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繁”字的繁体字怎么写
“繁”字的繁体字是:繁,是它本身。
拼音:fán pó 部首:糸笔画:17五笔 TXGI注音:ㄈㄢˊ ㄆㄛˊ部首:上下结构 糸部仓颉:OKVIF郑码:MAMZ四角号码:88903释义:fán1.字本作“緐”,马头上的饰物。同本义。
2.众多。又如:繁剧(事务繁重);繁伙(众多);繁星(众多的星星);繁霜(浓霜,借喻为白色);繁言(多言);繁虑(很多的忧虑)3.盛大;旺盛 。
如:繁昌(繁荣昌盛);繁俎(丰盛的肴馔);繁盛(繁荣兴盛;繁多昌盛)4.繁殖,繁衍。又如:繁息(孳生,生长)pó 1.中国河南省开封市东南的古迹。
2.姓。繁姓。
扩展资料一、读音为fán时,相关组词:1.繁忙[fán máng] 事情多,不得空:工作~。2.繁荣[fán róng] (经济或事业)蓬勃发展;昌盛:经济~。
把祖国建设得~富强。3.频繁[pín fán] (次数)多:交往~。
~接触。4.繁华[fán huá] (城镇、街市)繁荣热闹:王府井是北京~的商业街。
5.繁茂[fán mào] (草木)繁密茂盛:花木~。枝叶~,苍翠欲滴。
6.繁殖[fán zhí] 生物产生新的个 体,以传种接代的过程:~鱼苗。二、读音为pó时,相关组词:1.繁台[pó tái] 古台名。
在今河南省开封市东南禹王台公园内,相传为春秋时师旷吹台,汉梁孝王增筑,后有繁姓居其侧,故名。2.繁驵[pó zǎng] 古良马名。
2. 繁 繁体怎么写
繁字不曾简化:
繁 fán
1. 复杂:~杂。~乱。删~就简。~难。~嚣。
2. 多:~多。~重(zhòng )。纷~。频~。~星。~忙。~芜。~博。
3. 兴盛:~茂。~荣。~华。
4. 生物增生新个体:~殖。~育。~衍。
其它字义
● 繁 pó
1. 〔~台〕中国河南省开封市东南的古迹。
2. 姓。
3. “是”字 的繁体字怎么写
一、“是”是简繁同体,所以繁体字也是:是
二、是的释义:
1、对;正确(跟“非”相对):一无~处。自以为~。实事求~。你说得极~。应当早做准备才~。
2、认为正确:~古非今。深~其言。
3、表示存在,主语通常是表处所的词语,“是”后面表示存在的事物:村子前面~一片水田。他跑得满身~汗。
4、“是”前后用相同的名词或动词,连用两个这样的格式,表示所说的几桩事物互不相干,不能混淆:去年~去年,今年~今年,你当年年一个样哪。说~说,做~做,有意见也不能耽误干活儿。
5、在上半句里“是”前后用相同的名词、形容词或动词,表示让步,含有“虽然”的意思:诗~好诗,就是长了点。东西旧~旧,可是还能用。我去~去,可是不在那儿吃饭。
三、组词:
要是 总是 是非 可是
不是 但是 就是 只是
扩展资料
一、字源演化:
二、说文解字:
1、文言版《说文解字》: 是,直也。从日、正。凡是之属皆从是。
2、白话版《说文解字》: 是,正、直。字形由“日、正”会义。所有与是相关的字,都采用“是”作边旁。
三、相关组词:
1、要是 [ yào shi ]
如果;如果是:~你想参加,我可以当介绍人。这事~他知道了,一定会生气的。~别人,事情恐怕就办不成了。
引证:巴金 《家》四:“要是大小姐还在的话,那么还有个关心我的人。”
2、是非 [ shì fēi ]
正确的和错误的:明辨~。
引证: 老舍 《四世同堂》六五:“好家伙,再招出一场是非来,我非死在狱里不可!”
3、但是 [ dàn shì ]
用在后半句话里表示转折,往往与“虽然、尽管”等呼应:他想睡一会儿,~睡不着。他虽然已经七十多了,~人仍然很健旺。
4、若是 [ ruò shì ]
如果;如果是:他~不来,咱们就找他去。
引证:鲁迅 《书信集·致郑振铎》:“书店股东若是商人,其弊在胡涂,若是智识者,又苦于太精明,这两者都于进行有损。”
5、是否 [ shì fǒu ]
是不是:他~能来,还不一定。
引证:刘半农 《敲冰》诗:“请问人间:是否人人都有喝到的福?”
4. 上字的繁体字怎么写
“上”的繁体字还是上,这个字繁同简。
依据:繁体字是指汉字简化后被简化字所代替的原来笔画较多的汉字,以**2013年6月5日公布实施的《〈通用规范汉字表〉附件之一〈规范字与繁体字、异体字对照表〉》为最新规范,“上”字未在其中,何来简繁之说。“上”是传承字,并不是什么繁体字或简化字。
读音:[shàng]、[shǎng]
释义:
[shàng]
1. 位置在高处的,与“下”相对。
2. 次序或时间在前的。
3. 等级和质量高的。
4. 由低处到高处。
5. 去,到。
6. 向前进。
7. 增加。
8. 安装,连缀。
9. 涂。
10. 按规定时间进行或参加某种活动。
11. 拧紧发条。
12. 登载,记。
13. 用在名词后边,表示时间、处所、范围。
14. 用在动词后边,表示开始、继续、趋向、完成。
15. 达到一定的程度或数量。
16.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1”。
17. [ shǎng ]:汉语声调之一,普通话上声(第三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