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你的疫情日记最想写什么
我的疫情日记里最想写的就是我身边的普通人,尽自己bai最大的努力,用自己的方式支持抗疫情的事情。
这一次的疫情,让我们每个人都更深刻的意识到,做好个人的防护,不给国家添乱du,不麻烦医务人员,也是为国家做贡献。
漫长的抗“疫”岁月里zhi,最美的身影就是那些奋战在一线的“白衣逆行者”,随着火神山、雷神山医院相继交dao接使用,救援工作仍在紧密的开展当中,我们每个人都感受的回到全国人民心在一处,共同克服困难的毅然决然,尽管远离前线,我们也应当怀着一份感恩之情,予智予力。
相信我答们的国家,黎明的曙光就在我们前方!
2. 你的疫情日记最想写什么
我的疫情日记最想写生活中看到的东西、自己的想法。
上班2113空闲的时候,看新闻,好像疫情更严重了;“下午坐车人很多,还是买些口罩吧。”我心里想到!于是和同事5261唐买了一袋一次性口罩,下午坐车回家的时候,我只拿了两个。
假如我知道,在未来的几天后,口罩会成为“奢4102侈品”,那我怎么也得多买几袋。回家的车上,乘客一如既往的1653多。
大家的眼中都带着些许疲惫,还有回家的雀跃。但是很少有人戴口罩,没关注到新闻,亦或是觉得离自己甚远,所以不会感染?谁知道呢!专不过也对,痛苦从来不会感同身受。
何况在疫情初期,大家都持有比较乐观的态度,而属且年关将近,多少会冲淡人们内心的那一点忧虑。
3. 小学生预防登革热日记怎么写
控制传 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
预 防登革热也是一样的,我总结了一下,主 要有以下几条: 1.清理积水,因为积水是蚊子滋生的天堂 。 2.搞好卫生,保持所处区域的清洁,防止 蚊子活动。
3.在蚊子活动密度较高的地方适当地使用 化学药剂进行杀灭。 4.可以使当地使用驱蚊剂,防止蚊子叮咬 。
5.所处区域疫情发生时,不要到比较潮湿 或者是有积水的地方(蚊子的孳生地)去 。 6.所处区域疫情发生时,尽量不要剧烈运 动,以防止身体过多分泌乳酸而招蚊子, 而且要少喝酒。
7.在疫情发生时,避免进入疫区。 8.发现感染者必须及时报告,同时要快速 隔离(安置区域尤其要注意灭蚊)。
9.注意个人卫生,多洗手,多开窗通风。 10.在平时多锻炼,加强营养,注意休息 ,提高自身的免疫力。
11.当自己出现登革热的症状时,及时检 查、就诊。
4. 预防登革热日记怎么写
登革热靠“花蚊子”传播 ,不会人传人
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病毒性疾病,通过蚊虫叮咬在人群中传播。人与人之间不会直接经过呼吸道、消化道或接触等传播。
“三痛”和“三红” 速查登革热
登革热的潜伏期是3~14天,即病人一般在蚊虫叮咬后3~14天内发病。
患上登革热后,患者会出现突发高热:一般持续3~7天,体温可达39℃以上;三痛:主要为剧烈头痛、眼眶痛、关节肌肉疼痛;三红:面、颈、**潮红(三红征),还可结膜充血;皮肤可有麻疹样、猩红热样、白斑样、荨麻疹样等皮疹;皮肤、齿龈、鼻腔少量出血及乏力和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
如果您具备以下3个条件:发病前14天内到过有登革热流行的国家或地区,发病前14天内有可疑蚊虫叮咬史,出现上述症状,请立即就诊。确诊后需隔离,以防进一步传播。
防蚊七大措施
1.到登革热流行区旅游或生活,应穿长袖衣服及长裤,并在外露的皮肤及衣服上涂蚊虫驱避药物;
2.如果房间没有空调设备,应装置蚊帐或防蚊网;
3.使用家用杀虫剂杀灭成蚊,并遵照包装指示使用适当的分量;
4.避免在“花斑蚊”出没频繁时段(传播登革热的蚊子一般是白天活动,日出后及日落前的两小时是其叮咬高峰时间)在树荫、草丛、凉亭等户外阴暗处逗留;
5.防止积水,清除伊蚊滋生地;
6.尽量避免用清水养殖植物;
7.对于花瓶等容器,每星期至少清洗、换水一次,勿让花盆底盘留有积水。把所有用过的罐子及瓶子放进有盖的垃圾桶内。
5. 如何防控甲型h1n1流感 写一篇日记
仅作参考,自己摘抄重点
正确洗手能防止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
洗手时最好用流动水,还要加肥皂擦洗。这样,手上90%左右的微生物都能被洗去。但如果几个人合用一盆水,从某种意义上讲,可能还不如不洗。
在没有洗手条件的环境中,使用含酒精的洗手乳或泡沫消毒剂擦洗双手,杀菌(或病毒)效果很好。
什么时候该戴口罩
在甲型H1N1流感流行期间,人们应减少聚会,尽量不去人群密集的场所,不接触病人。遇到以下情况建议戴口罩:
1.自己出现类似流感的症状,在去医院就诊的途中。
2.前往医院探望病人。
3.去人群密集、通风不良的场所购物等。
不建议健康人在日常生活中戴口罩。因为没有证据证明戴口罩可以阻止病毒在人群中传播。以不正确的方式戴口罩反而会增加感染风险。一个口罩使用太久,就无法有效抵挡病毒。若摘口罩方法不得当,还会将病毒传播到人的手上和脸上。戴口罩还会令人放松警惕,不再认真落实诸如勤洗手、咳嗽和打喷嚏时捂住口鼻、避免接触病人、生病后远离其他人等这些最基本的防病措施,而这些做法却是防止疫情扩散的最重要措施。
如何避免在公共场所被他人传染甲型H1N1流感
措施1:离咳嗽或打喷嚏的人至少要保持1米以上的距离。患甲型H1N1流感的人最容易咳嗽、打喷嚏,其飞沫是甲型H1N1流感病毒传播的主要途径。所以,在公共场所,离咳嗽或打喷嚏的人至少要保持1米以上的距离(WHO推荐为6英尺),并且要扭转身体背对飞沫,以减少飞沫飞入自己眼睛或鼻孔的机会。
措施2:常开窗通风。在空调房间里工作或生活,要经常打开窗户,让空气流动起来,以驱散病毒,减少流感传播的机会。
措施3:增强免疫力。经常进行有氧运动,如骑车、快走、游泳等,以增强自身的免疫力。在比较干燥的秋冬季节,要多喝开水。
6. 传染病预防作文五十字
“血吸虫”,相信许多人听到这个名字,就会毛骨悚然,十分不舒服。的确,血吸虫病是严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阻碍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传染病,它是血吸虫寄生于人体或者哺乳动物体内,导致其发病的一种可怕的寄生虫病。
对于零零后的我们,对血吸虫这个疾病可能会比较陌生,只是在电视上或者书本上看到过,这说明政府在防治血吸虫病这方面做得是比较成功的。你可能无法想象,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我国由于血吸虫病流行十分严重,造成灾区居民成批死亡,无数病人的身体受到摧残,灾区到处是田园荒芜惨不忍睹的惨状。
如果想治好一种病,首先就要了解这个病的病源,然后才能对症下药。防治血吸虫病,自然也不例外,要想有效防治它,就必须弄清楚它的传播途径。通过互联网,我了解到血吸虫病的传播途径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1、粪便入水。2、钉螺孳生。3、接触疫水。
只要有效切断传播途径,就能很好地预防疾病。避免粪便污染水源和接触疫水这两点,对于生活在城市的我们应该说比较容易做到,因此我觉得防治血吸虫病的关键是灭螺,钉螺是血吸虫唯一的中间宿主。没有钉螺,血吸虫病就无法传播。要想消灭血吸虫病,就必须消灭钉螺。
灭螺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应根据人力、财力情况,认真制定好方案。调查钉螺分布,实施药物杀灭钉螺。灭螺时要坚持先上游,后下游,由近及远,先易后难,灭一块,清一块,巩固一块,重点消灭居民点附近人畜常到的易感地带的钉螺的原则,并尽可能结合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彻底改造钉螺的孽生环境。
预防血吸虫病,人人有责。同学们,让我们行动起来,一起消灭血吸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