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蚕匾育的方法和注意要点有哪些
蚕匾育是用方匾或圆匾插放在梯形架或三脚蚕架上的一种多 层养蚕形式。
一般为8〜10层,各层间隔20厘米左右,最上一层高度以方便人员操作为宜,最下一层与地面距离约40厘米。 此形式能充分利用蚕室空间,也较利于隔离防病。
但蚕匾和梯形 架等投资较大,需经常除沙,词养管理较费劳力。蚕匾育每张蚕种需备圆匾28只或方匾35只左右。
饲养过程 中应注意梯形架或三脚蚕架放置时要与墙壁留有一定的距离;秋 期高温时蚕匾最好隔层插放,以利于空气流通;上层匾和下层匾要经常调换位置,以利于感温均匀、发育整齐;同时,要做到勤 除沙。
2. 写蚕的最好作文
国庆节到了,我又想起奶奶家的蚕宝宝了.我一想到这儿就情不自禁的兴奋起来。于是我就撒娇地对爸爸说:“爸爸,我们什么时候才能回家啊?”“很快!我们下午就能回到奶奶家了。”“耶”我的兴奋劲儿又增强了一倍,终于可以回家看蚕了。
一回到家,我就问奶奶家里的蚕在哪儿?奶奶不慌不忙地告诉我在东房间,然后把我带到蚕室,门一打开灯一按亮她就做饭去了,奶奶真是见惯了不稀奇啦!而我却一个人饶有兴趣地观察起蚕来。
这时的蚕已经开始做茧子了,它那又白又胖的身子基本紧紧贴在匾子里,只剩头还在灵活的扭动,我仔细一看“呀!蚕在吐丝耶!”可是这小东西尽管很努力但速度还是好慢好慢,唉真是慢功出细活啊!过了很久很久它才把一层做好,想必它做到现在这程度已经花去好几天了吧?真是好有耐心啊!我还是等明天再来看它吧!我可没那耐心一直盯着它。于是我在那儿做了个记号,防止明天不知道是哪个“区”的。
第二天,我高高兴兴地到蚕室,哇!实在太白了,它看上去像椭圆形的小汤圆还很软。我伸出手指摸了摸,是硬的?不可能太出乎意料啦!而蚕一定就躲在这毫无破绽的白房子里吧?我不得不佩服蚕这个能工巧匠了!下午大妈把蚕匾都拿了出来,说要摘茧子。我想这一定很好玩,就对大妈说:”大妈我也想摘茧子,我可以拿一匾来摘吗?””当然可以啦!”大妈豪爽地答应道。我赶紧搬来一个。小板凳坐在大妈旁边,学着她的每个动作:一只手放在蚕匾一面,另一只手放在蚕匾的另一面,用一手指往里顶,另一面的手接住顶出来的茧子就好了。渐渐地我的动作有些熟练了,路过的妈妈看见了便拜我为师跟我学摘茧子,呵呵这是多么快乐的事啊!
在家里的两天我收获可真不小,掌握了好多关于蚕的知识。对了,我们的老师不就像蚕一样吗?老师是伟大的,他们把一生的知识传授给我们。就像蚕一样,无私地把自己的一生变成了可以织布的茧,奉献给人们。
3. 写蚕的作文
现在夏天到了,我们学校门口开始卖蚕。在动物中,我既不爱那翩翩起舞的蝴蝶,也不爱那高大如山的大象,偏爱那默默无闻的春蚕。看着那可爱的蚕宝宝,我心里实在忍受不住那诱惑,我健步如飞的回到家,向奶奶要了一元钱,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冲刺到了学校,买下了我盼望已久的蚕宝宝。
我小心翼翼的带着10条蚕宝宝。回到家时它们正在吃桑叶,它们的头上下摆动着桑叶的边,嘴巴一张一合的,像个沉着冷静的老爷爷。它们走路时又像那大摇大摆的老板,因为有那么多的腿,所以走路慢慢吞吞的。
后来奶奶的朋友又送了我200条,每天都要吃许多的桑叶,还好 妈妈的公司里有片桑树林,给我的蚕宝宝提供了充足的食物。
蚕宝宝在我精心的照料,个个体胖腰圆。当它们长到一寸长时,就开始吐丝了,又细又长的银丝,从蚕的嘴里慢慢的吐出来,它们一个个昂着头,挺着胸,像个精神抖擞的小战士,吐个没完没了,我疑惑不解的问妈妈:“难道蚕肚子里有无限的丝吗?”妈妈告诉我:“蚕的消化器官能把桑叶变成数不尽的丝,可以让它安全的进化成蛾子。”它们吐的丝有白白的银丝,也有黄黄的金丝,蚕会用丝把自己包成椭圆形,这就是蚕茧,它抽出来的丝可以用来作丝绸。
我天天都陪伴着它们,像是他的母亲,每天精心呵护着它们,它们现在长大成人了,好多变成蛾子,生完子后,就悄然死去,我培养蚕的过程就这样结束了。
蚕的这种吃桑叶吐真丝为人民奉献的精神深深的感动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