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新华字典里面有几种查字的方法
新华字典里面查字常用的三种方法是:部首查字法、音序查字法和数笔画查字法。
1、音序查字法
音序检字法是按字音查字词的一种方法。新华字典是按汉语拼音字母的顺序编排的。根据一个字的汉语拼音第一个字母,就可以在“汉语拼音音节表”中找到这个字的拼音音节在正文中的页码,再按照这个字的声调到那一页中去找。
这个方法适用于要查只知道读音而不知道写法或意义的字,都可以用这种方法,但必须熟悉汉语拼音字母顺序和汉语拼音音节。运用音序查字法要具备三个条件,字音要读得正确;准确无误地了解这个字的声母、韵母;掌握字母的写法。
2、部首查字法
部首检字法属于按形查字中的一种方法,它是根据汉字的部首去查检的,凡字典正文中的单字是按部首归类进行排列的,都可以运用部首检字。
这个方法适用于在阅读中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用部首检字法查出读音和字义。运用部首查字法,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会数笔画数;会找部首;会笔顺。
3、数笔检字法
数笔画检字法也叫笔画起笔检字法,凡是查读音不知道、部首又不明显的字,宜用这种方法。只要数准字的笔画,就可以在字典的“难查字笔画索引”中查到这个字在正文中的页码。
这种检字的方法是以一个字笔画数的多少和前两笔的笔形来查字的。数笔画检字的方法比较简单,只要能正确书写一个字,字的笔画数和前两笔的笔形都不出错,就能找到要查的字。在《新华字典》中,用这种方法可以在《难检字表》中查难检字。
扩展资料:
如果很容易确定部首,但不确定读音就可以用部首查字法;如果知道读音,但不会写这个字,就用音序查字法;如果是独体字就用数笔画查字法。
用数笔画查字,必须做到三个“准”,笔画要数准,笔形要认准,笔顺要写准。只要做到了这三个“准”,就可以按“笔画总数——起笔笔形——翻阅正文”的步骤查字。
还有一些字,如果即不知道它的偏旁是什么,也不知道它的读音,这时候查找这些字就需要用到“难检字笔画索引”这一页,这一页是专门用来查找那些难检字。
2. 部首查字法怎么查
部首查字法步骤:
1、找出所查字的偏旁部首,数清部首笔画。
2、在“部首检字表”的“部首目录”中找到这个部首,看清部首旁边标明的页码。
3、按这个页码找到“检字表”中相应的那一项,并从这一页中找出要查的部首。
4、数清所查字的笔画(除去部首的笔画数),按这一部中笔画排列顺序找到所要查的字。
例如, 查“我”字 :
第一步:数清整个字的笔画数为:7画;
第二步:找起笔笔画为:丿;
第三步:找第二笔笔画为:一;
结论:“我”字为“7画”、第一笔为“丿”、第二笔为“一”。所以查“我”字时,直接翻《二笔查字表》7【丿一】,即可见“我”字在字典正文的哪一页。
扩展资料:
一:部首查字法的运用:
1、部首的位置一般是:上、下、左、右、外;一般部首没有,可查中间。中间也没有可查左上角。
2、几个部首同时具备,可按下面顺序查:上下都有,查上不查下左右都有,查左不查右;内外都有,查外不查内。
3、独体字的查法:独体字是部首的查整体; 独体字不是部首的查起笔。
二:确定汉字的部首
1、形声字以形旁为部首,如:“柳”是“木”部;“睛”是“目”部;“聋”是“耳”部。
2、左右都是部首的字,先查左边,如:“休”字;上下都像是部首的字先查上边,如“早”字;内外都像是部首的字,先查外边,如“闷”字;左右上角与中间都像是部首的字,先查中间,如“坐”字。
3、不好确定部首的字,就以起笔的笔形为部首如:“才”“一”部;“上”是“1”部;“长”是撇部等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查字法
3. 查字典的方法有哪三种
一种是音序查字法。很多字典或词典是按汉语拼音字母的顺序编排的。根据一个字的汉语拼音第一个字母,就可以在“汉语拼音音节表”中找到这个字的拼音音节在正文中的页码,再按照这个字的声调到那一页中去找。凡是要查只知道读音而不知道写法或意义的字,都可以用这种方法,但必须熟悉汉语拼音字母顺序和汉语拼音音节。
另一种是部首查字法。有些字典或词典是按照部首编排的,按音序编排的字典也往往附有部首检字表。查字时首先要确定这个字的部首,然后从字典的“部首目录”中查出属于这个部首的字在部首检字表中的页码,就可以按照这个字除部首以外部分的笔画数,从正文中找到它。有些字在检字表中分别放在不同部首下,例如“功”在“工”部和“力”部中都可以查到。凡是要查只知道写法而不知道读音和意义的字,都可以用这种方法,但必须熟悉汉字常见的部首。
还有一种是笔画查字法。凡是查读音不知道、部首又不明显的字,宜用这种方法。只要数准字的笔画,就可以在字典的“难查字笔画索引”中查到这个字在正文中的页码。
4. 如何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为题写一篇作文
在练习1学习部首查字法前,要通过练习让学生明确其与音序查字法的不同之处.首先出示两个字“粮”“障”,让学生读,第一个学过,学生们读出后,老师就可以问,可以用什么查字法?(音序查字法,知道字的读音时就可用,这样一来就能知道这个字的写法和字义了)第二个没学过,怎么知道读音呢?这时候,板书“部首查字法”.(让学生明白当知道某一个字的字形,还想知道这个字的读音和字义时就用部首查字法.)2、结合练习,学习方法. 部首查字法步骤和方法的教学.首先要让学生了解部首查字法的主要环节:找部首—数笔画—翻页码—找到字.接下来的每一个环节,就可以结合具体的字来进行举例说明.(如查“障”字,先确定它的部首是“阝”,按“阝”的笔画数在“部首目录”中找到“阝”部的页码,然后根据部首页码,在“查字表”里找到“阝”部,把要查的“障”字除去“阝”部,按照“章”的笔画数,在“阝”部11画中找出“障”字的页码,再翻到字典正文的此页就可查到“障”字.)这里不妨可以多找几个字带学生们查一查,找一找,最后带领学生一起背诵部首查字法口诀(部首、偏旁掌握好,按照目录、页码找;除去部首数笔画,勤查多练效果好.)3、把握难点,突出教学. 具体地说,有以下几种情况:(1)左右都是部首的,先查左边,如:休、相(2)上下都是部首的,先查上边,如:早、空(3)内外都是部首的,先查外边,如:闷、困(4)左右上角与中间都是部首的,先查中间,如:坐. (5)下、左上角或右、左上角都有部首的,取下或取右,不取左上角. 如:“渠”,查“木”部,不查“氵”部;查“凯”,查“几”部,不查“山”部;查“别”,查“刂”部,不查“口”部(6)汉字的部首中有单笔和多笔的,取多笔不取单笔. 如:“灭”,查“火”部,不查“一”部.(7)不好确定部首的字,就以起笔的笔形为部首. 字典中把横(一)、竖(丨)、撇(丿)、点(丶)折(乙,包括等笔形),作为5个单笔部首. 如:才,一部;上,丨部;长,丿部.(8)如果在字典中查字的第一笔或你认为的部首,没查到这个字时,就应该考虑整个字了.也就是常说的“字本身就是部首”. 如:见在“见部”,酉是在“酉部”,麻在“麻部”. 这类字并不多,我们也可以和学生一起将这些字收集和总结起来. 以上这些都是确定汉字部首的基本方法,在日常的学习中,要熟练掌握,最好是引导学生多想多翻阅字典(如新华字典),特别是要熟悉部首目录,养成勤查字典的好习惯.4、部首偏旁,巧妙区分举例说明:洋—氵、羊苗—艹、田闷—门、心 这些“部件”是组成汉字的基本结构单位,都比笔画大.它们无论在字的左、右、上、下、周围、中间,都叫“偏旁”.偏旁本身可能是字,如:羊、田、门、心;有的就不能单独成字,如:氵、艹. 共同“部件”也可以叫共同的偏旁.如:河、湖的共同偏旁是“氵”;教、救的共同偏旁是“攵”等.字典和词典根据汉字字形结构,把一些相同的偏旁或部分排列在一起,作为查字的依据.这相同的偏旁或部分就叫“部首”.如:河、湖是“氵部”,病、疾是“疒部”,鸵、鹅是“鸟部”,教、救是“攵部”等. 从上述内容可以知道,“部首”是“偏旁”,但“偏旁”可不一定是“部首”.如:教、救两个字的“攵”、“孝”、“求”都是偏旁,它们的部首只是“攵”,“孝”、“求”都不是部首.所以,偏旁和部首只能说有关系,但不是一回事. 教学偏旁,其目的是为了指导学生分析字形结构,帮助学生记忆字形,提高学生的识记能力.教学部首,其目的是为了指导学生根据汉字的部首,学会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因此,我们自己在教学时可千万别给偏旁、部首弄混淆.5、把握教材,注重情趣n众所周知,学查字典是一件枯燥的事情,特别是特殊字的查找方法,以往的教学,教师尽管费尽周折、不厌其烦地讲解,仍收效甚微. ,就查横“一”部,再从“一”部3画里查找这个字. 学生在读过后,既明白了特殊字的查字方法,又学习了几种笔画,可以说一箭数雕. 作为教师,如果我们因材施教,引导学生们共同去读去悟,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体验乐趣,何乐而不为呢?6、多查勤练,熟能生巧. “熟能生巧”,对查字典来说是再恰当不过了.除了三篇课文里出现的练习,平日的学习中,应当让学生们努力做到“三必三忌”、“三主动”. “三必三忌”:在学习生字之前,必自己动手查字典弄清音和义,忌等待老师教:遇到不认识的字,必自己动手查字典找答案,忌让别人告诉;翻字典时必须动作快,忌慢慢腾腾. “三主动”:主动定量记时;主动和别人比赛;主动参加集体组织的查字典竞赛活动.这里的“查字典竞赛活动”,可以由老师们组织开展,以试卷的形式开展查页码、查读音、查意思等题目. 要让孩子们相信查字典的奥妙其实很多(如,部首目录和检字表中的字头是按笔画从少到多排列的,而正文中的字头是按照音序和声调排列的.查字典时要按照所查字笔画的多少和音节的顺序,直接翻到相应的页码,而不必一页一页地往下翻,以节省查字典的时间),只要肯下功夫,一定会有新的发现. 正如陆放翁所说的那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