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江苏的苏繁体字怎么写
“江苏”的“苏”繁体字写作“苏”。
一、拼音: sū 或者 sù
二、释义:
1.植物名(“紫苏”或“白苏”的种子,称“苏子”)。
2.指须头下垂物:流~。
3.昏迷中醒过来:~生。~醒。死而复~。
4.缓解,解除:以~其困。
5.特指“江苏省”、“苏州市”:~剧。~绣(苏州的刺绣)。
6.前“苏联”的简称。中国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曾把当时的工农民主政权组织称为“苏维埃”;把当时的根据地称为“苏区”。
7.姓。
8.见“噜”字“噜苏”。
[ sù ]
朝向:“~刃者死”。
三、组词:
苏州 苏醒 苏打 流苏 白苏 苏剧 苏区 苏木 屠苏 苏丹 苏白苏菜 苏绣
四、江苏:
中国东部经济文化发达的省。 在长江、淮河下游,东临黄海。面积10万平方公里,人口6052万(1982),是全国人口密度最高的省。地势低平,气候温和湿润,农业单位面积产量和产值一直居全国前列。铁路、水运、公路发达。
2. 王羲之行书字体的“苏”字怎么写
[苏]拼音:sū江苏省简称。
【申集·康熙字典】为苏“苏”是苏的繁体字“苏”意为苏醒,繁体字简化之后很少使用,平常都写作“苏”,和“苏”通用,但并非是“苏”的繁体苏,形声字。从艹,稣(sū)声,与植物有关。
本义:植物名,即紫苏,一种一年生草本植物。另有西周时诸侯国名以及化石名。
苏sū(1)同本义[perilla]。唇形科。
一年生草本植物。茎方形,叶两面或背面带紫色,夏季开红花或淡红色花。
茎、叶、种子入药,嫩叶古用以调味,种子可榨油。如:苏子(紫苏和白苏的种子,可以入药、榨油。)
(2)柴草[faggot]樵苏脂烛,莫非种植之物也。――《颜氏家训》(3)须状下垂的饰物[pendant]金车玉作轮,踯躅青骢马,流苏金缕鞍。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4)苏维埃的简称[shortforSoviet]。如:苏区(5)江苏省的简称[shortforJiangsuprovince]。
如:苏剧(6)苏州市的简称[shortforSuzhoucity]。如:苏杭(苏州和杭州的并称);苏裱(苏州裱字画的技艺)。
明董其昌《节寰袁公行状》:“苏故海内大郡,机巧成俗,府吏胥徒之属善阴阳,上官百相欺骗也,即座师陆公为公(袁可立)虑之。”明黄道周《节寰袁公传》:“方为苏理时,湖州董宗伯以厚赀为乱民所窘,哄甚,两台檄公(袁可立)解之。”
(7)原苏联国名[shortforSovietUnion]。如:中苏关系(8)姓氏(1)苏、苏、稣、苏sū(2)苏(更生)[revive]死而复生谓之苏。
――《小尔雅·广名》苏,俗作苏(更生)〖revive〗死而复生谓之苏。——《小尔雅·广名》苏,俗作苏。
——《集韵》苏,息也,死而更生也。——《广韵》苏(更生)为苏。
——《颜氏家训·杂艺》震苏苏。——《易·震卦》傒予后,后来其苏。
——《书·仲虺之诰》蛰虫昭苏。——《礼记·乐记》苏世独立。
——《楚辞·九章·橘颂》自言身化促织,轻捷善斗,今始苏耳。——《聊斋志异·促织》(3)又如:苏息(再生滋长);苏生(苏醒;复活);苏更(复活;苏醒);苏复(恢复)“稣”另见sū(稣王羲之简介王羲之自幼爱习书法,由父王旷、叔父王廙启蒙。
七岁善书,十二岁从父亲枕中窃读前代《笔论》。王旷善行、隶书;王廙擅长书画,王僧虔《论书》曾评:“自过江东,右军之前,惟廙为最,画为晋明帝师,书为右军法。”
王羲之从小就受到王氏世家深厚的书学熏陶。当代留美书法新秀刘铎曾赞叹:“好字唯之(之,王羲之)”。
王羲之早年又从卫夫人学书。卫烁,师承钟繇,妙传其法。
她给王羲之传授钟繇之法、卫氏数世习书之法以及她自己酿育的书风与法门。《唐人书评》曰:“卫夫人书如插花舞女,低昂美容。
又如美女登台,仙娥弄影,红莲映水,碧沼浮霞。”今人沈尹默分析说:“羲之从卫夫人学书,自然受到她的熏染,一遵钟法,姿媚之习尚,亦由之而成,后来博览秦汉以来篆隶淳古之迹,与卫夫人所传钟法新体有异,因而对于师传有所不满,这和后代书人从帖学入手的,一旦看见碑版,发生了兴趣,便欲改学,这是同样可以理解的事。
可以体会到羲之的姿媚风格和变古不尽的地方,是有深厚根源的。”(《二王法书管窥》)王羲之善于转益多师,当他从卫夫人的书学藩篱中脱出时,他己置身于新的历史层而上。
他曾自述这一历史转折:“羲之少学卫夫人书,将谓大能;及渡江北游名山,比见李斯、曹喜等书;又之许下,见钟爵、梁鹄书;又之洛下,见蔡邕《石经》三体书;又于从兄洽处,见张昶《华岳碑》,始知学卫夫人书,徒费年月耳。……遂改本师,仍于众碑学习焉。”
从这段话可以看到王羲之不断开拓视野、广闻博取、探源明理的经历和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