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分镜头怎么写
就是把原来的文字语言视觉化的一个过程,当你读一篇小说的时候,脑海中会浮现出一幅幅画面,每个人的想象是不同的。而分镜头脚本就是要把这些内容写出来、画出来,提供给制作参考。举一个例子,原作中对一个人的描写是很“漂亮”,在分镜头脚本就不能这么写,而应该是很具体的叙述:乌黑的头发很长,穿着红色上衣,绿色裙子,眼睛大、睫毛长,瓜子脸……等等,尽量详细,至少可以让服装和道具知道要准备什么东西。
一般具体写的话,要使用表格要划分出场景、镜头、景别、画面描述(或者直接上图)、对白、音效等几列,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增减。
2. 分镜头剧本怎么写啊
格式:
片名
场号
镜号
景别
技巧
画面内容
解说词
音乐
音响
长度(秒)
备注
说明: 场号:每场戏的编号
镜号:每个镜头按顺序的编号
景别:一般分为全景、中景、近景、特写和显微等
技巧:包括镜头的运用—推、拉、摇、移、跟、甩等,镜头的组合—淡出谈入、切换、叠化等。
画面:详细写出画面里场景的内容和变化,简单的构图等。
解说:按照分镜头画面的内容,以文字稿本的解说为依据,把它写得更加具体、形象。包括歌词、独白等。
音乐:使用什么音乐,应标明起始位置。
音响:也称为效果,它是用来创造画面身临其境的真实感,如现场的环境声、雷声、雨声、动物叫声等。
长度:每个镜头的拍摄时间,以秒为单位。
备注:对拍摄的特殊要求
3. 难忘的特写镜头怎么写作文
我是一名业余摄影小记者,在我的镜头中摄下了同学们的喜怒哀乐,一言一行,摄下了学校优美的环境,摄下了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但更多的是摄下了同学们成长的足迹……。镜头一: 每当我看到书桌前的一张照片,我就想起了一件事,那是一个星期六下午,我出去买东西,经过大桥时,看到离我不远处有一位拉车妇女正一手握着车笼头,一手扶住桥栏,使劲往桥坡上拉,车上载着重重的货物,她已经累得气喘吁吁了,可车怎么也拉不上。这时,在桥边玩耍的两个小男孩看见了这一情况,连忙放下手中的玩具,三步并做两步行,毫不犹豫地帮那位妇女拉车。那辆车在桥坡上轻松地驶着,两个戴红领巾的小男孩在车后吃力地推着,跑着,我连忙将镜头对准了他们……看着那位妇女逐渐远去的背影,我和两个小男孩相视一笑,不禁感到心情愉快。
噢!原来助人能使人快乐!镜头二: “喀嚓”,我赶快摄下这组镜头:韩鹏含着泪水双手接过同学们的捐款、捐物,他感动地不知该说些什么,他低着头,过了好一会儿,才抬起头哽咽着说:“谢谢同学们和老师们的帮助,我……我一定会好好学习的……”作为摄影小记者的我很快便弄清了事情的原委:原来当五(3)班韩鹏同学的母亲因尿毒症去世,家庭经济困难的这个不幸消息传到同学们耳中的时候,同学们便一致决定用自己火热的心去温暖韩鹏的心。经决定,学校大队部发起了为韩鹏募捐的活动。笔笔捐款,张张信纸,像雪片似的飘到韩鹏手中。拳拳爱心啊,殷殷赤情啊,温暖着韩鹏的心田。每天,同学们陪他做作业,玩耍,嬉戏。
韩鹏生活在充满爱心的大家庭里,沐浴在党的阳光雨露下,他露出了久而不见的笑容……同学们用自己的爱心谱写了一曲“爱的奉献”。镜头三: 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学校为彻底铲除非典病菌的滋生地,开展了一次公益活动,一面面火红醒目的红旗映入人们的眼中。同学们扛着打扫工具正要去打扫大街。看,同学们个个干得热火朝天,那边扫地的同学像个小老虎似的,弯着腰,双手紧紧抓住扫帚,卖力地扫着,垃圾都“搬迁”到果皮箱去了。同学们干劲实足,特别是那几个男生,干起活来争先恐后,勇挑重担。一张张小脸像是一只只熟透的苹果。这个班的同学齐心协力,各负其责;那个班的同学也不甘示弱,分工合作,步调一致。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干得那么起劲,而且井井有条,引来街边行人的啧啧称赞,我心满意足地摄下了这幅“公益劳动图”。 我还摄下了许多这样的镜头,它记录了同学们的成长足迹,更重要的是透过它我看到了同学们金子般的心灵,合格小公民的影子。
4. 分镜头格式
分镜头的脚本不用特别的格式啦
比方你要写的画面
你可以标注上
近景 远景 环绕镜头 俯拍
等等等等
很多你脑海中的画面不能写出来的话
最好要画出来
用画画的方式和文字相结合
当初也问过很多专业老师怎么写分镜头
但是真正的分镜头脚本你是没办法找到格式的
都是你觉得表达的最好就是最好了
每一场分为多少个镜头 每个镜头拍的是什么
这些你都要自己在大脑里构思好
然后用文字写出来
因为设备还有场景的一些因素
要写好分镜头脚本的话
你最好先实地去看一下
找到你最满意的角度
否则容易出现后期拍摄的困难
比方想要拍的镜头在实地拍不出来等等
如果你还需要近一步的了解分镜头的写法格式的专业问题
我可以再帮你找一下我们专业学生写过的一些本子
可以参考一下
哎呀 打字打的累死了
希望你你有所帮助啊
5. 生活中的小镜头作文怎么写
生活,宛如一部情节曲折的电影,一个个精彩的镜头,便组成了绚丽多姿的镜头。我热爱生活,也热爱生活中的一个小镜头,它使我受到教育,受到启发。
那一次,我独自坐公交车去外婆家,到半路上来了一位老奶奶,拄着拐杖,靠着扶手,慢慢地在通道上行走。她向四周环顾了一下,发现没有空位。她叹了口气,站在了我旁边。
我被吓了一跳,又开始犹豫不决:让还是不让?心底好象有两个小人在争辩:“一定要让,助人为乐啊!”“可是离外婆家还远着呢!如果让位,脚受得了吗?”“不让对得起胸前的红领巾吗?”“有些人让座了,受益人连一句谢谢都没有,不让!”“难道让位只是为了一声‘谢谢’吗?让!”“不让!”“让!”“不让!”……
正在我犹豫不决时。从后面传来一声充满诚意的声音:“老奶奶,坐这儿吧!”循声望去,一位大约17岁的男孩从座位上站起来,走到老奶奶身边,又搀扶老奶奶坐到座位上,自己却站着。老奶奶夸奖道:“这孩子真懂事啊!”这时,我恨不得立马找个缝钻进去。在车上的几位年轻人也羞愧得低下头。
这个镜头使我受到很大启发,也使我受到很大教育。助人为乐是一种高尚品质。倘若每个人都能像让座的人一样助人为乐,社会又何愁不和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