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蝉怎么写
蝉
作者:虞世南 朝代:唐 体裁:五古
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
蝉
作者:李商隐 朝代:唐 体裁:五律 类别:记物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
早蝉
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 体裁:五古
六月初七日,江头蝉始鸣。石楠深叶里,薄暮两三声。一催衰鬓色,再动故园情。西风殊未起,秋思先秋生。忆昔在东掖,宫槐花下听。今朝无限思,云树绕湓城。
2. 怎样写有关蝉的作文
捉蝉记
那天,我们全家去旅游。
一到那里,我就听到了几声刺耳的叫声,我连忙跑过去,看见附近的大树上有只比苍蝇大几倍的虫子正懒洋洋地趴在那儿悠闲地唱着好听的歌呢!我伸手去扑,说时迟那时快,那只虫子早已停住了歌声,飞走了。回到宾馆里,我垂头丧气地对妈妈说:“您知道比苍蝇大几倍的虫子是什么吗?”妈妈考虑了一会儿说:“是不是蝉呀?”我说:“回答正确!”随后,我就把刚才发生的事一五一十地讲给妈妈听了,妈妈乐得咯咯咯地笑了起来,我连忙阻止了妈妈的笑声,并让妈妈和我一起去抓蝉。走着走着,我又听到了一声刺耳的叫声,我们就顺着声音走过去,看见一只蝉正趴在那儿尖叫,妈妈用手一扑就把蝉给捉住了,最后,我们就抓住了蝉高高兴兴地回旅馆去了。我们今天的收获可真大呀!
我觉得这次到商量岗捉蝉可真有趣!
3. 最早的"蝉"字怎么写
目前已知最早的“蝉”字为金文,写法如下
=
(虫)+
(单,“禅”),表示表示清静无为的昆虫。
蝉喜欢长时间静伏树上,以刺吸树的汁液为生,发出嘹亮的类似“知了知了”的叫声,在古人眼里是餐风饮露的禅虫。
4. 写蝉的诗句 是描写蝉的 不是带蝉字的
垂委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虞世南《蝉》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
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骆宾王《在狱咏蝉》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李商隐《蝉》
5. 蝉唐虞世南本诗前两句所写的蝉有怎样的形象特点
首句“垂緌饮清露”,“緌”是古人结在颔下的帽带下垂部分,蝉的头部有伸出的触须,形状好像下垂的冠缨,故说“垂緌”。
古人认为蝉生性高洁,栖高饮露,故说“饮清露”。 次句“流响出疏桐”写蝉声之远传。
梧桐是高树,着一“疏”字,更见其枝干的高挺清拔,且与末句“秋风”相应。“流响”状蝉声的长鸣不已,悦耳动听,着一“出”字,把蝉声传送的意态形象化了,仿佛使人感受到蝉声的响度与力度。
这一句虽只写声,但读者从中却可想见人格化了的蝉那种清华隽朗的高标逸韵。参考:http://so.gushiwen.org/shangxi_4694.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