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小学2015年秋季开学安全预案
为了全面搞好学校安全工作,
杜绝各类安全责任事故的发生,
确
保全校师生的生命和学校财产安全,
维护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
创建
"
平安校园、和谐校园、幸福校园
"
提高师生安全意识,树立
"
安全
第一、安全无小事
"
的思想,根据我校实际,制定本工作计划。
一、工作目标
总体目标是:
保证学校无重大安全事故发生,
使全校师生形成文
明健康的精神风貌,让校园周边环境得到净化,内部秩序和谐有序,
让教师有一个安全祥和的工作环境,
学生有一个安全文明的学习环境。
创建安全、文明、和谐的校园,确保师生生命和财产安全。
具体目标是:
1
.强化安全宣传教育,提高防范技能。进一步完善我校突发公
共事件应急预案,预案要全面(自然灾害类、事故灾难类、突发公共
卫生事件类、社会安全事件类)
开展各类安全演练次数每期不少于
1
次,不断增强师生安全防范意识和提高自我防护能力,定期开展有
专题的安全知识宣传教育。
2
.杜绝重特大安全事故和责任事故。
3
.进一步加大校园及周边环境治理,强化校园内文化、班级文
化建设氛围。
4
.学校将安全培训工作纳入议事日程,强化相关人员的培训工
作,做好专项安全培训。
5
.加强疾病疫情和食品卫生的防控和监管工作。确保学校内食
堂运行规范,确保学校内食堂、卫生许可证、从业人员健康证、健康
知识培训持证率达
100%
6
.加强安全信息管理,按时报送各种安全信息材料,抓好学校
安全信息情报的收集、处置工作,防范各种安全事故发生。
7.
关注留守儿童、单亲儿童等几类特殊儿童群体的安全、品德教
育与心理辅导工作。
二、工作思路
1.
积极加强对安全工作的领导,加强监督管理队伍建设,加强安
全工作制度建设,加强校园及周边地区治安环境整治。
2. 应急预案怎么写
为有效应对突发环境事件,提高企、事业单位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能力,将突发环境事件对人员、财产和环境造成的损失降至最小程度、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及环境安全,维护社会稳定。
2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可能发生重大污染事故、可能造成或者可能造成水污染事故的企业事业单位,应当采取措施,加强防范,及《国家突发环境事故应急预案》的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预案。
3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企业可预见的环境污染及其他事故引发造成的突发环境污染事件
4.组织机构与职责权限
4.1组织机构
企、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机构由领导机构、日常管理机构、现场处置机构组成,须明确组成各机构的部门和人员,明确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队伍的建设 ,并附框图表示。
4.2职责权限
明确相关机构、责任人的工作职责和权限。特别是在突发环境事件发生时,如需对生产线作出紧急关机、临时停产等决定的权限一定要明确。
5.突发环境污染事件防范重点、防范设施及防范措施
5.1防范重点
明确企、事业单位在生产、仓储或运输等环节中易发生事故的目标、岗位以及污染治理设施的具体位置,并附上具体方位图。
5.2防范设施
明确事故发生时能起到控制、减缓污染作用与防范重点相配套的设施和设备(如水污染事故应急池、燃油和硫酸储罐围堰等)。
5.3防范措施
明确在发生突发环境事件时现场监控、现场应急处置具体措施的内容以及组织方式和要求。
6. 应急响应
6.1.响应程序和内容
6.1.1当接到发布的突发事件预警信息或突发事件后,公司应急领导小组立即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应急工作小组成员快速集结赶到事故现场,同时,现场人呗做好先期处置工作,并根据事态及时救援,防止事扩大。(*明确突发环境事件发生时信息报告的部门、渠道、时限、程序等要求,并附工作流程图。)
6.1.2明确突发环境事件报告方式(电话和文字)与报告内容要求(事发时间、地点、污染物种类、数量或浓度以及严重和危害程度、可能造成的后果和影响范围)。
6.1.3启动相应应急处置措施。
6.2.应急结束
明确应急结束的条件、程序、决策机构,应急过程的评价程序和要求。
7.善后处置
7.1明确污染物消除、处置,现场清理等工作程序。
7.2明确污染损害评估、补(赔)偿工作的组织、配合及落实。
8.保障措施
8.1 资金保障
须明确应急经费来源。
8.2通信与信息保障
明确企业应急机构各成员及与当地政府应急联动部门的通讯方式,联系方式和通讯录。
8.3物质与装备保障
8.3.1.要有满足现场应急处置人员使用的防护装备。
8.3.2.要有物资的储备,根据本单位污染特征储备消除污染物的各种物质,要在数量、位置分布和使用功能上满足应急时的需要。
8.3.3.要有用于现场应急处置使用的机械装备(如大、小型挖掘机、起吊机)储备或借助外来支持的固定合作方式及联系方式。
8.3.4.企、事业单位根据自身情况自定的一些保障措施。
9.宣传、培训与演习
9.1职工宣传教育
向职工公布本企、事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报警电话等。广泛宣传应急法律法规和预防、避险、自救、互救、减灾等常识。增强职工的防范意识和相关心理准备,提高职工的防范能力。
9.2培训
明确日常管理和现场处理等应急机构的领导、企业技术人员和工人上岗前和常规性培训等要求。
9.3演习
明确每年演习的内容和频次(演习每年不少于一次)。
3. 预案怎么写
现实中预案通常形成以下较为固定的结构模式和写法:包括标题、前言、主体、结尾、附件五部分。
各部分内容及注意事项:
一、标题:
是预案内容的总的概括,看到标题就可以大概了解预案的内容。
二、前言:
是对预案的总内容的大概描述,需要对全文进行一个概括:分析预案所针对的风险有关的种种现实状态,再结合上级的指示,本公司的经营理念等,提出预案的总任务、目标。
前言须文字精练,高度概括,不可写得很繁琐、冗长,不可喧宾夺主。
三、主体:
1、指导思想。这部分强调制订、执行此预案的重要性、必要性和总的原则与理念。
2、组织架构。这部分是将有限的人力合理分工配置,只有组织架构清晰,才能确保分工到人,责任明确。
3、信息网络。这亦是预案的重要内容,包括与各部门横向联系的方式与责任人,也包括公司内部紧急状态下的联系方式。如果内容较多,可以只在正文部分作简述,将具体的人员名单、电话号码、单位等作为附件列后。
4、具体任务、措施和步骤。这部分是预案的实质性核心部分,通常是将保户单位划分成若干责任区,每一责任区形成一个章节,各自围绕任务、措施、步骤分别阐述。
四、结尾 :
可再次强调执行此预案的希望和要求,呼应前文,总结全文。
五、附件 :
前文已经阐述到,预案的写作通常带有附件。对于同质性的文字部分、各种数据、区域分布情况等,应设计成各种图表作为插图(表)或附图(表)。
转载请注明出处育才学习网 » 小学开学延期预案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