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必”字田字格写法图片
1.读音:[ bì ] 2.释义:1.一定 :~定。
~然。~须(一定要)。
~需(不可少的)。势~。
未~。事~躬亲。
2. 决定,肯定 :“深念远虑兮,胜乃可~”。3. 固执 :“毋意,毋~”。
4. 果真,假使 :“王~无人,臣愿奉璧往使”。3.组词:睚眦必报[ yá zì bì bào ]睚眦:发怒时瞪眼睛,借指极小的仇恨。
象瞪一下眼睛那样极小的怨仇也要报复。比喻心胸极狭窄。
锱铢必较[ zī zhū bì jiào ]锱、铢:都是古代很小的重量单位。形容非常小气,很少的钱也一定要计较。
也比喻气量狭小,很小的事也要计较。必然[ bì rán ]1.表示事情一定是这样 2.哲学上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4b893e5b19e31333363393761指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发展规律必定[ bì dìng ]一定必要[ bì yào ]不可缺少;非这样不可不必[ bù bì ]无须,不一定,没有必要必需[ bì xū ]非有不可的;不能少的必恭必敬[ bì gōng bì jìng ]恭、敬:端庄而有礼貌。
形容态度十分恭敬。未必[ wèi bì ]不一定;不见得势必[ shì bì ]按事物的发展推测必须会导致(某种结果)从城北到东门乘船,势必要穿城而过。
--郭沫若《我的童年》寸利必得[ cùn lì bì dé ]寸利:微小的利益。微小的利益也必须得到,不能放弃。
形容斤斤计较个人的得失。必争之地[ bì zhēng zhī dì ]敌对双方非争夺不可的战略要地。
日中必移[ rì zhōng bì yí ]比喻事物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向相反的方向转化。 同“日中则昃”。
何必当初[ hé bì dāng chū ]表示后悔过去的作为。
2. 把字田字格怎么写〉
一、“把”田字格写法:
二、读音[ bǎ ]的释义:
1、用手握住:~舵。两手~着冲锋枪。
2、从后面用手托起小孩儿两腿,让他大小便:~尿。
3、把持;把揽:要信任群众,不要把一切工作都~着不放手。
4、看守;把守:~大门。~住关口。
5、紧靠:~墙角儿站着。~着胡同口儿有个小饭馆。
组词:把握、把手、把住、车把、把守
三、读音[ bà ]的释义:
1、器具上便于用手拿的部分:茶壶~儿。掸子~儿。
2、花、叶或果实的柄:花~儿。梨~儿。
组词:印把、手把、把缸、门把、刀把
扩展资料
一、字源演化:
二、说文解字:
1、文言版《说文解字》:把,握也。从手,巴声。
2、白话版《说文解字》:把,握持。字形采用“手”作边旁,采用“巴”作声旁。
三、相关组词:
1、把握 [ bǎ wò ]
握;拿:司机~着方向盘。
引证:魏巍 《冬天和春天》:“在指挥上,我一次比一次觉得更有把握些。”
2、车把 [ chē bǎ ]
自行车、摩托车、三轮车等使用时手握住的部分。
引证:老舍 《骆驼祥子》一:“他坐在了水簸箕的新脚垫儿上,看着车把上的发亮的黄铜喇叭。”
3、把门 [ bǎ mén ]
把守门户:这里门卫~很严,不能随便进去。这个人说话嘴上缺个~的。
引证: 郭小川 《矿工不怕鬼》诗:“口上站着凶狠狠的把门鬼。”
4、把缸 [ bà gāng ]
偏正式合成词,可以作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等。
5、话把 [ huà bà ]
话柄。
引证:陆文夫 《一路平安》二:“你找了他他不解决,我就攥住了话把。”
3. 小字的田字格写法该怎么写
小的田字格书写如下:一、释义1、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不及一般或不及所比较的对象,与“大”相对:~雨。
矮~。短~精悍。
2、范围窄,程度浅,性质不重要:~事。~节。
~题大作。~打~闹。
3、时间短:~坐。~住。
4、年幼小,排行最末:~孩。5、谦辞:~弟。
~可。~人(a.谦称自己,指地位低;b.指人格卑鄙的人;c.指子女;d.小孩儿)。
6、妾:~房。二、说文解字文言版《说文解字》:小,物之微也。
从八,丨见而分之。凡小之属皆从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59b9ee7ad9431333431346361小。
白话版《说文解字》:小,物体细微的特征。字形采用“八”作边旁,“丨”现而加细分。
所有与小相关的字,都采用“小”作边旁。 三、造字本义名词,细微的沙粒。
扩展资料字形演变(如图)组词:大小、小的、小人、小草、小象、小马、小桥、小队、小心、小米、小孩、小道、小吃、小鸟一、小册子[xiǎo cè zi] 通常是平装本出版物,其页数不多。二、小金库[xiǎo jīn kù] 指在单位财务以外另立账目的公款。
三、店小二[diàn xiǎo èr] 饭馆、酒馆、客店中接待顾客的人(多见于早期白话)。四、小先生[xiǎo xiān sheng] 指学习成绩较好,给同学做辅导员的学生。
也指一面跟老师学习一面教别人的人。五、小行星[xiǎo xíng xīng] 太阳系中,沿椭圆形轨道绕太阳运行而体积小,从地球上肉眼不能看到的行星。
大部分小行星的运行轨道在火星和木星之间。
4. 画,在田字格的格式怎么写
画,在田字格的格式如下:
画的笔顺:
画的基本解释:
画[ huà ]
1、绘图 :绘画。
2、图像 :画面。诗中有画。
3、写,签押,署名 :画到。
4、用手、脚或器具做出某种动作 :比画。
5、字的一笔称一画 :笔画。
扩展资料:
文言版《说文解字》:画,界也。象田四界。聿,所以画之。凡画之属皆从画。
白话版《说文解字》:画,用笔划定边界线。字形像田畴四边的界线。聿,表示用以画界的笔。所有与画相关的字,都采用“画”作边旁。
相关词汇解释:
1、画舫[huà fǎng]
装饰华美专供游人乘坐的船。
2、画廊[huà láng]
收藏并展览绘画、雕塑作品的场所。
3、画作[huà zuò]
绘画作品。
3、画页[huà yè]
书报里印有图画或照片的一页。
4、帛画[bó huà]
我国古代画在丝织品上的画。
5. 中在田字格怎么写
中间一行第一个字:
拓展资料:
《说文解字》:“中,内也。从口。丨,上下通。”按照许慎的解释,“中”的本义是内部,中心。这是字面上的意思。《说文解字》:“囗,wéi,回也。象回帀之形。凡囗之属皆从囗……” “囗”的本义是回环,就是圆圈。圆圈是什么?就是整个地球。这个“丨”(gǔn)字,表示“上下通。”
作为汉字,“中”字的真正含义是:地球本来只有一个统一的王国,这就是中国。“丨,上下通”表示中国人能够上通于“天”,下通于“地”,中通于“人”。这就是“王”。 “王”是帝王,是上天之子,就是天子,也就是“上帝”。因此,“中国”就是“上帝”所在的国度。(见网文《中国之所以叫‘中国“的理由》)
《中庸》开宗明义指出:“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不偏不倚叫“中”,不改变常规叫“庸”。“中”的意思是天下的正道,“庸”就是天下不易的法则,即定理。“中庸”,就是要求人们为人处世始终保持不偏不倚,永远执中协同。
中国是上帝之国,代表人间公平、正义、博爱和真理;中国道路,代表着人类未来前进的正确方向,世界大同。
6. “成”字田字格怎么写
“成”字田字格写法如下图:
拼 音:chéng
部 首:戈
部外笔画:2
总笔画:6
五笔86:DNNT
五笔98:DNV
笔顺读写:横 撇 横折钩 斜钩 撇 点
释义:
1.完成;成功(跟“败”相对):大功告~。事情~了。
2.成全:~人之美。玉~其事。
3.成为;变为:百炼~钢。雪化~水。
4.成果;成就:坐享其~。一事无~。
5.生物生长到定形、成熟的阶段:~虫。~人。
6.已定的;定形的;现成的:~规。~见。~例。~药。
7.表示达到一个单位(强调数量多或时间长):~批生产。~千~万。~年累月。水果~箱买便宜。
8.表示答应、许可:~!就这么办吧。
9.表示有能力:他可真~!什么都难不住他。
10.姓。
11.十分之一叫一成:九~金。村里今年收的庄稼比去年增加两~。
扩展资料
汉字演变:
相关组词:
1.完成[wán chéng]
按照预期的目的结束;做成:~任务。~作业。计划完得成。
2.成为[chéng wéi]
变成:~先进工作者。
3.成人[chéng rén]
人发育成熟:长大~。
4.成绩[chéng jì]
工作或学习的收获:学习~。~优秀。我们各方面的工作都有很大的~。
5.成长[chéng zhǎng]
向成熟的阶段发展;生长:年轻的一代在茁壮~。
6.养成[yǎng chéng]
培养而使之形成或成长。
7. 白字田字格怎么写
白字田字格写法如下:拼 音 【bái】笔画1.像霜或雪的颜色(跟“黑”相对)。
2.光亮;明亮:东方发~|大天~日。3.清楚;明白;弄明白:真相大~|不~之冤。
4.没有加上什么东西的;空白:~卷|~饭|~开水|一穷二~。5.没有效果;徒然:~跑一趟|~费力气。
6.无代价;无报偿:~吃|~给|~看戏。7.象征反动:~军|~区。
8.指丧事:~事。9.用白眼珠看人,表示轻视或不满:~了他一眼。
10.姓。11.(字音或字形)错误:写~字|把字念~了。
12.说明;告诉;陈述:表~|辩~|告~。13.戏曲或歌剧中在唱词之外用说话腔调说的语句:道~|独~|对~。
14.指地方话:苏~。15.白话:文~杂糅|半文半~。
组词:漂白、白马、白日、白面、白蚁、白米。
8. 和字在田字格的写法
和字在田字格的写法如下: 和 拼 音 hé hè huò huó hú 部 首 禾 笔 画 8 五 行 水 五 笔 TKG [ hé ] 1.平和;和缓:温~。
柔~。~颜悦色。
2.和谐;和睦:~衷共济。 3.结束战争或争执:讲~。
媾~。军阀之间一会儿打,一会儿~,弄得百姓不得安生。
4.(下棋或赛球)不分胜负:~棋。~局。
末了一盘~了。 5.姓。
6.连带:~盘托出。~衣而卧(不**睡觉)。
7.引进相关或比较的对象:他~大家讲他过去的经历。 8.表示联合;跟;与:工人~农民都是国家的主人。
9.加法运算中,一个数加上另一个数所得的数,如6+4=10中,10是和。也叫和数。
[ hè ] 1.和谐地跟着唱:曲高~寡。 2.依照别人诗词的题材和体裁做诗词:奉~一首。
[ huò ] 1.粉状或粒状物掺和在一起,或加水搅拌使成较稀的东西:~药。藕粉里~点儿糖。
2.用于洗东西换水的次数或一剂药煎的次数:衣裳已经洗了三~。二~药。
[ huó ] 在粉状物中加液体搅拌或揉弄使有黏性:~面。~泥。
~点儿水泥把窟窿堵上。 [ hú ] 打麻将或斗纸牌时某一家的牌合乎规定的要求,取得胜利。
扩展资料 相关词汇 1、和蔼可亲 成语拼音:hé ǎi kě qīn 成语解释:指一个人的修养好;对人谦和可亲。和蔼:和气;谦逊。
成语出处: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29回:“原来这唐六轩唐观察为人极其和蔼可亲,见了人总是笑嘻嘻的。” 2、风和日暖 成语拼音:fēng hé rì nuǎn 成语解释:风很平静,阳光暖人。
成语出处:宋 王楙《野客丛书 陈胡二公评诗》:“而牡丹开时,正风和日暖,又安得有月冷风清之气象邪!” 3、和璧隋珠 成语拼音:hé bì suí zhū 成语解释:比喻极珍贵的东西。 成语出处:先秦 韩非《韩非子 解老》:“和氏之璧,不饰以五采;隋侯之珠,不饰以银黄;其质至美,物不足以饰之。”
4、和衷共济 成语拼音:hé zhōng gòng jì 成语解释:衷:内心;济:渡水。大家一条心;共同渡江河。
比喻团结一致;克服困难。 成语出处:《尚书 皋陶谟》:“同寅协恭和衷哉。”
《国语 鲁语下》“夫苦匏不材于人,共济而已。” 5、和盘托出 成语拼音:hé pán tuō chū 成语解释:和:连同。
(端东西时)连盘子全部拿出来。后比喻毫不隐瞒;全部说出。
成语出处:明 冯梦龙《警世通言》:“饭罢,田氏将庄子所著《南华真经》及老子《道德》五千言,和盘托出献与王孙。”。
9. 一到十田字格正确写法
1、一
读音是yī,指事。“一”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数词。大写作“壹”。最小的正整数。常用以表示人或事、物的最少数量。
2、二
读音是èr,会意。古文字二用两横画表示,是原始记数符号。
3、三
读音是sān,指事。本义是数目。二加一的和。
4、四
读音是sì,指事。甲骨文字形,象鼻子喘息呼气之形。本义是数目。三加一所得,同本义。
5、五
读音是wǔ,数名,四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伍”代)。
6、六
读音是liù,数名,五加一(在钞票或单据上常用大写“陆”代)。
7、七
读音是qī,数名,六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柒”代)。
8、八
读音是bā,象形。甲骨文象分开相背的样子。汉字部首之一。从“八”的字多与分解、分散、相背有关。本义是相背分开。
9、九
读音是jiǔ,指事。本义是数词。比八大一的基数。
10、十
读音是shí,指事。甲骨文象用一根树枝代表十,金文象是结绳记数,用一个结表示十。后来一点变成了一横。本义是九加一的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