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骆驼的注音
骆驼的注音:luò tuo。
1、骆驼头较小,颈粗长,弯曲如鹅颈。躯体高大,体毛褐色,极能忍饥耐渴,可以在没有水的条件下生存2周,没有食物的条件下可生存一个月之久。
驼峰里贮存着脂肪,可在得不到食物时,分解成身体所需养分,供骆驼生存需要,足有厚皮,用来适应沙漠行走。2、生活在沙漠边缘的人类早在公元前3000年已经开始驯养骆驼,作为役畜,以供驮运和骑乘,有许多国家有倚赖骆驼为生的骆驼牧民,甚至有骆驼骑兵。
单峰骆驼毛短,主要生活在北非洲和西亚洲、印度等热带地域,生活在沙漠地带的牧民以骆驼奶甚至骆驼血作为食物。3、1000万年前生活在北美洲,骆驼远祖越过白令海峡到达亚洲和非洲,并演化出双峰驼和人类驯养的单峰驼。
单峰骆驼在数千年前已开始在阿拉伯中部或南部被驯养。约于公元前2千年,单峰骆驼逐渐在撒哈拉沙漠地区居住,但是在前900年左右又再次消失于撒哈拉沙漠。
2. 旦,燃,戚,贩,摊,轿,骆,驼,浒,腊,粥臼拼音怎么写
旦dàn,燃rán,戚qī,贩fàn,摊 tān,轿 jiào,
骆luò, 驼tuó,浒hǔ,腊là, 粥zhōu、臼 jiù
其中浒、粥是多音字,但另一读音很少见。
浒
[ hǔ ]
水边。
[ xǔ ]
用于地名,如浒浦、浒墅关(均在江苏)。
粥
[ zhōu ]
用粮食或粮食加其他东西煮成的半流质食物:江米~。八宝~。盛一碗~。
[ yù ]
同“鬻”。
3. “骆”作姓时的读音是什么
“骆”作姓时的读音是:luò
1. “骆”解释:黑鬃的白马。 〔骆驼〕哺乳动物,身体高大,背上有肉峰,毛褐色。能驮负重物在沙漠中远行。亦称“橐驼”;简称“驼”。
2. 姓氏来源之一:源于姜姓,出自齐国姜太公之后裔公子骆,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据史籍《姓谱》、《元和姓纂》等的记载,在周武王姬发病逝之后后,继位的周成王姬诵在镇压了三监之乱以及东夷部族的反抗后,为了更好第控制和同化东夷部族,敕封姜太公于齐地,建齐国,公爵,立都于营丘(今山东淄博),授以征讨五侯九伯之特权。
3. 得姓始祖:姜太公、嬴大骆、姬骆、妫摇。名尚,字子牙,一说字望,又称吕尚、吕望,号太公望。商末周初著名军事家、政治家。匡扶文王兴周,辅佐武王灭纣,是周朝第一开国功臣。成王时封于齐,建都营丘(今山东淄博东),授以征讨五侯九伯之特权。姜太公之后有公子骆,为别他族,子孙以其名为氏,称骆姓。因姜太公功高盖世,智慧超群,于是骆姓子孙便奉姜太公为骆姓得姓始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