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己、已、巳
顺口溜:
张口己,闭口巳;半开半闭就是已。
“'已'字口半开,‘己’字口全开,‘巳’字嘴巴闭起来。”
区别:
1、拼音不同。
己 拼音:jǐ
巳 拼音:sì
已 拼音:yǐ
2、意思不同。
己
解释:自己:知己知彼。舍己为人。
例句:章太炎是近代着名学者,他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生活检朴,从不求虚名。
巳
解释:巳时,旧时记时法,相当于九点到十一点。
例句:两人闲聊间,不知不觉已近巳时,路上行人也越来越多,想来昨夜的闹戏并没有给他们造成太大的疲劳。
已
解释:停止:争论不已。 已经:早已知道。 古又同“以”。
例句:万不得已时也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千万勿将人血白蛋白、丙种球蛋白等血制品当作补品而滥用。
3、写法不同。
己 笔顺是 己;书写时注意第三笔与第二笔相接,不要出头。
巳笔顺是用巳;书写时注意第三笔与第一笔第二笔相接,闭口。
已笔顺是 已;书写时注意第三笔不要跟第一笔相连,要出头。
2. 己已巳怎么读音
己:读作【jǐ】,已:读作【yǐ】,巳:读作【sì】。
1、己基本释义:
(1)自己:知己知彼。舍己为人。严于律己。
(2)天干的第六位。见〖干支〗。
(3)姓。
2、已基本释义:
(1)停止:争论不已。
(2)副词。已经:早已知道。
(3)文言副词。太:不为已甚。吾得仲父已难矣。
(4)后来;不多时:其母…见长蛇数丈入榻下,已忽不见。
(5)古又同“以”。
3、巳基本释义:
(1)地支的第六位。
(2)巳时,旧时记时法,相当于九点到十一点。
扩展资料:
己和巳均包含在天干地支内,虽字形相像,含义却不同。
己:天干的第六位。巳:属地支的第六位,属蛇。
1、天干地支读音
十天干:甲(jiǎ)、乙(yǐ) 、丙(bǐng)、丁(dīng )、戊(wù)、己(jǐ )、庚(gēng)、辛(xīn)、壬(rén)、癸(guǐ )
十二地支:子(zì)、丑(chǒu)、寅(yín)、卯(mǎo)、辰(chén )、巳(sì)、午(wǔ)、未(wèi)、申(shēn)、酉(yǒu)、戌(xū)、亥(hài )
2、天干地支顺序
天干是十个,地支是十二个,干为主干,支为分支,两个相对的命名应当是一起出现的。在商朝开始出现天干与地支配和用以纪日,使用干支纪年要更晚一些。
天干的次序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
地支的次序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3. 已与己的区别是什么
1、堵巳不堵己半堵不堵是个已。
2、张口己,半口已,闭口巳。
3、已半 巳满 不出己。
4、自己的己竖弯钩不出头,已经的已竖弯钩出头一般,辰巳午未的巳竖弯钩和上下两横是相
连的。
5、己己己,自己不出头;已已已,已经半出头;巳巳巳,巳巴全出头。
6、已经露出一点头,自己完全不出手,关上门来称三巳。
7、封是巳张是己,已在半空起。
一、已
1拼音:yǐ
2基本字义:
1)止,罢了:学不可以~。死而后~。
2)表示过去:~经。事~至此。~往。业~。
3)后来,过了一些时间,不多时:~忽不见。
4)太,过:不为~甚。
5)古同“以”。
二、己
1拼音:jǐ
2基本字义:
1)自身:自~。舍~救人。先人后~。知彼知~,百战不殆(殆:危险,失败)。
2)天干的第六位。
三、巳
1、拼音:sì
2、基本字义:
1)地支的第六位,属蛇。
2)用于计时:~时(上午九点至十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