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趣班说文解字如何解释,草书怎样写
您好:趣班说文解字这样解释:
草书这样写:
2. 乐字的草书怎么写
草书简介:草书是汉字的一种字体,特点是结构简省、笔画连绵。形成于汉代,是为了书写简便在隶书基础上演变出来的。有章草、今草、狂草之分。
扩展资料:
乐(lè,yuè,yào,lào,古音luò),五声八音緫名。象鼓鞞。木,虡。
中国汉字之一, 常用于形容欢喜,快活;快~。~境。~融融。~不可支。其~无穷。~观(精神愉快,对事物的发展充满信心)。~天(安于自己的处境而没有任何忧虑)。
汉字首尾分解: 丿小
汉字部件分解: 乐
笔顺读写: 撇、竖折、竖钩、点、点。
繁体部首:木 部首笔划:4
笔画顺序:撇、竖折/竖弯、竖钩 、撇、点
简体笔划:5台湾笔划:15拼音输入:le五笔输入:QII
五笔打法:拆成QI
98版:TN
基本字义
lè
1. 使人快乐的事情:取~。逗之~。~趣。
2. 对某事心甘情愿:~此不疲。~善好(hào )施。
3. 愉悦的心情:快~。~不可支。
4. 笑:这事太可~了。
5. 姓。
yuè
1. 声音,和谐成调的:
音~。声~。~池。~音(有一定频率,和谐悦耳的声音)。
~歌(①音乐与歌曲;②有音乐伴奏的歌曲)。~正(周代乐官之长)。~府(原是中国汉代朝廷的音乐官署,主要任务是采集民间诗歌和乐曲;后世把这类民歌或文人模拟的作品亦称作“乐府”)。
2. 姓。
yào
1. 喜好、欣赏。用于文言文:《论语》·雍也篇,子曰:“知者乐(yào)水,仁者乐(yào)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lè),仁者寿。”
lào
2. 地名用字:河北省乐亭、山东省乐陵。
参考资料:搜狗百科-乐
3. 乐字的草书怎么写
草书简介:草书是汉字的一种字体,特点是结构简省、笔画连绵。
形成于汉代,是为了书写简便在隶书基础上演变出来的。有章草、今草、狂草之分。
扩展资料: 乐(lè,yuè,yào,lào,古音luò),五声八音緫名。象鼓鞞。
木,虡。 中国汉字之一, 常用于形容欢喜,快活;快~。
~境。~融融。
~不可支。其~无穷。
~观(精神愉快,对事物的发展充满信心)。~天(安于自己的处境而没有任何忧虑)。
汉字首尾分解: 丿小 汉字部件分解: 乐 笔顺读写: 撇、竖折、竖钩、点、点。 繁体部首:木 部首笔划:4 笔画顺序:撇、竖折/竖弯、竖钩 、撇、点 简体笔划:5台湾笔划:15拼音输入:le五笔输入:QII 五笔打法:拆成QI 98版:TN 基本字义 lè 1. 使人快乐的事情:取~。
逗之~。~趣。
2. 对某事心甘情愿:~此不疲。~善好(hào )施。
3. 愉悦的心情:快~。~不可支。
4. 笑:这事太可~了。 5. 姓。
yuè 1. 声音,和谐成调的: 音~。声~。
~池。~音(有一定频率,和谐悦耳的声音)。
~歌(①音乐与歌曲;②有音乐伴奏的歌曲)。~正(周代乐官之长)。
~府(原是中国汉代朝廷的音乐官署,主要任务是采集民间诗歌和乐曲;后世把这类民歌或文人模拟的作品亦称作“乐府”)。 2. 姓。
yào 1. 喜好、欣赏。用于文言文:《论语》·雍也篇,子曰:“知者乐(yào)水,仁者乐(yào)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lè),仁者寿。”
lào 2. 地名用字:河北省乐亭、山东省乐陵。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乐。
4. 草书市字怎么写
1、揭傒斯
善书。正、行书师晋人,苍古有力。书法名重当时,国家典册及功臣家传赐碑,遇其当笔,往往传诵于人。四方释老氏碑版,购其文若字,袤及殊域。存世书迹有《千字文》、《杂书卷》等。
2、欧阳询
书法风格上的主要特点是严谨工整、平正峭劲。字形虽稍长,但分间布白,整齐严谨,中宫紧密,主笔伸长,显得气势奔放,有疏有密,四面俱备,八面玲珑,气韵生动,恰到好处。点画配合,结构安排,则是平正中寓峭劲,字体大都向右扩展,但重心仍然十分稳固,无欹斜倾侧之感,而得寓险于正之趣。
3、陆游
亦工书翰,笔札精妙、遒严飘逸、意致高远。书论有《论学二王书》。草书出自张旭,行书源于杨凝式。朱熹称其笔札精妙,遒严飘逸,意e68a84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31333366306461致高远。遗留书作不多。
4、孙过庭
书法用笔的特点,唐吕总说他“丹崖绝壑”可谓一语道出精髓,他的书法笔势坚劲,能够兼融飘逸与沉着婀娜与刚健的不同艺术特点,做到质、妍的统一。孙氏的用笔特点是:点画之内给人以丰满圆转,轻重映带,变化无穷的直观印象。正如他自己所云:“一画之间,变起伏于锋杪;一点之内,殊衄挫于毫芒。”
5、赵构
精于书法,善真、行、草书,笔法洒脱婉丽,自然流畅,颇得晋入神韵,明代陶宗仪《书史会要》称:“高宗善真、行、草书,天纵其能,无不造妙。”其书法影响和左右了南末书坛,后人多效法其书迹。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_草书
5. 独字草书怎么写独字
独:读音为[dú]。
一、释义:
1、单一,只有一个:~唱,~立,~霸,~裁,~创,~特,~辟蹊径(喻独创新风格或新方法),~具慧眼(形容眼光敏锐,见解高超);
2、老而无子:鳏寡孤~;
3、难道,岂:“君~不见夫趣(趋)市者乎?”;
4、〔~孤〕复姓;
5、语助词,犹“其”:“弃君之命,~谁受之?”
二、组词:
独具匠心,特立独行,独断专行,得天独厚,情有独钟。
三、造句:
他这个人做事一向独断专行,从来听不进别人的意见;
他设计的房屋独具一格;
这样高超的技术在世界建筑史上几乎是独一无二的;
她把满头黑发染成了金色,为的就是追求标新立异,特立独行;
历代文人墨客多对牡丹情有独钟。
6. 廖字的草书怎样写
“廖”字草书写法: 1、第一种:书家——赵孟頫,出自——真草千字文。
赵孟頫擅长篆、隶、真、行、草书,尤以楷、行书著称于世。其书风遒媚、秀逸,结体严整、笔法圆熟,创“赵体”书。
2、第二种:书家——边武,出自——千字文。 元代边武书法《行草千字文册》,现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边武生卒年不详,字伯京,甬东生、玉蓑渔者。燕京(今北京市)人,一作陇西(今甘肃)人。
行草专学鲜于枢,时有乱真者。善墨戏花鸟,有枯木竹石图。
e69da5e887aa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31333431346336 3、第三种:书家——王宠。 王宠行草书法,注重笔墨轻灵虚和,结构欹侧多变,章法通脱自然,点画较质直、线条少映带的格调相较,颇多变异之趣。
王宠的书法最吸引人的地方在于字里行间透出的那份空灵、舒朗,这份美感源自恬淡自适的生活中所孕育出的高旷的人品,而绝非才力、技巧所能展现。 草书分章草和今草,而今草又分大草(也称狂草)和小草,在狂乱中觉得优美。
草书是按一定规律将字的点划连字,结构简省,偏旁假借,并不是随心所欲的乱写。主要特征之一是笔画带钩连,包括上下钩连和左右钩连。
扩展资料 “廖”字行书写法: 1、第一种:书家——王铎,出自——集字千字文。 王铎擅长行草,笔法大气,劲健洒脱,淋漓痛快。
他的墨迹传世较多,不少法帖、尺牍、题词均有刻石,其中最有名的是《拟山园帖》和《琅华馆帖》。 2、第二种:书家——米芾。
米芾的用笔特点,主要是善于在正侧、偃仰、向背、转折、顿挫中形成飘逸超迈的气势、沉着痛快的风格。字的起笔往往颇重,到中间稍轻,遇到转折时提笔侧锋直转而下。
捺笔的变化也很多,下笔的着重点有时在起笔,有时在落笔,有时却在一笔的中间,对于较长的横画还有一波三折。 3、第三种:书家——康熙,出自——千字文。
康熙帝书法造诣很深,一生摹写和颁赐臣下的书法作品很多。他的书法活动主要是围绕着改善满汉关系开展的,而射猎活动主要是围绕着维护满蒙关系和永葆本民族尚武精神举行的。
“书”与“射”是他文治武功的典型表征,而对“书”的巧妙运用恰恰体现了他高超的统治艺术。 行书是介于楷、草间的一种书体。
写得比较放纵流动,近于草书的称行草;写得比较端正平稳,近于楷书的称行楷。 在书写过程中,笔毫的使转,在点画的各种形态上都表现得较为明显,这种笔毫的运动往往在点画之间,字与字之间留下了相互牵连,细若游丝的痕迹,这就是丝连。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草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行书。
7. 隶书书法字帖趣怎么写
那当然包括了,隶书在中国的地位那是很高的
隶书,亦称汉隶,是汉字中常见的一种庄重的字体,书写效果略微宽扁,横画长而直画短,呈长方形状,讲究“蚕头雁尾”、“一波三折”。隶书起源于秦朝,由程邈形理而成,在东汉时期达到顶峰,书法界有“汉隶唐楷”之称。
隶书相传为秦未程邈在狱中所整理,去繁就简,字形变圆为方,笔划改曲为直,字形优美,扁而较宽。改“连笔”为“断笔”,从线条向笔划,更便于书写。“隶人”不是囚犯,而指“胥吏”,即掌管文书的小官吏,所以在古代,隶书被叫做“佐书” 。隶书盛行于汉朝,成为主要书体。作为初创的秦隶,留有许多篆意,后不断发展加工。打破周秦以来的书写传统,逐步奠定了楷书的基础。在“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的思想统一下,是汉代隶书逐步发展定型,成为占统治地位的书体,同时,派生出草书、楷书、行书各书体,为艺术奠定基础,至今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