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不要的拼音
不要的拼音:[ bù yào ]
不要
【解释】表示禁止和劝阻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七回:“你千万看着我不要理他。”
【例子】对待学习较差的同学,我们要帮助他,不要耻笑他。
【近义词】禁止、劝阻
【反义词】必要
扩展资料
1、不要的近义词
劝阻
【拼音】[ quàn zǔ ]
【解释】劝人不要做某事或进行某种活动
【出处】 老舍 《四世同堂》五十:“你入过狱了,见过了死亡,即使你不能帮助我,可也不会劝阻我了!”
2、不要的反义词
必要
【拼音】[ bì yào ]
【解释】不可缺少;非这样不行
【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以后他再问你,你必要叫他同我商量。”
2. “差”的读音完整
差 chà部首笔画部首:工 部外笔画:6 总笔画:9五笔86:UDAF 五笔98:UAF 仓颉:TQM笔顺编号:431113121 四角号码:80102 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5DEE基本字义1. 错误:话说~了.2. 不相当,不相合:~不多.3. 缺欠:还~十元钱.4. 不好,不够标准:~等.成绩~.详细字义〈动〉1. 短缺,不足以达到标准 [fall short of].如:我们离父母的希望还差很远2. 欠 [owe].如:我还差你五元钱〈形〉1. 异;奇异 [strange].如:差人(奇异的人)2. 低;次;不好 [poor;bad].如:差池(差劲,不行)3. 另见 chā;chāi;chài;cī常用词组1. 差不多 chàbuduō(1) [almost;nearly]∶相差不多;几乎等于这样的话差不多是毫无意义的(2) [just about right;not bad;not far off]∶过得去2. 差不离,差不离儿 chàbulí,chàbulír意同差不多3. 差点,差点儿 chàdiǎn,chàdiǎnr(1) [nearly] ——表示某种事情接近实现或勉强实现这盘棋他差点赢(2) [not good enough]∶质量稍差这支笔写起来差点儿4. 差劲 chàjìn[be too bad] 质量差或能力低今天的节目太差劲5. 差生 chàshēng[poor student] 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差生更应受重视差 chā基本字义1. 不同,不同之点:~别.~距.~额.~价.2. 大致还可以:~可.3. 错误:~错.偏~.~池.4. 数学上指减法运算中的得数:~数.四减二的~是二.详细字义〈动〉1. (会意.小篆,从左(手).本义:失当;错;相差) 同本义 [mistake]差,贰也,差不相值也.——《说文》乱生其差.——《荀子·天论》.注:“谬也.”称轻重而不差.——《楚辞·严忌哀时命》毋有差贷.——《礼记·月令仲冬》差若毫厘,谬以千里,其此之谓乎?——《魏书·张普惠传》2. 又如:说差啦;认差了〈名〉1. 区别 [difference]何必更以多寡为差.——清· 方苞《狱中杂记》2. 又如:差别(区别,分别);差异(不同)3. 两数相减的结果 [difference].如:时差;岁差;剪刀差;顺差,逆差〈副〉1. 略微,比较 [rather].如:差可(略可,尚可);差违(略违,稍违)2. 另见 chà;chāi;chài;cī常用词组1. 差别 chābié[difference;disparity] 形式或内容上不同的地方;区别这两个国家在生活水准方面有很大差别2. 差池 chāchí(1) 〈方〉(2) [mistake]∶失误;疏忽若有半点差池,我手里不能轻轻的放过了你(3) [something unexpected]∶意外须要好言安慰他,倘有些差池,不是当玩的3. 差错 chācuò(1) [error;mistake;slip]∶错误;过失在合计账单时出了差错(2) [accident;unforeseen happening;mishap]∶意外事故指挥音乐会没出任何差错4. 差讹 chā'é[mistake] 错误,差错5. 差额 chā'é[difference;balance;margin] 与规定标准数或另一数相比,相差的数额差额过大,一时难补减少差额6. 差价 chājià(1) [price (cost) difference]∶某商品由于发售方式与地点相异出现的价格之差批零差价(2) [fall]∶价格升降股票价格有五点差价7. 差距 chājù[gap;disparity] 事物之间相差的程度,也指距离某种标准的差别程度学先进,找差距8. 差强人意 chāqiáng-rényì[be barely satisfactory;be satisfactory in a manner;just passable] 还算能振奋心意.比喻大致令人满意 依克唐阿、长顺一奋其气,遂保 辽阳而无失,中外称之.丧师辱国者数矣,此固差强人意者哉.——《清史稿》9. 差失 chāshī[mistake;slip up] 差错;失误若有差失,乞斩全家.——《三国演义》10. 差误 chāwù[mistake] 错误工作中的差误11. 差异 chāyì[difference;divergence;diversity] 区别;不同人类的遗传差异这二人的差异是他们对待下级态度不同12. 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chā zhī háolí,miù yǐ qiānlǐ[a minimal error or deviation results in wide divergence;a small error can lead to a serious result] 亦作“差之毫厘,失之千里.”最初时小小的差错,其后果可能酿成极大错误.强调不能有丝毫差错 13. 差拨 chāibō(1) [dispatch;send;appoint]∶派遣(去做事)官人休怪老身差拨,再买一瓶儿酒来吃,如何?——《水浒》(2) [yamen runner]∶差役自有差拨伺候14. 差夫 chāifū[laborer;worker] 服劳役的人一壁厢纳草除根,一边又要差夫,索应付.——元· 睢景臣《[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15. 差遣 chāiqiǎn[send] 派遣听候差遣16. 差使 chāishi(1) [appoint;assign;send]∶派遣(2) [billet;official position]∶指官职或职务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朱自清《背影》(3) [assignment;errand]∶被派去做的事帮着提提药葫芦,都感到是很美的差使.——吴伯箫《猎户》17. 差事 chāishi(1) [assignment;errand]∶临时的职务,被派去做的事情找个临时差事干干(2) [job]∶旧指职务(3) [official position]∶官职18. 差役 chāiyì(1) [corvée]∶旧时强迫人民承担的无偿劳动(2) [bailiff in a feudal yamen]∶旧称在官府中当差的人差 chāi基本字义1. 派遣去做事:~遣.2. 旧时称被派遣的人:~人.解~.3. 被派遣去做的事:~事.公~.出~.详细字义〈动〉1. 指派;派遣 [assign;dispatch;send on an errand]一面差人到吴侯处报捷.——《三国演义》2. 又如:差人(派遣仆隶);差委(委派;派遣)3. 选择 [select]差时择日.——宋玉《高唐赋》4. 又如:差择(选择);差选(挑选,选择)〈名〉1. 旧时指临时性的官职 [billet;official position].如:差官(朝廷临。
3. 差的读音差的读音
差
拼 音 chà chā chāi cī
部 首 工 笔 画 9
释义
[ chà ]
1.错误:话说~了。
2.不相当,不相合:~不多。
3.缺欠:还~十元钱。
4.不好,不够标准:~等。成绩~。
[ chā ]
1.不同,不同之点:~别。~距。~额。~价。
2.大致还可以:~可。
3.错误:~错。偏~。~池。
4.数学上指减法运算中的得数:~数。四减二的~是二。
[ chāi ]
1.派遣去做事:~遣。
2.旧时称被派遣的人:~人。解~。
3.被派遣去做的事:~事。公~。出~。
[ cī ]
〔参(cān)~〕见“参3”。
4. 26个字母拼音怎么写
a、b、c、d 、e、f 、g 、h 、i、j 、k 、l 、m 、n 、o、p 、q、r、s 、t 、u、v、w 、
x 、y 、z
(1)"知、蚩、诗、日、资、雌、思"等字的韵母用i。
(2)韵母ㄦ写成er,用做韵尾的时候写成r。
(3)韵母ㄝ单用的时候写成ê。
(4)i 行的韵母,前面没有声母的时候,写成yi(衣), ya(呀), ye(耶), yao(腰),you(忧),yan(烟),yin(因),yanɡ(央),yinɡ(英),yonɡ(雍)。
u 行的韵母,前面没有声母的时候,写成wu(乌), wa(蛙), wo(窝), wai(歪),wei(威),wan(弯),wen(温),wanɡ(汪),weng(翁)。
ü 行的韵母跟声母j,q,x拼的时候,写成ju(居),qu(区),xu(虚),ü上两点也省略;但是跟声母l,n拼的时候,仍然写成lü(吕),nü(女)。
(5)iou,uei,uen前面加声母的时候,写成iu,ui,un,例如niu(牛),gui(归),lun(论)。
5. 汉语拼音如何写
下面是《好学拼音》里的内容:
拼音字母书写规范
拼音字母应规范书写在四线格中,用得最多的是中格。比如韵母中只有韵尾的g占中下格、i和ü的点占上格,其余字母全部写在中格。
中格一定要占满,而上格下格都不占满,上格只占一点点,下格约占一半。
26个字母的占格也是固定的,有一定的规律:无论字母中的圆或半圆(下称“圆圆脸蛋”)都写在中格且占满中格(如ɑ、o、e、c、b、p、d、g、q),“冲天辫儿”占上格和中格(如b、d、k、h、l),“小尾巴”写在中格和下格(如p、q、y),“点”都写在上格(如i、ü、j),只有一个字母j上中下三格都要占。
字母的书写笔顺也有讲究,基本遵循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内到外(e)的汉字书写规律,但也有例外,记住拼音字母中的点(如i、ü、j)最后写,字母腰上的横(如f、t,下称“金腰带”)也是最后写。
下面这首儿歌,再配上您编的动作和丰富的表情,会让孩子乐在其中!掌握拼音字母书写规范也就容易了。
圆圆脸蛋中格满,冲天辫儿在上边,
小小尾巴往下钻,小j三格都要占。
左到右,上到下,先写里面后画圈。
金腰带,稍后拴,圆点最后点上边。
上格只占一点点,下格大约占一半,
中格一定要占满,拼音书写真规范!
6. 小学一年级的拼音怎么写
小学一年级的拼音在四线格里的写法如下:
拼音字母,有的占一格,有的占两格,有的占三格,注意各个字母在四线格里的位置。
例如a、o、e、u、ao、ou、er、an、en、un、m、n、x、r、z、c、s、w都是占一格的拼音;
i、ü、ai、ei、iu、ie、üe、iu、ün、ang、eng、ing、ong、b、p、f、d、t、l、g、k、h、q、zh、ch、sh、y、zhi、chi、ri、zi、ci、si、yi、yu、ye、yue、yuan、yin、yun、ying是占两格的拼音;
j是占三格的拼音
扩展资料:
汉语拼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官方颁布的汉字注音拉丁化方案,于1955年-1957年文字改革时被原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现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汉语拼音方案委员会研究制定。该拼音方案主要用于汉语普通话读音的标注,作为汉字的一种普通话音标。1958年2月11日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公布该方案。
汉语拼音是一种辅助汉字读音的工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十八条规定:“《汉语拼音方案》是中国人名、地名和中文文献罗马字母拼写法的统一规范,并用于汉字不便或不能使用的领域。”根据这套规范写出的符号叫做汉语拼音。
这个草案共有31个字母,其中有5个新字母(无点的i;长脚的n;带尾的z,c,s),以便实现“一字一音”,不用变读和双字母。草案发表后在全国范围内引起热烈的讨论,甚至海外华侨和留学生也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