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理直气壮是什么描写
理直气壮
[ lǐ zhí qì zhuàng ]
基本解释
理直:理由正确、充分;气壮:气势旺盛。理由充分,说话气势就壮。
详细解释
1. 【解释】:理直:理由正确、充分;气壮:气势旺盛。理由充分,说话气势就壮。
2. 【出自】:明·冯梦龙《古今小说》卷三十一:“便捉我到阎罗殿前,我也理直气壮,不怕甚的。”
3. 【示例】:只要我们~,怕他怎的!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十七回
4.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例句
小李~地说:“你这样做,是不对的!”
2. 理直气壮的情景描写
爸爸身强力壮,高大魁梧,就是没文化,虽然,只上过几天扫盲班,但是觉得自己了不起,喜欢自以为是,动不动就给别人指点迷津,闹过不少笑话。
有一次,爸爸翻看我的课本,突然大发雷霆,把我叫过来,大声训斥:“你小子不好好念书,竟然在书上胡写乱画。”我说没有,爸爸一个大嘴巴就打过来了!妈妈赶紧跑过来问为什么。
爸爸把我的书递给妈妈,理直气壮的说:“这小子不学好,在书上胡写乱画呢!”妈妈看了一眼说:“你充什么明白人呢?你也不看看上面写的是什么?”爸爸这才仔细看了一下,只见书上写了个“背”字。原来,老师让我们背课文,只要过关的都在课文开头处写了一个“背”字。
爸爸理直气壮的说:“这就是罪证嘛!打得不屈!”妈妈说:“狗屁不懂,滚一边去。”然后妈妈把原因告诉爸爸,爸爸一听知道自己做错了!可是仍然嘴硬,理直气壮说:“我找你们老师问问去,敢骗老子饶不了你!”但是,爸爸始终没勇气去问我们老师。
过了几天,爸爸要检查我的作业。他拿起我的数学作业本,翻了起来,突然勃然大怒。
我知道又要挨打了!像老鼠见了猫,躲得远远的。这回爸爸终于找到“罪证”了!理直气壮的把妈妈叫过来,妈妈知道爸爸又要出丑了!问:“怎么了?”爸爸说:“你老护着他,你看这是什么?”原来爸爸连老师打的对号都不认识。
妈妈说:“这说明孩子做对了!”妈妈又不厌其烦的给爸爸解释。爸爸知道自己又出丑了!想把脸找回来。
把我叫过来,让我自己念给他听。我颤声道:“二分之一大于四分之一。”
爸爸吼道:“放屁!你再说一遍?”妈妈说:“分数就是这样规定的。”爸爸理直气壮的问:“你说说二大还是四大。”
妈妈反驳说:“人家说的是分数,不是整数。”爸爸自以为是的说:“这个二分嘛,就是两半。”
妈妈说:“对,就是这个道理。”爸爸洋洋得意的说:“之一嘛,就是给一个人!你们说说一个人拿两份多呢?还是拿四分多呢?”妈妈知道给爸爸解释也是对牛弹琴。
就说这是国际上规定的,教育部承认的,谁也改变不了!爸爸感慨的说:“乱套了!误人子弟啊!”妈妈说:“这是科学,别不懂装懂了!你忘了想当年你不懂装懂,闹得国际笑话,硬说阿尔及利亚是两个国家;还一口咬定曹雪芹是女同志;还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专门讲述炼钢铁的书。”爸爸一时语塞,脸红的像外国鸡,一会儿红,一会儿绿,可滑稽了。
3. 理直气壮的直字是什么意思
【词目】理直气壮
【拼音】lǐ zhí qì zhuàng
【英译】to be in the right and self-confident。
【近义词】振振有词、义正言辞[1] 。
【反义词】强词夺理、理屈词穷[1] 。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褒义词(也含贬义)。
【基本解释】理由正当充分,胆子就壮,说话就有气势,有时也气势汹汹。
故事:
东汉灵帝在位的时候,蜀郡有一个司马貌的秀才,天资聪明,一目十行而不忘,八岁就能写得一手好文章,大家都认为他是神童,推举他上京应试。司马貌才高气盛,因看不起主考官,出言不逊而落榜。回来后,他端正自己的修养,每天在家闭门读书。双亲死后,他为父母守墓六年,家乡的人们都夸他孝敬,屡次向上举荐他,但被有权有势的人夺去考试的机会,郁郁不得志。到了后来,朝政腐败,居然可用钱来买官,官职也各有定价,上至三公,下至门学(汉代学府),都被富家子弟买去。司马貌家贫,到了五十岁也无法展施胸中的才华。
一天酒醉之后,他心中不平,边吟边写,落笔写成了《怨词》一篇,写完咏叹良久,心绪难平,又写道:“善士叹沉埋,凶人得暴横。我若作阎罗,世事皆更正。”
不觉天晚,司马貌点了灯,又吟了数遍,越想越气!把诗稿点火烧了,大叫道:“老天老天!你要是真的有知,你怎么不回答我?我司马貌一生耿直,就是到了阎王面前,我也理直气壮不怕什么!”说完,感觉得身子困倦,不知不觉倚着桌子睡着了……
4. 理直气壮的意思
理直气壮lǐ zhí qì zhuàng
中文解释 - 英文翻译
理直气壮的中文解释
以下结果由汉典提供词典解释
【解释】:理直:理由正确、充分;气壮:气势旺盛。理由充分,说话气势就壮。
【出自】:明·冯梦龙《古今小说》卷三十一:“便捉我到阎罗殿前,我也理直气壮,不怕甚的。”
【示例】:只要我们~,怕他怎的!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十七回
【近义词】:振振有词、义正言辞
【反义词】:强词夺理、理屈词穷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