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方的笔顺怎么写
方的笔顺是点, 横, 横折钩, 撇,笔画图是:
基本释义:
1、正四边 形或六个面都是正四边形的六面体。bai
2、正直:品行~正。
3、方向;方面:东~。
4、办法:千~百计。
5、地点;地区:前~。
6、治病的药单:药~。
7、工程上指du 土、石等堆积一立zhi方米:土~。
8、数学上指自乘的积:乘~。
9、副词。正在;方才:~兴 未艾。如梦~醒。年~十六。
10、表示响度级的单位。
11、量词。用于方形的东 西:一~砚台。
扩展资料dao
相关组词 多方 后方 双方 方才
一、多方
[duō fāng]
表示从多方面:~设法。内~劝慰。
二、后方
[hòu fāng]
方位词。后面;后头:在我舰的~,发现一艘潜艇。
三、双方
[shuāng fāng]
在某一件事情上相对的两个人或集体:男女~。缔约国~。~互不相让。
四、方才
[fāng cái]
时间词。不久以前;刚才:~的情形容,他都知道了。
2. 请问《方》字古写法和甲骨文怎么写
一、方的甲骨文和古代写法如下:
二、方的释义:
1、正四边 形或六个面都是正四边形的六面体。
2、正直。
3、方向。
4、办法。
5、地点;地区。
三、组词:
方面、魔方、四方、方程、官方
土方、八方、偏方、方阵、朔方
扩展资料
一、字源演化:
二、说文解字:
三、相关组词:
1、多方[duō fāng]
表示从多方面。
2、单方[dān fāng]
指流传于民间 的药方。一般药味较简单,故名。
3、双方[shuāng fāng]
在某一件事情上相对的两个人或集体。
4、良方[liáng fāng]
好的药方,多比喻好的办法。
5、方才[fāng cái]
时间词。不久以前。
3. 借条怎么写
规范的借条应具备以下内容:
1、应写清楚借款人和放款人的法定全名;
2、应写清楚借款金额,包括大写和小写的金额;
3、应写清楚借款时间期限,包括借款的起止年月日和明确的借款期限;
4、应写清楚还款的具体年月日;
5、应写清楚借款的利息,应有明确的年利率或月利率,最终应支付的借款利息总额(包括大写和小写金额)等约定;
6、应写清楚借款本息偿还的年月日时间及付款方式;
7、应有借款本人亲自签章、手印或亲笔书写的签;
8、必要时,应当由担保人签字,并写明担保期限、责任。
扩展资料:
个人借条范文:
原因:今日由于个人财务紧张借***1000元人民币(壹仟圆人民币)
借款人:***(签名)
借款日期:2009年4月1日 还款日期:2009年8月1日
借条
甲方于某年某月某日借乙方多少钱,借款期限xx,约定于某年某月某日归还,利息…… 如甲方不能按时归还,付违约金多少多少。
甲方签字:
日期:
借条
甲方xxx(身份证号:*****)今收到乙方xxx(身份证号:******* )人民币***** 元。(大写)
借款期限为:****年,从**** 年**月**日到****年**月**日。
借款利息为:**
借款人签名:
日期: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借条
4. 方笔魏碑应该怎样写
以方笔为主要形态的魏晋书法,正是靠严格的中锋运笔,捻管欹斜转折调锋写出来的。
书写时,露锋起笔,落纸铺毫,沿笔画中线行笔,方棱笔画和转折处,靠笔管相应欹斜,配合捻转调锋,最后露锋收笔至笔画端头。笔毫锋尖自始至终都行走在每一点画的中线,是一丝不苟的中锋运笔。
方笔魏碑起笔收笔的瞬间都是露锋,更不回避笔偃。正是靠笔管欹斜配合捻管调锋,确保自始至终严谨的中锋,是方笔魏碑运笔的关键。
(二)魏碑方笔书写示例红色V形标记是提示起笔、收笔的位置和方向,带有箭头的圆形标记是提示转折处笔管欹斜和捻转的方向,相应欹斜捻管调整笔锋,锋尖始终走在点画的中线。1、右三角点笔尖着纸于点的左上端,向右下行笔的同时均匀下按,至右侧转折处笔管向右欹斜,笔腹外侧着纸,随即顺时针捻管转向下行,相应均匀提笔,最后笔的尖锋收于点的下端(左图)。
2、左三角点笔尖着纸于点的右上端,下按行笔至左侧转折处,笔管向左外侧倾斜,笔腹左侧着纸,随即逆时针捻笔调整笔锋向下行笔,逐渐提收到点的下端(左图)。书法其他形状的三角点运笔方法雷同,只要选定方便的起笔收笔位置,相应采取捻管及倾斜方向即可。
3、正、倒等腰三角形正等腰三角点从顶端起笔下按,偏右下行,在靠近底边时笔管向右侧欹斜,同时顺时针捻管向左水平方向行笔,渐行渐提至左侧底端收笔(左图)。也可以从底边左角起笔斜向右上,笔管稍向左上欹斜,顺时针捻管调锋向右沿底边渐行渐提,收笔到右下角。
倒等腰三角点从左上角起笔斜向右下按,笔管稍向左下欹斜,逆时针捻管调锋沿上底向右渐行渐提,收笔到右上角(右图)。4、横画把横画当成联结两端三角点的笔画来处理,左上端起笔,笔管向**斜,逆时针捻管后沿横画中线调锋向右铺毫中锋行笔到接近右端,笔管向上倾斜,顺时针捻笔向下收至右下角。
(左图)或行笔到接近右端,笔管向下倾斜,逆时针捻管收至右上角(右图)。5、竖画笔尖从竖画左上角落纸,笔管稍向右上欹斜,随即顺时针捻管调锋向下铺毫中锋行笔,接近竖画下端时,笔管**逆时针捻管逐渐提笔收到右下角(左图)。
6、双折起笔同横画,铺毫行笔至第一转折处笔管向右上微倾并顺时针捻管向右下斜行,至第二转折处笔管再次向右外倾斜同时捻管调锋左行,逐渐提笔收至尖端(右图)。书7、方折向下方折,按横画运笔至方折处,笔管稍向上欹斜,笔腹外侧着纸,同时顺时针捻管调锋向下铺毫行笔,折笔处外侧方棱,内侧圆弧,形成魏碑特有的外方内圆特征,收笔同竖画(左图)。
底边向右方折,按竖画行笔至方折处,笔管向左欹斜,随即逆时针捻管调锋右行(中图)。右图是连续方折的示例。
8、左钩竖画写至折钩处,笔管向右下欹斜,以笔腹右侧着纸写出竖钩尖角,随即顺时针捻管调锋向左上行笔,同时逐渐提笔收至竖钩的末端(左图)。9、右弯钩、戈钩、心钩竖笔写至弧转处,逆时针顺势捻管,笔锋始终铺毫行笔在笔画中线,至折钩处笔管向胸前欹斜,逆时针捻管随捻随提,调锋向左上行笔,笔尖收至弯钩的端部(左图)。
10、撇、撇钩起始方笔的撇,上端落笔后,笔管向**斜同时顺时针捻管调锋向左铺毫行笔,渐行渐提至尖端(左图)。尖端起笔的撇钩,笔尖着纸后边行边捻管边轻按,使笔锋保持在中线行走,到撇的折转处笔管向右下倾斜,同时顺时针捻管调锋向上行笔到撇尖收笔(右图)。
11、捺起始方笔的捺,上端落笔后,笔管向左欹斜同时逆时针稍微捻管调锋向右下铺毫沿笔画中线行笔,到撇脚折笔处笔管向左下欹斜,同时逆时针捻管向右调锋渐行渐提,收笔至撇尖(左图)。右边的‘点’和‘捺’之间的'3'形笔画,横笔落纸之后,须就势连续顺、逆、顺时针捻转笔管,配合欹斜写就(右图)。
12、口四角方折口字,从左边按竖画捻笔写起,第二笔按方折写成,第三笔按横画与两端接合,关键是注意所有接合处都要一丝不苟的按各自起笔行笔收笔方法书写,最后一横向上收笔,形成外方内圆(左图)。13、锐角转折自上端着笔捻管向左下铺毫行笔,在转折处笔管向左欹斜同时逆时针捻管调锋右行至转折处,按右弯钩写法,笔管向胸前欹斜逆时针捻管向左上行笔到顶部停笔,笔管前后捻转约180度一笔写成(左图)。
右图是按撇、横、点三笔写成。14、圆折左上端着笔如写竖画或横画,随即顺势边行笔边捻管调锋,保持锋尖总在笔画中线,至笔画尽头提笔。
15、撇(三)以方笔为主要书风的魏碑大发展时期,如《爨宝子碑》(405年、下图)书法《爨龙颜碑》(458年),《始平公》(498年、下图)《尉迟造像》(495年)。《杨大眼》、魏灵藏》、《张猛龙》(522年、下图),包括魏晋南北朝时期大量的方笔书法刻石,被后世统称为魏碑。
方笔魏碑就是在汉隶捻管中锋运写基础上,依靠笔管欹斜转折,突出方峻笔意,创造了方笔中锋运写的成熟笔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