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谁写的
小说家 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 (1904~1936)苏联作家。
尼古拉·阿耶克塞耶维奇·奥斯特洛夫斯基于1904年9月29日出生在乌克兰维里亚村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他排行第五,11岁便开始当童工。1919年加入共青团,随即参加国内战争。
1923年到1924年担任乌克兰边境地区共青团的领导工作,1924年加入**。由于他长期参加艰苦斗争,健康受到严重损害,到1927年,健康情况急剧恶化,但他毫不屈服,以惊人的毅力同病魔作斗争。
1934年底,他着手创作一篇关于科托夫斯基师团的“历史抒情英雄故事”(即《暴风雨所诞生的》)。不幸的是,唯一一份手稿在寄给朋友们审读时被邮局弄丢了。
这一残酷的打击并没有挫败他的坚强意志,反而使他更加顽强地同疾病作斗争。 1929年,他全身瘫痪,双目失明。
1930年,他用自己的战斗经历作素材,以顽强的意志开始创作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小说获得了巨大成功,受到同时代人的真诚而热烈的称赞。
1934年,奥斯特洛夫斯基被吸收为苏联作家协会会员。1935年底,苏联政府授予他列宁勋章,以表彰他在文学方面的创造性劳动和卓越的贡献。
1936年12月22日,由于重病复发,奥斯特洛夫斯基在莫斯科逝世。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是俄罗斯人,不过他的出生地却在乌克兰。
父亲是酿酒厂的制曲工人,也曾在外村或城里打零工.还当过五年邮差。他到过彼得堡,服过兵役,接触过进步的大学生,知道一些革命者与沙皇作斗争的故事。
母亲出身贫寒,小小年纪就不得不去给人家干活,放鹅、种菜、照看孩子。他们婚后生下六个儿女,夭折了两个。
奥斯特洛夫斯基最小,上面有两个姐姐、一个哥哥。母亲除了做家务带孩子,还替人家做针线,当女佣。
他十岁那年,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全家为逃避战火,辗转到达舍佩托夫卡定居。这时,日子过得更加艰难。
奥斯特洛夫斯基十一岁就进当地的火车站食堂当小伙计,十四岁进发电厂,给司炉工、电工打下手,也干过锯木柴、卸煤等杂活。他从小具有极强的求知欲,渴望念书,但只断断续续地上过几年学。
在学校里,他不仅成绩优秀,而且十分活跃,是老师的好助手。他试写过童话、短篇小说和诗歌,在学生自编手写的“杂志”《青春的色彩》上发表过习作。
他还喜欢演话剧,最爱登台扮演具有英雄气概的角色。他几度辍学,大都是由于贫穷,有一次则是因为触犯了教神学课的神父。
于是,这孩子想尽办法借书,甚至把午饭让给报贩吃,换取报刊来看。他在十二岁时就读过英国女作家伏尼契的代表作《牛虻》,从此,牛虻的形象深深地印在了他的心坎里。
尼古拉-阿列克谢耶维奇-奥斯特洛夫斯基,1904年生于工人家庭。初级教会小学毕业后,因家境贫寒不得不辍学做工。
1919年,加入苏俄共青团并参加红军同白匪作战。1923-1924年担任共青团工作。
1924年加入**。1927年因病全身瘫痪,双目失明。
他以惊人毅力写了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和《暴风雨所诞生的》,根据亲身经历,描写苏联青年在革命熔炉中锻炼成长的经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早在1942年就译成中文,书中主人公保尔- 柯察金成为中国青年的学习榜样。
1936年12月22日,奥斯特洛夫斯基病逝。(那时《暴风雨所诞生的》才写了第一章,书稿还在印刷厂排字)现实生活的苦难与沉重,书中人物的坚毅与光辉,使这个男孩懂事、早熟。
他曾帮助布尔什维克地下组织张贴传单、刺探情报。十五岁时,他走在街上,突然发现地下革命委员会的一位成员被一名全副武装的匪兵押着迎面过来。
他不顾一切,猛地朝匪兵扑去。革命者意外获救,他却因此被捕。
这个少年受到严刑拷打,但不吐露片言只字,硬是挺了过来。 红军和起义者击溃了匪军。
同年七月,奥斯特洛夫斯基参加共青团;八月,志愿加入红军,随部队上前线,经受战争烈火的考验。 他当骑兵,当侦察员,转战各地。
这个年轻人,不仅跃马挥刀,作战英勇,得到书面嘉奖,而且善于激励战友,显示出宣传鼓动的才能。次年八月,奥斯特洛夫斯基腹部和头部受重伤,在野战医院的病床上度过了经常处于昏迷状态的两个月。
出院后,右眼只保留了五分之二的视力,于是转业来到地方。 他参加过肃反委员会的工作,在铁路总厂担任电工助理,并被选为团支部书记,同时进电工技校学习。
十七岁时,带头参加修建一条铁路支线的艰巨工作。在铁路工地上,不少人被恶劣的条件、疾病和匪帮的偷袭夺去生命。
奥斯特洛夫斯基咬紧牙关,拼命干活。但在即将竣工时,他双膝红肿.步履艰难,并且感染了伤寒,昏迷不醒,被送回老家。
在母亲悉心照料下,他才勉强活了过来。重返工厂后,他一边劳动,一边在技校学习。
伤病之身,经不起过度的辛劳,健康状况越来越糟,他被送进疗养院进行泥疗。病情稍有好转,又返回基辅,并和许多共青团员一起,在没膝深、刺骨冷的河水中抢救木材。
他再次病倒了。十八岁时,医疗鉴定委员会为他签发了一等残废证明. 他藏起证明,要求安排工作。
这以后,当过团区委书记、全民军训营政委、地区团委委员、团省委候补委员。二十岁入党,并一度担任团省委书记。
不幸的是,他又遇。
2.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前苏联著名文学家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
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1904~1936),苏联著名的布尔什维克作家,自他的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问世以来,他就同书中的保尔.柯察金一道,成了世界上千千万万有志青年的朋友和楷模。
1904年,奥斯特洛夫斯基出生在乌克兰一个工人家庭,父亲是一家酿酒厂的季节工,母亲在大户人家当厨娘,家境十分贫寒。因此,他只念了三年的书,十岁左右就开始干活谋生。奥斯特洛夫斯基干过各种职业,如帮人家牧马,在车站食堂当小伙计,在发电厂当助理司炉等,贫困屈辱的生活培养了他对旧世界的仇恨和反抗性格。13岁的时候,他就开始积极参加革命活动。1918年,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家乡一度被德国军队占领,他冒着生命危险去完成组织上交给自己的收集敌人情报和将革命布告贴到德军司令部哨兵棚上的任务,显示了他机智、勇敢、不怕牺牲的精神,得到了同志们的赞扬。
1919年7月,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家乡成立了共青团,他成了第一代共青团员,并参加红军奔赴前线同白匪军作战。第二年在一次激战中,他的头部、腹部多处受伤,右眼因伤而丧失了80%的视力。严重的伤痛使奥斯特洛夫不得不离开队伍。然而,伤势刚刚有所好转,他就以高度的革命自觉性转入劳动建设,先是到一家铁路工厂当助理电机师,后又自愿报名参加突击队,投入修筑铁路的艰苦劳动。在工地上,他染上了伤寒并患了风湿病,常处于昏迷状态。这场大病还未痊愈,他又积极参加在第伯聂河上抢捞木柴的紧张劳动。因为长时间泡在齐腰深的冰水中,致使风湿病更加严重,又很快迸发了多发性关节炎,肺炎。从此失去了最起码的健康,并日趋恶化,到1929年,他全身瘫痪,双目失明,完全失去了活动能力,但他丝毫也不悲观消沉,“只要心脏还没有停止跳动,就要使自己成为一个对党有用的人。”学习文学创作,是躺在病床上的奥斯特洛夫斯基找到的“进入生活的入场券”。
1927年底,奥斯特洛夫斯基在与病魔做斗争的同时,创作了一篇关于科托夫骑兵旅成长壮大以及英勇征战的中篇小说。两个月后小说写完了,他把小说封好让妻子寄给敖德萨科托夫骑兵旅的战友们,征求他们的意见,战友们热情地评价了这部小说,可万万没想到,手稿在回寄途中被邮局弄丢了。这意外的打击对他来说,实在是太残酷了,但这并没有挫败他的坚强意志,在参加斯维尔德洛夫共产主义函授大学学习的同时,他开始构思规模更大的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1934年小说出版,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他也被吸收为苏联作家协会会员。随后,奥斯特洛夫斯基开始创作另一组三步曲长篇小说《暴风雨中诞生》,以表彰他在文学方面的创造性劳动和卓越贡献。1936年12月,由于重病复发,奥斯特洛夫斯基在莫斯科逝世。
3.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谁写的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前苏联作家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写的。
尼古拉·阿列克谢耶维奇·奥斯特洛夫斯基(俄语:Николай Алексеевич Островский/英语:Nikolai Alexeevich Ostrovsky,1904年07月30日—1936年12月22日),前苏联著名无产阶级革命家、作家,布尔什维克战士。奥斯特洛夫斯基1904年7月30日出生于工人家庭,因家境贫寒,11岁便开始当童工 ,15岁上战场,16岁在战斗中不幸身受重伤,23岁双目失明,25岁身体瘫痪,1936年12月22日去世,年仅32岁。
历时三载,创作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不朽的杰作,实现了重返战斗岗位的理想。扩展资料:内容简介出身于贫苦铁路工人家庭的保尔·柯察金,早年丧父,全靠母亲为人洗衣赚钱,将他养大。
12岁那年,保尔·柯察金离开了学校,跟着母亲来到车站的食堂干活,受尽老板娘的压迫。不久,哥哥阿尔青为他在发电厂找了一份工作,保尔离开了食堂。
社会动荡,匪帮到处抓人,装配工朱赫来为了躲避搜捕,躲藏到了保尔家里,并讲述了彼得留拉匪帮的暴行,讲解革命道理。后保尔懂得了布尔什维克是为穷人争解放的革命政党,立志上前线,战斗在革命岗位上。
战争结束后,和达雅结婚了,开始了新的生活。主要人物1、保尔·柯察金出生于贫困的乌克兰铁路工人家庭,早年丧父,十分贫苦。
全凭母亲替人洗衣做饭维持生计,直到哥哥工作之后,才有所改善。后到省肃反委员会工作。
妻子是达雅·柯察金娜,第三个恋人。2、冬妮娅保尔初恋对象,是一个林务官的女儿;纯洁善良,美丽动人。
冬妮娅是在偶然的相遇里认识保尔·柯察金的,由于他的倔强和热情,她不自觉地喜欢他,但由于阶级出身的关系,她没有和当时许多的青年一样去参加保卫苏维埃政权的伟大斗争,保尔因此放弃了他们的感情。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钢铁是怎样练成的。
4. 铁字用甲骨文怎么写
铁这zhidao个物质,是春秋中期才出现的,作为大量使用,是到汉朝才有的。春秋中期已使用大篆了,而文字的版传承是:甲骨文-大篆-小篆-隶-真草。那么铁字于甲骨文时期使用的商朝时期,还没制造出来就一点不奇怪了。铁字于大权篆里是这样写的:
5. 钢铁是怎样练成的主要写的是什么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内容摘要 尼·奥斯特洛夫斯基 12岁的保尔·柯察金被赶出了学校,因为他在瓦西里神甫家里等候补考的时候,把一小撮烟末儿撒在神甫做复活节蛋糕的面团上了。
他跟着母亲去车站食堂找活儿干,被老板打发到洗刷间,负责烧茶炉、擦刀叉和倒脏水。就这样,保尔的劳动生活开始了。
保尔在车站食堂干了两年,受了许多磨难,也窥见了生活的底层。5月里,哥哥阿尔青在发电厂给保尔找了活儿 ,他便离开了那个地方。
一天,一个惊天动地的消息传进了镇子:“沙皇被推翻了!”于是,居民们听到了“平等、自由、博爱”这些新鲜名词。不过,充满兴奋和骚动的日子很快过去了,除了镇公所飘扬着孟什维克的旗子外,其他一切都和从前一样。
到了11月,从前线战壕里回来的士兵越来越多,他们都有一个雄壮有力的称号:“布尔什维克”。镇上的人虽然不知道他们的称号从何而来,但是知道生活准是又有变化了。
1918年春夏之间,谢别托夫卡这个乌克兰小镇的确经历了许多变化。红军游击队来了,富人跑了,群众得到了红军发放的枪支。
不久红军撤退了,德国人进了镇子,富人又回来了。保尔在发电厂当火夫的助手,他跟来厂里做装配工的朱赫来成了亲密的朋友。
朱赫来是个水兵,是红军撤退时留下来做地下工作的布尔什维克。他教保尔学会了拳法,还告诉他要知道为什么打和应该打谁。
一天,保尔在湖边钓鱼的时候结识了林务官的女儿冬妮亚。开初,他可不想跟这个女孩子闲扯。
但是,冬妮亚活泼可爱,对保尔没有一点儿嘲弄和侮辱的举动,来往几次后就使保尔觉得她跟别的富家女不一样。他们亲近起来,盼着见到对方。
一种不自觉的爱情偷偷窜进保尔的心中,弄得他心神不安了。 激烈而残酷的阶级斗争在全乌克兰逐渐地展开了。
彼得留拉属下的匪帮布满了全省,红军游击队不断地与这些乌合之众战斗。小镇上时而飘扬着游击队的红旗,时而又是彼得留拉部队的黄蓝旗。
一个漆黑、闷人的夜晚,朱赫来为了避开彼得留拉匪徒的搜捕,来到了保尔家。保尔和他一起生活了8天。
朱赫来利用这迫不得已的休息时间,把他对彼得留拉军队的愤怒和憎恨,完全传给了如饥似渴地倾听着他每一句话的保尔,还让保尔懂得了生活的真理,懂得了布尔什维克是不屈不挠地跟压迫者、富人作斗争的革命政党。他们在一起生活尽管只有短短的几天,但这几天对保尔这个年轻的火夫却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
朱赫来每天总是黄昏出去,深夜回来。可是,有天晚上他一去就没返回。
早上保尔慌忙穿衣出门,去打听朱赫来的下落。当他走到岔路口的时候,突然看见朱赫来被一个彼得留拉士兵押着从拐角处走过来。
“原来他是因为这样才没有回家啊!”保尔的心狂跳起来。他得帮朱赫来逃走!朱赫来昨天还对他讲过需要有一伙勇敢的弟兄!当那押送兵走到跟保尔并肩的时候,保尔出其不意地向他扑去,抓住他的枪使劲往地下按,拖着他跟自己一起倒在马路上。
朱赫来两步就跳到他们旁边,挥起他那只铁拳朝押送兵脸上打去,把他打得滚进了壕沟。 夜里,朱赫来离开了镇子。
保尔被人告了密,被抓到城防司令部关了起来。那夜保尔受尽了折磨,拳头、脚尖不住地向他袭来,他浑身是伤,可什么也没说。
连他自己也不知道他为什么一句话也不肯说。他在心里暗暗提醒自己,要做得勇敢,做得倔强,像他在书里看到的那些人一样。
“大头目”彼得留拉要亲自来镇上检阅部队,镇上忙着准备迎接。捷涅克上校怕大头目看到监狱里关了那么多没用的犯人,竟胡乱问了问保尔就放他走了。
保尔简直不能相信他的运气,抓起上衣就朝门口冲去,一口气跑上了大街。 保尔不能回家,也不能去朋友家。
他拖着疲乏的腿跑着,竟不知不觉地跑到林务官的花园来了。狗叫声惊动了冬妮亚,她激动地叫了一声,疾步朝保尔走去。
冬妮亚央求母亲让保尔留下来,又张罗着让保尔洗澡、吃饭和睡觉。保尔又累又饿,太需要休息一下了。
他不愿连累这个心爱的姑娘,必须离开,可他又觉得一点儿也不愿意离开这儿。晚上,冬妮亚去铁路工厂找来阿尔青,他们决定保尔第二天就动身去喀查丁。
保尔留在冬妮亚家里过夜,两个年轻人谁也没有心思睡觉。再过几个钟头就要分离了,而且说不定将永远不能再见,他们都感觉到心里有千言万语要向对方倾述,然而却不知从何说起。
早上,保尔登上开往喀查丁的火车头。开车后他看见了站在岔道上的两个熟悉的身影:高大的阿尔青和苗条娇小的冬妮亚。
不久,红军攻占了谢别托夫卡镇,苏维埃政权建立起来了,乌克兰共青团的地方委员会也建立起来了。保尔已经参加红军,成了科多夫斯基骑兵师的战士。
他和几千个同他一样的战士在一起,穿着破得遮不住身的衣服,怀着烈火般的斗争激情,走遍了乌克兰。在战斗中,他大腿受过伤,得过伤寒病,在灾难和痛苦中他迅速成长起来。
一年以后,他已经是一名出色的骑兵侦察员了。这期间,他看了《牛虻》这本书,为牛虻的坚强和死而深受感动。
1920年6月,布琼尼骑兵第一军冲破波兰白军的防线,准备袭击基辅周围的敌人。加入这个部队的保尔同战友们一起冲向敌军司令部所在地日托米尔。
他伏在马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