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需求分析怎么写
1. 引言1.1 编写目的:编写此文档的目的是进一步定制软件开发的细节问题,便于用户与开发商协调工作.本文档面向的读者主要是项目委托单位的管理人员.希望能使本软件开发工作更具体.1.2 项目背景1.2.1项目委托单位:****公司1.2.2开发单位:***公司1.3 定义1.4 参考资料2. 任务概述2.1 目标:<1> 决策支持:根据公司的要求及时提供所需报表及文件,并在适当时候对各部门领导给予销售及进货等方面的提示<2>提高效率:利用软件进行管理,避免人工管理的失误以及 延迟性,从而实现高效率的管理.2.2 运行环境:<1> 硬件方面:Pentium级处理芯片 1兆显存的兼容显卡 256色,800*600的兼容显示器 标准兼容打印机<2>软件方面: WIN95操作系统2.3 条件与限制: 编程用计算机一台 完成期限2000/7/1 无资金供给3. 数据概述数据流程图如下: 3.1 静态数据:包括系统登录密码,各数据库所在位置,系统分析原始数据3.2 动态数据:包括各数据库内各项显示数据,用户登录信息,系统时间3.3 数据库描述: 人事管理数据库:公司内人员的个人详细信息,包括档案信息 销售管理数据库:当日销售记录及以前的销售统计,用于销售分析 财务管理数据库:公司内部账目及收支情况详表 技术管理数据库:公司所需各技术档案的详细记录(包括文档) 3.4 数据字典:<1>数据流词条描述: 1.数据流名:登录信息 来源:用户的输入 去向:系统内部检验部分 组成:用户名,密码 流通量:每次登录输入一次 2.数据流名:登录结果 来源:系统 去向:用户 组成:返回信息 流通量:每次登录返回一次 3.数据流名:输入修改信息 来源:用户 去向:系统判断部分 组成:根据各数据库内容而不同 流通量:依用户输入而定 4.数据流名:反馈信息 来源:系统判断部分 去向:用户 组成:系统经判断后发回的字符数据 流通量: 依系统当前信息而定 5.数据流名:识别信息 来源:系统内部检验部分 去向:系统判断部分 组成:系统各数据库的标识信息 流通量:用户每次输入流通一次 6.数据流名:处理信息 来源:系统判断部分 去向:各数据库处理部分 组成:读取/修改标识,读取/修改的变量名称 流通量:用户每次输入流通一次 7.数据流名:读取修改 来源:系统判断部分 去向:系统各数据库 组成:读取/修改标识,读取/修改内容 流通量: 用户每次输入流通一次<2>数据文件词条描述: 1.数据文件名:人事数据 简述:存储人员信息 数据文件组成:人员的各项信息(以CString类型为主) 2.数据文件名:销售数据 简述:存储当日及从前的销售记录 数据文件组成:销售的各项信息 3.数据文件名:财务数据 简述:存储财务管理信息 数据文件组成:财务管理的各项记录 4.数据文件名:技术数据 简述:存储公司内部使用的技术档案信息 数据文件组成:技术档案名称,内容<3>加工逻辑词条描述: 1.加工名:检验 简要描述:判断用户的许可性 输入数据流:登录信息 输出数据流:登录结果 加工逻辑:判断是否与系统内部用户信息相符合 2.加工名:判断 简要描述:判断用户的操作并进行相应的读取/存储工作 输入数据流:输入修改信息 输出数据流:反馈信息 加工逻辑:判断用户的操作->调用数据库->读取/修改->反馈 3.加工名:人事档案管理 简要描述:对人事数据库进行相应要求的操作,并与判断部分交互 输入数据流:处理信息,读取修改 输出数据流: 读取修改, 处理信息 加工逻辑:判断用户要读取/修改的内容->反馈用户所需信息 4.加工名:销售统计 简要描述:对销售数据库进行相应要求的操作,并与判断部分交互 输入数据流:处理信息,读取修改 输出数据流: 读取修改, 处理信息 加工逻辑:判断用户要读取/修改的内容->反馈用户所需信息 5.加工名:财务统计 简要描述:对财务数据库进行相应要求的操作,并与判断部分交互 输入数据流:处理信息,读取修改 输出数据流: 读取修改, 处理信息 加工逻辑:判断用户要读取/修改的内容->反馈用户所需信息 6.加工名:技术管理 简要描述:对技术统计数据库进行相应要求的操作,并与判断部分交互信息 输入数据流:处理信息,读取修改 输出数据流: 读取修改, 处理信息 加工逻辑:判断用户要读取/修改的内容->反馈用户所需信息<4>源点及汇点词条描述: 名称:用户 简要描述:既是源点又是汇点,发出动作信息给"检验"和"判断"加工,通过交互界面接受反馈信息有关数据流:登录结果,登录信息,输入修改信息,反馈信息 数目:一个4. 功能需求4.1 功能划分 可细分为四部分:人事管理,销售管理,财务管理,技术档案管理4.2 功能描述<1>人事功能: (1)能对公司内部的所有人员有关档案详细资料记录并保存。
(2)能对数据库内人事档案的数据进行查阅和修改。 (3)能按部门或姓名检索人员。
(4)当某员工的雇用期限达到整年时,按时提醒。<2>销售统计功能 (1)按日对公司的销售情况进行统计,包括销售额\销售数量\各地区销售比例\不同销售方式的销售量比例以及销售毛利润情况 (2)制定销售情况的月报表\季报表以及年报表对销售情况进行分析,对不同销售人员的业绩进行评定<3>财务管理功能 (1)协助财务人员进行计算机管理,对库存情况\进。
2. 职业个人需求怎么写
不想当将军的兵不是好兵,即使当不了将军也要能够从将军的角度去思考和解决问题,这样才能做一个更好的有可能成为将军的士兵. 成为一名优秀的人力资源经理是我的职业发展目标.我想做的是改善目前混乱的管理现状,特别是关注几乎被彻底漠视的员工的需求,让企业中的每个人尽可能地发挥所长,帮助他们快乐地工作和生活,让企业成为令人尊敬的企业.听起来很像政客的宣言是吗?但是现在的我的确是这样想的.因为就目前来说,我也是被漠视的一员,而且生活在一群被漠视的人中间.既然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那么要改变自己和别人的现状就只能够从自己的努力开始.有句话怎么说的?如果对一个组织不满意,最好的办法是爬到顶端,然后改变它. 有位叫苏青的作者写了《人力资源经理应该具备怎样的能力?》一文,按它的脉络,分析一下: 一) 公正、忠信、坚定勇敢的意志力。
公正忠信没有问题.因为本人由于懒及胆小怕事,总是按规则办事,如果现在还有君主一类的东东,应该会是属于愚忠的那一类人.但这又对坚定勇敢的意志力形成了威胁,所以我最担心的是我顶不住压力,特别是来自上层的不正确的意见,会让我很挣扎很痛苦.那这个问题没有解决办法,只能指望有一条退路,然后无欲则钢,看看能坏到哪去. 二) 对人性的正确、全面的了解以及广博的知识。 这点十分之欠缺,因为容易看到恶的一面,又嫌人际交往太过麻烦,最根本的还是没有开放的心态,所以与人交往不多,由此带来的认识就片面\偏向\阴暗.广博的知识勉勉强强,因为兴趣爱好多到了没有兴趣的地步,所以啥都有一点,不过不深.这是不好的.所以以后要多接触一些人,试着了解他们. 三、亲和力和优秀的人际关系处理技巧。
保守有余,活力不足.我的朋友说我一开始接触时看起来严肃,只有熟了以后才会谈到一起,这应该是亲和力不足的表现.不过待人诚恳也是别人对我的评价.改进?参见上一条. 四、实现人力资源有效管理的专业能力 1.人力资源规划管理(完整规划没做过,基础分析做得多)和人力资源管理手册设计(基本可以完成)的能力。 2.职位分析(没有做过,止于知道)和绩效考核管理(指标设定不行,因为对业务生疏了)能力。
3.薪酬与福利管理能力。 一直在做的,执行OK,没有做过设计. 4.人力资源开发、培训能力。
(些许培训经验,但是在职业发展与培训结合方面虽然关注,不过没有实际行动,应该成为努力方向) 5.人事制度管理能力。 OK.因为现在俨然是员工首选制度咨询师. 当然,作为人力资源经理还应具备组织能力、领导能力、表达能力、自信力(以及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兴趣或爱好)等其它素质能力。
经过这样总的分析,要实现我的职业目标还是有比较大的难度: 1、性格上的缺陷:脆弱、内向、不善于与人交往、保守。每个人都是不完美的,在实在没法改变的情况下,要把缺点变成特点。
随着时间的打磨,我相信自己。 2、专业能力的上欠缺:对业务方面了解不够,特别是对各个岗位的了解仅限于道听途说,没有一手的认知。
在本专业内,只限于一些低层次的工作,而且 PM对我的认同也只是因为工作量大,但又没有误太多的事而已。这样以苦劳获取的评价不是我所希望的。
我相信渡过这一段人手奇缺的时期,我会有更多的时间来做那些没有做过的难度大一些的工作。 3、具体实行上的困难和可能出现的变数:一是经过测算,工作量大占用时间长的情况在未来的三个月内不会有所改变,每天加班三小时?可能家庭方面会出现问题;二是缺乏指导,PM没有训练人的习惯、公司也没有这样的机制,但这也不能怪他们,否则的话我怎么会有我的政客宣言呢?这点自己解决;三是有可能会有不希望的PM的变更,Oh my God!那样的人成为我的上级?也许会使我的职业发展目标要绕好大弯才能实现或者被迫作出改变,不过兵来将挡,水来土淹,条条大路通罗马! 最后的总结和行动计划是: 1、按既定计划完成累积的小事。
2、增加自我培训的时间。 3、主动承接不熟悉的领域内的工作。
参照: 对初创的风险企业来说,创业计划书的作用尤为重要,一个酝酿中的项目,往往很模糊,通过制订创业计划书,把正反理由都书写下来。见后再逐条推敲。
创业者这样就能对这一项目有更清晰的认识。可以这样说,创业计划书首先是把计划中要创立的企业推销给了创业者自己。
其次,创业计划书还能帮助把计划中的风险企业推销给风险投资家,公司创业计划书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为了筹集资金。因此,创业计划书必须要说明: (1)创办企业的目的——为什么要冒风险,花精力、时间、资源、资金去创办风险企业? (2)创办企业所需多少资金?为什么要这么多的钱?为什么投资人值得为此注入资金?对已建的风险企业来说,创业计划书可以为企业的发展定下比较具体的方向和重点,从而使员工了解企业的经营目标,并激励他们为共同的目标而努力。
更重要的是,它可以使企业的出资者以及供应商、销售商等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和经营目标,说服出资者(原有的或新来的)为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资金。 正是基于上述理由,创业计划书将是创业者所写的商业文件中最主。
3. 项目需求 该 怎么写
如果是一个软件系统的项目,站在项目角度需求管理包括项目需求、用户需求、业务需求、功能需求、非功能需求等内容。而项目管理文档中主要是项目需求,在项目实施文档中主要是用户需求分析报告、软件(或系统)需求规格说明书等。项目需求主要包括:(不同的项目还会有适当增减,由于不清楚你的项目具体情况,所以把总体上项目需求包括的内容都罗列一下)
1. 适用范围(阅读者)
2. 项目背景
3. 项目概述
4. 项目目标及范围
5. 项目工期与预算
6. 项目软件(系统)需求
7. 项目约束(运行环境、开发环境、技术路线、)
8. 项目测试与验收
9. 用户培训
10. 售后维护与支持
11. 其他项目中用户提出的需求
4. 需求分析具体要怎么写
方法 ⑴首先调查组织机构情况 包括了解该组织的部门组成情况,各部门的职能等,为分析信息流程作准备。
⑵然后调查各部门的业务活动情况 包括了解各个部门输入和使用什么数据,如何加工处理这些数据,输出什么信息,输出到什么部门,输出结果的格式是什么。 ⑶协助用户明确对新系统的各种要求 包括信息要求、处理要求、完全性与完整性要求。
⑷确定新系统的边界 确定哪些功能由计算机完成或将来准备让计算机完成,哪些活动由人工完成。由计算机完成的功能就是新系统应该实现的功能。
常用的调查方法有: ⑴跟班作业 通过亲身参加业务工作来了解业务活动的情况。这种方法可以比较准确地理解用户的需求,但比较耗费时间。
⑵开调查会 通过与用户座谈来了解业务活动情况及用户需求。座谈时,参加者之间可以相互启发。
⑶请专人介绍。 ⑷询问 对某些调查中的问题,可以找专人询问。
⑸设计调查表请用户填写 如果调查表设计得合理,这种方法是很有效,也很易于为用户接受的。 ⑹查阅记录 即查阅与原系统有关的数据记录,包括原始单据、账簿、报表等。
通过调查了解了用户需求后,还需要进一步分析和表达用户的需求。 分析和表达用户需求的方法主要包括自顶向下和自底向上两类方法。
5. 来,讨论一下怎么写需求文档吧
用例和UP的讨论
UML 中各种图形的重要性排行
先谈谈我的想法。
1、功能需求;
2、非功能需求或技术需求;
我一般把功能需求划分为几个部分:
a、业务过程;
b、业务规则;
c、业务数据;
非功能需求(技术需求)我就不多说了,大致就是可用性,可靠性,性能,可支持性等等。
1、用例规格说明描述业务过程;
2、业务规则文档描述业务规则;
3、术语表描述业务数据;
4、补充规格说明描述非功能需求(技术需求);
UP的做法还是很有道理的。这体现了两个原则:
1、分离关注点(每个文档描述相对独立的领域);
2、减少重复(很多用例都会引用相同的业务规则及业务数据);
这样便能够尽可能的使文档结构清晰,易阅读,易理解。也便于跟踪和维护。
但另一方面由于将不同的领域分离到不同文件的做法也使得可阅读性有所降低。比如用例规格说明中的业务过程描述时常需要引用业务规则文档中的业务规则及术语表中的业务数据。由于不是很方便在各个文档之间导航,你可能需要打开多个文档进行交叉阅读。这是比较麻烦的,特别是对于用户来说。
而且UP中每个用例都单独作为一个文件存在,这可能是为了便于跟踪及管理的缘故吧。但正如上所述,文件多了看着就觉得不爽了。我觉得完全可以将用例合并到一个文档中。或者几个相对独立的文档中(比如根据子系统划分)。
易理解,
易沟通,
易确认,
易跟踪,
易测试,
易验收
我想我们都应该以这个为目标来进行思考。
推荐链接Java开发新方式:专注UI,快速开发!
6. 需求分析如何写啊
在软件工程中,需求分析指的是在建立一个新的或改变一个现存的电脑系统时描写新系统的目的、范围和定义时所要做的所有的工作。需求分析是软件工程中的一个关键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系统分析员和软件工程师确定顾客的需要。只有在确定了这些需要后他们才能够分析和寻求新系统的解决方法。
在软件工程的历史中,很长时间里人们一直认为需求分析是整个软件工程中最简单的一个步骤,但在过去十年中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它是整个过程中最关键的一个过程。假如在需求分析时分析者们未能正确地认识到顾客的需要的话,那么最后的软件实际上不可能达到顾客的需要,或者软件无法在规定的时间里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