以追溯到唐期。唐代的僧人为了推广佛教,宣扬禅门佛理,以音乐、画图和讲唱相互配合的方式向大众表演佛经中的故事。其中的图画称为“变相”,说唱故事的底本则称为“变文”。
“变文”韵白结合、浅显易懂、接近口语,广受百姓欢迎,这就诞生了早期的白话文学。宋代仁宗盛世诞生了说书这一带有白话性质的表演艺术形式,留下了许多话本,比如《水浒传》就是由宋代的话本改编而成的。
元代的杂剧、元曲里也有不少白话的句子。到明清时代,众多白话小说在社会上广为流行,“文而不文,俗而不俗”,即使识字不多也可以欣赏得了。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这中国4大名著了。
民国时期,出版了大量古代典藏的白话版本,白话小说、白话诗等白话文学作品蓬勃涌现,中小学教科书也开始使用白话文,这一系列措施的施行,逐渐使白话文成为社会文化的主流文体。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白话文的前世今生
2. 白话怎么说
.相对文言文而言,是接近日常生活语言的文字表达方式。
从词汇、句法、韵味等方面看,显然与文言有区别的,是白话。 汉语自古以来就有文言文和白话文之分,而文言文则是官方的语言,是公卿文人的文字语言。
然而中国还存在并行的一套汉语,就是白话文,这是平常老百姓会话所用的语言,平民百姓不懂什么文言文,更不可能用文言文来作为日常会话,这个白话文才是中国历史上占绝对多数使用人口和使用频率的汉语。但同样不能说白话文是没有文字的语言。
中国古代文字之多、音域之阔远远超出现代人所使用的狭小的几千个字的范围,现代文就是从这个平行的汉语中演变而来的。我们可以从现存的唐宋白话文文学、元代的戏曲、明代的象《三言两拍》等文学巨著中窥视到古代的白话文跟现代文其实并没有象跟文言文一样的太大的差别。
如果不能考证它们的发音,起码它们的语法和文字的使用在纸面上是一目了然的。古代的白话文经五四的现代白话文到现代文几乎没有太大的变化,只是现代人把西方的语法给它做了条理化和增加了很多的词汇。
2.粤语使用地区的居民将粤语及粤语子方言称为白话。例如:“广东白话“,“广西白话“。
一般来说,广东白话是较标准的粤语,广西白话就属于粤语子方言。 3.有些地方把本地方言称为“白话”,如广东潮汕地区。
白话 : bái huà ①没根据的话;大话:这个人老爱说白话。②指汉语普通话的书面表达形式。
与“文言”相对。是唐宋以来在北方话口语基础上形成,初只用于唐代变文,宋、元、明、清的话本和小说等通俗文学作品,五四运动以后逐渐取代文言,成为普遍使用的书面语形式。
用白话写的文章,叫做“白话文”。 白话 (高级汉语词典) báihuà 1.[pai-hua,vernacular Chinese]∶指唐宋以来非常接近口语的一种书面语 白话小说 白话诗 2.[empty talk]∶谎话;空话 空口说白话 3.[chat] [方]∶闲谈 扯白话。
3. 什么是白话
白话1.相对文言文而言,是接近日常生活语言的文字表达方式。
从词汇、句法、韵味等方面看,显然与文言有区别的,是白话。2.粤语使用地区的居民将粤语及粤语子方言称为白话。
例如:“广东白话“,“广西白话“。一般来说,广东白话是较标准的粤语,广西白话就属于粤语子方言。
汉语自古以来就有文言文和白话文之分,而文言文则是官方的语言,是公卿文人的文字语言。然而中国还存在并行的一套汉语,就是白话文,这是平常老百姓会话所用的语言,平民百姓不懂什么文言文,更不可能用文言文来作为日常会话,这个白话文才是中国历史上占绝对多数使用人口和使用频率的汉语。
但同样不能说白话文是没有文字的语言。中国古代文字之多、音域之阔远远超出现代人所使用的狭小的几千个字的范围,现代文就是从这个平行的汉语中演变而来的。
我们可以从现存的唐宋白话文文学、元代的戏曲、明代的象《三言两拍》等文学巨著中窥视到古代的白话文跟现代文其实并没有象跟文言文一样的太大的差别。如果不能考证它们的发音,起码它们的语法和文字的使用在纸面上是一目了然的。
古代的白话文经五四的现代白话文到现代文几乎没有太大的变化,只是现代人把西方的语法给它做了条理化和增加了很多的词汇。白话 :bái huà ①没根据的话;大话:这个人老爱说白话。
②指汉语普通话的书面表达形式。与“文言”相对。
是唐宋以来在北方话口语基础上形成,初只用于唐代变文,宋、元、明、清的话本和小说等通俗文学作品,五四运动以后逐渐取代文言,成为普遍使用的书面语形式。用白话写的文章,叫做“白话文”。
4. 第一个写白话文的人是谁
鲁迅只是第一个发表白话文小说的作家
但是他的小说《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部白话小说。 胡适作为新文化运动的先驱,他的一个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就是倡导并推动使用白话文。白话文能发展到今天这样被广泛应用的程度,是与胡适先生的巨大贡献分不开的。他不仅是白话文的倡导者,也是白话文推广使用的躬身实践者。他是第一个用白话文写文章的人,也是第一个尝试用白话文写诗的人,是新诗的开山鼻祖;同时他还是第一个用白话文作碑文的人。这个白话文第一碑即“华北军第五十九军抗日阵亡将士公墓”纪念碑,至今依然屹立在塞外历史文化名城呼和浩特市公主府公园内。
5. 历史上第一篇白话文是谁写的
白话文这个概念只存在于中国吧!是一种相对于文言文的一种新文体!
《狂人日记》是鲁迅的一篇短篇小说,也是中国第一篇白话小说。1918年5月15日发表于《新青年》杂志。收录在鲁迅的短篇小说集《呐喊》中。它由13则日记组成,记录了“狂人”的精神状态和心理活动,深刻揭露了集权专制社会的“吃人”本质,表现出彻底反对集权专制社会的战斗精神。在艺术上运用了现实主义和象征主义相结合的手法。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
胡适是主张使用“白话”做为文学语言改革的基础 但是第一篇是鲁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