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佛
“ 佛,从‘人’,从‘弗’;‘弗’表否定,为‘不’之意。
‘人’‘弗’相合,意为‘佛’不是世俗中人,而是智慧之人,觉悟之人,觉行圆满之人。‘佛’字左半部分以‘人’字作为部首,突出了学佛之人首先要把做人放在首位,要做一个慈悲善良之人。
‘佛’的右半部分由‘弓’、‘丿’、‘丨’组成,‘弓’字弯弯曲曲,喻示从凡间到极乐世界的路不是一帆风顺的,成佛需要经过众多劫难。才能脱离生死苦海,摆脱六道轮回,最终到达涅磐的彼岸——极乐世界。
修行的目的是要由迷钝到开悟,由愚痴到智慧,由凡人到圣人,因此 ‘弗’中之‘丿’为邪,‘丨’为正,‘丿’‘丨’穿‘弗’而过,表示不论是正人邪人、善人恶人,只要能弃邪归正,弃恶从善,摒除‘贪’、‘嗔’、‘痴’,向往‘真’、‘善’、‘美’,均可成佛。”。
2. 佛字为什么那么写
佛字是“人+弗 ”,有种说法认为弗是古人下葬时捆绑棺椁的绳子……(这个比较不可取)
网上还有一些其它说法:
一、
佛,从人从弗,会意加形声。意即佛从凡人中来而又不再是凡人也。如释迦牟尼佛,是古印度净饭王的王太子;阿弥陀佛,久远劫前曾为大国主;地藏菩萨,因地曾为国王,光目女,婆罗门女;观世音、大势至菩萨,都曾是娑婆界凡人,修菩萨行,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按,很多大菩萨,都是早可成佛,如地藏,或早已成佛,如观音,只因愿力弘深,为救脱受苦众生,示现为菩萨的)。六道众生中,从人修炼成佛成菩萨成阿罗汉的极多,而从其他道中成道的很少(根基很好悟性很高的例外,如《法华经》中的龙女)。为什么,因为三恶道中,或太苦,如地狱道饿鬼道,终日在苦海中煎熬,几乎没有机会修炼;畜生道,太痴,终日浑浑噩噩,想不到修炼;三善道的天道,太舒服太享受,不太愿意去修炼;阿修罗道,太好斗,没有时间去修炼。所以说人身难得,这辈子不抓紧,万一下辈子失了人身,想再得人身都难。据说久远劫前,秦桧曾与地藏菩萨为同修,秦害死岳飞,出卖国家利益,加速了南宋的灭亡,后来堕在地狱道中。地藏菩萨慈悲,想救他一救,写了一个“佛”字叫他念,因为念一声佛,可消无量罪。但秦总是将“佛”字念成“人弗”,地藏菩萨也无可奈何。看来人惟有自助自救,别人是助不了也救不了的。博主诗曰:地藏亲书一“佛”字,秦桧错念为“人弗”;看来惟有自救助,别人无法相帮扶。
二、
《说文解字》:见不审也。从人弗声。敷勿切〖注〗 、仏,古文。
《康熙字典》:(古文) 仏【唐韵】【集韵】【韵会】【正韵】 符勿切,音咈。【说文】见不諟也。又仿佛亦作彷佛,髣髴。【扬雄·甘泉赋】仿佛其若梦。【班固·幽通赋】梦登山而迥眺,觌幽人之髣髴。【汉书】作仿佛。 又捩也。【礼·曲礼】献鸟者,佛其首,畜鸟则勿佛。【注】恐鸟喙害人,为小竹笼,以捩转其首也。 又逆也,戾也。【礼·学记】其施之也悖,其求之也佛。【扬子·法言】荒乎淫,佛乎正。与拂同。 又辉粲貌。【黄香·九宫赋】银佛律以顺游。 又三佛齐,佛郞机,柔佛,皆外国名。 又佛桑,花名。 又姓。明佛正。 又佛佗。佛者,觉也。以觉悟羣生也。 又【集韵】【正韵】 蒲没切,音浡。兴起貌。【荀子·非十二子篇】佛然平世之俗起焉。与浡勃通。 又【集韵】【韵会】【正韵】 同弼。【诗·周颂】佛时仔肩。【毛传】佛,大也。【郑笺】佛,辅也。 又叶方味切,音废。【前汉·司马迁叙传】学微术昧,或见仿佛疑殆匪阙,违众忤世。 【正字通】世传汉明帝永平七年,佛法始入中国,非也。秦时沙门室利房等至,始皇以为异,囚之。夜有金人,破户以出。汉武帝时,霍去病过焉支山,得休屠王祭天金人以归,帝置之甘泉宫。金人者,浮屠所祠,今佛像卽其遗法也。哀帝时,博士弟子秦景,使伊存口授浮屠经,中土未之信。迨明帝夜梦金人飞行殿庭,以问於朝。傅毅以佛对曰:天竺国有佛,卽神也。帝遣中郞蔡愔及秦景使天竺求之,得佛经二十四章,释迦立像,倂与沙门摄腾,竺法兰东还。以是考之,秦西汉知有佛久矣,非明帝始也。又古本列子周穆王篇,西域之国有化人,无西方圣人名佛之说,独仲尼篇载孔子曰:西方之人有圣者。盖假借孔子之语也。《字汇》沿《正韵》,改化人为圣人,非。
另外有:
古同“勃”,兴起。
佛、髴……
三、
佛时仔肩,示我显德行。----人为矫正当时幼小的肩任,显示我大德行。(佛[fú]:人为矫正。“弗”本意是“矫枉,矫正”,旁加“人”即意指借外力而人为矫正。仔[zī]:幼小。《毛传》:佛,大也。《郑笺》:“佛,辅。时,是。仔肩,任也。”均错解。)
“借外力而人为矫正”也是“佛”的真谛!这就是为何将印度教翻译为中文“佛教”的道理。
四、
弗 : 被束缚矫直之矢也,其直非其自然而然。 故而衍义为"否" , 进而为否定之"非"。
佛 : "弗--人" 组合。表“非人造作之自然之律”。后衍传教此道理之社团组织为“佛教”。
因信众迷崇开宗之释师,视其与自然律“如来”佛旨等身,进而简称[我佛]。
这个问题在“国学论坛”讨论过,自己看参考资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