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上面一个此字,下面一个言字怎么读
词典解释
訾 zī
部首笔画
部首:言 部外笔画:6 总笔画:13
五笔86:HXYF 五笔98:HXYF 仓颉:YPYMR
笔顺编号:2121354111251 四角号码:22601 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8A3E
基本字义
1. 钱财:~算。
2. 估量,限度:“~粟而税”。
3. 希求:“不~重器”。
4. 古同“咨”,嗟叹声。
5. 古同“恣”,恣纵,狂放。
6. 姓。
详细字义
〈动〉
1. 衡量;计量 [measure]
息耗减损通于不訾。——《淮南子·原道》
訾功丈而知人数。——《吕氏春秋·知度》。注:“相也。”
訾相其质,足以比成事,诚可立而授之。——《国语·齐语》
2. 又如:訾粟(度量粟米);訾计(估量计算);訾相(衡量省视);訾省(计算、察核财物)
3. 考虑;希求 [consider;seek for]
心悁忿而不訾前后者,可亡也。——《韩非子》
不訾重器,毋訾衣服成器。——《礼记·少仪》
4. 又如:訾问(考虑、过问)
5. 放纵 [indulge]
离纵而跂訾者也。——《荀子·非十二子》
小谨者无成功,訾行者不容于众。——《淮南子》
〈名〉
1. 通“赀”。钱财 [property]
家訾累数巨万矣。——《史记》
以訾为骑郎。——《史记·张释之传》
以訾助边。——《盐铁论·击之》
2. 又如:訾用(资产财用);訾算(钱财数目。指买官的钱;用钱来计算);訾产(资产,财产)
3. 古地名 [Zi,an ancient place name]。在今河南省巩县西南
夏,四月,乙酉,单子取 訾。——《左传》
4. 疾病 [illness]
岁凶,庸人訾厉,多死丧。——《管子·入国》
5. 又如:訾厉(疾病,灾害)
6. 缺点 [defect]
故子之所刺于礼者,亦非礼之訾也。——《礼记·檀弓下》
7. 又如:訾缺(过错与缺失)
8. 姓。如:訾陬(复姓)
9. 另见 zǐ
訾 zǐ
详细字义
〈动〉
1. (形声。从言,此声。本义:毁谤,非议)
2. 同本义 [caluminate;slander]
訾,訾訾不思称意也。从言,此声。——《说文》
四制訾之者,是不知礼之所由生也。——《礼记·丧服》。注:“口毁曰訾。”
不訾小忿。——《左传·昭公二十一年》
公子沓訾之。——《吕氏春秋·审应》。注:“毁也。”
訾行者不容于众。——《淮南子·泛论》
诋訾今古。——《战国策·魏策》
故小谨者无成功,訾行者不容于众。——《淮南子·汜论训》
3. 又如:訾美(毁誉);訾怨(诽谤怨恨);訾病(提出他人缺失而加以讥评,非议);訾短(非议,诋毁)
4. 厌恶;极其讨厌并憎恶 [detest]
訾食者不肥体。——《管子》
5. 又如:訾食(厌食);訾怨(厌恨)
6. 指责 [blame]
夫名盛则责望备,实不副则訾咎深。——《新唐书》
7. 又如:訾戈(痛骂弋猎的人);訾咎(指责非难);訾屈(责骂)
8. 另见 zī
常用词组
1. 訾议 zǐyì
[discuss the failings of others;give a unfavourable criticism] 议论、指责人的缺点
无可訾议
2. 拼音的拼音怎么写
拼音的拼音是:[pīn yīn]。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十八条规定:“《汉语拼音方案》是中国人名、地名和中文文献罗马字母拼写法的统一规范,并用于汉字不便或不能使用的领域。”根据这套规范写出的符号叫做汉语拼音。
汉语拼音也是国际普遍承认的现代标准汉语拉丁转写标准。国际标准ISO 7098(中文罗马字母拼写法)写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958年2月11日)正式通过的汉语拼音方案,被用来拼写中文。撰写者按中文字的普通话读法记录其读音。”
扩展资料
中国的汉语拼音运动是从清朝末年的切音字运动开始的。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挽救民族危亡和振兴中华的热情,激发着一些爱国知识分子提出了教育救国的主张,梁启超、沈学、卢戆章、王照都一致指出,汉字的繁难是教育不能普及的原因,因此,掀起了一场“切音字运动”。
1923年8月,教育部召开国语统一筹备会,决议组织“国语罗马字拼音研究委员会”。
1925年9月在北京的部分委员和一些语言学者自动组织“数人会”,提出了《国语罗马字拼音法式》。
3. yan(言)拼音的怎么拼读
言的拼音这样读:yán,第二声。
基本字义:
1. 讲,说:~说。~喻。~道。~欢。~情。~必有中(zhòng )(一说就说到点子上)
2. 说的话:~论。~辞(亦作“言词”)。语~。~语。~简意赅。
3. 汉语的字:五~诗。七~绝句。洋洋万~。
4. 语助词,无义:~归于好。“~告师氏,~告~归”。
5. 姓。
组词并造句:
1. 语言[yǔyán]:用以表达情意的声音。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它跟思想有密切关系,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本质特征。
例句: 写一个人,不但要描写他的外貌,更要着重描写他的语言、行动及心理活动。
2. 寓言 [yùyán]:有所隐含的语言;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常带有讽刺或劝戒的性质,用假托的故事或拟人手法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
例句:在这次班会中,丹丹借一则精彩的寓言阐明了自己的观点。
3. 诺言[ nuòyán ]:应允别人的话;承诺。
例句: 姐姐立志献身教育事业,她用实际行动实践了自己的诺言。
4. 断言 [duànyán]: 十分肯定地说。
例句:如果像你所断言的,技术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科学状况,那么科学状况却在更大的程度上依赖于技术的状况和需要。
5. 誓言[shì yán]:立定决心时的言辞。
例句:抗敌大军在出师前,人人立下誓言,要将敌人驱出国境,那情景,真有气壮山河之势!
4. 言字的偏旁部首
言部。
言拼音:yán
释义:
1、讲,说:言说。
2、说的话:言论;言辞(亦作“言词”);语言;言语。
3、汉语的字:五言诗。
扩展资料
汉字笔画:
相关组词:
1、发言[fā yán]
发表意见(多指在会议上)。
2、名言[míng yán]
著名的话。
3、言行[yán xíng]
言语和行为。
4、谣言[yáo yán]
没有事实根据的消息。
5、格言[gé yán]
熟语的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