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行李》这篇作文怎么写800字以内
瞧!这位身穿时尚装,脸上带着微笑的老师,就是我们钦佩的语文教师——“李老大”,李老师知识渊博,教学经验丰富,上起课来十分严谨,是位典型的“严师”,正是因为她的严格,造就了122班语文成绩年年获第一。所谓严师出高徒,我想是肯定的。
让我来说说为什么称我们的李老师为“李老大”吧!继续往下看,你便知晓。
铃声悄悄地响了,玩得不亦乐乎的同学们依依不舍地走进了教室,议论纷纷,耳闻李老师来上课,立即静得连人的呼吸都停止了,李老师端庄地走进教室,我微微一看,她眼睛里透露着一种期望。她每次上课的45分钟都希望同学们学到知识,能有所收获。
记得有一次,上课到中途,不知哪位“拦路虎”被点名了,耽误了我们的课程。可是,李老师上课十分严谨,只要哪一位同学没有跟上她的脚步,总会停下来牵她一起往前走。读书的时候,严肃点,避免分散注意力,学得更加有效率,有收获,岂不更好?
下课了,同学们才从课堂上醒悟过来,到处追逐,嬉戏,个个生龙活虎,到了中午就餐的时候,每个人都做自己该做的事,井然有序。途中冒出几个“调皮鬼”该是没有理解“粒粒皆辛苦”的含义吧,都无情地抛下饭粒,舍其而去。和李老师相处久了,谁都知道她是一个爱整洁、干净的人,尤其在生活上布置得整整齐齐,哪能容忍这样的事发生?话传到了李老师的耳里,着急地叫我唤同学们回教室,严厉的李老师要开“批斗会”了。
李老师脸上无笑容,脚步极快。她怒气冲冲地说:“米饭是我们的主食,而每粒米饭却是来之不易的,你们是不辛苦,那你们感受过农民的辛苦吗?这世界上还有很多吃不上米饭的人呢,一个倒掉一些,那浪费掉的粮食有多少呢?同学们都这么大了,应该学会能吃多少就打多少饭这个基本的道理……”那些浪费粮食的同学们,个个听得哑口无言,在以后的就餐中,浪费粮食的现象就不敢再出现了。
瞧,我们的“李老大”从教室里威风凛凛地走出来,一群男生吓得东逃西窜的呵!
2. 边塞诗怎么写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2、《塞下曲·其一》【唐】王昌龄
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出塞复入塞,处处黄芦草。
从来幽并客,皆向沙场老。莫学游侠儿,矜夸紫骝好。
3、《塞下曲·其二》【唐】王昌龄
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
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4、《出塞》【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5、《凉州词》【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6、《关山月》【唐】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7、《从军行》【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8、《塞上听吹笛》【唐】高适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戌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9、《渔家傲·塞下秋来》【宋】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0、《塞下曲·其二》【唐】卢纶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11、《塞下曲·其三》【唐】卢纶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12、《使至塞上》【唐】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3. 情诗怎么写
所谓情诗,关键在一个“情”字,要写情诗也不难,现代的情诗较好写,但古诗版的最具独特色彩,所以一般推荐写古诗版本。一下是我的一点写诗经验,当然,为了回答问题,只说如何写情诗、
1.含蕴。不要太直白,太直白缺少创新。不过一般可以选择一些如:岁寒三友中的松,竹相依。鸳鸯相靠。凤,凰难分。桃花伴流水等等。但要求创新。
2.嵌名。把某人的名字暗加其中。
3.选诗体。诗体一般有律诗,绝句,古诗。
律诗最难,绝句次之,古诗最好写。
这就是主要的写法了
举例:
曾经帮朋友写过一首,可以参考
嵌字:莹玉
诗体:古诗
题材:桃花流水,渔翁求鱼,北斗独明
三月桃花放,
如有露珠莹。
流水绕桃树,
有意载桃花。
桃花不知意,
流水自茫然。
星夜玉宇上,
银河游群星。
众星常有伴,
北斗独自明。
溪边垂钓者,
吊钩入水寻。
静观鱼在水,
4. 诗怎么写
诗歌作为一种文学体裁中最高的艺术形式,历来倍受读者的喜爱.一个人,当他首先对文学发生了兴趣,并加以尝试和创作,选择的形式便往往是诗歌.诗歌可以使一个人的思想和情感在最精粹的语言和最简短的形式中真实直接地表达出来,它体现了作者本人对社会和人生的一种最独特的感受.在诗歌创作中,如何使一首诗歌达到至真至善至美,笔者认为,应该在抒情意境和押韵三个方面作好把握.
一.抒情
抒情是诗歌创作最本质的表现.一首诗歌里面,它首先离不开”情”.对一首诗歌的理解和把握,往往也是对作者所要表达出来的一种情感的理解和把握.我们说一首诗写得不好或者不成功,往往说它是”无病呻吟”.问题出在哪?当然应该是”情”表达得不够准确,抒发得不够充分.无”感”而”动”,无”情”而发,自然不能打动读者.说得粗俗点,有时候对于诗歌创作来说,倒真有点像在”没病找病”.别人出一个题目,你必须在一定的时间创作出来.于是,你不得不努力去装出一种”病”态来,创造一种所必需的情境,努力挖掘和寻找自己曾有过的感受体验,发掘出内心最真最深的”情”,然后来加以抒发和表现.对于初学写诗者,往往认为有感而发时写出的作品较为满意,原因也就在这儿.
文章贵真.诗歌创作中的”情”,应该具有作者本人最真实的体验和最独特的感受.同样一种题材,一起事件,一个题目,也只有是作者自身真实的体验和感受,才能创造和写作出自己独特的个性和风格来,从而避免了人云亦云,面面相似的尴尬.
二.意境
意境是一首诗歌创作成功的关键.评价一首诗歌写得好不好,除了要求”情”收发得真以外,就要看它有没有意境.什么是意境?意境是创作者本人在一首诗歌里面努力创造和表现出来的一种环境和气氛.它标准着读者对一首诗歌的主要创作色调的理解和把握.一首诗歌创作得有没有意境,就要看作者本人对他所要收发的情感理解得深刻不深刻,环境把握得准确不准确,体验感受得充分不充分.诗歌的意境以”意象”为主,”意象”是作者情感化了的形象,是作者本人头脑中储蓄的各种景物和环境的画面.一首诗歌创作好了,自然会有独特的”意象”呈现出来,象一幅画,一个个连接的电影镜头,让读者身临其境,由”实”(形象)而”虚”(情感)产生意境,从而产生共鸣.
意境可以是”流莺比邻”,也可以是”大风卷水”.一首诗歌的意境,也因了作者本人所要表达的种种不同的情感,收集不同的画面,从而创作出种种不同的意境.它是作者本人对人世万物的一种心灵的境界.一首诗歌里面,只有发掘出作者本人心灵深处最真的”情”,才能真正创造和表现出生动,鲜活,迷人的意境.
三.押韵
对于一首新诗的写作,我们可以不限于押韵.对于初学写诗者来说,学会用韵可以使诗歌乐感丰富.在旧体诗(这里主要指五律和七律)里,更是以它的韵律散发出特有的艺术魅力.
不管是新诗还是旧体诗,一首真正的好诗都应该是有韵的,押韵的.”韵”自何来?当然从作者本人的创作中来.不过在创作过程中,我们首先应该先确定好了抒情和意境,才能在押韵上作文章.不能仅仅因为要求押韵,而”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抒情意境和押韵三者之间的关系在诗歌创作里面并不相悖,而是真正的相辅相成.只要情感抒发得真了,自然会有完美的意境出现;意境出来了,自然就会产生出韵味来,一个个有韵脚的字会像一个个排列整齐的士兵,挨个儿向你走来,供你调谴使用.
在诗歌创作里面,抒情意境和押韵三者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情至真而文纯,文至纯而境生,境自生而韵味出,韵味出而文押韵.以上所诉均属笔者一家之言,希望我们诗歌作者共同探讨,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