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麝)这个字应该怎么读``
麝
shè
〈名〉
动物名 [musk deer]
麞,麞如小麋。脐有香。——《说文》。字亦作麝。
翠山,其阴多旌牛麞麞。——《西山经》。注:“似獐而小,有香。”
产于中亚山地的一种小型粗腿的鹿,雄兽有值钱的麝囊,在鹿类中是唯一具有胆囊者。如:麝父(雄麝);麝脐(雄麝的脐,麝香腺在此)
“麝香”的简称。亦泛指香气 [musk]。如:麝鹿(极细的麝香粉);麝枕(香枕);麝脑(麝香精);麝酒(麝香浸制的酒)
麝香
shèxiāng
[musk] 雄麝肚脐和**之间的腺体的分泌物,有特殊香气,可制香料,也可入药
麝
shè
ㄕㄜˋ
〔~鼠〕哺乳动物,毛棕黑色。生活在沼泽地带,毛皮可做衣服。
〔~牛〕哺乳动物,体形像牛而稍小,皮下有腺体,分泌物有特殊气味。生活在北美洲的极北地区。
哺乳动物,形状像鹿而小,无角。雄的脐部有香腺,能分泌麝香。通称“香獐子”。
郑码:TXND,U:9E9D,GBK:F7EA
笔画数:21,部首:鹿,笔顺编号:413522115353251113124
同音字:
厍 设 社 舍 拾 射 涉 赦 摄 慑 滠 歙
2. 麝月的麝怎么读
she 四声另外,既然你问了,那我顺便把麝月这个人的一些评论给你看吧:麝月,《红楼梦》中人物,是主人公贾宝玉身边一等丫鬟(丫鬟也分一等二等,不细论)。按照第五回众丫鬟的排序“袭人、晴雯、麝月、秋纹”,她并不突出。再看文中写她是“公然又是一个袭人”,可见她的脾气秉性与袭人相似。袭人的笔墨在前八十回的《石头记》里比较多,涉及麝月的则少了很多,乍看倒象是袭人的影子。曹雪芹写大观园每个女儿都有她的一段笔墨。如果不是脂砚批语的出现,这将是一个就此被埋没了这个好女儿。一则批语最能说明问题:“闲上一段女儿口舌,却写麝月一人,袭人出嫁之后,宝玉宝钗身边还有一人,虽不及袭人周到,亦可免微小敝等患,方不负宝钗之为人也。故袭人出嫁后云:‘好歹留着麝月’一语,宝玉便依从此话。” 可见宝玉宝钗落魄后依然还有麝月在身边服侍,这自然是八十回后故事。但是即便是这样宝玉依然离开二人,出家为僧。
麝月的存在对宝玉是极为关键的。“寿怡红群芳开夜宴”一节里,麝月所掣花签为“荼縻”花,题为“韶华胜极”。“韶华”是指人的青春年华,“胜极必落”则突出美好的时光马上过去。宝玉觉得不吉利,所以会把签藏起来不让大家看。签中又引用宋代王淇《春暮游小园》里的诗句“开到荼縻花事了”,则表明良辰美景就要结束。荼縻花是最晚才开的花,有苏轼诗:“荼靡不争春,寂寞开最晚”。曹雪芹以花喻女儿,用荼縻花则表明“诸芳尽”。正好印证麝月是陪伴在宝玉身边最后的女儿。
《尔雅·释草》里记载“荼,苦菜”。所以也有“荼毒”这样的词语。苦则预示宝玉日后的生活是艰苦的,正如批语里提到宝玉后来“寒冬噎酸齑”,苦不堪言。因佛教里说荼縻是来生的花,所以也叫“佛见笑”。佛见笑有意预示宝玉最后大彻大悟,出家为僧。又因为其花色象黄酒,也称为酴醾,这样的称呼暗合宝玉题蘅芜院的对联中“睡足酴醾梦也香”。“酴醾”就是荼縻花酿的酒(古时四川酿酒),西汉的扬雄在《蜀都赋》中称为“酴清”,既是此种酒。这样一来所联系的伏笔则很明显了,麝月是陪伴宝玉作完红楼一梦的最后一个人物。
3. 麝、貉 这两个字怎么念啊
shè 麝(有点像鹿) 【中文名】:麝 【拉丁文】学名:Moschus moschiferus Linnaeus 【英文名】:musk deer 【中文别名】:原麝、香獐、獐子、山驴、林獐 【藏名音译】:纳瓦 【分 类】:哺乳纲 偶蹄目: Artiodactyla ,麝科:Noschidae 【体长】:70~80厘米 【肩 高】:低于50厘米 【体 重】:成年雄性体重约80千克,雌性约60千克 【寿 命】:15~19年 【保护级别】: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貉hé 学名:Nyctereutes procyonoides 英文名:Raccoon dog 音hé 俗称 貉子háoz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