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关于四大名楼的诗句
-----------岳阳楼-----------
1.南登岳阳楼,北眺长安道。
--《登岳阳楼有怀寄座主相公》唐. 曹邺
2.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登岳阳楼》唐. 杜甫
3.拂拭倚天剑,西登岳阳楼。
--《留别贾舍人至二首》唐. 李白
-----------滕王阁-----------
1.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滕王阁诗》唐. 王勃
2.滕王阁上唱伊州,二十年前向此游。
--《重登滕王阁》唐. 李涉
3.滕王平日好追游,高阁依然枕碧流。
--《滕王阁感怀》宋. 王安国
-----------黄鹤楼-----------
1.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送孟浩然之广陵》唐. 李白
2.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楼》唐. 崔颢
3.城下沧江水。江边黄鹤楼。
--《送康太守》唐. 王维
-----------鹳鹊楼-----------
1.鹳鹊楼头日暖,蓬莱殿里花香。
--《开元乐/三台》宋. 沈括
2.鹳鹊楼边初到,未花残莺老。
--《一落索》宋. 晁端礼
3.一尊易致蒲萄酒,万里难逢鹳鹊楼。
--《杂感》宋. 陆游
2. 关于中国四大名楼的诗句
四大名楼是一种泛称,特指山西永济鹳雀楼 、江西南昌滕王阁、湖北武汉黄鹤楼、湖南岳阳岳阳楼。相关诗句有:
1、鹳雀楼西百尺樯,汀洲云树共茫茫。
《同崔邠登鹳雀楼》唐代:李益
鹳雀楼西百尺樯,汀洲云树共茫茫。汉家箫鼓空流水,魏国山河半夕阳。
事去千年犹恨速,愁来一日即为长。风烟并起思归望,远目非春亦自伤。
释义:
鹳雀楼西边有百尺桅樯,汀洲上高耸入云的树木一片茫茫。汉家乐奏犹如逝去的流水,魏国山河也已经半入夕阳。往事过千年尚遗憾时间过得快,忧愁到来一天也觉得太长。战乱中更激起思念家乡的情感,远望楼前景色已非春天不免自我感伤。
2、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滕王阁诗》唐代: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释义:
巍峨高耸的滕王阁俯临着江心的沙洲,佩玉、鸾铃鸣响的华丽歌舞早已停止。南浦的云在画栋边上环绕飘飞,傍晚时分西山的雨吹打着珠帘。
悠闲的彩云影子倒映在江水中,整天悠悠然地漂浮着.时光易逝,人事变迁,不知已经度过几个春秋。昔日游赏于高阁中的滕王如今无处可觅,只有那栏杆外的滔滔江水空自向远方奔流。
3、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
《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宋代:岳飞
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到而今、铁骑满郊畿,风尘恶。
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
释义:
黄鹤楼上远望中原,荒草烟波的地方,有着许多的城池。遥想当年,城中花团锦簇遮住了视线,柳树成荫掩护着城墙,楼阁都是雕龙砌凤。万岁山前、蓬壶殿里尽是一派宫女成群、歌舞升平的热闹景象。如今,胡虏铁骑却践踏包围着京师郊外,尘沙弥漫,战势凶险。
士兵在哪里?他们血染沙场,鲜血滋润了兵刃。百姓在哪里?他们在战乱中丧生,尸首填满了溪谷。悲叹大好河山一如往昔,但千家万户流离失所,田园荒芜。自己何时才能请缨杀敌,率领精锐部队出兵北伐,挥鞭渡过长江,扫清横行“郊畿”的胡虏,收复中原。然后归来,重游黄鹤楼,以续今日登临之兴。
4、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登岳阳楼》唐代: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释义:
以前的日子就听说洞庭湖波澜壮阔,今日如愿终于登上岳阳楼。浩瀚的湖水把吴楚两地撕裂,似乎日月星辰都漂浮在水中。亲朋好友们音信全无,我年老多病,乘孤舟四处漂流。北方边关战事又起,我倚着栏杆远望泪流满面。
5、迥临飞鸟上,高出世尘间。
《登鹳雀楼》唐代:畅当
迥临飞鸟上,高出世尘间。
天势围平野,河流入断山。
释义:
鹳雀楼高高的在飞鸟之上,远离尘世间。在上面能看到天空笼罩着平坦的原野,江河流入峻峭的高山。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四大名楼
3. 怎样写出教学楼高大漂亮的句子呢
(1)这是我们最熟悉的老教学楼了。那是一栋非常老的教学楼,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了。教学楼的构造很简单,总体分为三层。第一层左边为小卖部,中间为学前班,右边为住校老师的卧室。第二层为少年宫。第三层为我们六年级各个班的班级。(老教学楼的后边是新教学楼。但是学校的主要场地是在老教学楼左边。你们可别小看了这栋教学楼,这栋教学楼不知道培育出多少品学兼优的大人物了。
(2)迎面而来的是教学楼。啊!教学楼真高啊!共有六层哟!教学楼真大啊!一层楼开个千人会议,都不会觉得得拥挤的。啊!教学楼真美啊!日落的太阳光倒影在教学楼上。
(3)这座教学楼是这个学期刚开放的,五、六年级同学的教室就在这儿,这教学楼一共有五楼,外墙大部分贴的是红色的瓷砖,并穿插贴上白色的瓷砖,与旧教学楼的白色外墙互相辉映,更显出它的气派。走进新教学楼的教室,我看到了一排排崭新的课桌椅,但最吸引我的是那新型黑板,黑板分为左右两边,左边有一个钥匙孔,只要把钥匙插进去,就能拉开,拉开后,就会看见一个电脑显示屏,直接用专用笔点击那些小图标,就会出现不同的窗口,这设备可真先进啊!
(4)从大门一直进去,隔着操场就看到我们学校的三座教学楼,教学楼刚刚整修过,外墙的颜色装扮的花花绿绿,比原来增添了不少喜庆快乐的情趣,三座教学楼整齐排列,紧靠操场,从左至右分别是一号楼,二号楼和三号楼,一号楼最接近后门,一号楼、二号楼是我们各年级的班级教学楼和老师们的办公地方,三号楼是我们的美术、音乐上课的地方。
(5)没多久就见到她们四人往学校最偏远最里面的一栋教学楼走去,越是接近那栋教学楼,越是让人感觉到害怕,只见那栋教学楼的墙壁上涂满和画满了各式各样的涂鸦,就好像是被暴走族或者不良分子侵占过一样,而且越是靠近就越是听到教学楼处传出了吵吵闹闹的声音。
(6)我们一走进校门,就看见宽阔的操场,操场右边是新教学楼,新教学楼正中有一幅画,画下面是主席台,主席台的两边有排整整齐齐的松树,好像士兵守卫着新教学楼,新教学楼里是宽敞
(7)我看见过雄伟气派的摩天大楼,观赏过举世闻名的巴黎铁塔,却从没见过我们学校这样的教学楼。我们的教学楼真高啊,远远望去,仿佛那是一栋顶天立地的大楼;我们的教学楼真艳啊,翠绿的大楼上面种着几盆五光十色的花,走进去,就像走进了一栋豪华的大楼。同学们在上面快乐地玩耍,嬉戏,给我们这栋高大雄伟的教学楼增添了一处美好的景色。
4. 四大名楼是哪些
黄鹤楼 湖北武汉 岳阳楼 湖南岳阳 滕王阁 江西南昌 蓬莱阁 山东蓬莱 一、蓬莱阁 蓬莱,因有海市之胜,历史上曾是秦、汉之君巡幸的地方;之后,八仙过海的传说又长久地依附在这里,遂被历代文人墨客视为仙境。
蓬莱阁即缘此而建,坐落在城北濒海的丹崖山巅。丹崖拔海面起,通体赭红,与浩茫的碧水相映,时有云烟缭绕,蓬莱阁高居其上,“仙阁凌空”确是一幅天开的画图。
蓬莱阁为“中国古代四大名楼”之一,创修于宋嘉佑六年。1982年与水城同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附:《蓬莱阁记》 世传蓬莱、方丈、瀛洲在海之中,皆神仙所居,人莫能及其处。其言恍惚诡异,多出方士之说,难于取信。
而登州所居之邑曰蓬莱,岂非秦汉之君东游以追其迹,意神仙果可求也,蓬莱不得见,而空名其邑曰蓬莱?使后传以为惑。据方士三山之说,大抵草木鸟兽神怪之名,又言仙者宫室伟大,气序和平之状,餐其草木,则可以长生不死。
长往之士,莫不欲到其境而脱于无何有之乡。际海而望,翕然注想物外,不惑其说者有矣。
二、岳阳楼 岳阳楼矗立于洞庭湖东岸,岳阳市西门城墙上,西临烟波浩淼的洞庭湖、北望滚滚东去的万里长江,水光楼影,相映成趣,素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的盛誉,是我国著名的旅游胜地之一。岳阳楼始建于公元220年前后,距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其前身相传为三国时期东吴大将鲁肃的“阅军楼”,西晋南北朝时称“巴陵城楼”,初唐时,称为“南楼”,中唐李白赋诗之后,始称“岳阳楼”。
岳阳楼高21.5米,三层、飞檐、纯木结构。楼顶覆盖黄色琉璃瓦,造型奇伟,曲线流畅,陡而复翘,宛如古代武士的头盔,名叫盔顶。
盔顶下的如意斗拱,状如蜂窝玲珑剔透。“岳阳楼”匾额为郭沫若手书。
历史上的诗人如杜甫、韩愈、刘禹锡、白居易、李商隐等均前来登临览胜,留下了不少名篇佳作,使岳阳楼名扬天下。公元1045年,庆历四年春,滕子京重修岳阳楼,并请好友、文学家范仲淹作了《岳阳楼记》,从此,岳阳楼更加闻名遐迩。
岳阳楼内陈设别具特色。各层内悬挂历代名家撰写的楹联。
一、二楼各嵌有一副《岳阳楼记》雕屏,一楼雕屏是公元十九世纪的复品;二楼所嵌雕屏为公元十八世纪大书法家张照所书,字型方正、笔力雄浑、技法多变、独具匠心,为传世一级珍品。三楼所嵌雕屏是**书杜甫诗《登岳阳楼》,笔法雄健奔放、形神兼备。
雕屏金光耀眼、熠熠生辉。1988年岳阳楼被**公布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附:《岳阳楼记》(宋)范仲淹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三、滕王阁 滕王阁自古就被称为我国江南三大名楼之首。
重建后的滕王阁,无论其高度,还是面积,均远胜于历代四阁,同时也大超过了现在的黄鹤楼和岳阳楼,仍然居于三大名楼之首。重建后的滕王阁已成了南昌,也是江西省的一处重要的旅游景点。
滕王阁始建于宋代,后几经兴废,明代景泰年间(公元1450——1456年),巡抚都御使韩雍重修,其规模为:三层,高27米,宽约14米。今重修后的滕王阁,连地下室共九层,高57.5米,占地达47000平方米。
滕王阁为历代封建士大夫们迎送和宴请宾客之处。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也曾设宴阁上,命诸臣、文人赋诗真词,观看灯火。
“江南三大名楼”之一的腾王阁,屡毁屡建达二十八次之多。新落成的腾王阁,较一千三百多年前的建筑更巍峨雄壮,充分表现“飞阁流丹,下临无地”的气势。
内有多间仿古建筑的厅堂,用作古乐、歌舞、戏曲的表演厅;展览馆等。登楼眺望,南昌景致尽收眼底。
附:滕王阁序(节选) (唐)王勃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
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
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暂驻。
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
家君作宰,路出名区;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