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书法中横画怎么写
横画:短横,要方起方收,劲直有力。
长横,先逆向左轻落笔,再折向右下作顿,折向右铺笔,中锋向右行笔,行至末端,微向 右上昂起,折向右下重按,平向左折回,提锋收笔。
书法九势原文
夫书肇于自然,自然既立,阴阳生焉;阴阳既生,形势出矣。藏头护尾,力在字中,下笔用力,肌肤之丽。故曰:势来不可止,势去不可遏,惟笔软则奇怪生焉。
凡落笔结字,上皆覆下,下以承上,使其形势递相映带,无使势背。
转笔,宜左右回顾,无使节目孤露。
藏锋,点画出入之迹,欲左先右,至回左亦尔。
藏头,圆笔属纸,令笔心常在点画中行。
护尾,画点势尽,力收之。
疾势,出于啄磔之中,又在竖笔紧趯之内。
掠笔,在于趱锋峻趯用之。
涩势,在于紧駃战行之法。
横鳞,竖勒之规。
此名九势,得之虽无师授,亦能妙合古人,须翰墨功多,即造妙境耳。
扩展资料
基本释义
永字八法其实就是“永”这个字的八个笔画,代表中国书法中笔画的大体,分别是「侧、勒、弩、趯、策、掠、啄、磔」八划,以诸宗元所著《中国书学浅说》一书中解说较为明了。
(1)点为侧(如鸟之翻然侧下);
(2)横为勒(如勒马之用缰);
(3)竖为弩(用力也);
(4)钩为趯 (跳貌,与跃同);
(5)提为策(如策马之用鞭);
(6)撇为掠(如用篦之掠发);
(7)短撇为啄(如鸟之啄物);
(8)捺为磔(磔音哲,裂牲为磔,笔锋开张也)。
1.点法
点,也就是“侧”。在书写时需要把毛笔的笔锋侧过来,因此得名。点是汉字的根源,横、竖、撇、捺等笔画都始于一点。
点有上点、下点、左点、右点、左上点、右上点、左下点、右下点等。
2.挑法
挑,形状像钝角三角形。“策”、“啄”、“掠”三者的书写都与挑法类似。
挑有上向挑、下向挑、左向挑、右向挑、左上挑、右上挑、左下挑、右下挑等。
3.横法
横,也就是“勒”。所谓“勒”,原意指马缰的末端衔在马口,取其不平不直,形状相似。横画在书写时,起笔和收笔需要勒住笔锋,因此得名。
横有平横、凹横、凸横、腰粗横、腰细横、左尖横、右尖横等。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书法九势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永字八法
2. 笔化点横竖撇拿是怎么写呢
1)点:左点、右点、长点、方点及圆点。
写法:点是由左上方,向左下方由轻到重,顿笔而成。
(2)横:平横、斜横、左横及右横。
写法:横画的要点是起笔、收笔时要顿笔,中间轻快。
(3)竖:悬针、垂露及短中竖。
写法:竖画的起笔要轻顿、垂露竖的下端也要顿笔。
(4)撇:平撇、竖撇、横撇、长曲撇、短曲撇、长斜撇及短斜撇。
写法:先向右下方轻顿,再向左下方轻快撇出。
(5)捺:横捺、竖捺、侧捺、短捺及反捺。
写法:由轻到重,由左上方,向右下方行笔,底刃取平。
(6)挑:斜挑及平挑。
写法:向右下方轻顿一下,然后向右上方挑出。
(7)折:竖折、横折、撇折及捺折
写法:在折角处要顿一下,然后再转折。
3. 田字格的“横”“竖”“撇”“捺”怎么写
田字格的“横”“竖”“撇”“捺”写法如下图:
横。左右向的,跟目视方向垂直的,与“竖”、“直”、“纵”相对:横写。横排。横向。横斜。纵横。
竖。上下的或前后的方向,与“横”相对:竖着写。
撇。汉字笔形之一,由上向左而斜下。
捺。笔形之一,由上向右斜下。
扩展资料:
带横的字 :同、鱼、丽、是、后、有、天、正、友、前、本、画、目、半、立、西。
带竖的字 :用、候、帅、在、师、串、雨、修、甲、辨、由、齐、引、归、申、旧。
带撇的字 :帅、少、白、禾、师、向、自、乒、我、辨、丢、齐、面、页、千、养。
横:长横 中横 短横。竖:短竖 悬针竖 垂露竖。撇:平撇 短撇 长撇 竖撇。捺: 正捺 平捺 反捺
4. 田字格的横竖撇捺怎么写
横竖撇捺在田字格的正确书写格式:
①横写在横的那条线上。
②竖写在中间的那条竖线上。
③撇写在左半边居中处。
④捺写在右半边居中处。
扩展资料
传统的汉字基本笔画有八种,即“点(丶)、横(一)、竖(丨)、撇(丿)、捺(㇏)、提(㇀)、折(Í)、钩(亅)”,又称“永字八法”。1965年1月3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和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发布的《印刷通用汉字字形表》和1988年3月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署发布的《现代汉语通用字表》规定了5类基本笔画:横类、竖类、撇类、点类、折类。
笔画有时也指笔画数,如字书前有汉字笔画索引。表示这两种意思时“笔画”亦可作“笔划”,但目下规范作“笔画”。此外,笔画还指用笔绘制的图画,此义项一般用在古籍中,现时人们不常用或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