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利息支出会计分录怎么写
发生利息支出的会计分录是:
借:财务费用-利息支出
贷:银行存款
财务费用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筹集资金而发生的筹资费用。包括企业生产经营期间发生的利息支出(减利息收入)、汇兑损益(有的企业如商品流通企业、保险企业进行单独核算,不包括在财务费用)、金融机构手续费,企业发生的现金折扣或收到的现金折扣等。但在企业筹建期间发生的利息支出,应计入开办费;为购建或生产满足资本化条件的资产发生的应予以资本化的借款费用,在“在建工程”、“制造费用”等账户核算。
2. 收到银行存款利息,该怎么做分录
会计凭证:银行存款利息单 所以,从理论上,应做的会计分录: 借:银行存款 贷:财务费用 但在实际操作时,特别是使用财务软件时,可以做以下会计分录: 借:银行存款 借:财务费用-利息收入(红字) 《这里指冲减财务费用,所以用红字》 该凭证的两条分录都在借方,没有贷方。
因为无论是手工记账还是财务软件,在期末结转本期发生的财务费用时一般只合计财务费用的借方,合计后结转到本年利润。 期末结转会计分录: 借:本年利润 贷:财务费用(包括利息支出;利息收入[借记红字财务费用];银行手续费等. 如果按第一种方法《贷:财务费用》,在期末统计本期发生的财务费用(借方)时容易造成差错。
《这时应注意把本期发生的财务费用(借方)减本期发生的财务费用(贷方)作为期末结转时的财务费用(借方)》 期末结转会计分录: 借:本年利润贷:财务费用《这里应注意把本期发生的(财务费用(借方)减本期发生的财务费用(贷方)》。
3. 支付利息的会计分录怎么做
计提是
借:财务费用
贷:应付利息
支付
借:应付利息
贷:银行存款
如果直接支付,不计提的话
借:财务费用
贷:银行存款
资产负债表日,应按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定的利息费用,借记“利息支出”、“在建工程”、“财务费用”、“研发支出”等科目,按合同利率计算确定的应付未付利息,贷记本科目,按其差额,借记或贷记“长期借款——利息调整”等科目。
合同利率与实际利率差异较小的,也可以采用合同利率计算确定利息费用。实际支付利息时,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本科目期末贷方余额,反映企业应付未付的利息。
扩展资料
企业间的赊销业务日益频繁,时常出现买方延付货款的现象,为此,买方需支付违约金或延期付款利息。此项经济业务与企业间的资金拆借有所不同,其利息收入应视为主营业务的价外收入,列入主营业务收入。
按现行税法规定,所谓价外费用,是指在价外向购买方收取的手续费、补贴、基金、集资款、返还利润、奖励费、违约金(延期付款利息)等,此项收入应与主营业务收入适用同一税种、税率、不能作为“其他业务收入”入帐,更不能冲减“财务费用”。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应付利息
4. 利息支出的会计分录怎么写
银行的贷款利息一般按季度计算和缴纳,为了正确核算企业的利润水平,一般都通过按月计提,按季度缴纳的方式处理:
按月计提;借:财务费用-利息支出
贷:应付利息
季度末缴纳时:借:应付利息
贷;银行存款
楼上两位的回答都不是很正确!预提费用科目现在已经取消了。
再就是注意:长期借款的利息在没有结束资本化之前,也可以按直接缴纳处理,不需要计提。
借:在建工程-利息
贷:银行存款