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写一首诗
近体、古体 格律诗,包括律诗和绝句,被称为近体诗或今体诗,古人这么叫,我们现在 也跟着这么叫,虽然它其实是很古的,在南北朝的齐梁时期就已发端,到唐初成 熟。
唐以前的诗,除了所谓“齐梁体”,就被称为古体。唐以后不合近体的诗, 也称为古体。
古体和近体在句法、用韵、平仄上都有区别: 句法:古体每句字数不定,四言、五言、六言、七言乃至杂言(句子参差不 齐)都有,每首的句数也不定,少则两句,多则几十、几百句。近体只有五言、七言两种,律诗规定为八句,绝句规定为四句,多于八句的为排律,也叫长律。
用韵:古体每首可用一个韵,也可以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韵,允许换韵;近 体每首只能用一个韵,即使是长达数十句的排律也不能换韵。古体可以在偶数句 押韵,也可以奇数句偶数句都押韵。
近体只在偶数句押韵,除了第一句可押可不 押(以平声收尾则押韵,以仄声收尾则不押韵。五言多不押,七言多押),其余 的奇数句都不能押韵;古体可用平声韵,也可用仄声韵;近体一般只用平声韵。
平仄:古、近体最大的区别,是古体不讲平仄,而近体讲究平仄。唐以后, 古体也有讲究平仄,不过未成规律,可以不管。
古体诗基本上无格律,所以以下只讲近体诗。 用韵 唐人所用的韵书为隋陆法言所写的《切韵》,这也是以后一切韵书的鼻祖。
宋人增广《切韵》,编成《广韵》,共有二百余韵。实际上唐宋诗人用韵并不完 全按这两部韵书,比较能够反映唐宋诗人用韵的是金人王文郁编的《平水韵》, 以后的诗人用韵也大抵根据《平水韵》。
《平水韵》共有一百零六韵,其中平声有三十韵,编为上、下两半,称为上 平声和下平声,这只是编排上的方便,二者并不存在声调上的差别。近体诗只押 平声韵,我们就只来看看这些平声韵各部的韵目(每韵的第一个字): 上平声:一东、二冬、三江、四支、五微、六鱼、七虞、八齐、九佳、十灰、十一真、十二文、十三元、十四寒、十五删 下平声:一先、二萧、三肴、四豪、五歌、六麻、七阳、八庚、九青、十蒸、十一尤、十二侵、十三覃、十四盐、十五咸 光是从这些韵目就可以看出古音和今音已大不相同。
有一些在古代属于不同 韵的,在现在已看不出差别,比如东和冬,江和阳,鱼和虞,真和文,萧、肴和 豪,先、盐和咸,庚和青,寒和删,等等。 如果我们具体看一看各个韵部里面的字,又会发现一个相反的情况:古人认 为属于同一韵的,在今天读来完全不押韵。
比如杜甫《三绝句》第一首(以下引 诗均以杜诗为例,不再注明): 楸树馨香倚钓矶, 斩新花蕊未应飞。 不如醉里风吹尽, 可忍醒时雨打稀。
“飞”和“稀”在平水韵中同属五微,但在普通话读来并不押韵。 又如第二首: 门外鸬鹚去不来, 沙头忽见眼相猜。
自今以后知人意, 一日须来一百回。 “猜”和“回”在《平水韵》中同属十灰,但在现在普通话中也不押韵。
古体诗的押韵,可以把邻近韵部的韵,比如一东和二冬、四支和五微,混在 一起通用,称为通韵。但是近体诗的押韵,必须严格地只用同一韵部的字,即使 这个韵部的字数很少(称为窄韵),也不能参杂了其他韵部的字,否则叫做出韵, 是近体诗的大忌。
但是如果是首句押韵,可以借用邻韵。因为首句本来可押可不 押,所以可以通融一下。
比如《军中醉饮寄沈八刘叟》: 酒渴爱江清, 余甘漱晚汀。 软沙倚坐稳, 冷石醉眠醒。
野膳随行帐, 华音发从伶。 数杯君不见, 都已遣沈冥。
这一首押的“汀、醒、伶、冥”属下平声九青,但首句借用了八庚的“清”。 这叫做借邻韵发端,在晚唐开始流行,到了宋代,甚至形成了一种风气。
现代人写近体诗,当然完全可以用今韵。如果要按传统用《平水韵》,则不 能不注意古、今音的不同,读古诗更是如此。
这些不同,有时可以借助方言加以 区分,但不一定可靠,只有多读多背了。 四声 汉语声调有四声,是齐、梁时期文人的发现。
梁武帝曾经问朱异:“你们这 帮文人整天在谈四声,那是什么意思?”朱乘机拍了一下马屁:“就是‘天子万 福’的意思。”天是平声,子是上声,万是去声,福是入声,平上去入就构成中 古汉语的四声,上去入又合起来叫仄声。
这四声中,最成问题的是入声。梁武帝接着又问:“为什么‘天子寿考’不 是四声?”天、子、寿是平、上、去,考却不是入声,可见当时一般的人也搞不 清楚什么是入声。
那么什么是入声呢?就是发音短促,喉咙给阻塞了一下。一类是以塞音t, p,k收尾,另一类是以喉塞音?收尾。
在闽南语和粤语中,还完整地保留着这 四种入声,在吴语中则都退化成了较不明显的?收尾了。以t,p,k收尾的入 声,并不真地发出t,p,k音。
塞音在发音时要先把喉咙阻塞一下,然后再送 气爆破出声。在入声中,只有阻塞,没有送气爆破,叫做不完全爆破。
比如英文 的stop,美式英语在发这个词时,并不真地发出p音,而只是合一下嘴就完 了,这就是不完全爆破,也可说是一种入声。 在普通话中,入声已经消失了。
原来发音不同、分属不同韵部的入声字,有 的在今天读起来就完全一样。比如“乙、亿、邑”,在平水韵中分属入声四质、十三职、十四缉不同韵,在普通话读来毫无差。
2. 【模仿《童年的水墨画》中的街头、溪边、江上写一首小诗注意每句话
天空 蓝蓝的天空 ,白云飘.白云下面风筝摇,细细的线儿 .长又长,小鸟也来凑热闹.学校听不见小鸟在枝头歌唱只是读书声传遍校园书页在课桌轻轻翻动,墨水从笔尖慢慢的流出小手高高举在老师跟前也想向老师诉说自己的心声 花丛 蝴蝶停在绿叶上微微振翅,蜻蜓在阳光的沐浴下悄悄飞动.绿草布满了整个空地,调皮的孩子互相嬉戏,欢声笑语融入整个草地."哈哈哈----" "哈哈哈----" 榕树下 水珠在青青荷叶上滚动,蛙鸣一声一声富有节奏.簇簇枝叶长满榕树,更想在树下品味书香.哪知自己在现实中,却沉醉在美丽的仙境.哇--- 童年像一幅水墨画 自由自在,悠然自得.我陶醉在其中,谱写一阙动听的乐章 太阳努力的散发着热量,绿叶也在抱怨天气太热.长长地木杆顶粘着粘糊糊的面团,正慢慢爬向正在擦汗的知了.忽然一阵扇动翅膀的声音打破了宁静的野外,又听见蝉急促的长鸣声和孩子欢乐的笑声.。
3. 怎样写一首歌
1.首先,大部分的歌都是先拿到词再写曲的,所以至关重要的就是要先研究歌词的意境。
2.研究好歌词后,不要忙着去拼和弦。把词背下来,等到有灵感的时候一首词甚至可以写出几个版本的曲。
3.当有灵感的时候,根据一条旋律,把一整段都哼出来。因为如果老是断断续续的就会让一首歌有不连贯的感觉。而且一定要死记下来,有可能你一辈子只会想到这么一次某条旋律。记旋律的时候,千万不要按照音的高低关系,如果这样,当你下一次想起来时,你记得那个高低关系但肯定会把音程的关系忘了。记旋律只需要在脑子里面很长时间的重复哼就行。
4.当旋律全部谱好以后,再来规划整首歌的结构。或者穿插一些RAP,结构有时候也会起到很大的作用。
5.编曲(伴奏),这需要一些和弦的知识。一首歌的制作只有这一步需要死用和弦。如果是钢琴伴奏,一般先变出右手弹的,在根据右手编左手的。千万别傻乎乎的编出什么四联手弹。如果是吉他之类的,比较简单,把和弦的进行走向弄好基本上就OK了。和弦要与主旋律及自己声音的高低相协调。如果是多种乐器,和弦方面的用得更多。如果要在平淡中找到特别和突出的感觉,就是看个人的功底和音乐修养问题了。
6.和声,和声其实也就是起个衬托主旋律的作用。需要注意的是一般的和声感觉声音都很缥缈。
7.差不多准备好后,就要录音了,一般的录音笔肯定不行。网上有很多录音的软件都还不错。推荐一款:Cool Edit Pro .相对较实用,操作也不难。
4. 如何写要一首词
文学最高的境界和武术一样要返璞归真。
有好多文章一开始写就是什么爱呀爱呀后悔呀什么的,可是有的文章只字未提,却催人泪下,这就是鲜明的例子。
音乐也一样,曾经看一书上评论音乐,说现在的歌曲呀,爱来爱去的我就忍了,可是天天就唱这个,是很不好的呢。
就写一些你们在一起的时光,平凡,平淡,但是不失温馨。有时候有些冲动,有些迷茫,还有争吵,更有感动,小事、细节上的感动和怀念。
最后曲子要婉转,但是不要太悲凉了,那就太虚伪了。
最后检察一下,主要是词曲整个要和谐,不能有突兀的感觉,总之一般好的歌曲创造出来都花很多心思和智慧的,不是一夜即成的,灵感当然要,但最重要的是你自己的深刻的思考,真正的悔过的感情。
5. 怎么写一首完整的歌出来
楼主你好!
我是学音乐的!我个人认为最好听的歌曲是《即使知道要见面 》《i could be the one》《one of us》《can you feel my world>;《梦的点滴》《花样》《情不自禁爱上你》《不值得》《飞向别人的床》《空之轨迹》《死性不改》《tell me why》《嫁衣》再有就是艾薇儿的歌曲我比较喜欢!
这都是我自己写的绝非复制,但绝对是经典好听的歌曲!因为我听好多年了都没听烦过!
满意的话加QQ静听雪落介绍给你好音乐!
6. 写一首诗歌
《青春》
青春是人生旅途的起点,
理想是唯一的行李,
信念是永远的盘缠。
青春是一方肥沃的土地,
理想是唯一的种子,
信念是不懈的耕耘。
因为年轻,
有在满天星斗下细数繁星的闲情逸致,
有指点清水荡波的文学的豪情壮志。
打开青春的天窗,
意味着不再为落红憔悴~花谢伤情,
不再叹流水东去~太阳西沉。
用执着的信念~年轻的激情~青春的力量,
叩开理想的宫殿。
用真诚的心灵~感激的微笑~关注的目光,
珍惜生命的阳光。
打开青春的天窗,
窗外,是另一种风景。
蛟河市第五中学一年七班 滕宇 (纪春红,辅导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