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关于地铁的作文怎么写
北京的地铁越来越发达了,哪里都能去。
以前妈妈带我去画画需要2个小时,而自从家门口地铁修好后,每次去只要1个小时15分钟了。而且从来都不会迟到。
但是北京的天气经常会出现雾霾,上一周整个一周都是雾霾,直到周日风姐姐使劲儿的吹啊吹,天空才得以如此明媚。
妈妈说和一叔叔约好,带我去鸟巢玩。原本打算是我们自己坐地铁,可是叔叔怕我们导车麻烦,坚持从自己家开车过来接我们然后一起去,虽然妈妈奉劝他开车可能会堵车,但最终也许是因为叔叔一片好心,妈妈没有坚持。
于是我和妈妈在家玩了很久后,妈妈带我去了小广场玩,又玩了好久叔叔才到。
妈妈看了看手机,已经过去了一个肠梗斑妓职幻办潍暴璃半小时。我汗
等叔叔带我们开车到鸟巢时,omgd,已经是12:00多了
不过好在,天气很好,柳树都绿了,樱花都开了,玩的还算开心,到下午快17:00时妈妈带我坐地铁回家,因为要给爷爷过生日,所以不能继续和豆豆妹妹还有叔叔一起玩了。
待妈妈带我们回家时,一切很顺利,采用了1个小时15分钟。
而等叔叔说回家和他们到家时已经用了2个半小时多。原本它从我们家到它家只需48分钟,却开了1个多小时。
所以,谁说汽车一定比地铁快?
为了家园的环境,我觉得还是坐公共交通,即快,又环保,能让我们的天多一片蓝,少一片霾。
2. 征文《青岛地铁》怎么写
地铁,对我们中国人来说,曾经是一个多么陌生的名字,它好像只是那些西方发达国家才有权享受的专利。然而天道轮回,今天的中国,城市的地铁已经不再新鲜。要是在几十年前,中国哪个城市有地铁,那是一种稀罕;而今如果哪个城市没有地铁,它恐怕在中国就不配“城市”这个名字。随着社会的发展,地铁成了我们这座现代化城市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已经成为城市的一个重要标志,已经成为城市的一个品牌。城市——地铁;地铁——城市,已经是血肉相连,无法分割了。青岛——我们居住的这个城市,正越来越为地铁而自豪。在这里,值得人们拥抱的东西很多很多:笔直宽广的大马路,风景如画的公园,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然而最能让人疯狂爱着的还是“地下长龙”。
地铁是我们这座城市的血脉。随着城市化步伐的不断加快,随着汽车工业的高速发展,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城市人口每年都在急剧增加,汽车的数量每年都在急剧上升,堵车现象正变得越来越令人头疼。当人们顶着晨露走在上班路上的时候,当救护车鸣着揪心的汽笛赶往医院的时候,当年轻父母们心急如焚地奔赴幼儿园接送孩子的时候,却不得不面对那一次次的堵车,不得不接受那漫长等待的煎熬,这个时候,你想哭 却不能哭……生活在这样患有严重肠梗阻的城市里,堵车的事情早已成为家常便饭。然而自从有了地铁,这种烦恼便大大减少。人们再也不用等了这个红绿灯又去等那个红绿灯,再也不用穿越了这道车流又穿越那道车流,再也不用挤过这个车缝又挤过那个车缝。地铁,就好像突然疏通了的一条大运河,卷着多年的积水连同沉积的淤泥缓缓而下;地铁就像给一个患有血栓的病人一下子打通了血脉,让新鲜血液畅通无阻地流向肌体的各个部分;地铁就像一道永不停息的甘泉,日夜滋润着这座城市,让她呼吸流畅,让她神清气爽,让她斗志昂扬,让她信心百倍地带领人们迈着强健的步伐向前走——地铁是一位神奇的医生,让人们的城市病一扫而光!
3. 综合实践活动感悟怎么写
首先提一下你这次事件活动的目的,再写一下某些过程,比如从XX中学习到说话的艺术,地铁换站的办法,站在什么地方等地铁门会朝你开之类的,调查的任务啊,再发一下感慨,说交通如何如何拥挤,地铁如何如何,认为以后要怎么改造,稍微提一两个看起来好像有用,但实际上不可能实行的任务,比如,通过传单、报纸等媒体宣传加强人员的上车秩序之类的,再展望一下未来,带该就是这样了.这样哗哗下来,没四百也有三百,没三百也有两百,如果你是用打印的,建议字体调成四号,行距10.5,最好不要超过五百,老师估计也就是翻过去看个规模以及占纸面积而已,稍稍扫一眼看有没有什么大问题而已.。
4. 如何喜欢地铁应该怎么去写
在北京的时候,很喜欢坐地铁。
喜欢走过地铁通道的时候看两边的广 告,色彩明丽,创意别致,更新及时。印象中,最喜欢的一幅还是ALL FO R ONE演唱会的那则广告。
画面朦胧,色调是我喜爱的那种昏黄,很有点老 照片的味道。 西直门的地铁站是个大站了。
每次进这地铁站的时候,总要摸摸口袋 里的零钱,因为我不知道那拉二胡的老人是不是又来了。 第一次听见那老人拉二胡,是97年4月底的一个晚上。
我趁了五一 ,回家为姑妈过寿。那天晚上,一个朋友送我去车站。
那时,我还在学校分部, 也就是北京清河靠近上地信息产业的一个地方。 到了地铁站,已经是九点多,地铁里已经很冷清了。
那一支《二泉映 月》就是这时传过来。是一位老人,眼睛已经完全看不见了,但那琴声却并不那 么悲戚,虽然有点凉,有点涩…… 我站在那里,静静地听了一会。
也不知那里来的念头,俯身下去,问 那老人:“老人家,您可以为我拉一段《在那遥远的地方》吗?” 老人微微一笑,点了点头。他理了理弦,重又拉开了弓。
“在那遥远 的地方,有位好姑娘……”朋友随着那琴声轻声唱了出来,他原是学过民族唱法 的,或许,这琴声也感染了他吧。 当我走下楼梯的时候,那熟悉的旋律飘在身后,整个地铁站里,都荡 着这遥远的地方传来的古老的传说。
我想起临走的时候在那老人面前的搪瓷缸里 放的几枚零碎硬币,心里说不出是什么滋味。总觉得是欠了那老人什么,后来我 才明白,是欠了这音乐给我的感动。
那天晚上,因为我的车次很晚,那朋友出来的时候误了地铁,只好在 北京站过了一夜。 每每想到地铁,总会想到那个晚上,那位老人,那位朋友。
后来,每 当我在地铁站里遇到拉二胡的盲艺人,都会请他们拉一曲《在那遥远的地方》, 静静地站在一旁听,在他们面前的杯子里放些零钱。 第二次见到老人,是那年的冬天。
因为要办护照的缘故,那一段时间坐地 铁的次数很频繁。 一天,在进站之前,我的钱包里只余了张百元的整钱。
但我仿佛有一种 预感似的,拿了那张钞票,想在外面的报摊上买张报纸,将钱换开。因为是早上 ,摊主也没那么多零钱好找,便没能如意。
心里怅怅的,但转念一想,或许不会 这么巧吧。 但是,很快,我就发现自己错了。
一进地铁站,我又听见了那婉转悠扬的《二泉映月》。是那老人,我知 道一定是他。
这琴声,我听得出…… “老人家,您能再为我拉一段《在那遥远的地方》吗?我……身上没零 钱了,就这一块糖,送给您,可以吗?”我拿出包里还剩的一块DOVE,放到 他面前的搪瓷缸里。 “不用客气的,姑娘。
谢谢你了……”老人咳了一声,又象那次一样, 调了调音,重又拉起了那段西北的歌谣…… 我站在一旁听了很久,那老人额上的皱纹,似刀刻在岩石上一般深,一般 清晰…… 那一个冰冷的冬天,老人的琴声,让我感动,让我体味着一丝丝的暖。 记得离开上海的那天,天上飘着雨,细细的,很凉。
说到地铁,也便说 起了这个故事。朋友笑了,下次吧,下次你再来,带你坐地铁。
但就在那次回到北京的时候,又是在西直门地铁站,我竟又遇到了那位 老人。再次请他为我拉《在那遥远的地方》,两年前的情景,仍感到历历在目。
往事如昨,可是,也只是如昨。那琴声里,却含了两年的距离了…… 路过地铁站,又想起这与地铁有关的事情。
不知那位老人现在如何了, 也许他也不会想到,他的二胡,曾经怎样感动过一个这个城市里的匆匆过客,一个深爱着这个城市的姑娘…。
5. 地铁怎么做
呃..
先去自动售票机买票,然后从票口拿出找的钱和票(售票机最近纸币收5元和10元,硬币收1元和5角)
接着..走到入口那里,把票放在上面滴一下就可以过去了..然后下去后找方向,一个是罗湖方向,一个是世界之窗方向.你看上面路线要到哪就坐哪个方向的(看路线时要看箭头指示的方向)。出地铁口时把票投进去,出去就得了~
路线的话。世界之窗,华侨城,侨城东,竹子林,科学馆,会展中心,华强路,老街,岗厦。..
深圳地铁很简单的..不会很复杂,一条路到底..(只有一条有支线啦)放心啦,~我
路线写得不完整,自己去坐吧。.
6. 写一篇3000字地铁所见所闻怎么写
你可以写写你在地铁中看到了什么样的人,然后猜测他们都是如何生活的。也可以写地铁发生了什么故事。
比如:
前天去我姐那里吃饭,吃完后,我赶着回我住的地方,匆忙跑进地铁。地铁的最端处的入口等待处通常都是我的最爱,因为那边没有那么多人,可是,今天不同寻常啊!好多人挤在那里,我凑近一看,明白了事情的来龙去脉了,原来是一对情侣拉着行李箱不小心碰到了一个小孩子,可是,小孩子的父亲可不是那种得饶人处且饶人的人,而是那种特别计较的人,没有一点男子汉的气概。情侣们那一头不断地道歉,那男子也是咄咄逼人,嗓音特别雷耳,不断重复着:“要是我小孩有个什么事,你付得起这个责任”。旁边的小孩子却不断去拽这男人的衣服,可是,那男人怎么会去听想别的意见与想法呢?他这种行为也直接影响他儿子,不知道这父亲有没有想过这些呢?因为父母的言行举止也是直接教育孩子的方式,我不知道这小孩以后会怎么去想。
我记得我有一同学也有这样的教育,是她跟她母亲一同去市场买木瓜,而凑巧她母亲买到的木瓜是坏的,花了钱却买到一个自己不喜欢的东西,这肯定会惹火中国的“大妈”的啦!同学的母亲就这样当着她女儿的面直接把木瓜扔到小贩阿姨上,尽管那个阿姨一直在不断说对不起,可同学的母亲还是不断去骂,也许只有骂出来才能安抚她心中的怒火吧!可是,她女儿却被她母亲的这种强势行为所影响了一生,她不敢去市场买东西了,我们可以理解为是她太在意当时的事,可是,我想说的就是她会再次遇到当年的事,一旦再次发生,她会像当年她母亲那样去解决还是选择一笑置之,她自己也不知道。
7. 写地铁不文明200字,怎么写
昨天是中秋节小长假第一天,出门走亲访友的乘客多了。记者再访大连地铁,发现越过黄线候车的情形较为普遍。在每个地铁出入口的外侧地面上,都有一条“请在黄线后排队”的警示性黄线,黑色文字印在黄线上格外显眼,但很多人视而不见。
记者看到,每当地铁列车快要开来的时候,很多乘客就急不可待地越过黄线。有一次,在记者所站的站台以及周围两侧的站台上,有7人越过了黄线,甚至有一位家长领着孩子一起越过黄线等车。尽管有乘务人员在不时地提醒,但是这种情形一直在持续发生。
记者观察发现,地铁门开的时候,从里面涌出的客流与站在线内的乘客形成了对冲。如果遇到特别拥堵的高峰时段,人流对冲是非常危险的,容易挤倒乘客。如果人流中有老人和孩子,则更加危险。
讨论深入 网友开展自省
8. 地铁给我带来许多便利写一篇关于地铁的说明文
地下铁道,简称地铁,有时专指在地下运行为主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但实际上,由于许多此类的系统为了配合修筑的环境,可能也会有地面化的路段存在。
世界上最早的 (也是第一条)地铁是英国伦敦的大都会地铁,建于1863年,其干线长度约6.5km,当时电力尚未普及,所以采用蒸汽机车。1870年,伦敦开办了第一条客运的钻挖式地铁,位在伦敦塔附近、穿越泰晤士河的伦敦塔地铁。这条铁路在营运数个月后便因新通车的伦敦塔桥取代了大部分的旅运量而废线。现存最早的钻挖式地下铁路则在1890年开通,亦位于伦敦,连接市中心与南部地区。最初铁路的建造者计划使用类似缆车的推动方法,但最后用了电力机车,使其成为第一条电动地下铁。早期在伦敦市内开通的地下铁亦于1905年全数电气化。 1896年,当时奥匈帝国的城市布达佩斯开通了欧洲大陆的第一条地铁,共有5公里,11站,至今仍在使用。
中国最早的一条地铁为1965年开工建造的北京地铁。1965年07月01日,北京的第一条地铁开工,1969年10月01日第一条地铁线路建成通车,使北京成为中国第一个拥有地铁的城市。天津地铁于1970年开始建造,到1984年12月28日建成通车。上海地铁于1990年初开始建设,到1993年开通第一条线路,目前已经成长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地铁网络。
2000年后,中国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开始快速成长,已有多条成熟运营的地铁线路(详见下表),2009年至2015年,中国准备在全国25个城市以人民币9886亿元建成总长2495公里的87条轨道交通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